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930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930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在马上的穆白视着山间小路上上正疾速向南前进的部队。这些大都来自西南省份的士兵们肩扛着枪、背着背包,一个跟一个步向南,朝着新澳方向挺进。在他们的钢盔两侧,有着与国防军其它部队不同的一个特殊的标识,雪莲花。
    雪莲花生长在海拔数千米高的雪山之上,作为一种珍贵药材,千百年来无数采莲人为了采雪莲去便再也没有回来了,只有勇士才能在雪山上采得雪莲。正因为如此这种雪山之莲会成为国防军山地师的标志,山地师国防军中的精锐历次会操之中,都以勇猛和顽强战的凶残而闻名,因此才会获得山地之虎的美称。
    没有喧哗,没有怪话,动作迅速而步调一致,每一张或纯朴或机智的脸上,都透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此时他们背负着武器,大踏步的甩开脚板行进着,这群出生在西南山区的子弟,在这种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尽管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二十多公斤重的物资,但这些和几千年前,他们的先
    南的崇山峻岭中创建西南汉族文明先祖一样,坚忍就渗到了他们的骨子之中。
    刚刚出任第一山地师师长的穆白并不熟悉这些战士,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山窝子里出来的青年,大都是共和十年后,国家征召第一批、第二批义务兵,他们和过去吃继头饭而扛起了枪募兵不同。他们只是一群响应国家征召的义务兵,但是在战场上他们仍然英勇作战,不畏牺牲……
    现在,当祖国需要他们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跨过了鸭绿江,为了收复这个三千年属国而战。这些战士是国民的子弟,是国民的中的最精英,他们体现着国家的意志……面对危险和牺牲,他们是不知道畏惧和后退的。然而正因为如此,作为他们的长官自己有责任爱护他们,率领他们战胜敌人而减少无谓的伤亡。
    这一次和过去依靠装甲师突破,轻兵师扩大战果不同,在虎飞岭山脉这种地型,并不适合机械化部队施展,所以集团军派出第一山地步兵师,担任部队的先导,从侧翼迂回进攻新澳平山一线,在那里有一个养精蓄锐的日军第四师团在等待着他们,第一山地步兵师的任务是消灭他们。
    在朝鲜半岛有一座高耸入云,横旦近千里长的一座山脉,这座山脉就是虎飞岭山脉,翻过这座山脉就是半岛上最大的平原:汉江平原。
    在第四师团司部设在虎飞岭山脉间的一处无名山洞内,此时师团长村冈长太郎,想起巡视前沿时那些面带商贩式的狡猾之气的兵佐,就是一阵头大再加上心虚。
    “平壤第八师团、第十二师、朝鲜第六旅团被全歼。则腾中将等人剖腹,后山司令官命令部队全线收缩至汉江、昭阳江重新组建防线,第四师团被推上的了风头浪尖!”
    想到自己担重任掩护整个朝鲜军,村冈长太郎在自觉是回报天皇盛恩的同时,更多的是沉重的无力感,如果有选择的话,村冈长太郎宁愿要一支由朝鲜人组成的师团,也不愿意指挥第四师团,在战时指挥第四师团,这群大坂的菜贩走商组成组成甲等师团,对于任何一个指挥官而言都是一场恶梦。
    “村冈君,从昨天到今天,师团有2863兵佐请病假,要求进的医务所治疗,第八联队的今井联队长现在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已经有两个大队长、五名中队长因为严重腹泻进入医院,再这么拖下去,真不知道等到支那人打到这里时,第四师团还会有多少人还能站着!”
    在到那些“病号”时,参谋长大岛尚道几乎达到了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地步,陆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像第四师团这般的窝囊废,北调朝鲜时,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后来勉强出发,釜山登陆时,第九师团用了三天就到达了义州,而第四师团用六天,在义州前线师团上下,从士兵到军官全部消极怠工,做着见势不对立即撤退的准备。
    村冈长太郎重的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
    “至少,他们已经开始修建工事了!愿他们能在支那军的炮火下坚持一段时间吧!”
    正在山腰上整修着工事的一本兵卫,望着再有半小时左右就会没入地平线的红日,残阳将西方的天际映成了红色,望着残阳一本兵卫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佛祖不佐啊!”
    “一本军曹,如果当初,咱们没跑这么快,或许我们也能像第八师团一样,撤到的汉江以南了,也不至于!”工事内的一个下等兵听到军曹的话后,也颇为懊恼的自埋怨道。
    此时第四师团上下,除了师团长村冈长太郎和一部分军官之外,整个第四师团都沉浸于无丝的恼愤之中,后悔为什么自己跑的那么快,如果跑慢点,或许也不会落到现在这般田地。
    中**队从龙川一带登陆迂回包围义州防线时,一接到撤退命令,第四师团跑的比任何一支部队都快,第八师团撤到盐州时,第四师团已经撤到了宣川。等到第八师团到了宣川,第四师团已经过了安州,最后如果不是后山大将命令即将到达平山的第四师团就地沿虎飞岭设立阻击阵地,恐怕等到后山和第八师团到达平壤时,第四师团恐怕已经撤到了釜山,然后准备上船回日本了。
    用后山大将的话说“第四师团是日本陆军之中唯一演练过撤退的部队”,除遗失数门重炮外,野炮、山炮几乎无一遗失。而正因为其跑的太快,将友邻部队都抛了在身后,才使得第四师团接到了一个美差,在龙飞虎山一线设防,在国防军攻克平壤之前,这是一份美差。
    “你看我设计的这个工事,打枪不行!保命第一!”
