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邦昌其实他已听懂了完颜晟话中的意思,搪塞道:“在下识天命、知礼节,故而亦能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完颜晟似乎没明白张邦昌这话到底出于何意,他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走进来报道:“启禀我主,刘贵人带到,现正在宫外。”
完颜晟闻听转回身道出俩字:“有请!”
见两个士兵押着刘豫走了进来,完颜晟厉声道:“刘贵人乃是我大金国的老友,何人胆敢将其投入囚牢?”
这俩士兵忙跪道:“属下不知……”
“退下!”完颜晟打断了士兵的话又道:“待本王查明后一并发落。”
这两个士兵慌慌张张退了出去。
完颜晟再看了眼刘豫,见此时的刘豫已是刚刚梳洗一新,面色也显得光鲜起来。他神色一转,面带温和地给刘豫让了个座位,然后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冲刘豫说道:“刘贵人来得刚刚好,时才本王正在和张贵人商量,请他回故都称帝,你为佐,不知……”
完颜晟刚说到这,刘豫立刻跪地道:“在下愿意效劳!”
完颜晟扭头见张邦昌表情冷漠,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便漫声说道:“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本王欲请人回宋国做一回皇上,这人选倒还可以商榷,如果有人愿意在大牢里了此一生,那本王也替他做不了这个主的。”
说到这,完颜晟故意皱起了眉头。
张邦昌一听这话立刻吓得脸色煞白,他慌忙扑跪在地说道:“在下无德无能,恐大宋皇帝之位难以担当。”
完颜晟听了张邦昌这话,面色阴沉地说道:“本王愿扶你为帝,又有刘贵人为佐,你若再以德能之辞却之,难道是欲令本王从牢笼里再选一个?”
张邦昌闻听只得应道:“属下臣服……”
“哈哈……”完颜晟笑了一声说道:“两位请起!本王器重你们,相信是绝不会看走眼的。常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二位早作准备,过两天本王就派人送你们二位回国,从此金宋两国乃是一家。”
完颜晟说罢大步走出了万和宫。
各位:张邦昌回京都称帝的事咱就不再详述,咱再把话题转到康王。
话说康王听说张邦昌在京都汴梁登基之后,他马上宣布自己在金陵称帝,号高宗。从此一朝大宋就出了两个国都,两个皇上,因为人们习惯将汴梁城称作东京,故而金陵城自然就改称作了南京。可说到底人家康王毕竟是皇宗,是真正的龙脉,而张邦昌他只是个傀儡,说白了就是个伪皇帝,自然民心所向是无需来辨的。
再说岳飞自打听说张邦昌在东京作了伪皇帝之后,他多次上书请求高宗皇上发兵一统中原,可屡次上谏都听不到高宗的任何答复。
可巧的是,这几天豫州城外的金兵日日前来讨敌骂阵,而且这话是越来越难听。岳飞无奈,只得命人在城头高挂免战牌,不与金军出城交战。
这一日,岳飞登城巡视,见牛皋正站在城头上手举双斧与城外的金兵隔城对骂,而且也是脏话粗话什么都有。岳飞一见忙走过去斥道:“大丈夫何以出言不逊,毫不见英雄本色!”
牛皋暴跳道:“他娘的金狗日日在城外耍泼,老子要不撒泼尿给他们照量照量,他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岳飞用手一拨牛皋说道:“以后巡城的事就只交给王佐,你给我老实呆在营中不许出来。”
岳飞边说话边拉着牛皋往城下走,刚走到一半,只见牛皋将胳膊一甩停下脚步用手指着青天怒道:“老弟你听见了没有?他们……他们在骂俺们是土鳖,缩头乌龟!”
岳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哪能听不见?可眼下他只能克制着自己,用力将牛皋推下城说道:“风声雨声只当耳旁风也罢!”
