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617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617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经武和李聪敏组建起苏北支队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准备反扫荡。

张经武和李聪敏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骨干干部,面对气势汹汹的鬼子大部队,二人虽然不敢大意但绝对不惊慌,因为他们知道,日军目标是南下的教导师大部队,在苏北不可能久停,也就是过路而已。只要躲过日军大部队,苏北支队就有了敌后生存发展空间。

按照刘一民对苏北支队的指示,张经武和李聪敏派出部队,密切监视日军动向,主力主要用于掩护群众转移,避免过大损失。

日军开始行动后,苏北支队就把情报报告已撤回鲁东南的罗荣桓和教二旅旅长刘建立。至于刘一民,此时正在北返途中,电台关机,谁也不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无法联系。

在战前部署时,刘一民考虑这是牵牛作战,目的是要把日军主力向南调,让他们重新回到原来的战略轨道。因此,交给苏北支队的任务只是监视敌人、掩护群众转移,严禁他们主动向鬼子发起攻击。

张经武和李聪敏知道刘一民考虑的是战略问题,苏北支队不能影响师长的决策部署。但是,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小鬼子从眼前耀武扬威地经过,那也太憋屈了。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觉得不能大打,也没有大打的本钱,还不能大规模阻击袭扰,影响鬼子南下步伐。但是一枪不放的话,那不是八路军作战的风格,会让鬼子起疑的。于是,苏北支队一边把枪口指向小鬼子的前锋搜索小部队,每次战斗也就是消灭鬼子几十个人,战果很小,但是胜在干净利落,让小鬼子越发相信八路军就在前面。

到最后,鬼子搜索部队力量增强了,而且距离主力越来越近,张经武和李聪敏见已无战机,就带着苏北支队转移,放鬼子大踏步南下。

韩德勤和刘一民分别后,回到车桥,一刻都不停留,一边向顾祝同报告情况,一边赶紧向各部队发布命令,实施紧紧动员。这次,韩德勤算是听进了刘一民的话,那就是隐蔽部队,躲开日军攻击锋芒。这样一来,日军大部队发动后,在苏北的第二十四集团军各部提前也都进行了转移,许多县城都放弃了。表面上看,损失很大,实际上日军只是攻占了各要点,军民损失相对较小。

当然,日军是张开了大网,网不住一点中国军队也是不可能的。来不及转移的第二十四集团军各部和地方保安团队,被日军包围后,拼死反击,天天都在突围中度过。好在日军的目标是八路军教导师主力,对二十四集团军及其所指挥的保安队不感兴趣,不愿为追击二十四集团军突围部队而浪费时间,二十四集团军各部避免了惨重损失。当然,这个时候的第二十四集团军受台儿庄大捷和八路军一系列胜利影响,虽然武器装备落后,兵力有限,战斗力也不强,但作战意志还是很强的。被包围的部队都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想法突围。实在突不出去,就和小鬼子拼命,谱写了一曲曲壮曲。

高沟镇位于涟水与灌云、沭阳三县交界处,最初名字是高家沟,是苏州高姓前移到这里后得名的。镇内有三条运河经过,位置重要。清雍正十三年沭阳县令就在高沟镇设镇,让已经取代高姓的汪郑徐三性族人各推荐一名董事,负责管理镇内事务。到1928年,民国政府曾经在高沟镇设立第九市。

7月15日下午,日军第二军先头部队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九联队抵达高沟镇。在这里,日军受到了几个镇内头面人物的欢迎,不但喝了热茶、吃了高沟镇名吃捆蹄,还品尝了高沟美酒。

鬼子联队长吃的嘴角都是油乎乎的,喝的晕晕乎乎的,真是不想离开这酒香四溢的古镇。可惜还得追击八路军,只好留下一个中队,负责高沟镇警备任务和接应后续部队,自己率领联队主力继续南下了。

