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357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57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爆发后24个月又四个星期,也就是1941年9月的最后一周,轴心国与盟军两大阵营展开了争夺地中海的关键性战役——马耳他之战。这场战役的第一炮依然由水面舰艇打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发威的是目前意大利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维内托”号。

在明朗的月色下,满天繁星都显得黯淡无光。海面上轻风阵阵,微微起伏的海浪对于拥有强大动力的钢铁舰艇基本上没有阻碍作用。在舰队旗舰“维内托”的带领下,同级战列舰“利托里奥”号、重巡洋舰“戈里西亚”号、“的里雅斯特”号、“波尔萨诺”号等三十余艘战舰,由扫雷舰艇开道,浩浩荡荡的从北方驶近马耳他岛。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在黎明前两个小时,意大利舰队在距离海岸尚有12海里的地方放慢了航速,然后从容不迫的开始以大、中口径舰炮轰击岛上的英军目标,声势之大,不亚于夏日里最猛烈暴风雨中延绵不绝的响雷。

意大利海军总司令安吉洛·伊亚金诺关于联军以“维内托”号为移动指挥部的热情建议,张海诺最终还是婉言拒绝了——虽说海军元帅本应该在舰桥上运筹帷幄,可意大利舰队的战斗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旦在海战中遭到英国人的打击,手忙脚乱的舰员们谁还有心思帮你指挥调配岸上的部队?

意大利舰队的炮击既已开始,在位于西西里的德意空军机场上,4个联队共计196架容克斯…52运输机已经做好了执行伞降任务的准备,6个伞兵营的4000余名全副装备的伞兵亦在军官们的带领下陆续登机。在吸取了克里特岛之战的教训之后,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对各联队起飞间隔、降落后重新加油的秩序甚至是机场跑道的尘土问题都进行了妥善的部署,以确保伞兵部队能够在进攻马耳他的战斗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不过,尽管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都十分充分,且拥有绝对的战场制空权,但德军伞兵们这一次的作战难度,比起克里特之战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在马耳他这样面积相对狭小的岛屿上,适合空降的地点少之又少,守军亦能够在战斗开始后较为迅速的调动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张海诺和林格尔上将也做好了伞降失败的准备——勇敢的空降兵,只要能够牵制住英军力量、让抢滩的德意部队顺利登陆并巩固阵地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参加过挪威登陆和克里特岛登陆作战的山地步兵上将乔里尤斯·林格尔,在进攻即将开始前显得非常镇定,相比之下,从未指挥过这样海陆空军联合作战行动的张海诺就有些忐忑了,对于战事究竟能不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说实话他心里也没有底。回想起在法国战役期间误入陆上战场的那段经历,他愈发觉得自己的才能仅限于海战。可是,地中海的时局又迫使他不得不站出来主导这样一场重要的登陆作战,眼下,他只好把重任寄托在经验丰富的林格尔将军以及训练有素的德军官兵身上了。

清晨5点40分,天色渐亮,700余架德意战斗机和轰炸机,分成4个梯次气势汹汹的朝马耳他岛杀去。此时此刻,加上连夜增援的斗机,英军在马耳他的作战飞机亦只有不足60架,甚至不及德意航空部队的十分之一!尽管如此,在望见来袭的敌方机群时,部分英军战斗机飞行员还是勇敢的驾机升空迎战,他们的勇气很快隐没在德国BF…109E与意大利MC…200战斗机组成的“风暴”当中……

在西西里南部、临马耳他海峡的杰拉、圣克罗切…卡梅里纳等港口,作为第一波登陆部队的12000名德意官兵,分乘89艘登陆艇、287艘汽艇、24艘鱼雷艇和170艘各式渔船、拖船和驳船,踏上了前所未有的航程,这也是轴心国军队在地中海区域所集结起来的最庞大的登陆船队——相比于克里特岛之战中空降作战唱主角,这次在英国海军力量相对薄弱且非常靠近意大利本土的地中海中部,海上登陆部队将成为真正的战争主宰者。

上午8时,一轮新日已经升起。在西西里岛上最大的军用机场——拉古萨,同时也是德军运输机部队的重要集结点,张海诺目睹一架架“容克大婶”满载伞兵与作战装备升入空中,宏大的场面令这位海军元帅难以抑制的热血沸腾起来。

和克里特之战所不同的是,这次德军的4个运输机联队只配备了73架滑翔机,按说这种在低地国家大显身手的非动力飞行器不仅能够搭载较多的兵员和装备,而且有利于部队在降落后形成战斗力。不过马耳他起伏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飞行器的使用,再一方面,自从克里特岛损失惨重之后,根据元首的指示,德军也就没有再大规模生产和补充滑翔机。

就在运输机群升空后不久,通讯官前来向张海诺报告,说空军侦察机在马耳他以东大约160海里处望见一支规模较大的英国舰队,其中有不少于4艘大型舰船,鉴于德军侦察机此后还遭到了飓风式战斗机的驱逐,飞行员判断舰队中还有航空母舰!

英国舰队的出现原本就在马耳他作战计划的考虑之列,但它们来得如此及时,多少还是让张海诺有些意外的。他让通讯官及时将这一情报通知德意空军指挥官以及仍率领舰队在马耳他近海实施压制性炮击的意大利海军司令伊亚金诺上将,并立即驱车返回了位于拉古萨以南的联军作战指挥部。到那里的时候,他得知副指挥官林格尔已经协调德意空军做好了攻击准备。意大利空军这一次表现出了少有的效率,就在德军的BF…110远程战斗机掩护He…111轰炸机中队起飞后,他们的21架轰炸机也从西西里东部的两处机场起飞,并准备用一次猛烈的空袭让那支英国舰队知难而退!

