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进化-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这样的认知;苗朴自然是以保持乃至提升己方团队战力为第一优先考量目标的。
于是他积极备战;积蓄异能能量;这里的能量丰富;经过他的努力;等到罗芷晴回归时;不但亏空的能量都已补足;生命系能量还有了些额外的储备。
另外;苗朴的小盘算也算有了收获;一麻袋精华果。可别小看这一麻袋;论及能量综合;却是足以让他4次恢复能量。当然;精华果毕竟比不得能量三联;要将之化作自身能量的一部分;还需要专门的消化时间。
罗芷晴的带回来的消息;总体而言还是利好的;虽然她可以说是被追杀着逃回来的;可现在的苗朴等人;不怕有敌人;就怕断线索。假若在这里都找不到足够重要的线索;那么他们只能是返回地下遗迹;去找遗迹核心死磕了。所谓的下海探查;又或寻遍地底空间;根本是不可能的;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能力。
“攻击我的是一种蓝肤蓝血的怪人。”
苗朴皱起眉头;确认道:“你说是人?”
摘下头盔;打散凌乱的头发;理了理后;重新盘起;罗芷晴边盘边肯定的道:“是的;他们是人;除了皮肤和血液的颜色;跟我们人类没什么不同。哦;对了;他们的眼睛比较奇特;瞳孔没有瞳仁;除了眼白;就是一团发亮的红光。还有它们的身形都比较魁梧健硕;就像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体态匀称完美;2米左右的个头。”
“穿扮呢?有没有武器?”苗朴继续问道。
“这个嘛;有点像斯巴达吧;肌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较多;不过有装备;很像你的木甲。”说着;罗芷晴从空间罅隙背囊中摸出一柄被削断杆儿的矛装武器。“它们用的是这类武器;矛的数量较多;也有剑、刀、斧、锤。
苗朴接过矛状武器细细的大量起来。柄有鸡蛋粗细;木质;前端却是晶化了的;整个矛头实际上就是能量晶石;而且过度极其自然;仿佛生就便是这种模样。可作为行家;他当然清楚;这是不可能的;毕竟那矛头太过专业;三棱、有刃、有血槽、有刀刺;以工艺而论;只有人类封建时代末期之后;才有类似的设计和锻造水平。
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是一种人工造的枪头;而之所以能够木柄衔接过度完美;只能说;这是一种比较牛的源化技术体现。
另外;这断矛的份量比看上去的要沉重不少;按照罗芷晴的描述;这矛全长大约是26米;若是对敌人用这样的矛比较趁手;那么便意味着就力量而言;他对上该种怪人;也是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自然;苗朴关心的重点不是敌人;而是线索。
罗芷晴告诉他;却是向南;环境越是荒凉。大约百多公里之后;盆地中便基本只剩硬化的沙土和散落的砾石了。荒凉程度跟他们之前歇脚的那片土地有的一拼;只不过这盆地中的地形较为平坦;蓝血人就聚集在戈壁深处。
在那里;有水晶的建筑或者说丛林;就像是电影《超人》中超人在极地的家一样。更多的情况她就无法探知了;一马平川的地形根本藏不住人;她接近水晶丛林不久;便涌出了蓝血人;她尝试与之战斗;但蓝血人实力强悍;按照现在的战力评估体系算至少也在*左右;更何况数量众多。
苗朴了解了情况后又找来康大年等人商议;最终的方案是:“都走到了这一步;水晶丛林不能不探;但从现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出发;着实是有些吃亏;所以要换条路线。”
迅速收拾行囊;一行人当即离开了盆地;原路返回;然后登船扬帆;向着西南而去;离开近陆礁石较多的区域;大海船方向转南直下。
青色的峭壁山峦;就在船的左面。大海船可以说是贴着盆地的西缘向南。
