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 >

第32章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第32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重生之代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剑脱不开身,私底下叫人唤张神仙回来。
  张神仙来了,垂手听命,云剑睨他一眼,吩咐了一句隐语。
  张神仙一听,自己也骂自己:糊涂啊!怎么没想到?
  他一直疑心英姑撺掇着姑娘在背后捣鬼。而今姑娘给崔大管事送礼物,岂可不防?
  张神仙就布置着去查探崔大管事收到的布菩萨,有没有问题。
  结果是毫无问题。再说,林代当时翻完了帐簿,就直接掏出布菩萨,让人送给大管事,当中她并没有提笔写字,看来不可能是翻帐簿时发现什么问题,给大管事通气儿的。
  张神仙回报云剑之后,云剑点头:“准备请姑娘一并回锦城的事宜罢!”
  五百里外锦城里安享晚年的谢老太太,接到信之后,叹了口气,道:“也怪可怜见的。”
  二太太应声赞叹:“老太太仁义!那孩子,还是七、八年前见的罢?瘦伶伶,跟只小猫似的,如今不知出落成什么样子了。没有长辈照料,她如何度日?那边听说就一个姨娘,也是靠不住的,若真闹出什么事来,咱们总是亲眷,怎么忍心!”
  大太太在旁牵牵嘴角。如今家里的财柄,还掌在老太太手里。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实在是老太太身边碧玉、明珠两个丫头,帮着老太太理帐。然而偌大谢府,世代书香,子孙兴旺,财柄就让两个丫头代操,怎么像话?老太太自己也明白,所以前些年已经露出意思,要把当家权柄放给下头媳妇。
  下头媳妇有两个,放给谁才是?照老太太的心,自然偏向大房。大房里云剑自幼有才、三姑娘云诗又选进了宫里,风光赛过二房太多!
  怎奈当时老太太没下决心,再等两年,情况变了,云剑科场失利,云诗始终作个贵人,没有怀上,听说圣眷也淡了,看来以后再往上爬的机会也不大,开销却始终要娘家接济,马虎不得,竟成了步尴尬至极的废棋。而云书老老实实、稳稳当当的,倒一举中了进士、放了官。这时候老太太若说要把掌家的权柄交给大房,也不太合适。
  