英国舰队会不会撤退还不得而知,张海诺和其他将领们的注意力就很快被参加空降的运输机以及降落的伞兵部队通过无线电发来的报告吸引过去了。由于容克…52运载能力有限,参加第一波空降的仅有7个伞兵连约1500人,但德意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尤其是德军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通过轮番轰炸、扫射,成功压制住了岛上原本就不够强大的英军防空火力,使得大部分伞兵和滑翔机得以较为顺利的降落。

在落地之后,德军伞兵们面临的可就是背水一战的英军士兵了!这些人尽管在持续多日的空袭面前身心疲惫、士气低落,但得到来自美国的补给之后,他们的战斗力总算恢复了许多,更加巧合的是,这些英联邦国家的士兵,有不少曾在克里特岛战斗过,并一度对德军伞兵形成压制,但败也是败在德意强大的空军面前!

就在德军伞兵与岛上驻军激烈厮杀的时候,从西西里岛出发的第一批德意登陆舰艇,也在意大利舰队的炮火支援下抢滩预定登陆场——马耳他本岛北部的梅利哈湾和圣保罗湾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另有两支德意船队,在意大利轻型舰艇的掩护下分别绕道攻取马耳他岛东南部的马耳萨什洛克湾和北部的戈佐岛。

作为千百年来的战略要地,马耳他不仅是地中海的重要中转站,更是一个防御坚固的海上堡垒。为了抵御来自海上的进攻,早在上一场战争时期,英军就积极加固了这里的岸防工事,并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要塞炮,然而战争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战略规划,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尚且成为摆设,英军在马耳他看似坚不可破的防御体系,也早已在德意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和重磅炸弹面前渐渐沦为废墟。待到德意军队发动登陆进攻时,沿岸的要塞中已经没有多少火炮能够对意大利舰队形成反击,经过重新布置的步兵防线,亦难以在意大利驱逐舰的抵近炮击下发挥太大的作用。仅仅一个小时功夫,德意登陆部队就在梅利哈以及圣保罗湾城附近的滩头阵地上站稳了脚跟,英军虽然在坦克的支援下一度形成了反击之势,却很快在德意战绩的轰炸扫射以及海上战舰的联合攻击下遭到挫败。

与此同时,登岛的德军伞兵也出乎意料的迅速攻占了位于马耳他中西部的泽比赫,并引导后续增援的容克52在那里仅有的一座简易机场上降落,从而运来了一个伞兵连和3门37毫米反坦克炮,并凭借这些增援打退了附近英军的反扑。不过,除了这一处伞兵部队有所斩获之外,在另外几处地点空降的德军伞兵,都没能夺取预定目标,有的在英军攻击下就地固守,有的在损失较大的情况下被迫转入游击战。

第29章 挑战马耳他(3)

如果只能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加这场战争,你也许可以当一个驰骋疆场、威风八面但十分艰苦的装甲兵,可以当一个朴实无华、脚踏实地且融于团队的步兵,当一个纵横四海、与舰共命运的水兵,或是呼啸长空、孤胆英雄式的飞行员,再或者一个集勇气、激情、技术于一体的伞兵精英。

在这些职业军种中,伞兵既不是最舒服的,也不是最安全的,更不是最威风的,他们有时候就像是一棵蒲公英,随风而来、就地生根,他们也许一踏上战场就深处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他们可以依赖的,往往就只有他们手中的武器……

在这个充满梦想的时代,差2个月满20岁的空军下士弗洛伊安·尼格,就是德军精锐伞兵部队中的一员。弗洛伊安出生于德国最艰难、最困苦的那个时期,他的祖辈曾在德国皇家近卫步兵团担任军官,父亲以陆军上尉的身份参加了上一场战争,并随克卢克将军的第一集团军攻占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然而先辈们的光荣都随着1918年停战钟声的敲响而告终,老尼格退役后穷困潦倒,好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健康成长起来,并在狂热的扩军浪潮中先后应征入伍,走上了前人们为之奋斗的道路。

作为家中的老三,弗洛伊安1939年初应召加入德国空军,次年即以二等兵的身份参加了西线战役。在上级对他的评价中,“镇定、自信、机敏”是出现最多的字眼,他参加了飞夺埃本·埃马尔要塞的行动,因为作战出色获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不久后升任士官,带领一群同样年轻的战友参加了克里特岛之战。在那场残酷的战斗中,弗洛伊安所在的部队损失过半,尽管如此,他本人不但只受了一点擦伤,还因为出色的战功获得个人的第二枚铁十字勋章。如今虽然年纪不大,弗洛伊安在德国伞兵部队中俨然属于“老兵”以及下级军官中骨干力量。

过去的荣誉并不会保佑任何人躲避子弹的攻击,时光重回1941年9月29日,弗洛伊安·尼格将自己1米75的身躯紧紧蜷缩在一条浅浅的沟渠里,手里握着一支子弹所剩无几的MP40,时不时小心翼翼的将他戴着平沿伞兵盔的脑袋探出来,观察前方这条沙土路对面的情况。

视线中的小城名为锡杰维,距离弗洛伊安和他的班不过两公里,人口不多,只算是马耳他岛中南部一座并不出名的城镇。不过,在德意联军指挥部的作战计划中,该地被推断是英军后勤物资屯集点并列入二等目标——仅次于岛上的机场、港口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了攻下这个英军防御相对薄弱的战略城镇,包括弗洛伊安在内的320名伞兵直接空投在了锡杰维西、南两面的旷野地带,按照计划,这些伞兵部队集结后将直接发动进攻,整个过程由德军的俯冲轰炸机提供强大的火力掩护。

进攻马耳他的准备虽然显得有些仓促,德意联军指挥部最终还是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