    这时一本指着自己设计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射角可言,没有射角即意味着死角,对于攻防双方而言,死角就是死角,你打不到我,我也打不到你!
    此时一本在身部下炫耀着自己的发明时满脸皆是骄色,似乎像是自己作出一件丰功伟绩一般,而此时残阳已下幕色将近。!~!
    ..
第321章 忧虑
    以西北这个中国最年青的城市为中心,一种前所未的整个中国,国防军出兵朝鲜,收复平壤这一朝鲜旧都的捷报传遍了整个中国,疯狂的人们拥上街头、狂欢劲舞,喊声震天。WWw。街道、广场、公园,人潮涌动,彩旗飘扬。满天花纸伴着震耳的爆竹声到处飞扬。此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种族、国家的优越意识,已使这个古老的自称为礼义之邦的古代东方帝国,陷入一种对战争的疯狂崇尚之中……那些机敏而灵巧的中国人千百年来只知道服从,尽管他们的国家意识并不像他国那般强烈,但是他们对古老帝国的荣誉却敏感至极,……如果有一天,有一个如威廉二世一般的疯子呼喊着“为了无愧于列祖”,然后命令他们向全世界进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一个接一个的走上战场。这个国家正在改变着他的传统,如果这场战争让他们尝到甜头,那么下一次,他们一定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战争……美国绝不能对这个新兴的东方共和国掉以轻心。”
    自由撰稿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923年7日。中国纪元共和12年7日。
    当海明威这位来自美国的自由撰稿人在他的文章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提醒着美国人注意这个新兴共和国的威胁时,被海明威视为“未来的疯狂威廉”的共和中国总理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用着简单的中餐。
    粗糙的咸土豆泥、一勺清菜、几块牛肉再加上一杯甜豆浆,标准的西北式的工作餐,尽管早已习惯在办公室内的享用这种简单的工作餐,但对平时极为爱好美食的司马而言,吃这种工作餐几乎等同于折磨,在人前时,司马尚可装出的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但当办公室内只有司马自己时,不锈钢餐盘里的工作餐几乎是司马的仇敌一般。
    几乎每吃一口土豆泥,司马在将其幻想成家中的厨师制做的美食时心下后悔着自己没有让家里给自己送饭。为了防止后世自己在机关内深有体会的肚皮**,司马才会制定了著名的5工作餐,上至总理下至的普通公务员,工作餐只有一种,咸土豆泥加荤素各一的工作餐,如果说司马和别人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司马可以喝一份豆浆,而其他的政府工作人员则是面汤。
    在翻看着公文时候,司马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忍受这种工作,甚至于当想到这种工作是无法避免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有些烦燥。
    “还是听人汇报时舒服一!”
    想到这,司有些郁闷的摇了摇头,文件是无声的,文件不会说话,更不可能发出那种声音一致的震耳欲聋的、充满忘我精神的、扬扬自得的惊叹感佩声,似乎自己越来越习惯于听别人的恭维,喜欢看到别人眼中流露出的那种崇敬之色。
    几乎是在自己意识到自己越来越惯于他人的恭维时司马突然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些许变化,心中不禁警惕起来。
    “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八了。自己用了八年地时间。将这个国家拯救于崩溃地边缘。一字程度上挤身于世界准备准强国之列。至少现在无论是国际观察员或是国民都是如此认为。中国已经完全农业国向工业国地转变。过去中国出口地主要是农业品和矿物原料。进口工业制成品而现在却是出口从棉布到工作母机数十万种工业制成品。进口农产品和矿物原料。
    正是因为国家地这种转变。会使得现在鲜有人会对自己地安排提出任何反驳意见。甚至于在这个相对民主化地共和国之中。个人崇拜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甚至于出现一种近乎于自己永远不会犯错地那种言论。
    “……为确保我国未来数十年发展。国会应通过法案同意总理出任共和国终身总理!建议由总理兼任总统……”
    想到不久之前在报纸上看到地那份呼吁马地回想起自己在看到报纸上那份据称有数十万人社会贤达赞同地地呼吁时。自己地那种飘飘然然和洋洋自得。
    “如果再这么下去……”
    想到周树人在《西北时报》上发表地《警惕!共和国之祸不久矣!》评论员文章。司马心头地警钟敲地更响了。
    想到这,司马放下手中的汤匙和文件,站了起来弯着背,把手交叠在一起放在胸腹处或抽*动一下右肩,用曳足而行的细碎步子从这间宽敞的办公室内从这一个角落踱到另外一个角落。
    踩着地板上铺着丰厚松软的地毯,脚下传来的感觉很舒服此时在司马的心中却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惊涛,此时司马甚至忘记了当前的战事和繁杂多变的外交事物,脑中所想的只是国内愈演愈烈的个人崇拜之风。
    “历史……”
    脑海中浮想起历史上那几位因个人崇拜和他们的功绩而闻名的名人,汗水顺着司马的额头流了下来,司马感觉自己似乎正在滑向一个万丈深渊,一个由个人崇拜造成的陷阱。
    “把一个人吹捧到具有神仙般那样超自然性格的超人地步”,“**什么都懂得,什么都了解,他能代表一切人的思考”,“他什么都能做,他的行为绝对没有错误。”现在自己不正是在朝着那个方向一步步的走去吗?从最初的习惯于他们的恭维和崇拜,到最后有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