次日上午,日军第十六师团部抵达高沟。此时,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已经接到了调任关东军第四军司令官的命令,新任师团长藤江惠辅中将还未到任,中岛今朝吾不得不继续留任,等候藤江惠辅的到来。

中岛今朝吾到高沟镇一看,觉得确实是一个应该坚守的地方,但是这里酒味太浓,让人有一种不愿抬脚的感觉,就命令师团部离开高沟,继续向清江浦前进,留下那个担任守备的中队,等候军司令部到来。

7月16日傍晚时分,日军第二军司令官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率第二军司令部到达高沟镇。看过高沟镇的地形后,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决定司令部暂时在高沟休整一夜,明日再将司令部迁到清江浦去。

东久迩宫捻彦王中将这年还不到51岁。

按说这个时代生产力不发达,医学水平也低,人的平均寿命也短,50来岁就显得很苍老了。但东久尔宫捻彦王这家伙显然是个另类,他本是东久迩宫朝彦亲王与偏房寺尾歌子所生,从小寄养在外庭,既有极贵的家庭背景,又有在外庭生活的优裕自得,不缺好吃的,身体竟然特别好。历史上这家伙就活了103岁,还当过54天的短命首相,是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首相的皇族成员。

50岁的东久尔宫捻彦王,还象公牛一样浑身充满力气,不等司令部安顿好,就一叠声地命令参谋长町尻星吉少将赶快让人把地图挂起来,和各部队联系,询问进展情况和当面敌情。

时间不长,町尻星吉少将就报告,第十六师团已进占淮阴县城清江浦,第三师团进占涟水县城,第十三师团从沭阳南下,抵达清江浦外围。三个师团均报告前锋与八路军有接触,第十六师团报告说八路军还是那一套,地雷、炸药包、大炮、机枪齐上阵,打了就跑。清江浦竟然是一座空城。第三师团报告先头部队在涟水城外遭到教导师伏击,损失惨重。

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一听就笑了,这是刘一民教导师的典型战法,看来马上就要揪住八路军的尾巴了!

东久尔宫捻彦王根本不去询问第十六师团和第三师团具体损失情况,要町尻星吉少将与冈村宁次和安藤利吉联系,询问两翼进展情况,同时要空军报告一天的侦查情况。

冈村宁次和安藤利吉都通报说,部队进展顺利,没有遇到大规模的抗击。航空兵报告,淮阴、涟水当面均没有大规模八路军部队,但南通地区、扬州地区均有八路军活动迹象,曾侦查到八路军骑兵部队,轰炸扫射时遭遇地面火力攻击。

东久尔宫捻彦王综合各方面情报后判断,八路军主力已经倾巢而出杀向了苏中。刘一民这家伙利令智昏,竟然敢向苏中攻击,难道他真的要渡江作战,打上海的主意么?

想了想,东久尔宫捻彦王老鬼子就笑了,这长江可不是黄河,浩浩荡荡的,特别是下游江面宽阔,不能架浮桥,只能用船载运部队,有强大的中国派遣舰队第三舰队在,刘一民想渡江偷袭上海简直是痴人说梦。看来,刘一民应该是被皇军撵得无处可逃,只能向苏中退却。这样一来,他不可避免地要落尽皇军的口袋里。

再一想,东久尔宫捻彦王就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原因很简单,日军动员了70多万兵力追剿八路军,八路军除了逃跑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山东回不去,往西撤退有津浦路防线,刘一民也只能往南撤退。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寇莫追。刘一民和他的教导师现在就是亡命的穷寇,临死前一定会疯狂反扑,以他们的战斗力,先找上谁谁就一定倒霉,这一点必须得注意。

东久尔宫捻彦王给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报告畑俊六发去电报,把第二军进展情况详细报告了一遍,然后又命令第十六师团与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紧密靠拢,命令重炮旅团归属第十六师团指挥,各师团前锋与左右两翼务必建立联系,严防八路军伏击突袭。

