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渡秦 >

第87章

渡秦-第87章

小说: 渡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迎的队伍快到时他才起身穿戴,一边穿一边叹气。行礼时他还特地让两个下人扶着他,这样就可以佯装身子有恙避开这洞房夜了,其实他知道这事躲也躲不掉,但是如此之后,他对锦秀的愧疚就会减缓一些了,至少他心里是这么认为的。、

    两人一前一后郑重地向前走着,前面的新郎哀莫之极,身后的新娘欣喜羞涩……

    因为王翦的地位和声望,再加上又是大王赐婚的公主,是以来贺的文武百官竟有两百有余。

    新人礼毕被送入洞房后,宾客们按官阶列坐,宴会开席。位高权重的公卿和上将军们还有德高望重太傅和博士都坐在正厅,余下的文武百官则按官阶落座在临时搭建的喜庐里,长长的两列花簇紧攒极为壮观。

    平日在朝堂之上官员们大都不苟言笑,而像这样的喜宴正是相互结交的大好时机,看到位高的人平日里没机会搭讪的此时也趁机巴结,彼此传杯弄盏,好不热闹……

    韩南却是自个人在那垂着头自斟自饮。一是心中不快,其二他生性孤僻。怕别人对他的低贱出身侧目,在外面他是极少言语的,这与他在王家时简直判若两人。、

    其实对那些公卿们他不是不想结交,但他又受不得权贵们冷漠的态度。心道,也不过是些攀龙附凤的家伙,不过是时运好,生在了金窝又莫名其妙的得了大王的垂青,这又有何了不得的……、

    “韩将军——韩将军——”邻座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韩南偏过头一看,一个身板厚实的男子正高举酒盏,对着自己敬酒。、

    那敦厚的面上堆满了笑容“下官赵高敬韩将军一杯,韩将军为我大秦屡立战功,时为我大秦不可多得之将才啊,在下一贯景仰将军的英武,只是一直无缘结交,今日有幸坐在了一起,在下真是不胜荣幸啊”。

    这赵高也是出身低贱之人,他本是赵国王室的远亲,但他的母亲是个犯人,受过刑,地位低下,刑满释放之后便留在了安置刑满释放人员的‘隐官’,而赵高和他的兄弟们都出生在‘隐官’。

    但赵高自己却是个勤勉的人,他精通法令,善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尤精小篆,深得秦王重视,被任用为管理大王车马的中车府令,官阶虽不高却是近臣。且他平日又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在朝中也颇得人缘。而对朝中文武百官的情况甚至前世今生,他俱都做足了功课早已参透……

    今日见韩南坐到了自己身旁,他自是知道韩南的出身比自己尚且不如,也是同病相怜,是以趁机结交。、

    而韩南常年在外征战,对朝中的文官除了位高权重的几位本就识得不多,何况赵高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内官,他自是不识,只知道眼前这人一定不是公卿之列,本不想搭理。

    但人家在向自己敬酒,话又说得诚恳。平日里韩南是最不屑那些谄媚之人的,但是这谄媚的话说到自己头上,他又觉着人家说得极为诚恳,听着很是舒心。是以他也举起酒盏,微笑点头,而后一扬脖将酒一饮而尽。

    虽然他有对着赵高点头微笑,但他没有回些同样久仰的话,在赵高看来他这态度不免有些托大。其实这的确是事实,韩南对官阶比自己小的人态度一贯如此。、

    仅着一个照面,韩南在赵高心里就成了没有啥价值的人,倒不是因为生气韩南对自己的态度,而是赵高认为,一个如韩南这般出身低下,才华普通的人,不但不谦恭,反而托大,像这样的人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以赵高也就不再搭讪了。

    当然韩南也绝不会想到身旁这个赵高在十多年后会成为群臣忌惮,唯马首是瞻的赵丞相。不过他也没活到赵高风光的那天,这是后话。

    韩南见赵高不再理会自己,又转去向其他人敬酒,说的也是这些奉承话,心里极为不爽,暗骂赵高几句后又闷头自饮起来。

    不一会儿,身后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声:“韩将军——韩将军——”

