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福晋-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说其父的官职虽然也是从五品,其重要程度却是贾政这个员外郎所远远不及的,对这样一门姻亲,贾家本该极之重视的,可为什么自己听到的却都是慢待呢?
倒不是说贾家在吃穿上有所苛待,听说她的待遇是与贾家其他姑娘相同,甚至还要有所超出的,可是初到时贾家的那位二太太就又问月钱,又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可是连小户人家的礼都没了,而那些“多心”、“小性儿”等之类的传言,更是不应该有的,一个闺阁女子的名声多么重要,就即便真有这些,也应该狠狠压住不使张扬的,哪里能随便一打听,就被说出来了呢?而且用以佐证的送宫花事件,本来就是他们家失了规矩的,这贾家好歹也是传了几辈的世家,如何连个待客的礼数都没了?
“怎么会这样?”十三阿哥也与讷敏发出同样的疑问,“我本就觉得这个贾家很不象样,没想到他们却连小女孩都要欺负,这也太下作了,怪不得林海会不放心,求了汗阿玛让咱们照应着,只是他既知道女儿受了委屈,怎么不说赶紧接回去?”
“只怕他并不知道,”讷敏轻叹着说道,“他能将女儿托给贾府,自然对他们是相信的,而林家女儿,应该是对父亲报喜不报忧了。”
“不会吧?”十三阿哥有所怀疑,“如果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求汗阿玛让咱们照应他女儿呢?”
“可能是因为他即将不久于人世吧?”四阿哥淡淡的开口道。
虽然多出了林海的事情,但关于提请五十万寿朝贺之事还是如前世一样的发生了,四阿哥也依然被康熙发了怒气,这一年的塞外之行,他也如前世一般的被排除在扈从名单之外,情绪也如前世一般的受到了打击,而他的性情,也如讷敏所期望的,和前世一般的更见沉稳了。
“什么?”十三阿哥皱起了眉。
“你刚从塞外回来不知道,”四阿哥对十三阿哥说明着,“林海生病了,很重,已经报上来了。”
“是,”讷敏也点了点头,“林家女儿也赶回扬州去了。”
“这么突然?”十三阿哥依旧皱着眉,随即又恍然的看向四阿哥,“四哥,你刚才说,林海会将女儿托付咱们照应,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那他的病,其实并不是病,是吧?”
“这跟咱们没关系,”四阿哥对十三阿哥摇摇头,“再过些时候,你又要扈从汗阿玛去西巡山陕诸省了,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准备,林海的事儿,自有汗阿玛决断,不是咱们能管的。”
“这一年出的事儿可真多。”十三阿哥也摇了摇头,“伯父裕亲王薨了,索额图被拘了,倒让四哥遭了池鱼之殃。”
“也怪我没体会汗阿玛的心情,”四阿哥不想再多提此事,说了一句之后,就转移了话题,“此次西巡,太子也会去,索额图之事刚出不久,他的情绪可能还不太稳,你说话行事注意着些。”
“我自是不会没事儿去惹他,”十三阿哥点头答应着,“还好这次大哥不去,在塞外时,就净见他们闹别扭了,总算是当着蒙古人的面儿,还知道克制些。”
不管林海是病是伤是毒还是其他什么,最终都是没治好,于九月初三那天没了,而康熙的西巡则是在十月份开始出发的,在他们出巡之后,京城里也有一个人没了,是贾家的人,不是荣府,而是宁府,三等将军贾珍的儿媳妇秦氏。
