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这样大的一种蟹,它的蟹膏能差到哪里去?”
伍靖犹豫了一下说:“那你是认为这冬蟹的蟹膏比这大闸蟹的还好了?”
夏柳摇了摇头,说:“我倒又不是这样认为。我曾经吃过几回冬蟹,但是个头都不算太大,但是那蟹里的膏已经相当的可观。所以我想赵海生在现在冬蟹当季的时候肯定能捕到更大的冬蟹,这样一来那蟹膏自然就更加地惊人了。所以我认为这一场蟹膏之争最后谁赢谁输现在还在未知之数。”
“我也是这样的观点,这个冬蟹,我也试过几回,呵,真的是相当不错的一种膏蟹啊。”毛国栋也点头说。
“这样说来,我们还真的是有点期待这一场比试了。我们对于这个冬蟹都不太理解,我想赵海生一定会认真准备的吧,到时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一饱口福的。”马冰也乐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干这一行的,对于好的东西都有着一种潜意识的喜好。这个时候听到毛国栋和夏柳都对冬蟹大加赞赏,所以都生出一种试一下的期待来。
“对了,那个海蜇对龙虾,真的是出人意料啊。”伍靖又提起了另外一个话头。
对于这两道菜的比试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海蜇他们自然都知道是什么。对于龙虾那就更加知之甚详了。对于这两道菜的比试,马冰等四个人倒是一面倒地认为龙虾会胜出,而且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感到不可思议。以他们对程华的了解,程华肯定是不会占一个这样明显的便宜的,那也就是说赵海生提出的用海蜇来对抗程华的龙虾肯定是能斗个旗鼓相当的。
“难道这两道菜真的能斗个旗鼓相当?”马冰有点犹豫地问。
其实他问出的这一句话也是大家的疑问,自从听到赵海生和程华比试的食材的之后,他们的心里特别都对这海蜇和龙虾斗觉得不可思议,也都想过应该怎么样做才会让这两道菜有对抗性,但是现在看样子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的头绪。
“看来这会一道出人意料的菜啊。”最后,毛国栋慢慢地说。
“嗯。应该是这样的了。”
大家都同意这种观点,既然赵海生敢用海蜇来对抗威名远扬的龙虾,那自然不是赵海生疯了,而是说这海蜇肯定是有出人意表的地方。
马冰、夏柳、毛国栋和伍靖四个人一边喝着茶,一边谈论着赵生海生与程华之间的这一场马上就要开始的比试,因为一天之后这一场比试就要开始了。
……
赵海生也早就到了广州。他是昨天晚上来到的。这个时候他正在小六子在广州的房子里。
小六子这个房子还有一个大的院子,平时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高大的树木低下是几张桌椅,有空的时候可以坐在这里喝喝茶什么的,倒也有一番风情。
不过现在这个院子里给三个大的箱子给占据了不少地方。此进的赵海生正府下身去看着其中的一个大的箱子。
箱子里特制的,里面盛满了水,而水里游着的是十几条鱼,正是飞洲鲫。
这些飞洲鲫都是前一天抓的,抓来之后就养在这个箱子里然后就放在海鲜车里直接拉到广州市。
看着在箱子“横冲直撞”地飞快地游动着的飞洲鲫,赵海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也只有这种刚从河里抓起来的鱼才有这种野性,如果在箱子里养了一段时间之后那这种野性就会全部失去,那这鱼的精气神就完全不一样了。
野生鱼的味道与养的鱼的味道自然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而分辨这野生鱼与养殖鱼的办法当然有很多,但是其中的一个就是看这鱼有没有这个野性!
一般来说,这鱼如果在鱼箱子里很“不服气”一刻也不停地游来游去,大部分都是野生的多。
这水箱子里的十几条飞洲鲫正经时正在飞快地游来游去,一刻也停不下来。而且最让赵海生满意不已的是这十几条飞洲鲫每一条个头都极大,其中甚至有三条有成年人的手掌撑开那样大,而且相当地肥大,颜色偏黑,说得上是“腰粗体膀”了。这样的飞洲鲫一看就肯定是相当肥美的,所以赵海生那可是满意得很,能抓到这样的飞洲鲫已经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装着飞洲鲫的箱子里最大的,剩下的两个箱子那就小多了。而且这两个箱子也与装着飞洲鲫的这个箱子不一样,因为另外的两个箱子里装的不是水,而是冰。
里面的当然不会是飞洲鲫,而是冬蟹和捞,也就是海蜇。其中的一个箱子里是二十来只精心挑选出来的冬蟹,而另外一个箱子里则是两只大的捞。
对于这二十来只蟹赵海生也是满意得很,那可都是王铁花了大心思去捕的,然后选出来的。每一个都重近两斤!
最重要的是虽然重达两斤,但是蟹身却不大,反而比手掌还小一点,但是明显却厚了很多,这就是极品的冬蟹的样子:不要大,不要长,但是蟹身一定要厚!
