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106章

铁血大秦-第106章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政看了看跪伏在下的群臣,沉声道:“众卿平身!”



这时,众文武方敢从跪从中直起身来。



秦王政看了看扶苏,威严的面孔上不禁现出一抹笑意道:“王儿,你此去平魏,功劳甚巨,你给寡人和众卿说说!”



扶苏恭身道:“是,父王!”便将平魏经过细说了一下。当然,和赵铁那一段隐情是隐匿不报的,而笑春风之事扶苏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一点而过,这一点秦王政和诸文武早有耳闻,区区一个女人而已,都不想让扶苏难堪,也就马马虎虎地过了!



最后,扶苏道:“平魏后,微臣提兵返京,路遇洛河大水,具体情况臣事后已有奏表于不久前送与父王!想必父王已经看过,儿臣就不必细说了!”



众人闻听,顿时哑然:洛水洪灾之事杀了李由,必然牵扯到李斯,而李斯是赵高一党核心人物,看来今天之事要热闹啊!说不定武安君要乘胜追击,掰倒李斯呢!于是,都静坐观望事态发展!



果然,神态威严的秦王政看了看神色佯和的扶苏,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李斯,扬声道:“廷尉来了吗?”



冯劫应声而出,躬身道:“回大王,臣在!”



“寡人问你,李由、韩悦、应腾三人家眷可曾审问出何种结果?”秦王政威严的面孔上并没有一丝的异色。



冯劫忙回道:“回大王,自李将军将三人家眷押返咸阳后,经臣等审讯,李由、韩悦、应腾三人家眷对三人贪脏枉法之事倒是供认不讳,其它并没有审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扶苏闻言暗道:“方奇所言不假,李斯等人的势力一定渗入了廷尉部门,和李由、韩悦、应腾三人的家眷通过气了,冯劫这老实人当然审不出什么理所然来!”



秦王政面色动了动,看了看李斯,淡淡地道:“李大人,李由三人贪桩枉法、草菅人命, 以致洛水决堤,百姓损失惨重,对此你可知晓?”



李斯连忙起身,神色平静地道:“回大王,犬子自外放三川郡任郡守以来已有数年,其间从未回过咸阳,平时书信也较少,而且多只是平常问侯之言,所以微臣并不知道犬子在三川犯下如此恶行!臣教子不严,臣有罪!”



秦王政闻言淡淡地应了声道:“噢?此言当真?”李斯连忙道:“臣决无虚言,若大王不信,臣可将劣子历年与微臣所通书信尽皆献上!”秦王政闻言闭目沉思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扶苏见状出言道:“父王,李大人近年来小心办事,从无差错,既然廷尉没有实据证明李大人也牵涉其中,就不必再为一些捕风捉影之事牵累朝中重臣了!”



此言一出,不仅让等着看热闹的朝臣们愕然,就连李斯和秦王政也有些愕然。



秦王政何等聪明,知道以李斯之智谋既然肯将书信献上,肯定是早已将罪证消毁得干干净净了,此时见扶苏为李斯说项,便顺坡下驴,点了点头道:“是啊,王儿所言甚是!冯劫,将李由、韩悦、应腾三人家眷尽数发配巴蜀,永不得复返!此事便到此为止了!”



“臣遵旨!”冯劫面露遗憾之色,想是在为又没掰倒李斯而叹惜!



李斯也一脸异色的退了下去,显然他也在疑惑为什么扶苏会为其说项!



秦王政摆平了此事,又恢复了严整的神态,沉声道:“此次王儿先定魏国,后平水灾,功劳甚巨!我大秦向以法治国,有功不能不赏,但王儿已贵至极矣,如何封赏倒让寡人为难了!”



扶苏连忙乖巧地回道:“父王,儿臣为国效力是为忠,为父效力是为孝,全是为人本份,怎敢厚颜求赏!”