五十一 同途殊归
更新时间2015…2…28 10:20:03  字数:2134

 就这么一等、两等的功夫,大房和二房较上了劲。林汝海过世的消息一传来,老太太“哦”了一声,还没说什么,大太太已察颜观色,笑着进言道:“正好剑儿在那附近游学,已先去帮着照应了!”
  哪里是正好?林汝海说是暴病而亡,实则也拖了几天才死。自接到病讯起,云剑就动身去那儿了,似只食腐的乌鸦,假托游学,特意近旁等着呢!可不就等着了。
  击退了林家的饿狼亲戚们,下一步,总不能直接把林汝海的遗产划到谢家来。总得先把正主儿架空,才能安进撬棍铲子扒子,悄悄的扒拉财产!
  这么着,大太太就到老太太面前,说接玉姑娘过来住的好处。谢老太太笑了笑,二太太却牵牵嘴角,道:“正是那孩子身体弱,接过来,怕让老太太烦心,这怎么好?”
  大太太脸色刚一沉,二太太居然自己改正:“哟,都怪我想得不周到——难得大郎对个姑娘这样上心照顾,可该好好的顺应他的心意!”
  大太太眼里喷火。老太太徐徐道:“大小子对谁都照顾的。这倒不是我夸自己的孙子,你看年轻小子里,像他这么体贴周全的,没几个了。”
  二太太碰了个软钉子,一时讪讪的。大太太顿了顿,道:“原是剑儿心太软些,人家求求,换个人听都懒得听,独他不忍心。只是我们跟林府来往也不多,实在不理会,怕也没人能怪我们。”
  老太太又道:“这又何必。你们找个院子,收拾收拾。雏燕还该有个巢呢!孤苦伶仃,怪可怜见的。若实在没处儿去,就住过来罢!咱们也不缺个房子院子。”
  这算一锤定音了。两位太太都起身应着。老太太忽问:“听说那林家丫头比她娘还俊俏些,可有此事?”
  一听这话,大太太心里倒七上八下的,只好笑回道:“闻说小旦扮上了还没她俏呢!也不知真假。好在她若肯来,咱们就能开开眼了。”
  老太太点点头,阖上双眼。大太太见机,道:“老太太休养!媳妇们告退了。”
  老太太鼻腔里微“嗯”了一声。太太、并不相干的家人媳妇们也退出去。屋里只剩下她身边最得用的两个大丫头,明珠和碧玉。碧玉整理垫子、明珠替老太太捶腿。
  明珠下手很知分寸,替老太太捶打推拿,那分寸掌握得,再没第二个人能替了她去。
  碧玉替老太太手边残茶换了,又取了一小碟新剥的龙眼来奉着。老太太仍然阖着眼,问:“你们看她们这唱的是哪一出?”
  明珠沉稳,且不回答。碧玉利落,当即便道:“天大的事瞒不过老太太去!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合着让那些野狼叼了,还不如就手儿收起来呢!”
  老太太张眼笑道:“这丫头就是这张嘴!”
  碧玉道:“婢子没念过书,说话直隆通。理可是这么个理!”
  老太太道:“都没念过书,你看看明珠呢!”
  明珠笑起来,缓声道:“我嘴更拙,连话都不会说了。好在大公子做事,那是没差的。老太太疼外孙女,接过来住,大仁大义,谁能挑出半点岔子?”
  老太太道:“正是这话了。你说好好一个锦衣玉带的人,为拣块肉,污了自己的手,成何道理?”
  碧玉道:“真正老太太说得透彻!——这也好,瞧两位太太有主意得很哪!老太太劳累了一辈子,也该子孙分分忧了,想她们跟老太太学了这么多年,也有分寸。正好看看她们学到多少。老太太就像剑仙、神仙师傅,如今考较弟子武艺的时候到了!”
  一席话泼辣、又逗趣,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挨下来又没咸没淡的嗑了几句牙,明珠道:“这真好。老太太可放心享清福。等过两年,表小姐许出阁去,穿得漂漂亮亮的叩别老太太,我们都一并借光热闹。”
  明珠说话,一向婉转。老太太到这把年纪了,放权也就在这两年。谁把林家财产吃得漂亮,掌家权柄交给谁,也能放心。至于林姑娘,谢家既吞没了她的家产,吃相不能太难看,总要把她嫁出去。好在她据说美得难描难画,简直是一盆儿倾城的祸水。只要传言有一半真,嫁出去就容易了,找个**的,贴点嫁妆,能收回好多聘礼。嫁妆还是林姑娘自己父母留下的那些里头支出,聘礼却由谢家收。岂不是笔划算极了的买卖。
  唯一有问题的只是嗣子易澧,该如何处置才是……考较未来掌家人本事的,也就在这里。两房既然敢动手,自然已经有了几分把握。老太太正可让他们斗法去,清闲享福、只等结果便是。
  明珠说到这地步,老太太欣然微笑,嘴一张,碧玉早把去了核的晶莹龙眼送了过去。
  林代这就准备出发前往谢家了。
  毓笙最后也是往谢家去送了命,林代斗尽心机,怎么还是殊途同归?
  同中有异!从前毓笙出发时,身边只有一个邱嬷嬷。其他下人,几乎都是跟蓉波亲近的人,她不爱用,云剑体贴她,便全换成谢家的人。谢家的丫头小子们,用起来确实比蓉波的那些顺手,可一旦有事,他们自然全听谢家命令,毓笙等于一启程就被隔离、架空。
  而林代身边有邱嬷嬷、英姑,更有邱慧天等英姑看得准的下人们。毓笙此去,纵然风萧萧如昭君出塞,好歹也有自己汉家的亲卫队,不至于孤单单一块羊肉朝莽林里丢。
  何况林代与英姑事先商量透彻,深知蓉波尚不足虑,而谢家的手要伸进来,硬推是推不出去。幸亏现在谢家还没有把持林府产业,林代便先同英姑把老帐本研究透了,事先拟了几个谢家进攻的可能性。翻看崔大管事奉上的总帐时,林代似乎漫不经心翻得那样快,实际上是根据已拟定的设想,对照簿子做个验证,把那最大的可能性确认了,就好向崔大管事递交指示。
  指示正藏在小布佛里面。林代看完帐簿之后,并未动笔,指示是如何藏进去的?
  

