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踏秦川 >

第207章

踏秦川-第207章

小说: 踏秦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依次退了下去,萧何与陈平相随出了‘咸阳’宫,陈平连连恭喜萧何的荣升。萧何亦对陈平连连拜谢。
    —
    大殿内,李信瞧了一眼留下的几人。把游说地任务交给了食其。又与韩信、张良说了些闲话,谈笑间两人把今日殿上争吵所产生的仇隙弥平。韩信拱手道:“大王,萧何确实是个人才,不过大王在只见一面的情况下便封其为丞相,不怕他将来位高权重反叛吗?”
    “怕,如何不怕!”李信笑笑道:“况且今日他说话之时处处维护刘邦,可见其对刘邦的旧情未忘,这也是我要把英布留下来的原因!”
    英布一听这话便知李信有任务要交给他,上前一步拱手道:“不知大王有何差遣?”
    “要想让萧何没有反意,你说该怎么办?”李信问道。
    “末将只知打仗,如何打胜仗,其他的事情就不知道了,还请大王明示。”英布道。
    李信含笑看了张良一眼,张良道:“萧何是个辅佐他人的贤臣,他与刘邦相交日久,不忘旧情也在情理之中。你说,要想绝了萧何效忠刘邦的念想,该怎么办?”
    “让刘邦效忠大王,如此就算萧何效忠刘邦,其实说到头来还是效忠大王!”英布呵呵而笑,道:“我明白了,大王是想让我把刘邦地老父、老婆、儿女抓起来,逼得刘邦投降大王?”
    那时的人最看中孝,英布如此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李信却知刘邦这个无赖是个最不孝的人,也是个毫无父爱地人。不然不会在项羽威胁要杀刘邦老父时,刘邦腆着脸要分一碗肉汤喝。在刘邦军大败的时候,刘邦为了活命,嫌儿女坐在车上影响车地速度,不停的把儿女扔下车。当夏候婴把儿女不停的抱上车后,刘邦竟起了要杀夏候婴之心。
    “你可真是个痴儿,果真如你所言,你是个除了打仗是什么也不懂了的莽夫!”张良笑骂一声,道:“死人!刘邦一死,萧何还怎么向他效忠!”
    “哦!”英布恍然大悟,喜道:“大王的意思是让我带兵出关清剿刘邦人马?不知大王许我带多少人马出关,如果能带一万人马的话,末将保证能在三月之内完全清剿刘邦的人马,提着刘邦的人头来见大王!”
    “只许你一人出关!”李信看着英布吃惊发愣的窘样,一笑道:“怎么?怕了!”
    “末将不怕,可让末将一人前去,何时才能杀了刘邦?”英布道。
    “哈哈!”李信、张良、韩信、食其同时一笑。
    何?”
