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旧唐书 >

第181章

旧唐书-第181章

小说: 旧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复为梓州。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恒为东川节

度使治所。旧领县七,户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口二十四万八千三百九十四。天

宝领县八,户六万一千八百二十四,口二十四万六千六百五十二。至京师二千九

十里,至东都二千九百里。

郪汉县,属广汉郡,历晋、宋、齐不改。梁于县置新州,西魏改为昌城

郡。隋改为梓州,炀帝改为新城郡。郡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邻居水陆之要。

梓州所治,以梓潼水为名也。

射洪汉郪县地,后魏分置射洪县。娄缕滩东六里,有射江,语讹为“洪”。

通泉汉广汉县地,隋县也。

玄武汉底道县,属蜀郡。晋改为玄武。武德元年,属益州。三年,割属梓

州也。

盐亭汉广汉县地,梁置盐亭县也。

飞乌汉郪县地,隋置飞乌镇,又改为县,取飞乌山为名也。

永泰武德四年,分盐亭、武安二县置。

铜山调露元年,分郪、飞乌二县地置也。

阆州隋巴西郡。武德元年,改为隆州,领阆中、南部、苍溪、南充、相如、

西水、三城、奉国、仪陇、大寅十县。其年,又立新井、思恭二县。四年,以南

充、相如属果州,仪陇、大寅属蓬州。又置新政。七年,又以奉国属西平州。还

以奉国来属。又省思恭入阆中县。先天元年,改为阆州。天宝元年,改为阆中郡。

乾元元年,复为阆州。旧领县八,户三万八千九百四十九,口二十七万三千五百

四十三。今领县九,户二万五千五百八十八,口十三万二千一百九十二。至京师

一千九百一十五里,至东都二千七百六十里。

阆中汉县,属巴郡。梁置北巴州。西魏置隆州及盘龙郡。炀帝改为巴西郡。

武德为隆州。皆治阆中。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隋为阆内也。

晋安汉阆中县地。梁置金匮二。又为金迁郡。隋省郡,改为晋城。武德改

为晋安也。

南部后汉分阆中置充国县,属巴郡。又分置南充国郡。梁改为南充郡,隋

改为南部也。

苍溪后汉分宕渠置汉昌县,属巴郡。隋改汉昌为苍溪也。

西水汉阆中县地。梁置掌夫城,后周改为西水县。

奉国后汉分阆中置。武德七年,属西平州。贞观元年,还属隆州。

新井汉充国县地。武德元年,分南部、晋安二县置。界内有盐井。

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两县置。

岐坪旧属利州,开元二十三年来属也。

果州中隋巴西郡之南充县。武德四年,割隆州之南充、相如二县置果州,

因果山为名。又置西充、郎池二县。天宝元年,为南充郡。乾元元年,复为果州

也。旧领县四,户一万三千五百一十,口七万五千八百一十一。天宝领县六,户

三万三千九百四,口八万九千二百二十五。至京师二千五百五十八里,至东都三

千四百二十三里。

南充汉安汉县,属巴郡。宋于安汉故城置南宕渠郡。隋改安汉为南充。果

山,在县南八里。

相如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周省郡,立相如县,以县城南二十里,有

相如故宅二。相如坪,有琴台。

流溪开耀元年,析南充县于溪水侧置也。

西充武德四年,分南充置。有西充山。

郎池武德四年,分相如置。

岳池万岁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二县置。初治思岳池,开元二十年,移

治今所。

遂州中隋遂宁郡。武德元年,改为遂州,领方义、长江、青石三县。二年,

置总管府,管遂、梓、资、普四州。贞观罢总管。十年,复置都督,督遂、果、

普、合四州。十七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遂宁郡。乾元元年,复为遂州。

旧领县三,户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七,口六万六千四百六十九。天宝领县五,户三

万五千六百三十二,口十万七千七百一十六。至京师二千三百二十九里,至东京

三千一百六十六里。

方义汉广汉县,属广汉郡。宋置遂宁郡,齐、梁加“东”字。后周改东遂

宁为遂州。后魏改广汉为方义。

长江东晋巴兴县,魏改为长江。旧治灵鹫山,上元二年,移治白桃川也

蓬溪永淳元年,分方义县置唐兴县。长寿二年,改为武丰。神龙初复。景

龙二年,分唐兴置唐安县。先天二年,废唐安县,移唐安废县置。天宝元年,改

唐兴为蓬溪也。

青石东晋晋兴县。后魏改为始兴。隋改始兴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

遂宁景龙元年分置。

普州中隋资阳郡之安岳县。武德二年,分资州之安岳、隆康、安居、普慈

四县置普州。三年,又置乐至、隆龛二县。天宝元年,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

复为普州。旧领县六,户二万五千八百四十,口六万七千三百二十。天宝领县四,

户二万五千六百九十三,口七万四千六百九十二。至京师二千三百六十里,至东

都三千二百三里。

安岳汉犍为、巴郡地,资中、牛鞞、垫江三县地。李雄乱后,为獠所据。

梁招抚之,置普慈郡。后周置普州,隋省。武德二年,复置,安岳为治所。

