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47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47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之后,德国威廉港。U171还没靠上潜艇码头,张海诺便看到一群荷枪实弹的海军宪兵气势汹汹的站在码头上,他心里顿时有种极为不好的预感。

艇员们才刚刚搭好栈板,一个扛着海军少尉军衔的小个子宪兵便跳上潜艇甲板,高声喝道:“哪位是海诺·冯·芬肯施泰因中尉?”

他的语气很快招来了艇员们不满的目光,平时在威廉港基本上没人敢惹这群宪兵部的家伙,所以那小子却依然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张海诺不慌不忙的从指挥塔上爬下来走到他面前,“我就是这艘潜艇的艇长海诺·冯·芬肯施泰因中尉,少尉先生,请问有什么事吗?”

那小子瞟了一眼张海诺胸前依次挂着的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一枚四级红鹰勋章和一枚日德兰战役勋章,虽然一脸的不情愿,但语气还是放缓和了一些:

“中尉,我来这里只是执行海军宪兵司令部的命令,不要问我为什么,现在请跟我走吧!”

张海诺没有问,也懒得问这个家伙为什么,他给了身后的埃德文一个“不用替我担心”的眼神,然后跟着宪兵少尉下了艇。

不一会儿,“猪爸爸”加尼尔和超级王牌冯·奥格威也被请上了宪兵的卡车,三个几天前还在大西洋上叱诧风云的艇长却在这样的场合坐在了一起。

“猪爸爸”一脸沮丧,但看得出来,这种沮丧并不是因为被宪兵请去“喝茶”,U167的不幸让这个临时组成的战斗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总战绩已经超过10万吨的冯·奥格威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或者说,他的冷酷依然如故。

一路上三个人没有任何的交流,当然,也没有一句抱怨。

看着车外向后飞逝的景物,张海诺心里想了很多,他觉得自己的出发点并没有错,可心里还是有那么一分内疚的:如果自己没有提出这个狼群试验计划,那个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来到宪兵司令部的时候,张海诺惊讶的发现格奥尔格上校也在这里,他衣装还算整齐,只是目光黯淡、脸色灰白。见到三人,上校只是很无奈的叹气。

很快,张海诺、加尼尔还有奥格威被宪兵部的人领到各自独立的房间里。

负责盘问张海诺的,是个年纪约有四十五、六岁的宪兵上尉。虽说是盘问,但张海诺觉得这和审问犯人别无二恙,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

可是,他内心却非常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心如止水。

“告诉我你们设计那个计划的前前后后,尽可能详细的说!”这个声音有些冰冷,但还不至于将对方冷冻。

“我指挥的U171在5月19日参加了对英国护航船队NY22的袭击作战,根据那次战斗的经验,我编写了一份关于多潜艇联合行动的报告书,现在那份报告书应该还在海军部某位参谋官的柜子里!”

“别跟我扯海军部,告诉我,是谁主导了这个计划,参与者又有哪些人!”那个声音显得很不客气。

“我是那份计划的编写着,因为海军部的批复还没下达,所以……”张海诺正说着,却被对方硬生生的打断了。

“谁是主导者?”

从前在电影和小说中看到对宪兵的描述时,张海诺还不觉得他们如何如何的可恶,但现在,他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些人似乎非得凶神恶煞才能从对方嘴里拷问出东西似的。

“上尉先生,您完全可以理解是我主导了这个计划!”

张海诺的目的很明确,格奥尔格上校那么做已经是帮了自己大忙,现在绝不能再让他承担这份莫须有的罪名。

“你主导了这个计划?哼!”那宪兵上尉用异样的目光将张海诺上下打量一遍,这才勉强在他的本子上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第47章 不如放假

当张海诺接到眼前这份调令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被请去宪兵司令部“喝茶”之后,他以为自己顶多会被关段时间的禁闭,或是受到军衔、名誉上的处罚,却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战事吃紧的时候,德国海军部居然会让自己这样一个刚刚荣升王牌艇长的优秀潜艇指挥官转入后勤文职部门!

“军械库高级监督官”名头听起来不错,可张海诺心里却不服气的很,他旋即去塞德利茨号找冯·劳伦茨准将,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只可惜“表舅”告诉他,上一次他救起那艘邮轮幸存者的行为就已经惹恼了高层的某些实权派人物,这一次又是在没有得到上级批准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战术试验,被“发配边疆”也是很正常的。劳伦茨劝他暂且先在那里呆着,权当是给自己身心放个假,等时机成熟了,他自然会替他去上面活动活动。

让张海诺感到无奈的是,他之后从雷德尔那里得到的也是相同的建议。

如果自己所调任的军械库在威廉港,张海诺或许还会高兴一点,可那座军械库却偏偏位于上百公里之外的基尔港,而且到那之后,他才发现所谓的“高级监督官”完完全全称得上是闲职——每天的任务就是检查军械库里有没有人营私舞弊、损公肥私。可这里的军械管理体制本来就很严格,加上德国人自身固有的严谨作风,张海诺在那里足足呆了1个月,也发现有人私自从仓库里带走哪怕一根管子。

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让张海诺郁闷极了,他愈发的想念起在U171上的生活,想念埃德文和那些纯朴的艇员们。在这三个月中,埃德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寄几封信来。海军部又给U171派来了一位新艇长,这位艇长人还不错,就是经验还非常欠缺。最近几次他们出击大西洋不仅收获甚微,有两次还差点将小命丢掉。