    “你?一个糟老头子陪我出关又有何用?”英布将眼一白,道。
    “项羽现在看得我们极紧,带兵出关坚决不行。本来这事我打算让你一个人办,不过看你为难的样子,食其又亲自请缨,我就准许你带三五人同时出关。”李信笑道:“刘邦入‘临江’国境,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他可能在‘临江’国稍作停留之后,南下进入百越之地。他也可能投靠‘临江’国大王共敖,或者与共敖开战。与共敖开战也会产生两个不同的后果,其一是被共敖所歼,其二是他杀了共敖占领‘临江’国以图东山再起。这里边对我们最为有利的是刘邦被共敖所歼,其他的不管他是逃入百越、还是投靠共敖或者占临江国为王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你出了关,首先去见共敖,一定要说服共敖与刘邦开战。如果共敖兵马不够,你可从吴那里借来兵马一同对付刘邦,务必要全歼刘邦残军。”
    “嗯!”英布点了点头应道:“请大王放心,有食其陪我一同去,共敖一定会同意与刘邦开战的。只要其一与刘邦开战,末将就有信心提着刘邦的人头去见大王。”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信拍了拍英布坚实的肩膀,道。
    “大王说准许我带三五人出关,不知这三五人是让末将随意在军中挑选,还是早有指派?”英布道。
    “随意挑选,你想得倒美,难道你要挑韩信出关,我还得放手不成?”李信笑道:“随你一同出关的你原也认得,分别是夏候婴、周勃等人。他们被俘之后几次三番表明心意要求投靠我军,然而他们与刘邦的交情太深,我不敢信任,所以想趁此机会让你带他们出去对付刘邦,试一试他们的心意。如若他们有何异动,并非真心投靠我军,你可以先斩后奏。”“末将遵令!”英布拱手道。
    第四卷 击汉 第四十章 汉亡
     更新时间:2008…9…14 20:31:10 本章字数:4225
    羽听说李信在‘咸阳’北的一个叫‘五龙’的地方大万大军,心中大吃一惊,暗叹范增当年说李信是他最大的威胁是多么的正确。若不是因为齐国的反叛有愈演愈烈之势,他又希望把齐国稳定下来,有一个牢靠的后方再对付关内的李信,当即就要率大军朝三秦之地开拔,平复这股蠢蠢欲动的大患。
    没过多少天,为李信说好话的楚国权贵络绎不绝的从‘彭城’赶到齐国都城‘临’拜见项羽,百姓们也纷纷传说李信并无心出关与楚一战,从‘咸阳’赶过来的漠北使者更是表达了李信愿对项羽俯首称臣的意愿。而在这时,以田横为首的叛贼势力越来越大,更是公开扶持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直接与项羽扶持的齐王田假对抗。
    李信既愿意称臣,齐国又乱成这个样子,项羽也就打消了拉大军去平复大患的念头,专心的对付起齐国的田横叛军。
    那一边,颂扬李信仁义的歌声已飘出‘函谷关’,直传到‘河南国’的边界‘阳武’县附近。韩王韩信深入韩国腹地,纠集起数万勇士一鼓作气拿下韩国国都‘阳翟’,杀了并不得民心的郑昌。当三秦之地夏粮丰收时节到来的时候,故韩国土地全都落到了韩王信的手中。
    韩王信夺取故韩国土地的事情天下人皆知,然而并没有人去怀疑这事的幕后推手乃是李信,还以为韩王信所进行的不过是一场复国战争罢了,谁又能想到韩国看似一个独立地国家。其实只不过是漠北国地一个附庸国罢了。或许它连一个附庸国的地位也算不上。掌握韩国兵权的不管是韩信还是其手下地大将,只要李信愿意,一声令人他们都会编入‘漠北’国的战斗序列。连获得同盟军的称号也不能。
    至于逃窜到‘临江’国的刘邦,更是在共敖与英布从衡山借来的三万精兵两面夹击之下迅速溃败。苦苦支撑了两月有余,终被英布彻底击败。刘邦战死,樊等人投降,所俘兵马四万有余皆被共敖坑杀。另有一股大约五千左右的人马逃到了百越腹地,不过后来传说被号称‘南越’武王地赵佗收编。
    赵佗本是秦国大将。始皇时奉命南征百越,下辖秦兵勇士六十多万。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便以百越地处偏僻,害怕中原一乱盗贼蜂拥四起,为了防犯中原各处的盗贼进犯百越为由,封了新道(新道:秦始皇时,为了收复百越地区,始皇帝特意下令开通‘五岭’山脉。建的一条运送粮草与兵员的高速大道。)。
    后来,秦亡之后,赵佗又见‘百越’南有大海,北有‘五岭’。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派出大军夺下桂林郡(今广西)、象郡(今越南)。加上之前的南海郡,抰三郡广袤的土地,宛然已成楚国之南的最大也是唯一地霸主,自称为南越武王,兵马人数达八十万。其中秦军六十多万,剩下的十多万为南越各部落的蛮人。不过关于赵佗与刘邦溃败的五千兵甲稍后再述,在此不再罗嗦。
