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hp][lmss]新世界 >

第47章

[hp][lmss]新世界-第47章

小说: [hp][lmss]新世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筒,20个火箭,20枚手榴弹,培训50人,一共也只需要7…8万英镑。加上袭击的时候带上的新AK47、子弹、单兵火箭筒和火箭,再假设每个防弹掩体的表面积为10平方米,总共也就是20万英镑左右。
工业化社会,培养杀人机器就是这么便宜。
问题在于,无论对于妖精来说,还是对于巫师来说,他们消耗不起的,是人力资源。
'③'根据电影,三角形的古灵阁建筑的平均单边之长不会超过20米,幕墙总面积1000平方米应该足够了。则根据每平米防弹板需要100…200美元计算,根据美元兑英镑的100:60左右的兑换率,整个幕墙需要10万英镑左右。
'④' 考虑到HP7电影里的龙一撞,古灵阁大厅穹顶的玻璃就碎了,那玻璃应该不太结实。
'⑤' 在HP游戏里、Pottermore里和电影里,对角巷店铺的分布似乎有所不同。这里古灵阁与其他店铺的相对位置是参照电影和Pottermore里的内容综合来写的。
'⑥' 伦敦时间下午2点,相当于纽约时间上午9点,芝加哥时间上午8点,莫斯科时间下午6点。
'⑦' 嗯,墨西哥的毒贩子很牛的。别的国家的贩毒集团被军队围剿,墨西哥的毒贩子围剿本国的特种部队。
'⑧' 冷兵器时代的封建军队,面对10%…15%的伤亡率就差不多崩溃了;而在工业化时代,美军在南北战争时期创下的记录是当人员损失达到70%…80%的时候才崩溃。
'⑨'“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The war to end all wars)”一般用来讽刺性地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场战争中,英法德等国将一代年轻人都打残了,损失非常惨重。当时的战胜者们本以为这样的战争不会再来一场的,结果……






第33章 回应本文下边众多新冒出来的评论#1
回应本文下边众多新冒出来的评论#1
我最近忙着毕业,其实好久都没关注我的书评区了。直到11月14日,我的微博上有提醒,有人推荐了我的《理智与本能之间》一文,我喜滋滋地用手机一刷晋江评论,才发现了书评区的事情。
说实话,我当时还挺莫名其妙的,因为我看到的第一条目前这个系列的评论是《理智与本能之间》下边的评论:“这文卖点就是肉,没内涵没逻辑的肉,劈开腿张三李四都行。”我当时就惊呆了:那篇文中清水到了连接吻都只在倒数第二章有过一次,这是神马无脑黑写的评论啊!
然后,我又去我其他的文下看了一眼,在当时的感觉是大多数差评都根本没看过我的文,有些评论更是莫名其妙。在《一半的真相》下面评论《新世界》的相关内容算是好的,其中有不少内容是这样的:1。本文纯卖肉,不值得看。2。本文作为BL文居然不写肉,差评。
好吧,先不说这些无脑黑了,我就说我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吧:
1。所有这些给我留下负分和零分评论的人,看id至少得有20…30人吧,居然都没有登陆。
咱要说,在我从前收到的或是在其他文下看到的晋江留言中,有一半以上的id都是登陆留言的。而这二十多id都说好了不登陆,这在统计学上非常显著啊。
话说,晋江用邮箱注册一个马甲很困难么?抨击我的id们连注册马甲的功夫都不愿意花?又或者,用自己看文、发评论、里边能看到一大堆收藏文章的大号来发负分评价那么难么?
咱在《斯莱特林之水》下边发零分和负分评论的时候,可都是拿着我的作者账号直接上的,人家问道我是否是某文的作者,我也都大方地承认了。这才让众多的抨击我的id顺藤摸瓜过来的。
这些不敢登陆的id们,让我不由得开始怀疑,在我的文下黑我的20…30个id背后到底有几个活人。
2。好吧,我必须承认,这众多的Id背后,至少还是得有一个活人的。如果只有一两位,我还真的挺佩服您的决心和毅力的。

