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明 (校对完结)作者:知白 >

第686章

将明 (校对完结)作者:知白-第686章

小说: 将明 (校对完结)作者:知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潜走到舆图前面,指着燕云军数十万人马驻扎的几个地方,用炭笔连成一条线:“大帅在尧城,咱们在繁水,张将军在馆陶……魏县在繁水西北,距离王伏宝的人马最近。”

他将这条线连好之后,看了薛万彻一眼:“将军,您看。”

这条线画出来之后,形势顿时明朗起来。

“我明白了!”

薛万彻看似性子直率,实则极有心机,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崔潜的意思:“王伏宝打的不是魏县的主意。”

崔潜点了点头道:“魏县所在虽然极要紧,魏县一失,夏军向前突进百余里,如楔进咱们大军阵线里的一根钉子。但……这根钉子楔的还不够深!”

“王伏宝的意图,就是要切断大帅和张将军的联系。但仅仅打下一个魏县还差的远……”

“攻魏县……”

薛万彻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引我率军救援,他设伏于半路。若是真的想切断了大帅和张将军之间的联系,在繁水的我……才是王伏宝要对付的。一个魏县,确实不够啊……王伏宝,倒是好算计。”

他看向崔潜问道:“德正,你可想到了破敌之策?”

“若不即刻率军抢回魏县,夏军士气必然大受鼓舞。而若是这样急匆匆的赶过去,反倒是中了王伏宝的诱敌之计。”

崔潜想了想说道:“但终归还是要打的。”

他贴近薛万彻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薛万彻眼神一亮,随即用力点了点头。

……

魏县

城墙上,一身银甲的王伏宝看了看城外的燕云军尸体,忍不住微微皱眉。将燕云军的尸体都丢在城外,这是他义子王咆的命令。无论如何,这样做也有失道义。自古征战,即便双方深仇大恨,也很少有虐待敌军士兵尸体的事发生。

杀战俘者多,虐尸首者少。

“勇先”

他回头看向站在神侧的王咆:“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父亲。”

王咆抬起头,看着王伏宝的眼睛说道:“两军交战,不辱尸体,这是亘古以来的道理,但道理是人来讲的,人才是道理。现在情势不同……这半年来,咱们屡战屡败,士兵们被敌军压的几乎透不过来气,对于敌军,士兵们甚至心有畏惧。”

他顿了一下说道:“若士兵没有一颗狠戾之心,怎么有一往无前之勇?孩儿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士兵们有报仇的爽快。将敌人屠尽,将尸体丢弃于荒野,任凭野狗撕咬吞食,士兵们看了,心中便会解恨,这才是道理。”

“只有让士兵们没了惧怕之心,让他们知道敌人也是人,也不过是两手两脚,没有三头六臂。他们才会鼓起丢了的勇气,临阵决战之际……勇气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偏激了些。”

王伏宝摇了摇头:“虽然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你有些想当然了。”

王咆嘴角挑了挑,显然对王伏宝的话不以为然。但他还是垂首,恭谦的说道:“请父亲教导。”

“你只想到让士兵们解恨,那你有没有想到。”

王伏宝指着城外的横七竖八的尸体,极认真肃然的说道:“士兵们会不会想到,若有朝一日他们战败……敌人会不会如此对待他们的尸体?若有朝一日他们战败,敌人报复起来,会不会祸及无辜百姓?百姓之中……多有他们的妻儿家眷。”

王咆脸色微微一变,但眼神依然冷傲。

“只要不再败就是了。”

他站直了身子,看着那些尸体说道:“若有一日,我真败了……那么尸体被敌人践踏又如何?败了就是败了,哪里还有什么尊严?我最厌恶的一句话,便是虽败犹荣……既然败了,哪里还有什么荣?既然败了,何必去在乎那具皮囊?被野狗吞噬,秃鹰叼啄,是败者的下场,无需同情。尊严……从来都只属于胜者。”

王伏宝一怔,却没有说话。

王咆缓步走到王伏宝身边,站在城墙边缘处指着远方说道:“这里是大夏的国土,燕云贼在这片国土上烧杀抢掠,抢去了大夏的百姓,粮食,村庄,城池……为什么还要对他们心怀仁念?只要是敌人,管他是活人还是尸体,都要受到惩罚。”

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对付敌人,从来不需要仁慈和怜悯。杀戮严惩才是唯一的办法,只有杀到所有敌人惧怕,杀到他们不敢再动侵扰我大夏的念头,杀到即便大夏的军队踏上他们的领土他们也不敢反抗……这才是道理,这才是战争……”

“纯粹的只有血的战争。”

“对敌人何须怜悯仁义?哪怕是尸体?”

王伏宝喃喃的重复了一遍,过了很久,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或许你是对的。”

“战争,不需要感情。”

王咆笑了笑:“来一个人杀一个人,来一万人杀一万人……以杀制敌,敌人将不敢来。然后咱们杀回去,敌人抢了咱们一粒粮食,咱们便抢他整座粮仓。敌人杀我一个百姓,咱们便屠掉他一座城池。敌人毁我一亩良田,咱们便让他万里焦土……”

“若如此,大夏独尊!”

第七百七十一章 等你凯旋

“先生,中原的皇帝历来以宽厚仁义为治国之根本,先生以为宽仁治国如何?”