罗芷晴当初深入探索时;携带了空间坐标定位器;并最终锚定在距离水晶丛林较近的位置。
这样一来;在器灵勾勒出的由能量构成的平面海图上;就多了一个坐标点。大海船便是以该点为参照;从其北;一路绕到其西。
当海船进入坐标点的正西方海域;看东面;陆地仍旧是从海中直拔而起的青色群山;仿佛是巨兽的尖牙;在海拔超过20米高的虚空中;形成一排排尖耸。而在这群山的西面;礁石遍布;翻卷的海浪不断的拍碎在这些礁石上;将之掩盖、又露出;再掩盖……
在这片乱礁弥补的海域中;还有些大大小小或隐或现的漩涡;看起来十分湍急;就仿佛下面有着巨大的空洞;在不断的吞噬上方的一切。
众人在甲板上手搭凉棚观望;钱利航忍不住呲牙:“这地形;还真是险恶啊。”
这可不是钱利航矫情;而是一行人之前都在这上面吃过亏。
自从拥有了植装怪辅助;这帮老兵的心态不觉间就有些膨胀;之前一直苦于缺乏觉醒者的体质而处处受制;心情也憋闷压抑;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自然是要一展胸襟。
可随着苗朴转型;那种冒死突围;连续鏖战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虽然他们也参与了几次规模不小;战况足够激烈的战斗;但有了洪荒怪物的辅助;他们的实力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至于那种生死一发;绝地求生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这让这些个论战斗意志;绝对不输于苗朴多少的战斗狂人们总是觉得不过瘾;战斗的不够酣畅淋漓。
所以下意识的;他们比往昔更积极的参与各种有难度的事情。比如当初在海上迎战海怪;他们就是抢着要上甲板;后来还是苗朴出面;定下了射击能力最优秀的三人。
本着这种贼大胆的心态;他们在初到彼岸时;直接试图攀登峭壁;对峭壁群山的另一边进行侦查;结果感受了蕴含能量的地海海水的可怕。
简单的来说;地海海水的浪涛;与海水中能量的激活度是成正比的。越是惊涛骇浪;就越是高度激活。
在这峭壁群山外围;海水与礁石群的较量;实际上就是两种异能属性的较量;那看似与地表类似情况无异的浊浪拍击、冲刷;实则都力量极大;漩涡则更是可怕;因为那代表着的不是单纯的岩石与海水的碰撞;而是更大规模的力量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方贸然夹在其间;便是觉醒者也受不了。
于是康大年他们在试图穿过一段看起来并没什么凶险的区域时遭了大罪;即便有植装怪和源化甲胄保护;可还不少人震伤了内脏;薛明差点就被一个暗藏的漩涡给带走;得亏罗芷晴的空间挪移拯救及时;损失的才只是一艘救生艇
现今看到的这片海域;感觉上就明显不同了;钱利航这也是有感而发。
然而;对苗朴而言;穿过这样的区域却并不是太难;关键是值不值。
花费了个把小时细细探查地形;最终海船下锚在两堵礁石的罅隙中。这两堵礁石在海水之下形成一个“凹”字;海船驶入其中;正好稳住;尤其是下锚罗帆之后;更是牢牢锁死了船身。
苗朴抬头看了看北面;视线的尽头;乌云翻卷;已经遮蔽了天穹;并向着这边席卷而来;而在乌云之下;大海之上;完全就是一片片蒙蒙的灰色;那是密集的豪雨;再加上不时连接海天的粗大闪电和时隐时现的龙卷水柱;毫无疑问;那就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移动天灾。
面对这样的天灾;呆在船上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第590章大海船被毁
为了尽早离开地海苗朴加快了动作;他在距离船百多米的一处礁石上催生藤蔓;这些藤蔓深入海水;牢牢的抱住礁石水下的部分;并在岩石之上拧成粗大的藤柱;藤柱高于海面约6米;在其顶端;连通海船的藤索随后建立;足够的韧度与倾斜度;使得人或物资可以通过这索道一样样的自海船上滑到藤柱这边。