五十二 本章地图通关
更新时间2015…3…1 16:02:59  字数:2483

 却原来林代前几日不是跟英姑她们做针线活么?乃是事先做了好几个布佛,每个里面都藏着不同的指示,根据英姑与林代事先盘算的可能性,做了不同的对局设计。林代看完帐簿,确认了实际形势之后,就可以选一个最合适的布佛,递出去。
  那布佛上,绣着一个图案,看起来是八宝象尊,用在佛身上,倒也妥切。
  实际上,当毓笙还很小时候,崔大管事来同林谢氏报帐时,曾经逗小小姐玩,跟她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忠臣为了跟奸臣斗,私下传消息,用的暗记正是八宝象尊。
  “见此标记,就找秘信!”崔大管事当时说得眉色飞扬。
  英姑也听过这个故事,便劝林代选了象尊图纹,用在布佛上递出去,崔大管事入手便会意,纳入袖中,悄悄已把秘信取出。张神仙急着去查找旧帐簿遗失之事,一时疏漏,回头再来查看,已经看不出破绽。
  那指示交到崔大管事手中,任谢府今后如何绞尽脑汁,林代至少已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旧帐本,林代和英姑一起看熟了,就毁去,顺便嫁祸蓉波。书楼一把火,不旦是为了方便伪造林汝海遗信,更把连环套下定。如今人人都认定是蓉波不小心把旧帐簿烧掉了。谢府要插手林汝海留下的产业,没有旧帐簿,就会麻烦得多。他们有气,都发在蓉波头上。林代轻巧抽身。
  如今对林代来说,住在锦城谢府,甚至比住在离城自己家里还要轻松了。离城毕竟有这么多亲戚在,就算没了脸,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慢慢的又扰上门来,再加上还有易澧的亲爹娘,林代理会好、还是不理会好?要烦到几时去?
  重头戏都唱完了,不如避开是非场。再有噜嗦的,就交给蓉波烦恼。林代先去锦城外祖母家享受享受富贵气象。等崔大管事依计行罢,她才真叫鱼儿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不复回!
  暮春的风里,已经有了初夏的气息,融融曳曳,吹动林代的袍角。
  林代拢一件素白如新雪的斗篷,与云剑墨黑的披风正相称。
  离城多少人来送他们?数都数不尽。有人垂泪、有人激动、有人笑得含不拢嘴。
  易澧父母就属于笑逐颜开那种。
  有人忍不住戳戳他们心窝子:“哎!儿子给别人了,还带到远处去了!你们不难受?”
  易澧父母脸确实皱缩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了:“人眼光要放远大嘛!澧小子聪明,在我们这儿,我们这么一群仔,都要养不起了,也没法给他请先生,活活耽误了他。带到锦城,人家谢府——”一说起谢府,不由得往天上看了看,聊表敬畏,“谢府都是文化人!给澧小子开了蒙,送他进家塾。哎呀呀!他也成了读书人了!”
  天空碧如新洗,天边峰峦描黛。黛色中间,一条清粼粼带子迤逦拖来,却是霖江,自锦城西南,一直流至离城,然后再往东南去,远远注入大海。
  云剑、林代他们这次北上锦城,便走水路,沿霖江走。
  江边桅帆如林,桨橹嗳呀。毓笙举目,看那天边,霖江的清色没入黛山碧天中,融和安宁。江流和缓,南边来的浩大熏风往那儿吹,真是个适合扬帆北上的好天气。
  江边人群中,有人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