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队-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溃逃。唐军可以广收他们的物资粮草,而后一鼓作气进军平壤,平壤城必定难以坚守。
这意思,和当初李道宗向李二提的意思差不多。
这意思,也正确,也非常非常巧妙,唐军既可摆脱目前郁闷的现状,还可以不废兵卒拿下后面的若干小城,解决东征大军粮草不足的问题,拿下平壤,也不是不可能,多好。
因为好,所以各位将领也自然举手都表示赞同。
那些文臣也认为,第三梯队的水军总司令张亮同志,现在就在沙城,如果征召他们,那么他们晚上就可抵达,趁着高丽惊恐的时候,拿下乌骨城,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
东征成败,在此一举。
见大家都同意,都支持,李二也表示ok,
但是如此好的计谋,却因为一个人的反对而黄了,歇菜了。
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反对,不歇菜都不行。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所有人都赞同,但只要是长孙无忌反对,那就成不了。
徐阳曾经私下里和刘梦璃说过,长孙无忌这个老家伙的底子厚,功绩高,又是李二的心腹,如果朝中选择唯一能够相信的人,李二一定会选择他。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李二对长孙的信任。
比如所有的大臣都想立李泰为太子,长孙无忌反对,结果反对有效,李二立了李治为太子;
比如李二和一些大臣想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反对,结果反对有效,李恪从此与太子无缘;
现在,所有人,包括李二,都主张暂时放弃安市城,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直接攻取高丽的都城平壤,长孙无忌还是反对,结果反对有效,一个绝好的消灭高句丽的机会说没就没了。
为什么长孙无忌的总是反对有效呢?
除了光屁股从小玩到大不打折扣的信任外,李二认为他说的还是十分有道理。
“陛下亲征高丽,与一般的将领统兵肯定是不同的,是不可以冒险的,是不可凭借侥幸去取胜的,如今建安城、新城还有十万高丽军,若我们移师乌骨城,这十万高丽军必定会追着我们的屁股打,我们倒不如先攻下安市城,占领建安城,而后再长驱直入,杀进平壤,这才是万全之策。”这就是长孙无忌提出的建议,您贵为万金之躯,要去做绕后偷袭这种风险极大的事,实为不智,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打下来才是正理。
要放二十年前,亦或是十年前,李二早抄家伙杀向平壤了,因为那时候的他太年轻。
而现在,李二已经三十四岁了,三十四岁,已经渐渐褪去了青年的冲动,而变得更加沉稳,无论自己杀掉多少高丽人,只要对方能伤到自己,就是大胜,所以李二从心底也是不愿去冒这个险,最终这个建议还是胎死腹中。
不过李二对那两名投降的高丽将领倒是善待有加,夸赞了他们之后,还封高延寿为鸿胪寺卿,高惠真为司农寺卿。看样子在任何时代,做’x奸’的似乎都获得了眼前的利益。
既然不打算出险招,那就踏踏实实的攻城,投石机火炮继续放,对于安市城的围攻,重点突破口时安市城的西面和南面,西面由李绩负责,南面由李道宗负责,李二则负责全军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在城的东南角,李道宗率领部下堆筑土山,试图让唐军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后来,李道宗的土山越来越快靠近安市城墙。
土山高了一尺,安市城的守军马上加班加点把安市城加高二尺。
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军备竞赛。
两军列阵什么都不干,就是互相比赛谁堆的城墙高,整个一个跟冬奥会差不多的气势,虽然现在不是冬天。
李道宗得知高丽人也在加高守城的消息后,气的不行,曾经带领着两万士兵强行攻城,留下了两千多具尸体在了城楼下,显得触目惊心,最接近攻克的一次,都用冲车火炮撞开了安市城的城墙垛,可是还没等到援军靠近城墙,城内高丽军就用木栏杆堵住了缺口。
死了两千多人,这不是个小数目,李二看到强行攻城无望,也是继续下令修建土山,一旦修高土山后,就在上面安排火炮阵地,对着安市城的城墙连日轰击,李二不相信,大唐威力最强的火炮还能奈何不了这座城池。
不过为了建造土山这项工程,李道宗时吃尽了苦头,后来还把脚给扭伤了,收到消息后,李二也是亲自来帮他针灸。
土山一日一日的在建造,李二也是满心的欢喜,现在看情况,两万人在辛苦一日,便能将这土山再堆高几米,火炮差不多就能轰击到安市城的城墙了。
不过此时长安居然传来了一封急报,李二将其展开就看到了徐阳歪歪扭扭的那几个亲笔字。
“土山崩,则用火攻,西域火油一千桶,供陛下解决眼前难题”
第六十四章大火烧城
为了防止高丽守军破坏完美的土山工程,李道宗特意派了果毅都尉尉傅爱同志长期驻守土山山顶,吃喝拉撒就那了,高处不胜寒啊。
但是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工程,叫做豆腐渣工程。
这土山工程就是一彻彻底底的豆腐渣工程。
离完工还有两日,土山就塌了,土山一塌,全部的辛苦又白费了,李二本来还对徐阳寄来的密信中所言的’土山崩,则火攻’很好奇,结果居然这么快就应验了。
李二铁青着脸到了土山倒塌的地方,其实说是倒塌,也不是完全倒塌,只不过是最下面的土壤太过松软,承受不了上面越来越厚的重量,这样才发生了塌方。
可是李二不问这个,tmd,半个月白忙活了,李道宗呢?
李道宗呗李二叫来了,一瘸一拐的,因为有脚伤,行动不便,他老兄在营内养伤。
你干什么吃的?
李道宗一看土山,傻眼了。
tmd,尉傅爱呢?