而在藤柱与索道生成的时候;就在苗朴脚下;以礁石为中心支点;藤蔓编织的平台迅速成形。
建立了这个立足点之后;苗朴立刻赶往下一处;那是一大块礁石;它是附近方圆里许最大的一块;其顶部高于海平面大约6米;面积足够建设一个中型的灯塔。
苗朴不需要灯塔;只需要一个更大的中转站;以作为物资和人员向峭壁山崖方向转移的最重要支点。
这个塔形中转站;实质与之前的藤柱的催生架设并无太大的区别;但苗朴要赋予它重任;自然就得投入更多;实际上;它是比照荆棘之心建造的;一段时间内也确实有玄灵驻扎;只不过它没有荆棘之心的绝大部分功能;这种建设是取了巧的;目的是节能和提高效率。
当苗朴将这个中转站建立之后;康大年等人已经开始了移动;先是部分人员;然后是物资;最后又是人员。海船上最后不会留人;这是在几个小时前就决定了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地海风暴离着还远;咸湿腥潮的海风已经吹的物件发出各种嘶嘶噜噜的奇怪声响;海浪明显比十几分钟前高了不少;也更为激荡有力;拍在礁石上;发出“轰隆;轰隆”如雷鸣般的声响。
有着玄灵控制;苗朴只需留下足够的能量;藤蔓就可以迅速的自行生长。
它就如同魔幻电影《巨人捕手捷克》中的豌豆一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并且;它的根蔓深入海中;抽取海水以及海水中的能量;这让它的整个基部;都泛着水蓝色的波光;可这波光;到了主于的部分之后;就变成了新绿的光芒;每当一波光芒蔓延到藤蔓的顶梢;就会使得藤蔓迅猛的蹿生一段儿;宛如吹气球般的效果。
在这个时候;苗朴已经抵达了另一地。
并不是所有的位置都恰好有露出海面的礁石可供利用;比如苗朴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没有。
然而;这里毕竟是近海、浅海;所谓的礁石群;其实不妨看作顶部冒尖的海底山脉群。在这样的区域;海面到海底的平均深度都不会太深;也只有海下的山脉起伏形成沟谷;才有足够的深度。所以像大海船那样的大家伙来这样的区域;撞到礁石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怕搁浅。
苗朴的木甲上波光流转;这是将木甲的防御效果激活到了最强状态;然后他一个猛子扎进了水中。
在水里;凶猛的食肉生物早已恭候多时;它们只有巴掌大小;却有着一张不成比例的大嘴;它们的咬合力就像大卡丝钳子;足以将小指粗细的铁棍一下咬断;它们是近海的捕猎者;有着特殊的群体精神感应能力;用以识别猎物以及协作捕猎;它们喜欢用车轮战和人海战;进退有序;咬一口就走;消灭一个成人体积的食物;这些家伙连6分钟都用不了。
但今天它们遇上了苗朴;木甲是活着的甲胄;它不仅融合了虚态的坚固防御层;还有大量的发射点;相对于防御层;这些发射点就好像是孔洞;这个孔洞是就能量流动而言的;能量流动意味着这些点可以细藤。而现在;器灵就做了这样的事;它在不到l秒的时间里就锁定了超过20个目标;并将其中的71个目标做第一优先攻击目标。
然后;苗朴的木甲上突然出71道细藤;这些尖端带着刺目光芒的细藤;在水中制造出十分清晰的水线;水线的彼端就是巴掌鱼;它们都在一刹那被刺杀。
细藤从根处断裂;却又有额外的细藤如蛇灵动;穿针引线一般;将这些细藤都连成一束;于是便有了一束粗大的藤条以及71条鱼。
巴掌鱼前仆后继;细藤一射再射;十多次之后;周遭的海域便清静了。
而这时;苗朴已经基本完成了藤柱的种植;双柱;彼此之间有间距;却又互相纠缠一直伸出海面;自海底算起;整体高度超过10米。
双柱之间安置了一个催生的木茧;以杀戮的近千条巴掌鱼为食;木茧最终将成为藤蔓怪物;但营养还欠缺;也没有玄灵坐镇;所以它的存在不过是让这双藤柱更坚挺牢固。
下一个点又有礁石;仍旧是双藤柱;下下个点需要自海底起柱;却没有了藤蔓怪物加固;不过不要紧;它是连接青岩峭壁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