本来这种事是不应该让讷敏有所注意的,可是贾珍将丧事做得太过隆重,其中甚至还有逾制之处,让她想不注意都不行,四阿哥自然也注意到了,在送往康熙的奏折里也对此事加以了描述,可是康熙非但没去理会,反而在回到京城之后,将贾家在宫中的女儿封了妃。
这又是一件前世绝对没有过的事情,讷敏对此也很不能理解,虽说康熙并不会真去遵循他自己订下的“妃四人”的规定,因为后来在荣宜德惠四妃尚在的时候,他又封了良妃,从而给了八阿哥希望,让他夺嫡的心愿更回坚定了,只是现在良妃尚还没封,却是先出来了一个贤德妃。
这个妃名一出,让德妃很是郁闷,自己是德妃,现在却出了个贤德妃,而且她与自己一样,也是宫女子出身,不同的是,她的家世倒比自己还好些,虽是包衣,却是立过功封过爵的,皇上弄出这么个特异独行的妃名,德妃虽一时弄不明白他的用意是什么,心里却是极之不舒服的,不过,多了这么个妃子,也是有好事,因为康熙允许她们出宫省亲了,当然仅限于妃以上的。
妃以上的人员可以出宫省亲,这让宫内宫外的人都大为惊诧,随后也都开始鸡飞狗跳,宫里的人还好些,宫外的人要忙的可就多了,好在有一年的准备时间,倒不至于太过匆忙,可也因为有这一年的准备时间,各家也都开始争相攀比,德妃的娘家乌雅氏家族找到了四阿哥的府里,向他请教着要在什么地方建省亲园子,建成什么样儿,德妃才会满意等等。
四阿哥听他们说了一堆,面色一直都是淡淡的,等他们说完了,才面容无波的说道,“汗阿玛一向重视节俭,不喜奢靡,额涅自然也是如此,也不用新建什么园子了,只用原来的,多做些整洁也就行了。”
“这哪儿成?”乌雅氏家的人大摇其头,“娘娘在宫中多年,能出来一回,是圣上的天恩,我们家哪里好怠慢,自是要倾力相迎的。”
“其实,”讷敏笑着说道,“额涅省亲,最着紧要看的是亲人,园子摆设,不过是添花之物,近来连年大灾,汗阿玛连五十万寿的朝贺都停了,咱们若是做得太奢华了,只怕他老人家会不喜。”
“家里若真有闲钱,”四阿哥接过话来说道,“就多买些粮来赈灾,替额涅祈福,比建几个新园子都强。”
乌雅氏家的人觉得要按四阿哥的做,实在是有失脸面,可又觉得他的话也不是没道理,就先呐呐的答应着离去了。
“爷,”讷敏的心里并不塌实,“您觉得,他们会按咱们说的去做吗?”
“不会,”四阿哥回答的很干脆,“在这里,或许还会考虑,出去了,就一定旧态复萌。”
讷敏也觉得会是这样,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是宫里的妃子们互相比了,而是宫外这几家互相在比,不是他们钱多烧得慌,而是在这个时候不能示弱,否则就会被人瞧不起,会让人以为自己家没实力,以后说话也就没份量,行事也不会有太多人给面子。
“还是请额涅传下话去吧,”讷敏觉得这事儿四阿哥和自己都不好出面,还得德妃说话好使,“是额涅要省亲,要如何接待,自然是要听她的,而以额涅对汗阿玛的了解,会让他们节俭的。”
“节俭?”德妃皱着眉看着四阿哥和讷敏,“我却没听说有儿子和媳妇来劝着母亲节俭的,倒好象我平时有多奢靡似的?”
“媳妇并没有那个意思。”讷敏微垂着眼睛说道。
“不管你有哪个意思,都没关系,”德妃淡淡的说道,“我当然是希望节俭的,总不成我回去一趟,倒让家里吃不上饭了,况且皇上正为各种灾患烦心,我也不是那不懂事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去弄什么奢华之事?”
“额涅也想到了灾患,正与儿子的心意相同,”四阿哥接着德妃的话说道,“儿子跟外祖家的人也是这么说的,建议他们将省下来省亲的银子,买粮赈济灾民,以此来给额涅祈福,不知额涅意下如何?”
