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同行末世[完结]-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再要回来,他们家剩下的老小也干不来农活。不过有卢明远、陈景和陈妍在,一家人也过得不错。
也许对他们而言,不用干活,也能吃饱穿暖,虽然没办法搬到工业区,但是目前这样的生活更好。
村里对着一家子的羡慕的人还是不少,有一些谨慎的却觉得这两家就跟在冰上走似的,哪天和良子掰
了,这日子怎么过。从卖房和卖田地上大家伙也看出来卢陈两家是把叶家得罪狠了,这事也不地道,叶家
还能再像以前那么照顾两家不成。
不过这些大家也都是茶余饭后聊一聊,大家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工业区完工了,剩下就该轮到他们
了吧,真想要一堵和工业区一样的墙啊。
有了这样的墙,家门口的墙壁就可以拆除,不用进出都跟钻缝似的。尤其是那些因为害怕把大门砌死
,靠着绳梯上上下下的人家。这段时间叶衡接骨的手艺直线上升,都是被这些人家锻炼出来。谁没个不小
心的时候,摔下来不是骨折也得破皮,还好没有摔死的。家里的老人更是两个月没出门,只能待在家里。
叶贵一家便来叶衡家询问自卫队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好歹叶林几个都和自卫队有联系,而且这段时间
良子也常带着朋友去叶衡家蹭饭,外面的人还不知道韩子章身份。
梁燕握着茶杯看着叶父等待他的回答,心里胡乱想着,老二家的日子过得真好,这年头还能喝上茶。
“嫂子做了鸡蛋饼。”人没到,叶凯响亮的声音客厅里的人都听到了。
梁燕一撇嘴角,老大家和老二家关系向来好,有东西都不记着自家,修围墙这事,老二总不会这么厚
此薄彼吧,又想着有老太太在也不怕。
“小叔小婶和安安也在!”叶凯愣了一下道。梁芳芳不在,自从叶林说开之后她便没来过。
这段时间,梁燕和叶衡家关系不睦,连带着和叶荣家也不常来常往,倒是和叶芙家关系更亲近,走动
频繁。叶奶奶一直念着小儿子小孙子没以前来得勤,然后倒霉的又是叶父。
“自卫队对自己队员向来优待,队员的家属最先动工。”叶父开口:“剩下的就看哪一家出价高,工
程量大。”自卫队光棍多,但是还是有一批是拖家带口,自卫队也给了队员规定名额可以为家属安排进入
工业区工作。村里的队员,家里田地多舍不得的或者人口太多的,还是有一部分留在村里。
梁燕急急道:“那我们这些亲戚算是家属吧!”
“队员自己家里是第一批,队员的其他亲属属于第二批”叶父道。韩子章给的一些帮助可以接受,否
则就太见外,但是一些帮助却是不能接受的。他不想女儿在相处中觉得欠了人家而气势不足,虽然一直以
来都是韩子章在叶衡面前弱了一筹。
所以他不接受韩子章免费提供建筑材料,但是对于韩子章提出的优先给其他叶家人,叶父没有拒绝。
梁燕欢喜地连声道:“真好真好,”又发愁:“这些建筑材料价格不便宜吧,二哥,你看,你看能不
能和他们说一下便宜点,这日子都不好过。”目前为止,自卫队还没透露价格。
叶父看了她一眼把价格说了一下道:“这个已经是优惠之后的价格,谁都一样可以允许赊欠二分之一
。”这价格比一般人已经低了不少。
梁燕讪讪的笑。
这时候,叶晨和叶光带着一些蔬菜肉上门,说什么也要叶父收下。两人刚参加自卫队选人的测试回来
,成绩不错,入选有望。
工业区完工之后,自卫队招人的消息也出来了,治安越来越好,自卫队的工作就安全了很多,村里很
多人都是跃跃欲试。
叶林也如约将叶晨和叶光推荐给自卫队,这两人这段时间有意识的锻炼又向叶林请教了一些格斗技巧
,被选上的概率更大。
“是你们自己有本事,谢我们做什么?”叶父客气道。
叶晨诚恳道:“这机会是叶林哥介绍的,而且叶林哥还给我们做了指导,说什么也得谢谢叶林哥,不
然我们以后都不好意上门了。”
话说到这里,叶父也不推辞,便收下了,两人也满脸笑容的离开。
梁燕不是滋味道:“二哥把晨晨和阿光也弄进自卫队了。”
叶父不动声色道:“我没这么大能耐,自卫队招人,两人想进去,都是本家,阿林就给他们指点一下
。不是自己有能耐,换个人也不成啊!”
