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号大厅的入口门被推开了,首先传入徐阳耳中的是一阵又一阵的嗡嗡声,那显然是客人们等久了,干脆举成小圈子在闲聊。而后便是瑟尔德夫在侧边用尽全身力气喊出的“全体注意!”。
瑟尔德夫本想喊“元首驾到”,临口改成了“全体注意”,他喊完后。大厅里的嗡嗡声并没有马上静下来,只因这个大厅实在太大了,建筑格局又决定了声音的传播方向,只有在最前面发出来的声音才能传达到整个大厅,中段和后段是没有这个功能的。他郁闷的转头看向徐
徐阳抬头看向顶方,上百座圆帘式水晶灯被悬空挂在半空,是它们让这间大厅拥有充足光线而又不失庄严。
徐阳发现人群没有静下来的趋势,回头对着凯塞林等人微微笑说:“我们到前面去吧?”说完。他迈步而走,凯塞林等人紧跟其后。路中发现徐阳已经到来的人自动安静下来退至两边。
那么拥挤的人群,能发现徐阳已经到来的人绝对不会太多。直到徐阳来到最前方声还是没有停止,而这里又没有高台,如果要让所有人安静下来,只有再次提示。徐阳不想让别人抬着高高举起,然后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只能让瑟尔德夫再次通报。
瑟尔德夫得到示意,深呼吸一口气,酝酿完毕,也不再管其它,张开大嘴,狂吼:“元首驾到!”
先前说了,建筑物的格局会影响到声线的传播,听到这句在前方吼出来的通报声,嗡嗡总算是渐渐静下来
嗯……,徐阳发现瑟尔德夫的嗓门很大,很有做礼仪官的潜质。
被数千双眼睛盯着是一个怎么样的感觉?很难说,真的很难说,那是一种举手投足皆被关注的紧张感,在这种情况下,彷佛自己在想什么都有人在揣测、猜测。
当然也是受人瞩目的虚荣感,特别是那些观看你的眼神里满是尊敬和崇拜,在这个时候,被关注的人如果不够冷静,那他会越来越不把自己当人,而是把自己视为神!嗯……,这种心态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真的是神了,神经病……
徐阳没有紧张,如果没有葡萄牙背盟的事件发生,或许他会产生一种虚荣感。目前被数千双眼睛盯视只让徐阳明白,他身上的担子很重。每一道射来的目光彷佛成了实质的东西,一道一道的重叠,成不见却是有重量的东西,重重的压在他的身上……
徐阳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揉揉自己的眼睛,然后挺挺腰,说:“抱歉,我睡迟了,让你们久候了。”
几乎所有人皆是一呆,然后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站在最前方的徐阳向众人歉意的笑笑,随即大厅内诸人皆跟着笑笑,一人笑出声来,众人皆笑,原本应该是严肃的气氛被笑声冲淡,换上一种令人愉快的轻松气氛。
徐阳等待笑声停后,说:“为了表示我的歉意,让我来为各位尊贵的客人献上一段故事。”
“公元9年,这一年,日尔曼民族舍鲁克斯部落的首领阿米纽斯在托伊托堡森林战胜了3个罗马军团,至此,我们的日尔曼民族出现了第一位英雄。”
徐阳矜持的笑着,又说:“德意志一词出现于公元8世纪,但是到中古世纪公元911年才正式诞生一个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皇帝是谁?”
人群众有人说:“康拉德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
徐阳摇头,大声说:“是康拉德一世,但是名称不是神圣罗马帝国,应该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德意志一词大约始见于公元8世纪,开始时仅表示在法兰帝国东部的区使用的一种语言。这个在卡尔大帝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的帝国,包括许多部族,其语言或属日尔曼语族,或属罗马语族。卡尔大帝死后(公元814年),帝国未几即分崩离析。在分配遗产过程中出现了西部帝国与东部帝国,两者之间的政治界限大致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德意志这个名称从语言转为讲这种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谓他们的居住的区,也就是当时讲德语的国家。
德国西部边界较早就已确定并始终保持稳定,而东部边界则相反,它在许多世纪中一直变化不定。公元900年前后,它大体上以易北河及萨勒河为界。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德意志居民垦殖区向东方纵深扩张,直至14世纪中叶方告停止。当时形成的德意志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之间的国界一直保持到现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然,到近代后,所谓的德意志国家则是俾斯麦帝国统一德国后,南德各国同北德邦联联合而成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威廉一世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徐阳又笑着问:“我第一段讲的是什么呢?谁来提示一下?”
海德里希显然明白了徐阳说话的他也忍不住激动,迈前一步大声说:“您说日尔曼民族的第一位英雄!”
徐阳点头,把腰板挺得更直,边走边说:“我们的民族出现过无数名英雄,我们的人民也不缺乏尊重英雄的情操!”他忽的停顿,军靴用力踏在的面发出一声巨响,“我们拥有了一个光荣的开端,我们将会把德意志国民的荣誉感继续演示下去,我……,还有你们,共同手握着一个时代的脉搏,这个时代也将因为有我们的存在而被永久传承!”
数千人齐声呼喊:“光荣属于德意志!”