蟹身越厚就证明这蟹膏越满、越结实。
所以说赵海生哪可能会不满意?捞就更加不用说了,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好东西。
所以说赵海生对于即将要和程华开始的比试充满了信心。正在此时,院子里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然后进来的就是潮磊和小六子等人,现在他们都暂时把手头的事情停了下来,专门帮赵海生来备战来着。
“老大,你看这个锅怎么样?”潮磊的手里拎着一个新的直径快一米的大铝锅走到了赵海生的面前说。
赵海生接过来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才满意地点头说:“没错,就是这样的大锅,如果没有这种锅,那我们这个冬蟹可煮不出好味道来。”
“用这样大的锅干什么?”跟在潮磊身后的小六子不明白地问。他和潮磊在外面可是一顿好跑最后才找到了这样大的一只锅。直径快一米、高也快一米的铝锅那不是一般的的家庭会用的,所以并不好找。
“呵,这煮蟹,特别是我们即将要煮的这种冬蟹,没有这样大的锅那可是万万不行的。这种冬蟹先就与一般的蟹不一样,蟹身厚,而且因为有蟹膏的原因,那就更加不容易熟了,所以我们要用这种大锅,而且得是铝的,而不是泥锅之类的,这样的铝蟹透热快,猛火一起,这一煮,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冬蟹给煮熟而且煮透。要不可就是浪费了这大好的蟹膏了,所以说我们要煮出好的蟹膏,还真的非这种的大铝锅不行!”
“原来是这样,我原来还以为煮这种冬蟹和煮花蟹一样的呢。”小六子摸了一下自己的脑门笑着说。
赵海生笑着说:“这当然是不一样的。这是两种不同的蟹,蟹身完全不一样,所以说绝对是不可能用同样的煮法的。当然,我们平时吃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的讲究的,能煮熟吃了就行,但是我们这一次不一样,我们是要和别人比试的,所以这煮法就得非常地讲究了。”
“呵,我觉得老大说得没有错,这一回可不是我们在家里自己煮着吃,可是认真点,我们得把所有的一切都想到了才行。”潮磊附和着。
小六子这一下不干了,他瞪了潮磊一眼说:“难道我还不知道这个?”
“得了,你们两个也别再斗嘴了,别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没有?”赵海生看到这两个活宝就要斗起嘴里,连忙打断他们说。
除了这样的一只大锅,赵海生还让他们准备了一些别的东西,那可都是比试的时候用得上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一些重要的调料,这可都是不可以马虎的事情。
“准备好了,老大,我们两个办事你放心。”说着,小六子把手里的一个大包放到了赵海生的面前。
赵海生点了点头,把包打开,他要仔细地再看一遍小六子买回来的东西是不是对得上号,这与信任不信任小六子的办事能力无关,而是赵海生知道自己的这一场比试是绝对不用输的,所以他得把每一个环节都要处理好,绝对不能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环节出问题,如果因为一件小事而导致最后的结果不理想,那他到时哭都没有地方哭!
……
此时和赵海生样在认真地为即将来到的比试作最后的准备的还有程华。他能在商场上取得成功与他精于算计的同时又谨慎小心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个时候他也正如赵海生那样在检查着一切,包括食材,包括调料,包括各种厨具等等。
这一场比试,他比赵海生更加输不起,所以他由不得他不仔细地应对。
直到把所有的东西都认真地检查了三遍之后,程华才停下来,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了起来。
在愣愣地出了好一会神之后,程华才站了起来,往自己的房间走去。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剩下就是见真章了!
所以,程华决定好好地去睡一觉!。
第三卷美食之争第七章蟹膏红如血上 ※欣里是广州郊外的一个小山,山卜长满了绿树。南方的堪”小树林大多都依然苍翠欲滴,更不用说现在还没有到冬天,所以整个小山,包括周围的地方所有的树林都依然绿意盈然,让人看着就舒服。
小山的山脚下的那一处树林更是高大无比,显然是有人故意而为之。而在那些高大的绿树中间,隐见屋檐飞出,而且不在少数。这里肯定居住着人家。
房屋靠止。而建,是四五幢的小楼,而在这些小楼的面前则是一汪方圆五六百米的的水塘。小楼与水塘之间是一块长三百米宽约五百米左右的空地,空地上除了正前方靠近水塘的地方留出了一处空的之外,也都种满了各种的果树。现在正值秋天,这些大大小小的果树上都挂满了果子,常见的石榴、黄皮果等等更是把树枝都压了下来。
“哈哈哈!这里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啊,唐老你真的是有福气喽。”一把爽朗的声音响了过来。
“呵,不是我吹牛。这个地方还真的不错。我这两年都住在这里,说得上是心旷体胖啊。”
这把声音里透出一丝的淡薄宁静,很显然这个被人叫做唐老的人一定是一个德高望得的人物,而且养气功夫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
水塘之前有一株大树。树盖如伞,笼罩着数十平方大的地方,而在这巨大的树伞之下此时正摆着一张古色古香的红木大桌,红木大桌之上是一套茶具,而围着大桌坐着有五个人,这六个。人虽然神态各异,但是无一不都是银如雪,显然都是有了一把年纪的人了。
当中主位坐着的正是刚才被称之为唐老的唐万千,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瘦小老头,坐在那里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但是那双眼睛如古井一般,让看到这双眼睛的人都不由得沉了下去,可见这个小老头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
这也就难怪他会成为这一众人之中的领头人物了。
其实,唐万千在广州的饮食界那是地位然,在这个行业里所有人见到他都只能是低头叫声唐老,仅此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地位有多么地。
而刚才和唐万说话的人叫做李心田,比唐真千还老上一岁,但是在唐万千的面前也只能虽恭敬地叫声唐老,很多时候这个地位是与年龄无关的。
其他的三个人分别是万宝、席强和季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