牛皋涨红着脸,边走边跺着脚高声道:“他娘的,俺老子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说实话,牛皋的脾气是暴躁了些,可人家岳飞也是个热血男儿,虽然他劝牛皋把金人的叫骂当做耳旁风,可他自己又能咽下这口气么?当然不能。
话说岳飞回到营中二话没说,他牵过马来临鞍便走。
有人问了:岳飞这是要干嘛去呀?他打马这是要赶往京城去面见圣上。
单说岳飞一路风尘非只一日,终于来到了南京。他进了城就直奔金銮殿,又在下马桩上拴好马,径过金水桥来在午门前就将大鼓擂得震天响。
此时的高宗正在后宫休息,闻听有人袭鼓,赶紧召集文武升殿。因为这是自古沿袭下来的制度,一旦大臣有急事要见皇上,都可以擂鼓请皇上升殿。
话说高宗登殿之后,见上来的是岳飞,便问道:“岳先锋,你擂鼓上殿,是不是边关有什么紧急的军情啊?”
岳飞叩头道:“边关要塞一固如初,守城官军士气高昂,金军万死亦不敢攻城。只是……”
岳飞说到这犹豫了一下。
高宗见岳飞言语迟疑,便追问道:“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只是金军日日在城外骂阵,属下有王命在身不可出战,只恐这样长此下去会有损军士之斗志。”岳飞低声道。
高宗听了,他想了想说道:“那么依你之意,是想率兵出战喽?”
“正是!卑职愿带领人马出城杀退敌兵,直取东京。”岳飞坚定地说道。
“哈哈……”高宗畅快地笑了一阵之后说道:“将可欺,士心不可辱。汝有复国之心,诚属可贵!然国论有云:攘外须先安内。朕闻岳阳太守表奏,说扬幺、王魔一伙人在洞庭称霸一方,祸害百姓,实属朕心腹一患。朕今欲出一道旨意,派你率先锋军平定洞庭,你看如何啊?”
您瞧着没?高宗登基之初对人还挺和善,就连出旨之前还要先商量商量,征求一下意见。
岳飞则更是干净利落,马上答道:“卑职愿往!”
之后,岳飞想了一下又说道:“皇上,现在金军仍囤在豫州城外,若撤走先锋军只留曹大人独守城关恐孤掌难鸣,故而卑职请求将大部先锋军留守,卑职只带亲军八千前往洞庭肃清叛匪。”
此时的高宗正在书写圣旨,他听了岳飞这话停下笔来似乎漫不经心地问道:“哦岳先锋的意思是说此次出兵只带你的岳家军?”
您听见没?“岳家军”这个名号就是打这而来的。到后来岳家军这个名号果然是威名鹤立,据说有很多人充军都是奔岳家军这个名号而来的,所以曾有段时间岳家军扩军十分地迅速,成为了一支能打善战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许多猛将,包括岳飞之子岳云、岳雷等皆在其列。
好了,后话咱就不再赘述。再说岳飞领了高宗的旨回到豫州,他命王佐率十二万乡军留守,自己和牛皋一起带领八千亲军兵发洞庭。
岳飞在离洞庭三十里扎营,然后他只带了个卫兵着便装就来到了洞庭湖畔。
岳飞到了湖边放眼一望,只见茫茫的洞庭湖接天济日,一碧如野,祥云若出其间,仙峰如浮其上,碎玉似藏其中。偶尔一只鱼鹰从湖面俯掠而过,似捕风捉影,平添惬意。
距岸数十丈,是一丛丛疏密相间的芦苇,风起之时,苇叶儿闪着白亮亮的光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响,仿佛雨打黄滩,淋漓尽致……
“哗哗”随着几声清晰的桨声,一艘小船从芦苇间摇摇荡荡转眼就划到了岸边,只见一个渔翁头戴斗笠,高挽着裤管走上岸来。
岳飞一见忙上前问道:“阿公,这一带可有山贼渔匪?”
