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443章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443章

小说: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肉强食,便是这时代的写照。

    李志常还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乱世,比起当时在隋末那个时代,这个时代显然还要残酷许多。

    毕竟从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居然只有三十八年的统一。

    在路上慢慢走着,李志常突然一奇,身形一阵恍惚,到了旁边山坡背后的草丛边,拨开草丛,只见到一个面色惨白,有些胖的道人。

    这正是太乙教的护教奉善。

    得了李志常的真气,以及九组,奉善很快就面色变得有些红~润。

    他悠悠醒转,只见到月光之下,李志常白衣如雪,这道背影,他绝不会认错,连忙跪地道:“奉善见过道尊。”

    李志常道:“这倒是奇怪了,你被阿难的刀气伤了也就罢了,以阿难的性情,对你这种货色,几乎不会动什么真格,好好养伤,你也不会伤成这样,还昏迷在这荒野中,倒是真正差点送你去黄泉的是一种厉害的丹毒。”

    奉善是少数知晓道尊神通莫测的人物,对于道尊只从他伤势,便可以窥出这么多东西,并不感到奇怪。

    他惭愧道:“道尊所言分毫不差,我不自量力,被阿难刀刀气所伤,本在附近分坛养伤,结果忽然出现一位自称安世清之女的美丽少女,连挑本教三个道坛,最后杀到我养伤的分坛,我无奈出手拖住她,离散教众,却没想到此女如此厉害,我伤势未复,又幸亏那少女有别的事情,才勉强逃生。”(未完待续。。)

    ps:  五更爆发,求月票啊

第十四章中黄太乙

    自东汉末年大贤良师张良起义以来,供奉‘中黄太乙’为神明的道教徒便都被称之为黄巾贼。

    黄巾军失败之后,供奉‘中黄太乙’的道统却没有灭绝。因为分散各地,教义也产生了差异,形成了许多分支。

    在这数百年间,这些分支一一湮灭,最后只剩下了太乙教和天师道。

    李志常掌管太乙教,只不过是为了方便搜集炼丹材料,不参与太乙教和天师道的道统之争。不过若是太乙教遇上什么生死存亡的事情,他也不会坐看,毕竟要想再找太乙教这样大的势力,为他服务,很麻烦。

    当年孙恩黄天无极大成,便杀上太乙教总坛,无一合之敌,结果在百步外便被李志常道破气机,不敢继续出手。

    而孙恩也借此,将黄天无极推至地仙级,成为自东汉以来,名副其实的道门第二人。

    而除却太乙教以及天师道之外,仍有一人承继了黄巾贼的道统,因为此人独来独往,倒没有道统之争。

    这人便是安世清,外号‘丹王’。

    安世清和孙恩、江凌虚师出同门,都是当时道家第一人闲云的弟子,而安世清不入宗教之争,自称道家,承继先秦道统,跟上古练气士倒是颇为相像。

    李志常悠然道:“若真是安世清的女儿,只消她得了安世清一半真传,也绝非你们所能单独抵挡,你师父江凌虚现如今在何处?”

    对于安世清女儿之事。李志常浑不在意,太乙教在北方人多势众,安玉晴一时间尚能单独捣毁几个分坛。但等太乙教的人结合起来,便不是她所能对抗,更何况江凌虚仍在北方。

    奉善低声道:“师尊探得天心佩落在了逍遥帝后任青缇手中,正追杀她。”

    天心佩和阿难尊者手上的一对太平玉佩合称天地人三佩,藏着亘古以来的大秘密,据说勘破这三佩的秘密便可以白日飞升,去往洞天福地。成为天仙,不坠轮回。

    这秘密也并非所有人知晓,唯独一些道门高人和某些大势力的头目才略知一二。

    天地二佩又称太平玉佩。因为当初这玉佩落入太平道手中许多年而得名。

    江凌虚本就是太平道的传人之一,之前这太平佩被他师尊闲云传给他师兄丹王安世清,江凌虚没有李志常的帮助,却是不敢亲自招惹安世清。只是几次派人去骚扰安世清。让他不得安生,企图打搅安世清的修炼进境。

    近来江凌虚却得知太平佩被逍遥教帝后任青缇从安世清手上骗走,故而又起了心思。

    毕竟他自问不是安世清的对手,拿下一个任青缇依旧绰绰有余。更何况李志常为了寒玉髓,必然找任遥的麻烦,更不惧逍遥大帝任遥和任青缇联手了。

    李志常不屑道:“你师父还坐着寻找洞天福地成仙的美梦,仙道岂可假他人而成,纵然有仙丹服用。不懂自然之道,也不过是不会死的蝼蚁而已。”

    江凌虚资质不差。却没有道心,所以这些年太清元功固然练到登峰造极,却仅仅止步当初宁道奇的境界,甚至还稍逊一筹。

    李志常如果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合作人选,也看不起江凌虚这家伙。

    奉善苦笑连连,倒是不敢接话,无论是江凌虚还是道尊,都不是他可以谈论的。

    其实相对于江凌虚,奉善更愿意和道尊相处。

    道尊不似江凌虚那样重视名利,而且还同时做着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人品并不是很好。

    而另一方面,不管他们这些人尊敬还是不尊敬道尊,道尊也不会在意。

    而且道尊对道经的阐发,以及结合武道生出的妙用,皆让奉善他们收获不前,只是他们也很少见过道尊。

    对于能够在李志常身边长大的纪千千,奉善他们是发自心底的羡慕。同时他们虽然根基在北地,却也羡慕能时常到南方的护教。因为这些人,都可以找借口,去建康城面见一下道尊,若是运气不错,得几下指点,也能解开困惑许久的武学难题。

