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530章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530章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法有元灵的境界的火焰,对黑山老妖而言,如若平常。

    魔宫深处,一池清水之中,有个男子盘坐其中,他一头披肩长发,有些微卷,膝盖上横着一把宝剑,周围的池水漫过了他的胸口。

    干净的面庞,没有一根胡须,俊朗的面貌,足以迷倒万千少女,眉眼间流露的冷酷,增添了一丝奇异的魅力。

    一朵黑火,翩然飘来,停在他身前。

    空气似乎有种无形的律动。

    男子轻声道:“老爷游荧惑归来了么?”

    荧惑便是离人间道这方天地最近的一颗星辰。

    这男子就是七杀魔宫的少主,黑山老妖的传人,在七杀魔宫中,许多人虽然不敢说,但是都知道,当年老爷自六道轮回中掳走一个魂魄,可能便是这位少主。

    谁都知道黑山老妖六亲不认,一切皆可杀。

    那真是逢佛祖杀佛祖,逢亲眷杀亲眷,即使至亲至爱之人,也能毫不犹豫斩杀的绝世人物。

    这般以杀成道的凶历大妖,居然肯精心培育一个传人,没有人能够想明白,即使这个少主,他自己也不明白。(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太上京

    黑山老妖的想法,没有人可以猜测。

    这位俊朗无匹的年轻人,拿起手中的绝世名剑——一夕剑,径直去见黑山老妖。

    空旷的大殿中,老妖眼中似乎冒着两团傪绿的火焰,一身纯黑色,不带半点杂色的华服就这么笼罩着他身子,而腰间系着一根明晃晃的金绳,闪闪发亮。

    此绳看似简单,但是年轻人作为七杀魔宫的少主却知道,只要念动咒语,天仙以下的人物,直接就能绑了,连同元神,也能一起封禁在肉~身之内,直逼上古那条传闻的捆仙绳。

    黑山老妖负手而立,漠然无情看着他的传人,声音充满冷漠,不带丝毫感情~色彩说道:“我要你下山去杀一个人。”

    “谁?”

    黑山老妖袍袖一挥,大殿上空,就生出一团光影,里面先是出现一座魁伟壮丽的都城,然后拉近人物景观,无一不清晰,秋毫可见。

    他认得这地方,正是中洲大夏王朝的都城——大兴城,又称之为太上京。

    里面人物,熙来熙往,但一人悠然鹤立于鸡群,十分瞩目。

    此人正是李志常,步入这神京帝都,当真是天家气象,万国来朝。

    本朝天子,已经年近八十,却依旧精力旺~盛,又添了一位皇子。

    李志常天子望气,观察皇宫大内,只见到那中央大殿上方,一条五爪金龙足有千丈,鳞甲分明。龙气凝聚,潜伏爪牙。

    显得这大夏王朝正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

    若是谁仗着法力通天。敢杀这一朝天子,人道之力定然反杀,让这人永世不得超生,非得亿万功德,才能化解灾厄。

    面对这样鼎盛气象,李志常自然不会妄自动手,且不说这龙气力量浑厚。承载人道,即使毫无意识,也能自皇宫大内。辐射整个神京帝都,让修道士神魂受到压制,不能全力发挥。

    另一方面,皇宫大内。必然也是藏龙卧虎。贸然进去夺取那私玺,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况且首要目的,便是确定那个巫尊所言真假。

    别闯进去了,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落不下半分好处。

    人潮流动,商铺林立,李志常却不知道这时候,自东北外域。一匹黑马,载着一个年轻人。化作一道流光,毫不停留地朝着太上京而来。

    这位黑马主人,来这的目标,也正是他。

    李志常悠悠漫步人群之中,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人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顺着感应望去,只见到前面酒楼之上,一个中年人和一名士人,把酒临风,似乎在攀谈什么。

    而那中年人说话的同时,不时眼角余光朝他扫来。

    等李志常注意他的时候,对方亦报之一笑,算是回应。

    那酒楼上,一名士人见到中年人神色,奇怪道:“宗玄先生在看什么?”

    这中年人身着素淡的道服,没有多余的饰物,随意接了个发髻,面容温润,犹如玉质,一双眼睛,格外深沉,包含太虚,有着令人不由自主,便生出敬畏心理的奇特气质。

    他淡淡笑道:“玉成可曾注意到那个年轻人?”

    这位被唤作玉成的青年士人,朝着楼下街道望去,顺着中年人的手势,便看见了正朝他们这边走来的李志常。

    青年士人先是摸不着头脑,跟着忽然奇怪道:“这底下街道,人来人往,他怎么能够不疾不徐地按着一条直线走路。”

    他仔细观察,才发现,李志常行走的路线,十分笔直。底下熙熙攘攘,行人如潮水一般。

    可是似乎李志常用了避水诀似的,那些行人无论看没看见他,都提前一步避开,给他让出前进的空间。

    行人身处其中,未必能够发觉,他们居高临下,仔细观察,就一览无余。

    被称为宗玄先生的中年人,端起茶,抿了一口,微微笑道:“这虽然这天子脚下,奇人无数,不过此人到底有说不出的厉害处,他那一番作为,身上没有半分异力波动,可见全由自身威势导致,让行人心中下意识做出避让的选择,且没有分毫勉强的地方。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是天人手段,令人又惊又叹。”