梁燕悻悻然,她从来没想过把儿子弄进自卫队,她可舍不得。倒是一开始打过进入工业区的主意,叶
父家不是正好有四个名额,可是又打听了一下,里面大多数人的工作并不轻松,一年到头也没个空闲的,
而且生计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家住在里面也不安心。还不如留在村里有田有地,有了围墙安全更是无忧。
下午,一些邻居和叶荣叶芙也都过来,他们的意思每家各归各的修围墙这不划算,不如他们学工业区
围一个大院子,把这一片人家修在一起,一来省材料,二来晚上阴雨天也能串门。
这主意一提出来,叶父连连点头,以前他真没想到这一点。
他们这几家是村子的最西边的人家,再往西就是西村里比较大的一块耕地,再往西就是一条十几米宽
的大河,河对面就是另一个村子。南面是一条较窄的河流,东边是村里的一条大路,北面是一条小路。
就想以这四条分割线围成一个长方形,不会影响村里其他人的进出,里面三排人家,共十六户人家。
他们这一块已经算是村里难得的人家聚集地。
接下来要讨论是要不要把田地围进来,如果要围得话,他们可以和别人交换,把田地都换到离家最近
的那一边。
不过这有点麻烦,换了田地,长得庄稼也得换,总有势头好和不好的区分,不过他们打算可以把差距
拿粮食贴补,尽量把田地划到围墙内。
这样能够保证田地不被变异人糟蹋,但是修建围墙的成本会提高,可能他们一时间没有这么多的粮食
物资,所以便想让叶父出面看是不是能把价格说的低一点,或者赊欠,以后再还。
叶父把赊欠说了,价格那块就不好说了,大家一起修。其中叶父家是队员家里,叶芙和叶荣属于亲戚
,到底是个什么价码,真不好定。
最后自卫队给了同一个院子的人和队员家属同等的待遇,一下子,自卫队队员真是成了香饽饽,报名
参加自卫队的人数迎来一个高峰。
一切谈妥之后,就打算开始动工,村里有三处地方开工,这些人知道叶衡这一片的打算之后,也都和
周围的人家商量建个大院子,不过因为房子不够密集等原因,没有叶衡那片人家多,多数都是七八户做一
处。
商量之后大家都是咬牙打算把田地围进来,虽然一下子工程量大了,但是以后收成会有保障,长久来
看是划算的。大家还笑谈自己这也是一个小基地了,以后肯定过的不比基地那些人差!
这期间出了点问题,有些人家不肯换地,想着自己田地被围着,以后庄稼不会被糟蹋,又不用自己出
修建围墙的费用多好的事情。不过修围墙的人家也不会让人家白占便宜,直接说要么按土地面积分摊修建
的费用,要么以后别想进来种地。
有人想闹,不过一方有十六户人家,一方就算想拉亲戚帮忙,一个村亲戚连亲戚,两不相帮。这些人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换了田地,分摊下来的费用着实吓人,只为了一块田地不划算。
还有一些人家打听了修围墙的价格之后,琢磨实在太贵了,便找上里面的人商量,是不是可以两家合
成一家,让出一半房子,再把他们的田地也围进去,粮食他们按面积出。一些人家答应了,还有一些人家
没答应。
正式动工的时候原本的十六户人家变成了二十二户人家。自卫队派了近百个工人帮忙,加上二十二户
人家和亲戚帮忙,材料是早就准备好的,这段时间从白石村到工业区的车队就没有断过。
没几天围墙就成型了,三米高,一米厚,中间有一层钢筋,一扇朝南的大门,大门是由两扇铁门构成
,这几扇门都是里面人家中最坚固厚实的,叶衡家的大门就被拆走,装回了原来的大门,幸好当初没扔掉
,另一扇是徐家的。
除了两扇门之外,还从自卫队那买了一块极其厚实的铁板,形状和大门符合,晚上就放在两扇门中间
成为第三扇门。
大家对大门的坚固程度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满意,铁板的厚度加起来都有半米了,晚上门后再放一辆汽车,可以高枕
无忧了。
大家看着围墙满脸的欢喜,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其他人摸着厚实的围墙真是羡慕嫉妒恨一个,又开始盘算自己家什么时候开始,也修这么一个,这样
日子也过得踏实。
修建围墙一大堆麻烦,围墙修好之后还是一大堆麻烦。
看着自成天地的围墙内人家,一些人便想着来捡现成便宜,他们也不求搬进来,白天还是在自己家生
活,晚上就想睡这里,有人提出可以给一点房租,这房租收上二十年差不多就是一家平摊到的粮食。
每一位包租公包租婆都很忧伤,问的是自己亲戚,也没说白住。可是想想又有点不甘心。
叶父也处于忧伤状态,叶奶奶把他喊了过去,意思就是你们两兄弟一姐妹都住在一起了,你们弟弟还
在外面担惊受怕,你这个做哥哥能干看着,你家房子大,腾出一层给你弟弟一家住。
叶父就说,不是说好了,自己家这边修好就轮到他家修了,已经比村里人早一步了。
叶奶奶想着修围墙那一大笔粮食,就替小儿子心疼,一直说着要小儿子来身边陪着。
叶父想到弟妹的脾气和梁芳芳就觉得头疼的不行,想起家里儿女的脾气,偶尔接触还好,时间长了还
不得鸡飞狗跳。对着伤怀的几乎要垂泪的叶奶奶又说不出拒绝的话来,脸色难看的很。
叶衡闻讯赶来救驾,上次顶嘴之后她就没来过,叶奶奶看着她眼皮一跳,问:“是小叔说他们家要搬
进来,还是您想小叔搬进来?”
叶奶奶不想让二儿子对小儿子有隔阂,便道:“是我,是我,你们三家都在这里,就他家在外面,我
这心里空落落的。”
“那小叔的房子怎么办,小叔家还有一个大棚,这个大棚一年四季都能产蔬菜,产量还高,天冷的时
候还能把鸡鸭放进去,不会冻死,小叔叔就舍得。”
“可以白天去打理啊!”叶奶奶理所当然道,不是都这样的,原来家里的作物白天打理。
叶衡很开心的给叶奶奶分析:“您觉得没人会去偷吗,那可是一个大棚,家里里里外外还有那么多蔬
菜。小叔一家不在家还看得住吗?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白天在那里守着,晚上就没人翻墙什么的,为了活下
去什么事做不出来。难道家里的这些蔬菜的都不要了,少了这么大一笔收入,这以后日子可怎么办?”他
们这里围墙连着围墙,想翻挺容易,而且这事又不是没发生过,就是现在一些搬进来的人家已经有隐隐的
后悔,当时实在是太过冲动。
叶奶奶脱口而出:“不是还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