“你都已经建议了,还问我做什么?”德妃抚了抚头,“好了,我也累了,你们先回去吧。”
“爷,咱们惹额涅不高兴了。”走出永和宫之后,讷敏对四阿哥说道,虽然德妃对他们一直都不是很亲密,但也少有象今天这样,“其实想想,额涅在宫中几十年,好不容易能有省亲的机会,想多热闹些,也是人之常情,咱们却从中阻止,也难怪额涅会不高兴。”
“我知道。”四阿哥点点头,来之前,他就知道自己说这个话,额涅肯定会不高兴,在宫中几十年,终于能出宫省亲了,当然希望能越风光越好,自己也不是不愿意让她高兴,只是这个省亲奢华不得,汗阿玛突然弄出这个事儿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四阿哥和讷敏本来以为德妃虽然不高兴了,却还是能听进去话的,毕竟先后和康熙剩下六个儿女,可不光是有姿色就能完成的,对康熙的性情,她肯定也会有些了解,而当时,她也确实答应自己了,自己也已经将可乌雅家却还是买了一块地方,并开始在上面建造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却原来是十四阿哥,带着德妃新的意思,准备建园子了。
其实也不只是乌雅家,佟佳氏也在建园子,即使贵妃发出话来,不用建,他们也像没听到一样,该买地买地,该找人画图找人画图,该寻珍贵的花木,也分散出人去找了,德妃会改变主意,重新做决定,只怕和此很有关系,她对效益皇后,一直是存着心结的。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欠人情
第九十九章 欠人情
讷敏之前就担心过,继新月格格之后又蹦出来的前世没有过的贾史王薛四家会搅出更麻烦的事儿,结果她的担心也真的应验了,相对于要对林姑娘加以照应,当下省亲之事更是叫人头疼,也让讷敏更有一层担心,八阿现在可是正管着广善库呢。
看着眼睛里一片阴郁的四阿哥,讷敏轻叹了一声,走过去一边为他揉着绷得紧硬的肩膊,一边柔声劝道,“爷,该说的已经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既然额涅还坚持如此,咱们做儿女的也只有遵从的份儿。您也别呕着了,看再伤了身子。”
四阿哥抬手按住讷敏的手,长长了吁出一口气,却什么话也没说。
讷敏不再继续为四阿哥按揉肩膊了,而是转到他身前,抚了抚他的脸颊,又半蹲下身子,偎进他的怀里,用没被四阿哥的按住的那只手环在他的背后摩挲着。
四阿哥握着讷敏的手紧了紧,又放松了下来,再低下头看看讷敏脸上毫不掩饰的疼惜之色,从知道乌雅家园子必是要盖定了之后就一直紧绷的脸也缓和了下来,说出的话里却带着疲累,“明天就把准备好的银子送去,其余的任他们折腾去。”
德妃归省,四阿哥当然不会没表示,若是乌雅家按他的安排来做,都不用再另出多少,就能弄得既不失体面,又不显奢华过费,可偏偏他这个儿子在德妃那里不被看重,乌雅家面儿上对四阿哥虽然也很恭敬,但真有事儿还是听德妃的,而当德妃发下话来,四阿哥也只能顺从。
“咱们是按和其他皇子比肩来备的银子,数目已经不算少了,”讷敏皱着眉想了想说道,“可看他们的心气,再看看现在外面的势头,只怕未必能起到大用,而外祖家的家底,纵是咱们不甚了解,却也绝无可能这么厚的,说不得八弟的人情咱们就要欠下了。”
“八弟?”四阿哥一愣之后,马上就想起来了,“是了,他正管着广善库,”见讷敏一直蹲着,又将她拉起来,“看来这次良嫔虽不能省亲,八弟倒是能结下许多善缘了。”
“八弟自小就注意交结各方善缘,”讷敏笑了笑,坐到四阿哥的对面,面色又转成了担忧,“只是我却有些担心过犹不及,银子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却只怕有些难,若到时候真弄出事来,爷觉得外祖家会不会跟着受牵累。”
“欠债还钱,若他们真借了银子,自然当偿还,”四阿哥淡淡的说道,“若是没能力偿还,就不应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