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十一郎]蔽日-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他竟是缓缓笑了起来。
就像孩子一样满足、快乐的笑容。
——因为这世间最快乐的事情,岂非又是与亲人、爱人一同平平安安地过每一个节?
他忽然想起了他的曾经。
很多年前,他其实还有十名兄弟的。但自那时候起,他就是孑然一身。
因为他前面已有十人。而十又岂非是最圆满的数字,何必再出现十一?
可惜不久,他们都死了。
然后他才遇到了风四娘。
他与风四娘一直是十分相似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四海为家,都是四海没有家。
热闹是这个世界的,他们什么都没有。
可如今,连城璧在他身旁。哪怕什么话都不说,他也能感觉到由衷的满足与快乐。
十五日前他方与连城璧过了年,十五日后又再能与他一同过元宵节。
——那以后每逢过年过节,他是不是也不必再一个人偷偷躲起来?
萧十一郎觉得眼眶都热了起来。
他一向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人。可此时他却觉得有些赧然,以至于飞快眨着眼,眨去了泪水。
然后,像是掩饰一般,他转头看连城璧,悠然一笑道:“这个时候手中若还有一坛美酒,迎风畅饮,岂非就是世间最悠闲的事情?”
连城璧转头凝视他。
萧十一郎的眼中还有水光,远处灯光粼粼,火光映入他漆黑的眼眸里,愈发明亮摄人。
连城璧忍不住凑过去吻了他的眼睛:“待你伤好,随你怎么悠闲怎么喝。”
萧十一郎无奈叹了口气。
他忽然觉得连城璧太管着他了,虽然他也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也许这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人来约束他,在乎他,便是上天给予最好的恩赐了。
风四娘与杨开泰终于是在日落之前赶到了无垢山庄。
此刻山庄大门紧闭,山庄之内寂廖无音。衬着远处街边热闹喧哗,此地更甚坟墓的死寂。
唯有“无垢”二字,静立眼中。
风四娘心中凄楚,几乎克制不住眼泪。但她死咬着嘴唇不任自己哭泣,然后死攥着拳头狠狠敲着无垢山庄的门,一声比一声更响。
七日之前,她黯然目送萧十一郎离开。七日之后,她却听得萧十一郎逝去的消息……
——她情何以堪?
——若早知今日,她岂会放任萧十一郎随连城璧离开?
她又岂会放任他去寻死?!
门终于开了。风四娘也不看开门的人到底是谁,直接一脚将他踹倒在地,而后冲入山庄,大呼“连城璧”的名字。
连城璧一直没有出来,然后风四娘便砸了所见之下能砸的所有东西,就像个疯子一样横冲直撞。
杨开泰跟在她身后,满目心痛。
自己的女人爱着别的男人,他阻止不了。自己的女人思念别的男人,他也阻止不了。此刻他竟还要像个圣人一样,陪她来大闹无垢山庄。
他觉得自己窝囊极了!
可眼前之人是风四娘。他失去了她一次,再也无法忍受失去她第二次。
他只能默默陪着她。
风四娘将大厅砸光时候,泰阿终于出来了。他听闻风四娘来意,拂袖淡道:“我家主子外出巡视商铺。你们若要见萧十一郎,请跟我来。”
风四娘整个人都愣住了。然后她如同死灰一样的心,砰然跳动起来。
风四娘与杨开泰进门时候,萧十一郎手中还握着一本书。
此刻他虽躺在床上,身上也缠着纱布,但气色看起来却是还好。风四娘站在门口,泪水忽然簌簌落了下来。
萧十一郎眼中惊奇:“啧啧,真该让江湖人都来看看,他们心中的女妖怪风四娘,哭得其实还是挺漂亮的。”
风四娘破涕为笑:“你个臭小子,没死就算你命大,还有心情来调侃老娘!”然后她擦干净眼泪,看到了萧十一郎的书,惊讶地简直合不拢嘴:“咦,大盗萧十一郎居然还会看书?”