下达完命令,东久尔宫捻彦王感觉自己处置没有什么不妥,就放下心来,让卫兵拿酒整菜,开始喝酒品菜了。

刘一民率领教一营和特战三中队、狙击三中队离开清江浦后,就隐蔽在高沟镇,因为他记得历史上日军在高沟镇盘踞时间很长,一直把高沟镇当做重要据点。到高沟镇后,刘一民一看地形和高沟镇的工商业情况,就知道历史上日军盘踞高沟的道理了,就在这里停了下来,准备来个顺手牵羊,给日军送份大礼。

出面欢迎日军的自然是刘一民他们动员的抗日积极分子了,目的是保护古镇不要受日军荼毒,同时也是为了麻痹日军的警惕性。

日军留守中队在头天晚上就被特战队和一营解决了,尸体埋的严严实实的。本来第十六师团师团部抵达高沟镇的时候,刘一民就觉得等到大鱼了,想把第十六师团部连窝端了,可惜中岛今朝吾这老鬼子带着第三十旅团随行,白天是不能动手的,只能等到晚上。谁知中岛今朝吾不知道哪根筋转错了,竟然没有在高沟镇停留,躲过了一劫。

刘一民本来有点失望,恨自己犹豫,遇到中岛今朝吾这杀人魔头,竟然没有当机立断发动攻击,就是自己牺牲在这里,也不能放这老鬼子消消停停地跑了。但是中岛今朝吾临走时的命令让刘一民大喜过望,原来第二军司令部也要从高沟经过,这简直是想睡觉小鬼子就跟送枕头,还想着潜入徐州城去找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算账呢,这下好了,老鬼子送上门来了!

第二军司令部一进驻高沟镇,第二军直属警卫部队也就涌进来了,高沟镇里马上就是一番鸡飞狗跳。好在高沟镇的居民事先已经被八路军做了工作,普通居民都撤出去了,留下的抗日积极分子都是准备用来接待日军的,都是些人精。小鬼子大部队一涌进来,号房、抢粮、抢酒,动不动就是刺刀相向,这些人再能忍也受不了这鸟气。但是一想到镇子里站岗的是八路军伪装的日军,眼见八路军要在这里大干一场,这些狗日的小鬼子马上就要倒大霉,就委曲求全,小鬼子要什么给什么,哄得狗日的鬼子还直夸高沟镇居民皇军朋友的是,哟西哟西的!

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又是吃又是喝的,心里很是惬意。喝到得意处,就叫来参谋长町尻星吉少将,两个老鬼子开始对酌。

正喝到酣处,院子里似乎有了动静,东久尔宫捻彦王耳朵尖,就让町尻星吉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町尻星吉抿了口酒,嘟囔了一句“扫兴,一定是哪个师团又来电报了。”说完,正要起身,就见门开了,那个第十六师团留守中队的中尉中队长领着几个第十六师团士兵闯了进来。

町尻星吉见进来的几个人面色不善,霍地站起来,大声吼道:“巴嘎!谁让你们进来的?滚出去!”

那个中队长嘿嘿一笑,用标准的京都口音说道:“将军阁下,你发什么火?我们是来看看司令官阁下休息的好不好,看完就走。”

町尻星吉大怒,上去就要煽那个中队长耳光。不料那家伙一闪身躲了过去,他身后的几个士兵跟着动手,几把刺刀明晃晃地就顶了上来,弄得町尻星吉不得不又坐了下来。

那个中队长围着桌子转了几圈,嘴里唧唧有声,看完了才说:“看来别人说的不假,打仗就是让我们这些士兵在前线卖命,你们这些大官在后方享受。你看看,前方士兵们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你们却是美酒佳肴,这仗没法再打了!”

东久尔宫捻彦王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从这几个十六师团的军官和士兵一进来,他就知道今天晚上麻烦了,说不定遇到兵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