    困住项羽,斩杀刘邦都是李信愿意看到地,然而天下的事情岂能件件如愿,本来最有希望地,前去劝说西魏、赵、代三国共同对抗项羽的食其就以失败而告终。不是食其没有说服三个国王的本事,而是三个国王都提出了使人为难的条件,这些条件不是食其可以应承下来的,只得返回‘咸阳’向李信请示。
    眼看出关的日子已经迫近,但三国的人马还未定下一人,李信只得再次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西魏国魏豹仗着自己被黄河两面包围,东边又有太行山脉为天然的屏障,手下辖有十数万精兵,哪肯对李信俯首称臣?他提出的要求很简单,说到底只有一个,此次攻击由他为统帅,该如何与项羽战得听他的号令,否则免谈。
    赵国与代国其实为一国,代国的国王陈余同时兼着赵国的丞相,总理赵国的一切事务。因为当初‘巨鹿之战’时与张耳发生了仇隙,项羽天下封王时把张耳封为王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候使得两人之间的仇隙更深。如今张耳在‘漠北’国中为官,所以陈余提出了一个让李信无法接受的条——欲使赵、代两国出兵,李信得先杀了张耳。
    “魏豹所以要为大军的统帅,说明他并非不想出兵,而是非常非常的想出兵。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报项羽逼他迁国之仇的机会,为了能够亲手报得此仇,他才提出这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条件!”丞相萧何率先说道。
    “可我们怎能把军事统帅的位置交给他?魏豹这人平时异常张扬跋扈,把天底下的英雄都不放在眼里,可他十足是个绣花的枕头草包心,把大军交给他哪有一丝的胜算。”张良紧锁双眉道。
    “就算他有那么一点本事也不能把大军交由他指挥,这样一来置我们大王于何处?我看不行就打,打到他怕,打到他俯首称臣。世上总有这么一号人,总的来说就是犯贱,你不敲打敲打他,他就不晓得你的厉害。”英布恶狠狠的道,眼睛里满是杀气。
    u。总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的是对付项羽。如果与魏豹开战,岂不是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大家应该平心静气的坐下来想想办法,万不可轻易的提出开战。”
    “还有什么办法好想?”韩敬把嘴一翘,道:“我看要想让他们出兵就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把张耳的头割下来送给陈余,让大王把统帅的位置让
    。如果真的要这样,还不如我们独立出兵算了。”
    李信朝张耳望了一眼,这事直接关系着张耳地性命。所以张耳脸现惶色地站在一角不发一言。李信明白想让张耳拿个主意已是不能。转头朝韩信看去道:“韩国尉,你来拿个主意。”
    “魏豹仗着黄河的天险,料定我们拿他没有办法所以才敢狮子大张口提出这样的非份之想。其实他地心里还是怕我们的!”韩信顿了顿,抬头瞧了李信一眼微微一笑接着道:“不说别的,就凭我们不久前大胜刘邦的百万大军这件事情就得让他掂量掂量,看他手中的十几万人马是不是我们的对手。正如英布所说,有些人你不打他。他就不知道害怕。你不板起脸狠狠地教训教训他,他就不清楚您原来是他爹。所以……”
    众人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都认为韩信说的这话过瘾出气,把韩信的话给打断了。过了一会,当笑声越来越小,韩信才能接着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出关的方向,放弃从‘函谷关’出关的构想,改从‘临晋’出关。”
    “不可!”食其摇摇头道:“不说渡黄河出关将浪费大量的时间,从那里出关岂不是直接进入了西魏国国内。万一两军打起来,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我倒觉得韩国尉想的十分有理!”李信道:“本来渡河而战是件十分危险地事情,可魏豹绝对不会料到我们会从黄河东岸突然渡河,那里所驻兵马一定很少。所以这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反而成了一件十分稳妥的事情。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