2。至于知道负分评论不能被作者删除,这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但需要承认的是,我最开始的时候不是很清楚0分的评论能不能被作者删除,因为我除了按章“撒花”的过于热心的读者评论之外,我没有删除过评论。
10月15日的时候,我发的评论都是正分的。
16日,我的正分长篇评论估计是被原文作者删除啦,我才发了零分评论。(我当时不清楚0分评论到底能否被作者删除,但是我当时确实没有想要给作者带来任何负分。)
然后我的零分评论被删除了,我发表了第一个负分评论。(我得承认,我当时错以为零分评论也是作者删除的。)
我的第一个负分评论仅为…1分,而且只有一行,我是在回复中把我的长篇回复贴进去的。我当时想着,虽然咱们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但也不能给作者带来太多的不良影响啊。
然后呢,我的负分评论估计是被《斯莱特林之水》作者和她的拥趸举报,然后整个被删除了。
之后,我又发表了如上文链接中的若干个负分评论。
我当时以为,这场争论在我的最后一篇发表于10月20日的长评被举报、被删除之后,以《斯莱特林之水》的读者们自认胜利,我退回自己的小窝发吵架过程记录文结束了。
3。我承认,我记录了上述争论过程中我自己的大部分长评。但我就不明白了,这有神马不对的么?
混微博的时候,多少围脖截图人给大家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比如说“大概八点二十发”之类的故事,不都得靠截图众么?
另外,以晋江的经常性抽搐而言,每次发表长评的时候,我都担心那评论被吞了,所以我的长评基本都有本地存档。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在我的长评被删除之后,发在我自己的小窝里给大家看争论过程。
如果骂我的id对于争论过程有不同意见,请将截图拿出来,说说我哪里撒谎了。
4。关于《斯莱特林之水》作者的文案。根据百度快照的内容,斯莱特林之水的作者将她的文案修改过数次。
在指责我的id们中,有一个指责我的一篇长评是自作多情,故意捣乱,其内容如下:“我在今年1月份下载过斯莱特林之水,当时还没有完结,当时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写这篇文的直接原因是看了一个公推没有金手指的狮院文,修真、气功、中国功夫……也许真应了那句老话,虱子多了不痒,金手指多了也就没有金手指了,原著中,早在V大入学前邓布利多已经与贵族不和,矛盾逐渐激化,迟早会 爆发战争。然而,按照某些HP粉丝的逻辑,49年后的地主应该恨老蒋,他们要是提早投奔延安就不会失去土地……”
针对这一点,我去百度搜索了一下,证明此id在这里引用的内容是真的,在百度快照里边,《斯莱特林之水》的文案确实曾经是那个内容。
但是,百度快照也显示,在我们争论的那段时间里,文案中的相关内容被改成了:“本文坚持独立写作,不接受逻辑不一致的文风——原著中,早在V大入学前邓布利多的理念已经与贵族南辕北辙,矛盾逐渐激化,迟早会爆发战争。然而,按照某类文的逻辑,49年后的地主应该厌弃失败的老蒋,他们重生穿越到49年前,一定要投奔‘必然胜利’的延安,这样就不会失去土地…………
其实,这就是近年兴起的‘情妇心态’,以结果而非天理公义、道德伦常为判断标准。典型之人是李登辉,吹捧‘殖民有功论’,宣称‘现在日本都成第二经济强国了,1945 年应该让日本继续统治台湾’,本质上有奶便是娘。在理性的标准来说,叫愚昧,在道德价值观的标准来说,叫邪恶。
曾有人说本文作者‘思想停留在民国’,这是对本文最高的评价,连钱学森也问温家宝,为什么中华民国能培养他,而现在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百度快照的地址在这里:http://cache。baiducontent。/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711923d83b799d81027fa3cf1fd579061d1036bee67e351073919f3e7000db1501aea76829611421c198cc8f4fd9b1943c6ad567627f0bf73105a312b8ba4432b121872b98b86fedadf14284dfd1c4a95044cb23120c84e7f82d1715ba7881642690d18e48644860ccfa4765e829723eee2457b737ee90417971f2e1ac5b5bb05a&p=882a971a829d15e50be296601b&newp=b473c54ad4d212a05aa6d4275753d8304a02c70e3cc6&user=baidu&fm=sc&query=%CB%B9%C0%B3%CC%D8%C1%D6%D6%AE%CB%AE+%BD%E2%B7%C5%BA%DA%C5%AB+site%3Ajjwxc%2Enet&qid=&p1=19
在10月20日,《斯莱特林之水》的作者又将文案的最后一段删除了,变成了“(原来文案要这样写,简洁……)”。
我回复最后一篇长评是针对《斯莱特林之水》的作者因为我引发的争论,10月18或19日修改文案之后的内容回应作者的问题的。该文主要针对作者“然而,按照某类文的逻辑,49年后的地主应该厌弃失败的老蒋,他们重生穿越到49年前,一定要投奔‘必然胜利’的延安,这样就不会失去土地”这一修改,说明了一下《斯莱特林之水》作者梦想中的理想国是不存在的。

5。我确实宣扬我的政治观点了,我从来就没有试图隐瞒过这一点——我都在自己的专栏里把我的长评提出来了。咱对于自己相信的东西可是光明磊落得很。
6。需要指出的是,在辩论的全部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口出任何恶言,更是没有像某些id那样直接用自己的Id人身攻击,在评论中张口闭口对方的女性长辈。至少,请尊重一下自己的女性长辈。

7。话说回来,我早在10月20日就停止在《斯莱特林之水》下边发帖了,这来我这里骂人的id们11月11日前后才来我的文下边开始骂我,而且还是所谓的一群人一起来骂我,这反射弧不是一般的长啊!


下一章节我会回复一些稍微正经一点的质疑。






第34章 关于本文中的经济与战争问题
本章节为经济与战争问题。
一些评论指出,以巫师界那可怜的人口和规模而言,争夺货币发行权是没有意义的,改换货币也是没有意义的。
这里,我的反驳如下:
A。人口和规模问题:
在我的第31章的注释里,我再次估算了英国巫师界的总人口。现在引用如下:“根据HP原著和JKR访谈,英国的巫师人口比较模糊。JKR在访谈中说英国一共三千巫师,她又说霍格沃茨一共有一千学生。
这两个数字之间矛盾大得让人想要撞墙:如果11…18岁的人口区间有1000人,平均每年级有143人左右。为了让学生人数一直保持在1000人左右,那么在0…10岁之间的人口也得有143*10=1430人左右。那么,剩下的成年人只能有500…600人。——难道巫师们从霍格沃茨毕业之后就都以神奇的速度挂掉了不成?更可怕的是,HP4里,光是为了准备魁地奇世界杯的场地,魔法部就雇佣了500名巫师工作了一年——相当于JKR描述中的绝大部分成年巫师。这么一想,JKR的世界太让人撞墙了。
为了保持霍格沃茨的学生人口基本不变,加上让魔法部有能力雇佣500名巫师工作一年而不引起魔法界的大混乱(至少HP3的那一年对角巷、霍格莫德之类的地方运行还是比较正常的),巫师界的人数应该远大于3000。
巫师的平均自然寿命应该挺高的,比如邓不利多一百多岁还活蹦乱跳,斯拉格霍恩比邓不利多小不了几岁,到了1998年还能跟LV决斗,而邓不利多当年参加NEWTS考试的考官到了哈利五年级的时候,仍然在当考官。(这么一说,巫师界好像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