    他缓缓放下茶杯,脸上犹自带着嘘嘘之色。

    青年士人听到‘天人’二字,免不了有些吃惊,修行者的天人,可以类比那些大书院的大儒,轻易等闲见不到,却能在庙堂之外对于朝堂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就说朝廷屡屡剿灭不绝的几大邪~教,据传亦有天人级数的人物坐镇。

    放在这神京帝都,如此人物,恐怕都是凤毛麟角。

    所谓天人,大抵练成元神都可如此称呼,不过对于修行士,至少要挨过三次天劫,才愿意自称天人。

    他吃惊一下,免不了分神,再看底下人潮来往,已经失去李志常的踪迹。

    他少年进士,心思最是浮动,对那些神魔鬼怪,没有似一般执拗的读书人那般敬而远之。

    因此见到连‘宗玄’先生都称赞不已的人物,就这样突然消失,不免有些失望。

    何况前代费长房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心中难免有些怅然。

    却说费长房的事迹是什么,这也要从这帝都神京说起,

    千年前,这都城有一个人叫做费长房,那日~他正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后来这费长房就修成了天人手段,能令人起死回生,成为在世仙人。

    有时一日之内,出现在相隔数千里的许多不同地方,留下许多神仙事迹,最有名的是东海之滨有三年大旱,却是因为费长房关了东海龙君三年,不能行云布雨。(未完待续。。)

    ps:  感谢醉眼千峰顶 的588赏以及深水区的于 的打赏

第一百零五章金谷园

    虽然不知真假,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他这样的年轻人,听说这些,总免不了心向往之。

    虽说帝都之中,藏龙卧虎,他也到这里几年了,却一个异人都没遇到。

    眼前这宗玄先生倒是能算上半个,不过对方并无教他什么方术的打算。

    而且对方是崂山上清宫嫡传,派驻帝都的头面人物,他一个堂堂翰林院编修,要是跟对方学什么方术,对两人影响都不好。

    中年人对于青年士人的心思,十分了然。

    这孩子天资聪颖,可惜到底是富贵中人,一时间对神鬼妖魔产生兴趣,却不会真的坚持下去。

    想起他年少的时候,若不是因为进士落第,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想起当年恩师跟自己打赌,若是自己进士落第,便披发入道,自己果然真的落第,只得履行前言。

    后来到底不甘心在山中清修,又入了这滚滚红尘,到这帝都主持一方。

    他正欲开口,却见到楼梯口有人出现,正是之前那街上的年轻人。

    知道对方多半是为他刚才注目而来,对方虽然看着年轻,其实深不可测,中年人亦不敢拿大。

    招呼青年士人起身,对着李志常道:“这位朋友请入座。”

    李志常当然毫不客气,施施然落座。而且既然引起了对方注意,此人又是同道中人,所以李志常干脆找对方。看能不能知道一些帝都修行界的一些情况,好为那件事做准备。

    两方互通姓名,叙了一会话。李志常才知道此人叫做吴筠,另外一人叫做丁玉成。

    丁玉成在这京城也算小有名声,是本朝天子在位时,最年轻的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为官,算得上清贵。

    而这吴筠师从崂山上清宫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

    如今在京城上清别院。是京城的大名士。

    即使当朝天子都多次召他入宫,应对皆名教世务。此人常常微言讽帝,深蒙赏赐。

    世人常以前代东方慧比拟。

    这些细节。李志常当然初来乍到京城,没有明了。

    但他精通望气观人,知晓二人必定是京城中少有杰出人物。

    吴筠见识不小,知道李志常的厉害。身上不经意间的威势。甚至有些类似于他恩师上清法主潘师正,因此并没有怠慢李志常。

    两边旁敲侧击,各自套对方话,都感到对方老奸巨猾。

    倒是丁玉成城府还浅,暴露了自己进士身份,不过对李志常而言,丁玉成不算修行中人,本不必多费唇~舌。

    可是李志常却了然了两者有些渊源。所以开口笑道:“丁公子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父亲可是在清水县做过县尊的丁先生?”

    丁玉成摸不着头脑。回道:“贤兄怎么知晓,难道你们这种人物,真的掐指一算,就能看清别人来历?”

    他进士出身,天子脚下,自有人道护佑,一般的地仙,在这天子脚下,恐怕都不能算出他的仔细来历。

    李志常虽然厉害无比,耗费心力的确能算出来,却不值当。

    只因为这丁公子跟丁乘鹤有几分相似,加上他知晓丁乘鹤的儿子中了进士,故而有此一说。

    李志常挥了挥手,摇头道:“我只是和令尊有过一面之缘而已。”

    丁玉成忽然拍掌大笑道:“我知贤兄是谁了,‘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这首仙气盎然的七绝,便是出自李兄之手吧,早该想到兄台就是家严赞之不绝的李忘生,都说贤兄出门游学,没想到却成了仙道中人。”

    李志常道:“看来丁县尊并没有忘记在下,不知他现在何处。”

    丁玉成道:“家严已经告老还乡,不过我家乡离京城不远,我们每月也时常通信,方才知道李兄的诗词文章。而且我还听说叶师傅跟贤兄一见如故,算起来我该同样奉贤兄为师长才对。”

    他好歹官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