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 >

第34章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34章

小说: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被试关注的是当事人的选择是否会解除海因茨妻子的痛苦,这是一种“关怀”而非“公正”的取向。
吉利根及其合作者(1982)经过一系列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典型的道德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
(2)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样的抽象、理性的道德原则,而女性看待道德时,倾向于更加关注人类的幸福;
(3)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这不仅是对传统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修正,而且为我们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同样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出异议的,还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艾森伯格(Nancy Eisenberg)教授。
与吉利根的视角不同,艾森伯格(1989)注意到,科尔伯格研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主要涉及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例如,在海因茨偷药故事中,海因茨必须在违法和履行丈夫的责任之间作出选择。她认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儿童的道德推理,使他们的推理局限于一个方面,即禁令取向的推理(prohibition oriented reasoning)。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艾森伯格设计出不同于科尔伯格两难情境的另一种道德两难情境,即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以此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的特点是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作出选择。例如,一名同学面临这样的情境:他必须在自己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与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之间作出选择。
经过大量研究,艾森伯格总结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与否的理由包括个人的利益得失、未来的需要,或者是否喜欢某人。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开始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出简单的关注。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涉及的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印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
阶段4:移情推理。儿童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开始注意与行为后果相关联的内疚或其他情绪体验,初步涉及对社会规范的关注。
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儿童决定助人与否,主要依据内化的价值观、责任、规范以及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得到不少跨文化研究的支持。我国学者程学超、王美芳(1992)参照艾森伯格的设计,研究了幼儿园大班到高中一年级学生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其研究结果也基本上支持该理论的观点。这说明,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艾森伯格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的研究提示我们,儿童面临的情境不同,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有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注意因势利导,针对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策略。
认知失调论  
许多关于态度学习的理论都假定,人类具有一种“一致性需要”,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个体的观点或信念出现不一致或不协调时,即出现认知失调时,就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获得一致与协调,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发生变化的先决条件。
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L。Festinger & J。M。Carlsmith; 1957)设计了一个研究态度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必须完成一项极为无聊的任务。费斯廷格等人相信,对于这个任务,被试都会持消极的态度。完成这个任务以后,他们却要被试告诉另一个人,说这个任务是很有趣的,然后确定这样说是否改变了被试本人对这个任务的态度。其中一组被试,在按照要求说了这句话后得到1美元的报酬,另一组被试得到20美元。此外,一个控制组完成同样的任务,但完成后不用告诉另一个人他怎样看待这项任务的。最后,要求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评价这项任务实际的有趣程度。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了解:(1)说出与自己的态度相反的话,是否能使态度向所说的方向转变。被试被说服去告诉别人这个无聊的任务是有趣的,而实际上不是这样,这样说是否使这个任务看起来比实际更有趣呢?(2)说这样的话与获得1美元或20美元的不同奖励,是否造成态度差别,即使能以奖励使被试屈从于说出与自己的态度相反的话,实际上又能否改变被试的态度呢?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实验后将该任务评为有趣的组是只得到1美元奖励的组。控制组和高奖励组在看待这项任务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这个结果。当一个被试说一个非常无聊的、乏味的任务是有趣的时候,他便在认知上产生失调。因为该任务的实质与所说的显然是矛盾的。在被试说了这番话后得到1美元的情况下,被试解决失调的最简单方法是对自己说,也许这个任务确实比刚才看起来要有趣些。被试难以从1美元这个奖励因素方面找到解决失调的理由,因为在美国,1美元的用处实在太小了。被试这样说服自己是对于这个任务的态度的一种转变,或称对这个任务的态度的改变。那么,如何解释得到20美元奖励组的态度未发生转变这种现象呢?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这组被试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失调。首先,被试仍然陷于失调,因为要求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然而说此话能够得到20美元,这就提供了1美元奖励组所没有的解释失调的途径。得20美元的人也许这样解释失调,他会说服自己:“我不相信我所说的,20美元一定具有利诱的性质,不过,我得到20美元还是不坏的。”于是,20美元奖励组的认知失调以另一种方式解决,但原来坚信这项任务十分无聊的态度全然未变。