微微摇晃的马车里,叶怀玺一边煮茶一边问。

这几日他一直在看有关儒家的书卷,思想上多多少少受了些影响。儒家所提倡的东西,和他在草原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根本就是两回事。一瞬间,他甚至有些恍惚。似乎觉着中原这种宽仁治国的策略才是真正的权术,而草原上强调绝对的强势就显得有些粗暴野蛮。

“字面上来看,宽仁治国确实很有道理。”

李闲喝了一口茶,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但如果你足够的了解中原历代王朝,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宽仁不过是个幌子罢了。为王者,一手握着恩义,一手握着惩罚,只不过历代那些明智的皇帝,都将宽仁的一面无限度的放大,而将惩罚的一面隐藏起来罢了。往往越是标榜宽仁的皇帝,杀的人越多。因为标榜,是在掩饰他手里的血腥。”

“说起来,有些虚伪。”

李闲自嘲的笑了笑,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面真实,一面虚伪。”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茶杯,感受着手心里的温度:“一味的宽仁,只会让所有人觉得你软弱。而一味的惩罚,会让所有人觉得你野蛮。中原历代诸国,都在标榜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似乎带着些魔力一般,便是外来的民族在中原的日子稍微久一些,也会变得满嘴仁义,自诩为正统。”

“无非就是一种统治百姓的手段罢了,说起来,反倒不如你们草原人直接爽快。”

“先生推崇的是草原人治国的方式?”

叶怀玺有些不解的问道。

“治国……”

李闲摇了摇头:“我不希望你因为学了很多中原汉人的东西,就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中原人的这一套东西,到了草原上未必就有用处。草原上的民族是崇尚力量的民族,要想成为统治者,你就要让自己成为最有力量的那个人。”

叶怀玺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去想若是以仁义治理草原,会不会让草原上的百姓都变得温顺起来?

“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中原人一直都说草原人野蛮。但草原人为什么野蛮?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草原上作为王者,必须要足够强势,往往是杀人最多的那个才是王者?”

“这是因为千百年来,中原人都在强调仁义。百姓们也就把这种东西当成了至理,而草原上不同,千百年来,草原上民族众多,各不统属……如果没有一颗冷酷的杀戮之心,如何让这些同样暴戾的民族臣服?靠赏赐?靠道理?”

“都不行……还是要靠弯刀。”

“草原人的弯刀……就和中原人的仁义是一样的东西。”

李闲的话有些跳跃,但叶怀玺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因地制宜?”

他问。

“因人”

李闲轻声道。

“先生,还有多久要到河北地面?”

叶怀玺问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大概还要走半个月。”

李闲将手里的茶杯放下,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如果让你来指挥数十万人马攻打河北,且战而胜之……那么对于降兵,降臣,百姓,这些人你如何安置处理?”

叶怀玺想了想说道:“百姓依然是百姓,不会有任何改变。若是想稳定民心,只需比窦建德给的稍微多一些就好。而至于降兵……当打乱建制,拆开来融入各军,自队正以上,皆有燕云军老兵任职。而降臣……能多杀一些还是多杀一些的好。”

“为什么?”

李闲又问。

“因为他们身居高位。”

叶怀玺道:“他们在窦建德手下,为将,为相……而窦建德若是败了,即便他们降了,但他们要想恢复在窦建德手下时候的荣耀,难如登天。而一个人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就会有野心,这种野心除了杀戮之外没有任何手段能压制。若是归顺先生之后,他们的地位比原来低了,他们便会心生不满,心有不满,久而久之……难免会生出不臣之心。”

叶怀玺总结道:“与其这样,不如多杀一些以慑人心。先生说过,破而后立。”

“破而后立?”

李闲笑了笑,没有品评叶怀玺这番话的对与错。

他想到的是,前世的时候他所知道的这段历史,李世民生擒窦建德,大夏国灭亡。李世民麾下将领入主河北诸郡,行事严苛,终于逼得窦建德旧将造反,刘黑闼趁势而起,只短短一年便尽复河北之地。而后大唐再征,以李建成为帅……李建成用的却是另一种手段,收买,拉拢,安抚,显然比李世民手下那些将领们的强势要有用。

可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他自书籍上看到的那个大唐了。

“先生……”

叶怀玺看着李闲问:“我说的不对?”

李闲摇了摇头,心里依然想着河北的事。

李世民派去河北的那些将领们,打压窦建德手下旧将确实错了。但他们未必是错在他们心狠……或许是错在……他们的心还是不够狠。

……

维稳,是李建成对河北的策略。

毫无疑问,他成功了。

但李闲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李建成,没有了李渊,没有了刘黑闼,甚至没有了李世民……而根据李闲所知道的那段历史来说,王伏宝虽然是窦建德麾下大将,但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如今这样重要的位置。

是历史上的王伏宝不如这个时代的王伏宝?

不是!

是因为这个时代窦建德手下已经没有了其他人可用,若是他手下当初那些老臣依然还在,或许还轮不到王伏宝出头来扛着大夏的江山社稷。毫无疑问,王伏宝的军功在窦建德手下群臣中为最。但历史上的王伏宝这个时候已经死了……死于窦建德之手。

就因为他功劳大,其他将领心生妒忌。便诬陷他有谋反之心,窦建德连审问都没有,直接派人将王伏宝抓起来砍了脑袋。

如果苏定方还在,殷秋,石赞等人还在,或许窦建德依然会毫不犹豫的杀了王伏宝。

但现在,这些人都死了。

窦建德不用王伏宝用谁?

而当一个人被逼着到达一个位置上的时候,他往往能释放出自己全部的能力。甚至,能压榨出来一些他不曾有过的能力。王伏宝就是被逼到了那个位置上的人,如今的大夏,只能靠他了。

雪夜袭魏县,王伏宝这一仗打的漂亮。

但正因为这一仗,李闲心中隐隐还有着的那一丝爱才之心尽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