这些人似乎觉得这样的口号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此刻激动的心情,先是一人高喊“德意志永远繁荣昌盛”,随即全部跟随,那声“繁荣昌盛”足可表达出现今的大部份人所追求的是什么。
徐阳露出一幅如释重任的表情,他还是抓住了人们渴望国家富强的心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知道在场就算是有特别欲望的野心家,也会在这种大势所趋下隐藏自己的野心,不敢有什么异动。
而似乎,徐阳现在只需要等待就职典礼的到来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三十一章:鹰鹫头戴的普鲁士皇冠
更新时间:2009…10…14 18:22:23 本章字数:5486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三十一章:鹰鹫头戴的普鲁士皇冠
1940年6月7号的柏林注定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凌晨五点,一队又一队武装士兵身穿崭新的制服,整齐列队从郊外开进柏林城,军靴与石子路互碰发出来的噔噔声响彻柏林的街道。
这些士兵刚从前线返回,他们所在的部队是在火线上立下过战功的单位,而这些人则是一些在前线作战比较活跃的战士,他们被部队的长官举荐出来,然后搭载空军部队用专门的运输机回到柏林,他们来到柏林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参加新元首的就职典礼,接受新元首的检阅。
今夜对于柏林的居民来说,绝对是一个不眠之夜,在十二点许时,睡梦中的柏林居民被发动机引擎发出来的轰隆声吵醒,好奇的人起床推开窗户一看,街道上满是武装装甲车在高速奔进,随后,满载党卫军士兵的卡车停在楼下街道上,那些士兵从卡车上跳下来,在军官的呼喝下,每隔三米站立一人,借着街灯往士兵的脸上看去,明显能看到士兵脸上带着警惕的神色,眼睛也一直在建筑物之间来回扫视,像极是在防卫什么。
“来了多少士兵?”自问的人往往只能自答:“很多!从这一头的街道看向另一头街道的尾处全是全身武装的士兵!”然后,他(她)会产生另外一个疑问,“发生了什么事?”清洗,柏林身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首都,处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之下,在过去的五天里。每天都有官员涉及贪污又或是什么原因而被捕,柏林既是第三帝国的首都,行政官员的人数绝对不会太少,被捕官员家庭的紧张感传给了柏林的居民,让柏林随时笼罩着紧张的气氛,谁都不知道在明天柏林会不会发生什么事,这种诡异的气氛很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即便是新元首的职典礼即将到来也无法冲淡居民心中强烈的阴郁。
随后。大量证据表明被捕者的确是触犯法律的罪犯,抓捕行动也没有涉及到平民,柏林居民心中的恐慌总算是慢慢变淡,他们一边痛骂那些罪犯的同时,心里又十分解气。随着政府部门内工作人员的更替,居民们明显感觉政府的行政效率变得高效起来,以前需要在半个小时、乃至几个小时才能申请到的生活必需品,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办完手续。而且也不需要排很久的队等待领取,在申请完毕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自然会有人亲自送到家门口。这也是柏林居民、乃至于全世界平民第一次享受来自行政部门高效的实惠,在以前,根本没有政府部门执行过送货上门这一项服务。
实际的利益永远比空洞的承诺更加让人心动,得到实惠后的柏林居民在知道第三帝国内即将全面施行送货上门服务的政策时,也了解到了相关的咨询,他们恍然明白,这是政府在制造就业机会,使得更多人拥有生活保障。
随即。大部份民众开始相信一些传闻,比如新政府将增加军属家庭的社会待遇、国民福利,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恢复劳动乐旅游团等等,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新元首的领导下,德意志将不再只是一个军事强国,还将是一个民众生活有保障的幸福国度。
在以前。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民追求的是为国家扩展生存空间,寻回失去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这种追求和信念下,他们团结一致履行国家义务。将自己的亲人送入军队,在前线浴血奋战。
战争已经进行了九个月,国家的军队也在前线节节胜利,但是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有些人开始变得迷惑,可以说,已经有人已经在心里产生了信念动摇,而就在这一个时候,新的政策的执行压住了民众即将爆发的不满,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付出已经渐渐得到回报,也让他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一直跟着政府走,不但国家可以变得更强,自己的生活也会得到基本保障。
当然,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十全十美,国民的生活基础保障得到了满足,也必然产生近来的表现委实有些铁血冷酷,民众还是会担忧掌握世界上最大暴力机构的领袖会不会因为某一部份的罪行牵连到一些人?担忧的同时,他们又复杂的想,在战争年代,一个既可以让军队节节胜利的统帅,而又能时刻关注国民生活水平的领袖,是那么的可遇不可求,在一些有意的引导下,或许……,徐阳在上台后只要做出一些成绩,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而他又牢牢掌握着合法的暴力机构,想独裁也不是不可能?
今夜不止是柏林居民和那些即将接受检阅的士兵的不眠之夜,对于那些被邀请到总理府的政府官员以及军队的将领来说,他们亦没有休息的机会。被邀请的大部门人当然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召集在总理府,绝对不是新元首对他们的看重,他们心里明白,被邀请的原因恐怕是无差别的监视,减少胜利前颠覆的可能性。
知道原因的客人们虽然心里不满,但却又觉得合情合理,一个强力的元首不会任意的任由那些不稳定份子在私下活动,引发什么不确定的事件。在紧张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