秦王政闻言大笑,想是见扶苏如此说老怀甚慰,笑道:“虽王儿如此说,但也不能不赏。这样吧,寡人便将三川郡整个做为封地赐与王儿,众卿看如何?”



众人连忙道:“大王英明,臣等无异议!”



扶苏也大喜下拜道:“谢父王赏赐!”



PS:大秦已经算是老书了;要不要推荐票无所谓;所以请书友们将手中的票投到新书去;支持一下爵士。谢谢;千万;千万.



  第九卷 咸阳风云



第五章 争锋



*****



下朝了,扶苏在众臣的一片恭贺声中,喜孜孜地回到凌烟阁,此时早有嘴巧腿快的报事宦官们将喜讯报知了凌烟阁中众人。



一时间,扶苏刚跨进宫门,便见齐虹、王瑕、笑春风、方奇、福等人领着大批的侍卫、宫宦侍立道旁,见得扶苏来,一起欢声下拜道:“恭喜君上,得封三川郡!”



扶苏大笑道:“都起来吧!福,有喜大家一同分享,来啊,给本君赏凌烟阁中所有人等每人五百钱!”“喏!”众官侍们闻听大喜,一起拜谢:“谢君上!”



扶苏倒也大方,一下就赏了部下们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年俸,好在现在凌烟阁中也就千八百人,要是像孟尝君那样的食客三千,这一赏就能让扶苏破产!



齐虹三人也迎了上来,喜孜孜地将扶苏围离起来,吱吱喳喳地贺喜个不停。扶苏笑笑道:“你们暂且退下,我与方先生与话要谈,谈完后便去陪你们!”



齐虹等点了点头,这才恋恋不舍的去了。



扶苏和方奇二人入了内室,摒除左右,扶苏笑道:“和先生所料丝毫不错,今日朝会之上,李斯一党果然已有万全准备!本君见确已掰不到他,便依先生之意,主动为其开脱!本君现在一想到李斯等人那愕然的神情便觉得心情大悦,想必他们还在迷糊本君此举到底是何意呢!”



方奇笑道:“君上此举做得很好,主上是聪明之人,也不想君上和赵、李等人激烈冲突,所以也是顺坡下驴,只发配了李由等人的家眷至巴蜀,而并未对李斯采取行动!但君上却不可大意,那赵高、李斯等人阴险毒辣,此事必不会干休,君上日后行事还须谨慎!”



扶苏点了点头道:“本君明白,日后自会小心,而且以后还望先生多多提醒!这样吧;先生刚到;就暂任本君府中主事如何;以后朝中有合适空缺;本君再向父王举荐先生!”



方奇点了点头道:“君上如此安排甚好!”



就在此时,忽然门外无心恭声道:“君上,王绾、冯劫二位大人轻车简从,在宫外求见,不知君上见是不见?”



扶苏闻言愣了愣,看了看方奇,问道:“先生以为这两人来此何意?”



方奇目光闪了闪,笑道:“一个是当今的丞相,一个是今时的廷尉,所来必有要事,而且多不是坏事,君上不可不见!”



扶苏点了点头,扬声道:“无心,快快有请两位大人!”“喏!”



不一会儿,年迈的王绾和忠厚的冯劫在无心引领下大步而来,在正殿前相侯的扶苏连忙笑着迎上前去,欢迎道:“王丞相,冯廷尉,今日大驾光临敝府,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老王绾拈着额下的长须,笑道:“君上客气,我等来得冒昧,要请君上恕罪才是!”冯劫则压低了声音道:“君上,臣等有密事与君上商议,何处方便?”扶苏目光中精光一闪,会意地大声道:“两位大人稀客也,请入内室同进早膳!”当即将二人领入内室,密令无心等严守室外,不许任何人等靠近,而方奇则隐于屏风之后偷听!



有宫女献上精致糕点和细粥,便退了下去。室内无人之时,扶苏笑道:“这是本君府上魏国才女笑大家亲手为本君烹制的早点,今日二位大人正好撞个正着,就一同尝尝如何?”