渔翁闷着头一声不吭,他回手拾起缆绳,将小船拖上了岸,之后又从船上提起鱼篓,转身就走。
渔翁这一系列的举动弄得岳飞好不尴尬,岳飞甚至以为,这个阿公非聋即哑。
这时,一个老妪踩着碎步匆忙迎了过来,只见她一头苍白的头发,赤着双脚,一身已经褪色的蓝布褂,令人一看便知是个渔家妇女。
这老妪边迎向渔翁边问道:“他爹,这一回可网得些许鱼回来?”
老妪说着话到近前从渔翁手中接过鱼篓朝内看了一眼,突然大声说道:“怎么又只捞回这几只青蟹?八成又是遇上渔霸了吧?”
就听渔翁用又低又哑的声音说道:“你这不识好歹的老婆子又瞎呛呛个啥?几只青蟹有的吃罢了。”
岳飞听了这两位老夫妇的对话忙紧追上去再问道:“阿婆,您刚才是说这湖上有渔匪?”
老妪用眼角瞟了岳飞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渔匪、渔匪!抢了鱼不说,有时候还会吃人的。”
岳飞听了不解道:“既然渔匪如此凶残,那阿公为何还要下湖捕鱼?”
渔翁叹了一声说道:“唉!像咱这把年纪,除了捕鱼,哪还有别的生路?”
岳飞回头向四周望了眼说道:“阿公,您看这里三面环山,怎么会没有生计?”
“哼!”渔翁用鼻子哼了一声说道:“你道俺不识砍柴、种地、打猎?可照样没得生计,因为这些山上,同样到处都是土匪强盗。”
“看二位公婆诺大年纪,难道就没有后嗣可以依靠?”岳飞想了一下又问道。
“怎的没有?俺生了三个男娃哩!”老妪口齿利落地说道。
“那么,他们现在哪里?”岳飞追问道。
“嗨”老妪缓了口气反问道:“看穿戴这后生好像不是本地人吧?是从这路过还是在此久居?”
“呃晚辈乃是从此路过。”岳飞顺口说道。
本部小说来自看
第二百六十四章 斗水匪 岳飞匹马折枪
老妪再打量了岳飞一遍然后说道:“看你是个外地人,就不妨跟你实说了吧!我那几个儿子早就被他们抓到了山上当了土匪。一晃六七年了,至今是死是活都没个音讯。”
岳飞惊问道:“是何人如此可恶,竟然逼良为盗?”
“这伙人一个个模样都怪怪的,如果不从的话要吃人的。”老妪压低了声音说道。
岳飞愈加好奇,他心说:但凡强人,不是夺人财物就是掠人为虏,杀人越祸倒是并不稀奇,可从来没听说还有敢吃人的?于是岳飞又问道:“这么说二老都曾见过这伙强人?”
“可不?今日在湖中还曾遇见,就是个把时辰前的事。”渔翁用他那沙哑的声音说道。
岳飞上下仔细地瞅了瞅渔翁说道:“如此看来,这帮渔匪倒是没把阿公怎样。”
“唉,一把年纪了,剥了皮就剩下几根骨头,当然没得吃?他们倒了俺的鱼,就把俺放了。”渔翁依然用低哑的声音说道。
岳飞停下脚步,他转身望着这浩瀚无垠的洞庭湖心说:这伙水匪究竟藏在哪里?
待岳飞再回头,只见阿公和阿婆相互搀挽着,一步一步向着远处的一个村庄走去……
岳飞回到营中,他立刻派出探马去查询山中土匪的情况。只一天时间,探马就回来报道:“洞庭环山确有土匪,听附近的百姓说凡进山的都要被搜身,但只是劫财并不害命。”
岳飞闻听暗道:看来山中的这些土匪并不凶残,充其量也只是一般的劫匪。如果真的像渔翁夫妇所说,这些劫匪大多都是被人胁迫,那么不用兵伐若能使他们倒戈归顺才是再好不过。
岳飞想到这突然有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