    韩南扭头一看,原来是燕如的贴身丫头之眉。、

    之眉躬身低语:“将军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韩南于是起身随之眉走到园子里的花树后。

    之眉环顾四周确定无人之后,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折起的绢帕,递给了韩南:“这是我们小姐给将军的信。那奴婢告退了。”之眉说完即像只小鹿慌忙奔走了……

    来道贺的还有诸位御医,王离看到御医们忙殷勤地迎上去,稽首行礼之后,即开始询问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蜱虫。、

    御医们都摇头,说不认识。

    王离急急又问,那认不认识叫草爬子的虫子,好像是吸了血之后就变得很大了,他边说便用手比划着……

    御医们还从来没有看过一贯冷面淡定的小王将军这般焦急的模样,好像前几天他爹病了也没到这种程度。

    御医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认识。”

    “真的?”王离心里紧张起来,想期待又害怕下一个问题的答案会让自己绝望“那若是被这种虫子咬了,又该如何解毒啊”

    “解毒?解什么毒?这个虫子又没有毒,我们常在山上采药,我很多年前就被咬过多次了,没听过有毒啊。”

    “我也是。”、

    “我也是,没听说过有毒。”

    王离的心瞬时飞扬起来,宛若百花齐放,这么些御医都如此说,不会错了,看来只能是那丫头弄错了,那么,她就不会死了……

    “谢谢各位大人,谢谢……”而后王离风一般的从御医大人们面前消失……

    小素陪着锦秀呆在房里,在房里两人举盏高歌,庆贺王贲成亲,庆贺统一六国,庆贺TMD蹉跎岁月……

    笑着闹着直到涕泪纵横……

第三卷 沧海桑田 第五十一章 奉茶

    第五十一章 奉茶

    王离刚走近锦秀的房门口,就听到从里面传出来阵阵鸹燥的声音,似笑似歌又好似在哭。

    门口立着的丫头们面面相觑,还有的忍不住垂下头捂住嘴笑得肩头直颤。

    待王离推开门,眼前一片狼藉,酒盏已被打翻,碧色的浆酒横流满案,而始作俑者们则摆着香艳的造型……她们把臂相扶,跳着奇(炫书…提供下载…)怪的舞蹈,嘴里含糊不清地大声高歌,小脸像两朵桃花,领口已然乍开,胸前随着跳动上下夸张地波动……

    小素看到王离,乐颠颠地跳过去用双臂圈住他,在他脸上“叭”的猛咗一口,而后仰着头呵呵地傻笑起来,大眼也慢慢地眯起,目光迷离,嘴里娇声唤道:“夫君——夫君大人——”……

    美人微醺,艳若桃李,王离心里仿佛又有一团火簇燃起,他忍住想要吻住这殷红小嘴的冲动,扶着小素的肩头高声嚷道“素儿,那虫子没有毒,你弄错了,没事了,你不会死的!听到了吗;你不会死了!不会了……”

    可小美人已然耷下脑袋,只用均匀的呼吸声在回应他的话。

    顾忌外面的丫头,王离只有在心里默念:素儿,再忍耐几日,为夫定会守着你的……

    七树灯渐渐熄灭,夜已阑珊,窗外的雨滴从檐角滴下,发出令人困顿的“嗒嗒”声。

    信阳公主独自睡在宽阔的喜榻上,辗转于艳红的衾裯之中难以入眠,她很想去看看王贲,想着能亲手服伺他,又想到王贲和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羞涩地拉起被子盖住头……

    雨下了整夜,第二天信阳公主早早的就起身,只简单地梳了个髻,插上几只碧玉簪,穿着素净的锦衣即带着陪嫁过来的十八个宫女出了房门,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侧厅,准备向公公和阿姑奉茶。