安居后周柔刚县,属安居郡。隋改柔刚为安居。柔刚山,在县东二十步。

旧治柔刚山,天授二年,移理张栅也。

普康后周永唐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

为普康也。

崇龛后周隆龛城,隋隆龛县。旧治整濑川,久视元年,移治波罗川。先天

元年,为崇龛。隆龛山,在县西三里也。

陵州中隋隆山郡。武德元年,改为陵州,领仁寿、贵平、井研、始建、隆

山五县。贞观元年,割隆山属眉州。天宝元年,改为仁寿郡。乾元元年,复为陵

州也。旧领县四,户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一,口八万一百一十。天宝领县五,户三

万四千七百二十八,口一十万一百二十八。至京师二千五百一十里,至东都三千

四百八十四里。

仁寿汉武阳县东境,属犍为郡。晋置西城戍,以为井防。后魏平蜀,改为

普宁县。后周置陵州,以州南陵井为名。隋改普宁为仁寿,所治也

贵平汉广都县之东南地,属蜀郡。后魏置和仁郡,仍立平井、贵平、可昙

三县。旧治和仁城,开元十四年,移治禄川也

井研汉武阳县地。东晋置西江阳郡。魏置蒲亭县,隋改为井研。武德四年,

自拥思茫水移治今所也

始建汉武阳县地。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始建镇。大业五年,改镇为始建县。

旧治拥思茫水,圣历二年,移治荣祉山。籍梁席郡,一名汉阳戍。永徽四年,

分贵平置。

资州上隋资阳郡。武德元年,改为资州,领盘石、内江、安后、普慈、安

居、隆康、资阳、大牢、威远。其年,割大牢、威远属荣州。二年,分安居、隆

康、普慈、安岳四县属普州。贞观四年,置丹山县。天宝元年,改为资阳郡。乾

元元年,复为资州。乾元二年正月,分置昌州,寻废也。旧领县八,户二万九千

三百四十七,口十五万二千一百三十九。天宝,户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口十万

四千七百七十五。至京师二千五百六十里,至东都三千五百一十里。

盘石汉资中县,属犍为郡。后周于今简州阳安县移资州于汉资中故城为治

所。仍改资中为盘石,今州治

资阳后周分资中置县,在资水之阳也

牛鞞汉资中县为盘地。隋分置牛鞞县。汉有牛鞞县,属犍为郡,此非也。洛

水,一名牛鞞水

内江汉资中县地,后汉于中江水滨置汉安戍。其年,改为中江县,因其北

江,乃云中。隋改为内江。汉安故城,今县治也

月山资中地,义宁二年置

龙水资中地,义宁二年置

银山资中地,义宁二年置

丹山汉资中地,贞观四年置。六年,并入内江。七年,又置。

荣州中隋资阳郡之大牢县。武德元年,置荣州,领大牢、威远二县。贞观

元年,置旭川、婆日、至如三县。二年,割泸州之隆越来属。六年,自公井移州

治大牢,仍割嘉州资官来属。八年,又割泸州之和义来属。废婆日、至如、隆越

三县。永徽二年,移州治旭川。天宝元年,改为和义郡。乾元元年,复为荣州。

旧领县六,户一万二千二百六十二,口五万六千六百一十四。天宝,户五千六百

三十九,口一万八千二十四。至京师二千九百七十二里,至东都二千七百四十九

里。

大牢汉南安县,属犍为郡。隋置大牢镇,寻改为县。武德元年,割资州之

大牢、威远二县,于公井镇置荣州,取界内荣德山为名。又改公井为县。贞观六

年,自公井移州治于大牢县也

公井汉江阳县,属犍为郡。后周置公井镇。武德元年,镇置荣州,改为公

井县。贞观六年,汉移于大牢也

威远汉安县地,属犍为郡。隋于旧威远戍置县。武德初,属资州。其年,

割属荣州也

旭川贞观元年,分大牢县置

资官汉南安县地,晋置资官县。武德初,属嘉州。贞观六年,来属

和义汉安县地,隋置和义县。

简州隋蜀郡之阳安县。武德三年,分益州置。天宝元年,改为阳安郡。乾

元元年,复为简州。旧领县三,户一万三千八百五,口七万五千一百三十三。天

宝,户二万三千六十六,口十四万三千一百九十。在京师西南二千七百里,至东

都三千六百里。

阳安汉牛鞞县,属犍为郡。后魏置阳安县,又分阳安、平泉、资阳三县置

简州,取界内赖简池为名

金水汉新都县,属广汉郡。晋将朱龄石于东山立金泉戍。后魏立金泉郡,

分置金泉、白牟二县。隋改为金润,属蜀郡。武德初,为金水。三年,属简州。

县有金堂山

平泉汉牛鞞县地,后魏置婆润县。隋移县治于赖黎池,仍改为平泉县,县

之旁地涌泉故也。

嘉州中隋眉山郡。武德元年,改为嘉州,领龙游、平羌、夹江、峨眉、玉

津、绥山、通义、洪雅、丹帯⑶嗌瘛⒛习参逑刂妹贾荨U旯哿辏淖使伲�

荣州。上元元年,以戎州之犍为来属。天宝元年,改为犍为郡。乾元元年,复为

嘉州。三月,剑南节度使卢元裕请升为中都督府。寻罢。旧领县六,户二万五千

八十五,口七万五千三百九十一。天宝领县八,户三万四千二百八十九,口九万

九千五百九十一。至京师二千七百二十里。至东都三千五百里。

龙游汉南安县地,属犍为郡。后周置平羌县。隋初,为峨眉县,又改为青

衣县。隋伐陈时,龙见于江中引舟,乃改为龙游县也,州临大江为名

平羌后周置也

峨眉汉南安县。隋置峨眉县,取西山名也

夹江汉南安县地。隋分龙流、平羌三县,于泾上置夹江县。今北八十里,

有夹江废戍,即泾上地也。旧治泾上,武德元年,移于今治也

玉津汉南安县。隋置玉津县,江中出璧故也

绥山隋招致生獠,于荣乐城置绥山县,取旁山名也

罗目麟德二年,开生獠置沐州及罗目县。上元三年,俱废。仪凤三年,又

置,治沲和城,属嘉州。如意元年,又自峨眉县界移罗目治于今所也

犍为本汉都,因山立名。旧属戎州。上元元年,改属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