反正整天闲着也是闲着,张海诺干脆去人事部门查了查,发现自己从战争爆发到现在只请过一次假,而累积下来的假期竟有三个月之多。于是,他向自己的新上司提出休假申请,那个平时沉默不语的老头子也知道这个“军械库高级监督官”是个什么角色,于是很爽快的批了他一个月假。

休假批条到手之后,张海诺第二天便搭上了前往吕根岛的列车,他上一次和安娜见面还要追溯到去年圣诞节,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两人就只能通过飞鸿传情来倾诉自己的相思之苦。

基尔和吕根岛隔得不远,东行的列车十几个小时之后便将张海诺送到了目的地,他本想给安娜一个惊喜,只是到海军疗养院之后才得知安娜和另外一些护士几天前被临时调到了一艘医疗船上。

在这之前,张海诺对德国海军即将在波罗的海对俄国人发动攻势就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安娜也会被调去参与这次行动。历史上德国海军在随后的蒙海峡战役中非但没有达到从海上侵入彼得格勒,还损失了不少舰只和人员,看样子安娜这次是有的忙了。

(PS:蒙群岛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于1917年10月在蒙海峡地区向俄军发动的进攻战役。目的是消灭里加湾的俄国海军舰队,夺取蒙海峡群岛,进而向彼得格勒突击。战役过程中双方各有损失,俄军将被击毁的5艘舰船沉没于海峡入口处,同时在海峡各处布设水雷,德舰队被迫放弃突入芬兰湾的计划,返回北海)

感叹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之余,张海诺决定先回奥舍斯莱本郊区的芬克庄园。那里虽然不是他真正的家,但却是这个世界为数不多的让他感到舒服的地方。

再次见到哈斯汀的时候,这位老管家身体依然硬朗,只是两鬓增添了些许白发,巴伦德——那个身兼厨子、劈柴工、搬运工、保安等数个职位的勤劳男丁也还是老样子,只是这个庄园里唯一的女仆拉玛脸上气色很差,哈斯汀告诉张海诺,拉玛的儿子前些时候在法国不幸战死,虽然政府发了一笔可观的抚恤金,但中年丧子对于这位独身妇女来说显然是个巨大的打击。

张海诺不擅长安慰别人,他只是简单的和拉玛说了几句宽慰的话,一路上他也疲倦了,因此在用过晚餐之后早早上了床。

依然是那张舒服的大床,依然是一觉睡到大天亮,起床之后的张海诺感觉神清气爽,思路也特别的流畅。

现在是1917年10月,距离历史上德国战败投降还有一年零一个月。

以目前的局势发展来看,张海诺相信,德国的投降已成必然,而作为一个刚刚丢掉军职的没落贵族,他对于这一点已经起不到任何的挽回作用,或者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扭转局面了!

战败后的德国,将面临一段极其混乱的时期,巨额赔款、动荡不安的时局、走马换灯式的政权更迭,平民不得不忍受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和战后剧烈的通货膨胀,大商贾们依然利用各种机会大发其财。

尽管自己掌握着先进的经济学知识,并对20世纪各国经济环境有所研究,但张海诺并不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找到致富的机会。首先,他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从商的资本,区区几千马克还只能小打小闹;其次,就像是秀才遇到兵的道理一样,遵循经济常识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经济体制不健全乃至混乱的情况下未必能够致富,大发其财的反而往往是那些不讲常理、狡猾、见缝插针甚至黑心冷血的人,可这几点张海诺根本不擅长。

这个时候,张海诺想到了赫森的那个计划,即便是在一个动荡的年代,黄金珠宝的价值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寻宝对于他们这样不善于动歪脑筋的军人来说也许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张海诺又想到德国将在战后失去所有的潜艇,要从事沉船打捞工作就必须有相应的家什,能够拥有一艘潜艇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且不说战后在德国买不到潜艇,就算法国或者英国船厂愿意卖,赫森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难道要开着一艘租来的小货轮去大洋上淘宝?

想来想去,张海诺仍觉得有些东西梗在那里,但一时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洗把脸穿好衣服下去用早餐了。

张海诺到大厅的时候,哈斯汀果然早就等在那里了。早餐是鸡蛋、面包、带碎培根的小煎饼和牛奶,其丰富程度简直可以和潜艇上的早餐相媲美了。从威廉港回来的这一路上,张海诺切身体会到了德国国内的资源危机是如何的严重,一般的平民能够吃上面包就觉得要感谢上帝了。

用过早餐之后,张海诺问起了庄园最近大半年的情况,哈斯汀告诉他,幸好他上次回来的时候让他多准备了些存粮,现在不仅马克贬值的厉害,有些开战头两年还有供应的食品已经是有价无市了。好在今年秋天的收成不错,这才没有酿成可怕的饥荒。

末了,哈斯汀还主动告诉张海诺,芬娜小姐从柏林回来了,就住在距芬克庄园20多英里之外的吕贝克庄园。

对于这位芬娜小姐,张海诺并没有从海诺那里继承“此生不渝”的爱,他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好奇什么样的姑娘会让海诺爱得死去活来。

“她有没有差人带口信来?”

“没有!”

哈斯汀的话点到为止,但是张海诺看出来了,他的神情有些犹豫,似乎有些话想说又不敢说,就像上一次却说自己不要弃军从商一样。这或许就是管家要向主人汇报一些特殊情况时特有的做法——不明说但是又能让你看出来他有话要说。

“哈斯汀,有什么话尽管说,没关系的!”

“是,男爵大人!听说这次和芬娜小姐一同回来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公子,据说是柏林的贵族,家里十分富有,但似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