萧十一郎淡道:“嘴巴张这么大,小心以后都小不回去了。”
杨开泰偷笑出了声。
风四娘死死抿着嘴,怒瞪杨开泰。漂亮女人一定都要有双会说话的眼睛,如今风四娘已经所表达的意思,已让杨开泰瞬间闭了嘴。
杨开泰神色惊惶失措:“不、不是的,四娘,我没有在笑你,你、你听我解释——我没有……”
他说到这里,嘴里就被风四娘塞进一个苹果,余下话语戛然而止。
这回轮到萧十一郎大笑了。
他似已忘记浑身伤痕,笑的十分高兴。但他这一笑,又很快痛的眼角抽搐起来。
风四娘手忙脚乱拍着他的背,最终说话依然不大好听:“笑个头啊笑,你都成这鬼样子了,小心笑死。”
萧十一郎良久才缓了下来。
风四娘眼中哀恸无人发现。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还要关注他最在意的那个人,又有什么能比这更难受呢?
风四娘道:“连城璧呢?那个疯子怎么不照顾你?”
萧十一郎拿回书:“巡游商铺去了。”
风四娘精致的眉已竖了起来:“哪有人在元宵节去巡游商铺的?疯子就是疯子!”
萧十一郎蓦然抬头:“你说什么?”
风四娘跳了起来道:“喂,我说你反应不用这么大罢?我一直是骂他疯子的,你用得着……”
萧十一郎紧紧拽住了她的手:“你说今日是元宵?”
风四娘一愣。
她将手掌贴到萧十一郎额头上,被他“啪”一声打掉。
杨开泰迅速握过风四娘的手,也被她“啪”一声打掉。而后风四娘风情万千地白了他一眼:“怎么,你不会是被连城璧迷晕了头,连今天是元宵佳节都忘了吧?”
萧十一郎嘴角笑容已经敛下。
他眼中眸光跃动,脸色愈发煞白,忽然也无力瘫在床里。
——是他太大意了!
连城璧又岂会放弃水月楼之宴?
80
80、水月之宴(二) 。。。
萧十一郎躺在床里,眸色已如死灰。
他的眼神如此可怕,甚至比脸色更可怕。
风四娘僵住了。
她并不知道所有一切,但一路道听途说,逍遥侯之所以广宴天下,便是为在众目睽睽下,割下萧十一郎脑袋。
然而萧十一郎并没有死!
是以他这般作为,究竟为引萧十一郎前去,抑或他真以为萧十一郎死了?
既然萧十一郎没有死,连城璧又为何要去?
她虽厌恶连城璧这个人,但为了萧十一郎,她也打听了无数有关连城璧的事。
传闻中说,逍遥侯赠与他割鹿刀,而后为萧十一郎所盗。她本来不相信,可是后来赌场那一次,难道不是证明了传言的真实?
逍遥侯为何将割鹿刀送给连城璧?难道他要连城璧与萧十一郎反目成仇?
难道连城璧也在利用萧十一郎,目的就是今日与逍遥侯一决胜负?
难道逍遥侯之所以要这般大费周章,也仅是为了连城璧?
一连想到这四个难道,风四娘的脸色已变得很难看了。
——逍遥侯成名三十载岁月,武功乃至幕后势力,早已是深不可测。连城璧又何德何能,欲与逍遥侯对抗?
——岂非正是送死?!
萧十一郎的眼睛已是空洞洞的。
杨开泰忽然插嘴道:“逍遥侯设宴于杭州水月楼。从姑苏前去,即便是汗血宝马马不停蹄,也至少要走十个时辰。连城璧即便到了,也决不可能赶上月圆之宴。”
他说到这里,看风四娘脸色又是一变。然后他清楚见得,萧十一郎额上已渗出冷汗。
只有在心中极端恐惧时,才会流下的冷汗。
——请柬上说的不过是月圆之宴,很多时候十六之月远比十五更圆,逍遥侯宴请天下的真正时刻,难道是十六?
沉默。
房中死一样的沉默。
风四娘忽然跳了起来:“开泰说的不错,他一定还没到水月楼,我这就去把他追回来!”
然后她看到萧十一郎的眼睛里又有了亮光。
但亮光一闪即逝,她见得萧十一郎摇了摇头:“你不能去。”
风四娘心中说不出的难过,心也已如针扎一样难受。
而后她笑道:“这件事我管定了!我同你二十多年过命交情,又岂会袖手旁观?”
