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汉-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讶于她瞬间容色的改变,曹操好奇地问:“何事?”
“在血衣诏出来之后没多久,一封讨伐我火烧重华殿的诏书就横空出世了。。。。。。我记得知道我具体烧的是哪座大殿的人,除了司空你的人和董贵人,就是死在火场里的了。”
看见曹操眼里闪过微微的异样,她不禁笑出声来:“更有趣的是,那封檄文里也骂到了司空。。。。。。据我知道的,凡是讨伐司空的檄文,没有一封不骂到你爹和你爷爷的,只有这封是个意外。。。。。。”说着笑意更深:“恶恶止其身,司空既然知道,还是少做一点损阴德的事,以免别人骂你儿子孙子的时候,不小心将你捎带进去。”
萧若慢慢说完,再不看他一眼,将帘子扔在背后,走了出去。
一出大帐,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天铅灰色的云,此时小雨已停,却只觉得天际越加灰沉,像是马上要压下来一般。
心中也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就算走出帐,也没能从刚才的窒息里缓过劲来。
。。。。。。
这一场谈话从开始就走偏,一直到不欢而散,双方各自摊牌,就算内里重伤,溃烂到极处了,然而表面却未有一丝改变,就像是有一条无形的绳索,将她死死和曹操绑在了一起。
怎么也挣不脱这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
曲桐关内风生呼啸,带着从东边来的有些湿润的气息,冰凉的水汽渗入骨髓。。。。。。
石墙很高,一层又一层得垒起,像是堆着数不清的不堪过往,细细密密都是刻痕,不知是被风化还是被雨水所浇。
石墙后就是大军扎营的地方。。。。。。萧若没有转过去,只站在背后,从午间,一直站到了暮色四合。
“你们可听说了?那董贵人的儿子。。。。。。”
“有人说是徐州牧的?”
“定然是了,否则徐州牧那厮怎会背弃主公?”
“原来是看上了陛下的女人。”
“嘘。。。。。。这可不能让校尉听见,传到主公的耳朵里。。。。。。”
“怕什么,主公早已恨他入骨,现在总算真相大白,也算是为咱们出了口气。”
“哼,要怕的也是那无情无义背弃国家的无耻之徒,为了一个野种弃妻儿子不顾,还口口声声为了什么陛下血脉,娘贼的说话不怕闪舌头。”
“天下英雄谁不是为了自己。。。。。。偏就这位,当了婊子偏要立牌坊。”
“这厮野心倒是大,还勾结袁绍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帝。”
“他做梦!”
“果真旧日董卓麾下的就无一个英雄,一个吕布三姓家奴,再一个徐荣。。。。。。”
“这可怎么说好,把他和吕布放一起说真是抬举了他。。。。。。吕布好歹算是为汉室立过功了,单单杀董卓之举,已算得上英雄好汉,偏他徐荣,董卓在的时候对董卓俯首帖耳,换了王允又听王允的,可见是个反复小人,比吕布还不如。”
。。。。。。
话越说越难听,不堪入耳的词越来越多。。。。。。
萧若闭上眼,背靠在冰冷的石壁上,凉凉的石头贴着不可抑制微微颤抖的背脊。。。。。。
寒意往上钻,像是巨大的潮水,一拨一拨涌没了心间。
手指放松了又握紧,似乎在抓住什么,却只察觉指甲嵌入肉里,生生地疼。
曹操的话,这招流言见缝插针,邺下文士刀笔个个使劲浑身解数,一篇又一篇檄文,长赋,艳文,在极短的时间内覆盖了中原。
刚刚好地满足了人的好奇心和卑劣心理的流言竟然发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传十,十传百,数不清的怀疑的,轻蔑的,讥讽的,鄙夷的,愤怒的,谩骂的声音,瞬间像从上而下激流的潮水一样,全部都指向了徐州。
三人成虎,似乎经过了百人之口,就是铁铮铮的事实。
而徐州安静得就像是暴风雨里的孤岛,没有一丝声音。。。。。。
没有一点反应。。。。。。
不管是能言善辩的文士,巧舌如簧的谋臣,都似万马齐韶。
只在流言的潮水里,铁一般静默地伫立着。。。。。。
这却无形助长了流言的气焰,仿佛当事人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
这对正在热火朝天准备立刘炎为帝的袁绍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新君还未上位就遭到这样的血统怀疑,就算是勉强成了帝王,也不会有丝毫的号召力。
但是现在,就算是袁绍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还是没有想到任何的对策。。。。。。来对付流言这一柄杀人不见血的无形刀刃。
就算此时徐荣亲自站出来否认都无人会信。。。。。。更别说旁人的辩白,更是苍白无力到可以忽略。
耸人听闻的事实,大多让人选择相信。。。。。。
曹操昨日派人送来的信里两行字似乎就飘在眼前………“小人之语,君子之心,天下人择何而信,卿当已知。”
身后,自己的军队里,悄悄在营帐间蔓延的谩骂声仿佛不休不止,无止无尽。。。。。。
手指狠狠插入城墙中,深深地,用力地,好像就要抓破背后的石砖。
手背上忽然一暖,手被扯了开,萧若睁开眼,看见赵云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她身边,将她的手拉了过来,看了看,抬眼盯着她道:“流血破开了,还抓。”
萧若微微一笑,从他手掌中将手挣脱,笑问:“怎么躲在这里将军也能找得到?”
“有人来找你了。”
赵云轻声地道:“就在门口,你见是不见?”