    老夫人还未出来,只有王翦在饮茶。

    王翦看到信阳公主忙起身,欲行礼。

    信阳公主躬身相扶,嘴里急急喊道:“请公公莫要行礼,在府里自此只有王家的儿媳妇茗珠,再没有公主。请公公落座,待阿姑来了,容儿媳奉茶。”

    堂堂公主殿下,特别她还是大王最宠爱的公主,能说出这般谦恭的话来,让王翦不禁对她刮目相看,对她立马生出几分好感来,也就不再坚持。

    他躬身请公主落座,边饮茶边等老夫人。有机灵的丫头已为公主奉上茶水。

    哪料想公主笑面盈盈,轻声婉拒:“谢公公赐坐,只是阿姑(婆婆)还未来,儿媳妇哪敢逾礼坐下。”

    王翦捋了捋颌下白须,点头称赞:“公主能如此知书达礼,真乃我王家幸事也。”

    “谢公公夸讲,儿媳妇定当遵守本分,不让公公和阿姑劳神。”

    “甚好,甚好。”王翦先前还担心公主是金枝玉叶,被大王娇纵惯了,难以相处,未曾想她这般识礼。不过她就这么立着,王翦坐着也有些尴尬,遂命丫头去催催老夫人。

    公主又急急制止:“万万不可,哪有催促阿姑的道理。是儿媳妇想得不周,那儿媳先行告退,稍事再来。”说完向王翦屈膝福过,带着宫女们退出了侧厅……

    老夫人整好容装,由丫头扶着姗姗而来。

    她坐定半晌还不见儿媳妇前来奉茶,心下有些不悦,转念一想,人家虽是儿媳妇,到底还是公主,自是不比寻常人家。她对日后不免忐忑起来,于是问王翦到底要不要让公主儿媳来奉茶?她怎的还没有来?

    王翦斜睨着她答道,她早就来了,等了你这阿姑半晌,又怕我这当公公的不自在,是以先回房了。”

    他话音未落,一阵环佩声传来,信阳公主又进来了。

    原来公主走之前特地留了个丫头在外面等着,只要见着老夫人就回去报信。

    她见了老夫人忙躬身行礼:“阿姑昨夜睡得可安好?”

    有丫头已准备好茶汤,放在了边上精雕着镂空花纹的木制小托盘上。

    “嗯,很好,儿媳妇睡得可还好?”老夫人面露笑容,温煦和蔼,但她故意没问公主好不好,而是问儿媳妇好不好,这就是在提醒公主嫁过来就是王家的媳妇了。

    老夫人的提醒显然是多余的“是,阿姑,以后叫儿媳茗珠就好,这里哪有公主。”

    茗珠看着老夫人,一副乖顺的模样,很是讨巧。她款款跪下,行过大礼后丫头递过托盘,她小心接过高举至头顶“儿媳茗珠伺奉公公喝茶了。”

    王翦接过茶盏,喜笑颜开:“甚好,甚好。”接着又放了一个红绸小包到托盘上,算作见面礼。

    茗珠谢过之后忙让贴身丫头好生收起。

    老夫人和王翦都坐在一个木案后,茗珠又接过小托盘,将方才献茶的程序又来了一遍。

    见她完全没有公主的架势,老夫人心里欢喜的紧,自是没有为难她,只说以后要记得王家的规矩就是。也笑眯眯地端起茶盏,放在嘴边轻

    噿了小口。而后从宽阔的袖子里也掏出了绣花的红绸布小包放到了托盘上……

    喝完媳妇茶,王翦就传来早膳。命下人去请少爷和小少爷还有九夫人出来,一同用膳。

    老夫人瞥了一眼站在茗珠后面那一排穿着月白水纹缎袍的丫头,又垂下头喝起茶来……

    茗珠见状,立即冲着老夫人甜甜一笑:“阿姑,儿媳有一事要向阿姑禀明。”

    “哦?茗珠有何事?”

    茗珠指了指身后站着的那一排丫头:“这次茗珠带来了丫头一十八名,杂役三十个。还请阿姑收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