二十余年爱恋,二十余年无奈。岂会因萧十一郎不爱她,就此烟消云散?
萧十一郎说不出话了。
因为他已知道,无论他说什么,都无法改变风四娘决心。
他心底既是感动,又是心酸。
——人这一辈子,有一个不离不弃的爱人,再有一个什么都为他着想的红颜知己,岂非已是最完满无求的事情?
——然而他这一辈子欠风四娘的情,又如何再能还得清?
萧十一郎沉默半晌,才抬眸去看杨开泰。但他尚未开口,又听得杨开泰断然道:“我会陪她一起去的。”
风四娘心下烦躁,但是一瞧见杨开泰那张面饼一样坚硬的脸,又想到这个人无论屈辱还是平淡,皆是无怨无悔跟着自己。
然后她凝视杨开泰,嫣然笑道:“好,我们一起去。”
萧十一郎却缓缓道:“你若是追不上他,千万不要去水月楼。”
风四娘扬眉:“怎么,不相信姐姐能把他捆回来?”
萧十一郎道:“我岂会不相信你。只是逍遥侯此人无论心计还是武功,都非同一般。”
风四娘嫣然道:“我和他还是朋友。”她顿了顿,又笑起来,“也许他想杀连城璧,但他一定不会杀我。”
像风四娘这样最喜欢刺激的女人,若非没有在男人手中保命的手段,恐怕早已尸骨无存了。
萧十一郎勉强笑了出声。
风四娘狐疑看着他:“倒是你,别因为担心连疯子,就乱跑出门。”
萧十一郎愣了一愣,苦笑出声:“我现在这个样子,连动都动不了……怎么还能去?”
风四娘迟疑地看着他。
萧十一郎苦笑愈甚。
风四娘咬牙道:“好,我和开泰一起去。你……安心等我们把他捆回来就是了。”
夕阳已西下,整个天幕豁然黑了起来。
白昼无论多长,天终究是要暗的。
杭州已近在风四娘与杨开泰眼前了。
但水月楼又在哪里?风四娘问了三个路人,都不约而同答,西湖上。
而后风四娘便拉着杨开泰,飞快来到了西湖边。
西湖边摇船的人已少了。风四娘随便登上一艘,急切道:“我们要去水月楼,快点。”
小船缓缓朝着湖心驶去。
天色已晚,一轮圆月静静悬在半空,照亮了满湖秋水。
月下西湖,更美得令人心碎。
满湖春水映着清冷月光,衬着远处画舫楼船愈发的灯火通明,耳畔也隐约传来妙龄姑娘情切的曼声清歌。“看画舫尽人西泠,闻却半湖春色。”
此情此景纵是无酒,人已醉了。
船已停了。船姑静静站在船尾看这艘画舫,眼中充满了羡慕、痴迷。
风四娘忍不住道:“水月楼在哪里?”
船姑抬手,粗糙的手指指着前方,她好像看见自己看在那豪华富贵的船上,穿着极美的衣服,男人们围着她献媚,便连声音都有了一丝梦幻:“就在那儿。”
她指着的地方,正是湖心深处,月光静美,画舫深歌。
风四娘道:“水月楼是条画舫?”
船姑道:“湖上最大的三条画舫,一条叫不系园,一条叫书画舫,还有一条就是水月楼。”
这是一条十分大的画舫,两层之高,每层也至少能摆三四桌宴席。有资格进入其中的人,大多都是江湖上排得上名的人。
事实上杨开泰也收到了请帖。只是他近几日都陪着风四娘,便没有理会这些琐事。
而后风四娘与杨开泰上了船,却并不进入,反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围看一二。
他们一眼就看见了连城璧。
——因为酒席之中,竟没有一个能压过他清华之气的人!
无论他们打扮的多么讲究高贵,举止多么温文尔雅,一站在连城璧身边,哪怕是给他提鞋也都根本及不上!
连城璧这样的人,本已少见。这样的江湖中人,更是闻所未闻。
然后他们又看见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