尉傅爱被李道宗叫来了,他老兄还不知道这边的质量问题,也不知道因为质量问题土山已经塌了。
你干什么吃的?
尉傅爱一看土山,傻眼了。
李道宗叫士兵绑了尉傅爱,你丫的,叫你吃喝拉撒都呆在土山上,没俺的命令不许下来,你居然敢私自下山?
尉傅爱被拉出去,砍了。
李二叫士兵绑了李道宗,你丫的。你怎么对得起朕亲自为你针灸脚伤?
李道宗被拉了出去。关了禁闭。
愤怒的李二这个时候又想起来了徐阳给自己送来的密信。又重新看了一遍,徐阳的信中没有说多少实际的东西,再加上字写的也丑,李二从头看到尾总算是明白了徐阳的意思,修建的土山会崩塌,这时可将火油倒入安市城的河道中,然后点燃,这东西遇水不灭。越泼烧的越旺,唯一能扑灭的办法就是用土壤盖住,不过高丽人可都是不知道的,所以徐阳建议大火配合攻城,定能起到奇效。
心中对鬼谷的预测之术用震惊了一把,李二遂决定采用徐阳的这个建议。
建议采纳了,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攻城步骤,这个时候从禁闭中出来的李道宗光着脚丫子,一瘸一拐的来给李二请罪。
“你知道不,就你这失职行为。按军法当斩。”李二劈头就是一顿大喝。
但对于李道宗,打他。可以的;骂他,可以的;要杀他,那是不行的。
毕竟是老李家自己人,李二才不会下杀手。
所以打完骂完,李二就说:”当年汉武帝杀了大将王恢,倒不如秦穆公二次重用孟明啊,念你攻破盖牟城和辽东城有功,所以朕特赦你不死,不过接下来的一个计划,朕要你将功赎罪,若是再搞砸了,别怪朕不客气。
李道宗同志这才战战兢兢的谢恩。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蛋疼,这豆腐渣工程早不塌晚不塌,恰好尉傅爱同志离开的那天突然塌了,一向遵纪守规矩的尉傅爱,都在土山上忙活半个月了,就是因为没坚持最后那一会,人头就落地了,又没妞泡,又没酒吧,你说他怎么就在攻城出问题的那天突然离开了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没有徐阳,李二东征的步伐很可能会像历史上一样,止步于此,最后也算是退败而回。
可是,徐阳既然来了,那一定不会让这么操蛋的历史重演,这就有了从过水路托张亮带去的一千桶火油。
火油,其实就是一种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原油,黏度很大的黑褐色液体,和高温后的沥青长的差不多。
这东西虽然没经过提炼,可是密度仍是比水下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燃点要比从其中提炼出的石油和柴油要稍高一点,可是依旧是一种持续燃烧的最佳燃料。
这些石油,全都是从龟兹的一个发现的石油矿中开采的,徐阳仅用了一万石的粮食就换回来一个巨型油田,当初报告的探子形容那里的情形”龟兹西北大山中国,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醍醐,甚臭,燃之有烈火。”徐阳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托自家的商队连夜赶路,到龟兹国把这块山头给买了下来,开采油矿。
龟兹国的国王也是很乐意的看到有人傻到用粮食换这种寸草不生的土地,交易双方都很愉快,这才短短半年不到,徐阳就从这个油田运回了数以千桶的石油,大多都储藏了起来,少量拿去给南山书院做了研究课题。
李二的攻城计划很快就确定了下来,其实有了徐阳的建议,攻城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先用火油让城中起火,再用大军攻破城池。
大火烧城,宜需大风,今日的天气就很不错,西北风刮的很大,一股从北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带来的不仅是强风,有的更是些许寒意。
李二裹了裹貂绒披风,他最近身体不太好,不但上火,而且背上长了火痈,不但发热、胃寒、头痛,而且还经常食欲不振,这样他愈发的想要快些结束此次战争。
李道宗今天亲自披挂上阵,李二给他配了两名悍将,苏定方和王文度,这两位可都是以前在程咬金手下任职的常胜将军,这一次也是随军出征。
命令士兵们将一桶桶的火油倒入了流进安市城的河道,看的城墙上守城的那些高丽人是大呼小叫,他们还以为大唐人在投毒。
黑褐色的石油看起来有种恶心的感觉,而且有种奇特的怪味,也难怪高丽人会以为唐人在投毒。
杨万春自己亲自登上城楼,扯着嗓子在城楼上大骂李二卑鄙。
回应他的只有一阵箭雨。
李二对此却不问不顾,现在他的脑子里想的只有拿下眼前这座城池,然后迅速扫清障碍,拿下平壤,再班师回朝。
火油倒的很快,才半天,一千桶火油就倒的差不多了,听探子报告,城中现在居民门前的河道中全是黑色的火油,城中的高丽人也没做出什么大的动作,他们在等活水将这些火油全部排到下游去。
李二听到这个报告,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遂下令点火攻城。
火油的燃烧性大大出乎了唐人的意料,刚一点燃,河道中就燃起了一道火龙,并且窜起了冲天的黑烟,从安市城的河道外进入了安市城内。
攻城的士兵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苏定方、王文度两位大将每人率领一万人,向安市城的东南城墙和西面城墙发起了猛攻。
高丽人此时却是方寸大乱,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火油这种东西,面对燃起大火的河道,还有在河道旁被烧着的建筑,他们本能的开始泼水救火,可是向火油中泼水,这种错误是致命性的,一盆水下去,火势非但没有减小,反而变的越来越大。
漫天的黑烟仿佛要将安市城淹没,到处都开始漫起了火光,城墙上的士兵们大多都是飞奔到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