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道德认知理论为言语教学法提供了启示。言语教学法采取的形式通常是课堂讨论。言语教学法现有的几种专门技术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学派和价值观辨析学派发展起来的技术。
科尔伯格(1975)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儿童可以“扩展”他们现有的道德思维,并发展更为有效的应付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时遇到的现实的认知结构。一个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和儿童一起讨论道德困境问题。他认为,这类讨论可以激发儿童进入新的阶段。
利用道德讨论的一些重要条件是:
1.对下一个更高阶段的道理进行推理;
2.对儿童现有道德结构中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展开讨论,使他们不满于现有的水平;
3.在上述互换意见和对话的气氛中,以开明的方式比较相互矛盾的道德观念。
科尔伯格(1969,1975)还认为,通过向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使他们以矛盾的道德观点来看种种情境,可以促进道德发展。阿布斯诺特(J。Arbuthnot;1975)在一项研究中,让大学生扮演海因茨偷药救妻故事中两个发生冲突的人物。一个学生扮演因为钱少被药剂师拒之门外的海因茨,另一个学生扮演药剂师,两个学生都努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结果发现,这样的经历确实能够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
价值观辨析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强调人的潜能、价值,认为人的价值观念开始时混沌一片,不能清醒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行动,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观辨析学派是通过价值观辨析的策略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导经历一系列活动或使用种种策略。这些策略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作出有意识的努力去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比如,有一个策略叫做“塌方模仿”。学生被一起带进一个暗室,他们中间只有一支蜡烛。教师要学生想象他们都被塌方困住了,他们要挖掘一条通道。越靠前的人,他的得救机会就越多。
这个班的所有成员要说出自己为什么要排在前头的理由,在倾听了别人的理由之后,决定走出通道的次序。
教师先说明设置的场景,然后说:“好!现在让我们一个一个地说说为什么要排在前头的理由。你们的理由可能有两种:想活下去是为了什么,或者说说你可以为别人贡献什么……证明你活下去是正当的。两种理由将作同等考虑。”
在这类活动中,个体既触及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也了解了他人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的辨析,个体作出选择时旁观的人数,拥有某种价值观的人数等因素,对个体作出最后选择都有影响。
言语教学在学生品德培养方面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要是学生未将言语教学获得的原则结合进他的思想中,那么这些原则对学生只不过是表面影响。价值观辨析学派的倡导者考虑到言语教学的这种限制,因此对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根据这一学派倡导者的观点,不论应用什么策略,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这七个子过程构成一个赋值的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确信并具有某种价值观。赋值过程包含的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是:
1.选择
(1)自由地选择;
(2)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
(3)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之后选择;
2.赞赏
(4)喜爱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
(5)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
3.行动
(6)按这一选择行事;
(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据此,一些研究者主张综合利用实践和言教,认为这对培养人的品德是极为重要的。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道德判断发展论和认知失调论试图从改变人的认知入手形成和改变人的态度和品德。这些观点在心理学界流行了约半个世纪,但其实际的教育影响甚微。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尽管受到认知心理学的批判,说它忽视人的认知调节作用,但因其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和常识,故态度和品德教育中始终离不开奖励和惩罚。
儿童对人、对事、对物和对己的许多态度和品德不是预先有计划的教学的结果,而是在家庭、邻里、同伴以及媒体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即使儿童入学以后,家庭和社会对他们态度与品德的影响也可能超过学校有计划的教学的影响。为此,教师和家庭都应该深刻理解态度或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科学心理学产生100多年以来,同认知心理学研究相比,德育心理研究的影响相对小得多,人们主要依据哲学、伦理学和常识进行德育工作。但值得庆幸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后又将该理论发展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称为社会认知论。该理论可以较全面地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