王绾、冯劫二人闻言一愣,心道:“这武安君竟如此盛意相待,果真是贤主也!”二人感动之余,不禁捧起玉碗来细细一尝,立时称赞道:“入口滑润,清凉,虽入腹中,却是口齿留香,笑才女竟然如此善于烹饪之道!”



扶苏面有得色道:“二位大人过奖了!请二位大人先用完早点,然后再谈正事!”“好!好!”二人连忙应允,如同风卷残云般将案上早点扫得干干净净,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秦国饮食粗鄙,虽是宫廷酒宴,其菜肴精致程度也远不如关东六国,所以一些饮食讲究的秦国朝臣多聘用六国之人为府中庖厨。而笑春风厨艺甚佳,只一些简单的早点就做得让王绾和冯劫连声叫好了。



三人食毕,有宫女将残席撤下,室内立时又恢复了宁静。



王绾看了看左右,低声道:“君上此次平魏,赈灾,威震天下,朝野莫不交口称赞,不知君上是否有意籍此良机,再进一步?”



“丝!”扶苏闻言不禁猛吸了一口气,心道:“如此我已贵为武安君,富贵极矣,要想再进一步便只有太子一位了,难道王绾等人有拥立之意!?”



心中虽然狂喜,但扶苏却不动声色地道:“王丞相所言本君不太明白,请明言!”



王绾和冯劫互相看了看,见扶苏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禁笑了。冯劫道:“君上何必提防,我等都是拥戴君上之人,此次君上新立大功,主上大悦,众臣敬服,正是进位为太子的大好时机,难道君上没有此意?”



扶苏心中大喜:“想,怎么不想,我都想了多少年了,只是不知能否如愿罢了!”脸上却是一副谦虚谨慎的表情道:“蒙两位大人错爱,只是本君恐怕资历不够,有负二位大人美意!”



老王绾见扶苏装蒜,失声笑道:“君上何必过谦,大王诸子当中,惟有君上年长,也只有君上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立君上为太子实是再合适不过,可谓上应天命,下合民心。所以我二人受朝臣委托,特来与君上知会一声!”



扶苏心下大喜,却仍有些犹豫道:“只不知朝中有多少官员赞成此事,若人数太少,反而不美!”



冯劫笑道:“君上但管放心,臣等已联络在京二千石以上官员,文官中几乎有一半以上都拥立君上,只有少量官员态度不明、有观望之意,像尉僚、冯去疾等人,但想必也不会反对。惟有李斯、赵高、姚贾一党向与我等本土群臣一向不合,此次拥立君上恐怕会因李由之死,有些阻挠。武将中,君上战功赫赫,将领莫不归心,更是呼声甚高。可以说,君上此次可得大部分文官支持,更可得几乎所有武将全力相附,立为太子之事实是水到渠成,十拿九稳之事!”



扶苏闻言大喜道:“没想到朝中文武如此抬爱本君,实是令本君愧不敢当。只是不知父王之意如何?”



王绾笑道:“大王一向十分器重君上,视君上为股肱,此次君上新立大功,立君上为太子也是顺水推舟之事,如何不允?”



扶苏目光中精光闪动,忽地离席,大喜而拜道:“多谢二位大人如此厚爱,若本君真能如愿以尝,日后定然不会薄待!”



王绾、冯劫二人连忙起身,忙道:“君上礼重,这是臣等本份,如何敢居功!”



二人话虽说得好听,但是若不图从中捞得些好处,获得拥立之功,二人和那么多的朝臣又如何会尽心此事!?冯劫的支持其中原因扶苏心中明白,但王绾等本土派朝臣支持他还不是希望借此取得对李斯一党的势力优势!但这些事情大家只是面上客气,内心里却是心照不宣罢了!



于是,三人又秘密谈了些细节,王绾、冯劫二人时近中午,方才秘密离去。



王、冯二人刚一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