“谁?”
“。。。。。。”赵云不答,只说了一句:“听说徐州来的。”
。。。。。。
萧若几乎是用跑的来到了关前,喘着气,一眼看到下面站的杨含,先是一怔,继而眼里浮上了笑意。。。。。。
“姑娘!”
杨含一直朝上看着,见到她,喜色浮上脸颊,忙敲着大门:“快开门。。。。。。”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急性子。
等他入了关,萧若才发现他背后还带着不少的人,乍一看似乎都是以前丹杨的旧部。。。。。。带兵巡逻走过的马超一看见杨含,两人皆愣了,不约而同倒退一步拔刀。
“我说的就是他。。。。。。他是徐荣手下的。”
马超指着杨含道:“他带的刀盾兵,突阵很是厉害,上次伤了我等不少兄弟。”
“你是姑娘的手下?”杨含微微皱眉,不快地道:“怎不早说?!”
第二百二十五章 看尽吴钩(上)
杨含的来意很明显………他是赖定,一来就不走了。
似乎害怕萧若反对,脚还没站稳,也顾不得马超在场,见到她刚蹙眉有疑问之意,便道:“姑娘你看清楚了,来的都是你丹杨的旧部,你休得撂下我等不管。”
照理来说,莫说是萧若位居刺史的封疆大吏,就是一半的达官显贵,门客属下都以“主公”呼之。。。。。。杨含一口一个的“姑娘”叫得很是熟稔,听得罗泽心下一阵揪紧,转眼再看萧若并不以为意,反而眼里含着淡淡笑意,更是惊讶,暗暗猜想此人以前与主公有何渊源。
对这道有意无意在自己身上打量的目光,杨含察觉到了,斜过眼去,看见是生面孔,便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前辈架子来,对着他微微一笑。
罗泽心里悚然一惊,忙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再看。
萧若先是沉默,似有话想问,几次问到嘴边,却又止住。。。。。。
杨含先观察完身边之人,才注意到气氛的异常,再一看萧若面上欲言又止的神色,心念一转便明白过来:“我来的事徐将军知道,我说只跟着姑娘,他就开门放行了。”停了停,又道:“贾。。。。。。贾先生,让我转告姑娘,且等他一等。。。。。。”
“等他干什么?”萧若讶然。
“他还有些私物没能全部搬完,所以迟些时候再来。”杨含笑。
“他也要来?”
杨含想了想,道:“姑娘不惜亲自去宛城涉险也要救我的性命,我自然要效忠你。贾先生。。。。。。”说到此处,有些咬牙,似乎和贾诩略有私忿:“这厮对姑娘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来的原因据我所知,是判定徐州已然是强弩之末了,他一向奸猾,怎不知良禽向好树栖?”
贾诩会来,倒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可以暂缓她军中智囊缺失的危机。
而且这毒士是一流谋臣,有他稳坐,几乎可以撑起一方内务。
然而。。。。。。
心底竟瞬间,掠过了极细极细的心疼。
耳中似乎被“强弩之末”这四个字微微地刺了一下,还未仔细想,便脱口而出了:“都来了。。。。。。”
“姑娘还惦记徐州什么。。。。。。”杨含面有难色,迟疑着:“实话说,将军的作为,实在让人寒心。。。。。。我等也是才知道,他竟为了那董贵人的孩子而弃………”
话到此处,生生打住,长叹一口气道:“谁不知道朝廷已经没救了。。。。。。贾先生不知劝说了多少次。。。。。。总是不顶用。。。。。。总之就如我等无法左右将军的意愿一样,将军也无法左右我等来投姑娘。”
说最后一句话时,抬起眼,眼神清明,静静地望着萧若。
萧若微微一笑,点点头:“一路辛苦了,你先去休息吧。”
杨含答应着,正要下去,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道:“对了,近来的谣言姑娘听见了?”
萧若眼底闪过轻微的波动,只点头,一言不发。
从刚才起,她就发觉气氛有些不寻常,这个自己住了很久的大帐好像瞬间变得奇怪起来,总觉得气息紧迫,如坐针毡。
而这句话出口,气氛更加压抑………
到底是哪里不对,许久不见,杨含身上的压迫力不至于大了这么多。
她环顾着,却只见大帐内,坐着马超赵云和寥寥几个亲兵,此时马超和赵云正低沉交谈。。。。。。并未有异。
见她若有所思的模样,杨含道:“那些谣言是不是真的我并不完全知晓,只是有一条,一定是假的。”
“哪一条?”听他声音严肃,萧若收回思绪,重新将注意力转了回来。
“说将军从曲桐关退兵是因为董贵人身体染恙。。。。。。简直是扯蛋。”杨含冷哼到:“撤兵的原因我也不知,只是听说那夜看到了举萧字旗从东边来的军队,将军二话不说就下令全军撤退了。。。。。。为此,还挨了责罚。”
“责罚?”萧若微微有些诧异,他是一州州牧,一方诸侯,除了皇帝有谁能罚他?
杨含轻声道:“徐州已经和袁绍结盟,结盟之初。。。。。。不知为了什么,将军竟在袁绍面前立了军令状,说皇子称帝之前,都听他的。。。。。。这次他无故放弃了大好机会,不战而走,原本按军令当斩。。。。。。袁绍网开一面,只罚了一百军棍。”
“。。。。。。”
“这几日。。。。。。谣言遍地起,徐州无人反驳。。。。。。事实是将军他,重伤在身,起不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