    而一般情况他们也只有在收集到珍贵的药材时,可以借此机会见道尊一面,同时问问武学上的疑难。

    送药材给李志常是必然能得到指点的,这也是太乙教众人这些年能够孜孜不倦给李志常找那些稀奇古怪药材的原动力。

    不过江凌虚能和李志常共存,更多是因为李志常不太在乎太乙教的权利。不过这也是江凌虚头疼之处,因为若有李志常相助,太乙教一定会成为天下三帮四教中最强横的民间势力。

    只是李志常若真是追名逐利之徒,江凌虚也不知如何自处。

    江凌虚武功算不上天下最顶尖那一批,故而这些年太乙教能够跟竺法庆对抗,还是因为李志常的缘故。

    竺法庆可谓是北方汉人第一高手,而且在佛门中独树一帜,不遵从天竺传来的婆罗门等级之分,号召最下乘的佛门子弟做出反抗,虽然因此弥勒教良莠不齐,也因为联合了最广大佛门子弟,得以将弥勒教快速崛起,成为三帮四教中唯一在任何方面对天师道不落下风的民间势力。

    三帮四教便是对天下最厉害的七股民间势力的合称。三帮是黄河帮、大江帮和两湖帮;四教是太乙教、天师道、弥勒教和秘不可测的逍遥教,代表着天下民间七股最强大的势力,互相倾轧,争取地盘,扩充势力。

    七大势力的争斗可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且根本不会有缓和的余地,即使有两者结盟,也可能在几天后,就撕毁盟约。

    李志常自然对于这些争斗毫无兴趣,以他大地游仙般的实力,看这些争斗跟过家家没什么区别。

    他才懒得理会,以免耽搁他炼丹的时间,他随口对奉善道:“既然如此,你就暂时留在我身边干干跑腿的事情,你的资质不差,要成仙成道虽然没有指望,不过达到魔门一般宗主级那种程度,还是有可能的。”

    奉善神色一喜,没想到居然因祸得福,还能跟在道尊身边一段时间,这次受伤,简直太划算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88bb 的万赏,紫式部公主 、马岭卢钱 和书友150901123407444 的588赏以及这个好难填 、会咬狗的人 、落叶随风觉、登峰见我 、遥控楼 、马岭卢钱 、書友2010 的的打赏

第十五章百万雄师

    太乙教的根本,便是太清元功,可以说是最上乘的练气法门,练到极致,即使比起李志常当初的神照经,也尤有过之。

    只不过太清元功仍旧可以追溯到道德经,因此太清元功要想练到最上乘,也不得不看个人对道经的领悟,如果是绝世仙骨,练这太清元功自然是事半功倍,如若资质不行,那么将会十分艰难,不过作为道门正宗练气法,即使资质愚钝,也不会有什么走火入魔的风险,但是进度却差强人意了。

    奉善的资质属于中上,练这太清元功也谈不上什么不合适,李志常的神通,自然对他体内真气运行,洞若观火,只是几句提点,便让奉善的修行,有了质的突破,只不过奉善到底不是绝世根骨,又机缘不够,也不过是能到竺不归那种级数人物。

    不过这对于他而言,已经足够。

    李志常登临八公山,身后跟着奉善。奉善已经功力恢复,且更胜从前,这几日倒是眉飞色舞。

    李志常倒是在这里停留了好几天,他天子望气术能看破万人气机,谈笑杀人,不过在百万大军面前,仍旧显得有些薄弱。

    要知道俗话说得好“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扯地连天”,百万军人的阳刚气魄,血气冲天,即使练成阳神的地仙级人物,也不敢在附近神游。

    此际远处的寿阳城外,苻坚的百万大军横隔在淝水北岸,黑压压。几乎望不到根底。

    李志常便借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磨练精神,和提升许久没有进益的天子望气术。

    百万大军的杀伐之气。可是很难遇见的。

    而当初李志常没到今日境界,在大唐虽然贵为天子,也不能如今日这样借着百万人的血气,来锻炼元神以及天子望气术。

    同时李志常往南边眺望,淝水从北方流来,先注入淮水,再南行绕过寿阳城郭东北。在八公山和寿阳间,往南而去,淮水横亘城北半里许处。颍水由边荒集至淮水的一截河段。大致与淝水保持平衡,两河相隔十多里,颍水汇入淮水处名颍口,淝水注入淮水处叫峡石。一在上游一在下游。分隔不到十里。

    颖口和峡石同时有苻坚的大营驻扎。

    奉善感叹道:“寿阳正是苻坚南下必经之路,扼住苻坚南下的咽喉,一天不打下寿阳,苻坚就必然寸步难进。苻坚能一统北方,的确不简单,如今时节,雨水贫乏,有些河道甚至骑着马也可以涉水而过。届时百万大军一涌而过,只怕寿阳城即使铜墙铁壁也守不了多久。”

    李志常淡淡道:“苻坚的策略没有错。不过奉善你小看了谢玄,你难道忘记谢玄是如何成为内九品第一高手?”

    奉善闻言一震,想起了当初谢玄年仅二十三岁,便孤身一人击杀上任的两湖帮帮主“刀魔”向在山,跃升“九品高手”上上品的宝座,十多年来未逢敌手。

    谢玄是一个刚强的人物,怎么可能会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初两湖帮如日中天,向在山,更是南方公认的第一用刀高手,谢玄居然在两湖帮的老巢将其击杀,即使以胆大包天也不足以形容。

    此次谢玄掌握八万北府兵,皆是他的子弟兵,胆气更壮,只怕面对符秦的百万大军,也敢迎头痛击。

    只是这无疑以卵击石,谢玄能击败苻坚这一统北方的无敌霸主么?

    奉善自己也不相信。

    奉善迟疑了一会,沉声道:“在如今这局面,我看不到谢玄丝毫成功的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