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品农夫 >

第39章

一品农夫-第39章

小说: 一品农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桩子了。

    至于水草不用愁,这块地以前育过秧,从自家池子里引了一条水沟把池里的水引过来,后来没有管它,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草。

    白天把小鹿牵到临时鹿栏就不用管了,晚上再牵回家里,把它和母羊关在一起。

    第二天,意外地发现鹿栏里又多了一头鹿,体格很大,亲昵地舔着小鹿,看起来是小鹿的妈妈,丢了孩子找过来了。

    庭霜又惊又喜,立刻用行动表示热烈欢迎,拿出美味的黄豆酱给鹿妈妈吃,还给它顺毛挠痒,给它取名叫“大花”,以后养的多了可以叫二花三花到百花千花类推,庭霜乐得见鼻子不见眼。鹿妈舍不得小鹿,只好在他家住下来。

    一下子得到两只鹿,全家人都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高兴,庭霜更是兴奋的睡不着,在地里挖了几个陷坑,坑上做好伪装,放上豆荚包谷和青草,洒上盐,还在其它地方设下套子,然后等着偷吃庄稼的梅花鹿上门。

    可惜几天过去,梅花鹿一个没见到,野猪也捕不到,狡猾的狐狸也没捉到,也没有山鸡,只捕到两只傻兔子。

    庭霜不会拾掇,怕弄坏毛皮,把野兔拎到张大全家请他收拾。

    “野兔子有草腥气,弄不好不中吃,我给你炒一盘,晚上你来吃。皮子我帮你硝好,冬天可以弄顶兔皮帽戴,很暖和。書香門第”张大全说。

    “好啊。”庭霜高兴地答应了。不到晚饭时就过来看他怎么弄。

    只见张大全把兔子洗净切块,锅里放油,油要多要热,放葱姜辣椒和花椒一起煸炒出香味,再放入兔块,加黄酒酱油焖熟,还加了一小碗先前炼好的舍不得吃的鸡油,临出锅再加葱头旺火炒干,因为野兔草腥昧大水分少,所以用了重料。

    兔子弄好,红艳艳的,两人上炕喝两盅,庭霜夹了一块放嘴里,又香又辣,简直让人把舌头都要吞下去。看来农村也有美食家啊,庭霜吃得美滋滋,不停下筷。

    两人边喝边唠,庭霜说起挖的坑下的套只捞了两只兔子,最想捕到的山鸡一只也没有,真郁闷。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美丽的山鸡,一直想养一只,可是见不到活物,漂亮的标本也得好几千甚至上万元。

    张大全笑笑:“现在捕山鸡不中,等入冬没吃的了,山鸡才会下山找吃的。”

    张大全给他讲狩猎的事,等秋末冬初,草衰叶黄,野牲口没了隐蔽的地方,容易暴露。而且这时毛丰肉肥,更是捕猎的好时候,带上猎狗,把藏在树丛中的山鸡惊起,人就可以把鸡射落,

    可以拿棒棍叉子后打乱草,惊动隐伏在草丛中的兔子,这个时候,架鹰的火速松口手中的皮套,让鹰起飞。

    打猎的人能猎到猛虎和熊是最光荣的,当然那种情况极少,更多的是猎到狼、狐狸、狍子、獾、山鸡野兔什么的。秋后的兔子和獾又肥又大,别提多好吃。

    庭霜听了直流口水,巴不得马上去打猎,又好玩还有好吃的,多美啊。

    张大全笑:“你小子以为打猎好玩吗?很辛苦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庭霜自然不信,雄心勃勃想露一手,准备回去把箭法好好练一练,至少能射中个会动的东西。

    吃饱喝足趁着月色回家,庭辉和宝琪不乐意:“你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也不说给我们带回一点。”

    庭霜嘿嘿一笑,从身后拎出一只兔子,张大全已经给他洗剥好了。

    “瞧,这是什么,明天给你们弄。”

    庭霜做的是烤兔子,方法简单,把兔子切块,拌好调料,把盐、酱油、葱花蒜泥姜末兑汁、加花椒八角磨的粉,调成糊状,把兔块腌好。然后找个破陶盆,放上木炭,架上几支铁钎,把腌好的兔块放在上面慢慢翻烤,一边翻烤一边用刷子沾着酱油辣椒油兑的汁,肉厚的地方用刀划开几道口,让味道完全渗入,烤得红灿灿油光光的兔子冒着热腾腾的气,香味直扑鼻端。几个人围着兔盆,一边咽着口水。

    快要熟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居然是小叶。

    庭霜笑着招呼:“你是属狗的不是,知道这儿有好吃的,闻着味进来了。”

    小叶嘿嘿一笑:“我真有口福啊。”

    六个大男人,再加上少年小豆子,妇女李嫂,共八口人,一只兔子明显不够,很快就一地的骨头,美味吃到肚里,只觉得越吃越饿,很想再来点什么。庭辉咂巴着嘴,左瞧右瞧想再找什么东西来烤,于是又烤了几块馍片,很快,焦黄的馍片也被一扫而空。

    吃完美味,小叶说明来意,大意就是他想辞了城里的活儿,在乡下种地。因为几月前在这里种稻时强烈感受到了村里人的淳朴和热情,爱上了这片土地什么什么的。

    庭霜大喜,他还想继续开荒,养鹿养兔养野鸡,正愁人手不够,现在有了这个种地好手帮忙,真是太好了,果然穿越主角的人品就是好,连种地都散发着王霸之气,还有人乐意做小弟。当即表示以后的收成愿与他分成。

    村里人知道小叶愿意来这里安家,也很高兴,拿来了吃食探望。

    庭柯从城里回来帮着秋收,爆出小叶辞工种地的真实原因。

    原来他看上织房一个女工,好不容易攒钱买下一只镯子做礼物鼓足勇气求亲,那女工嫌他家无恒产,眼睛又长得小,很干脆地拒绝,对其他人说小叶这人没礼貌,和他说着话,他居然睡着了。

    小叶碰了钉子还被嘲笑眼睛小,面子里子都挂不住,想起种稻时庭霜对他极好,便打算在乡下躲一阵安慰受伤的心灵。

    庭霜已经把他当自家人了,听说他被人笑话眼睛长得小,很不服气地打抱不平:“眼睛长得大有什么用?能拣到金还是拣到银咋地?一刮风还容易进虫子呢。”

    再吼那几个在炕上笑得前仰后合的家伙:“笑啥笑?你们眼大拣到钱了?”

    又安慰小叶:“你别理她,她是嫌你没家产所以找借口拒绝,其实你的眼睛很有神。你放心,跟着我,保证三年内让你买地买牛娶个好媳妇。”

    “嗯。”小叶郁闷地答应一声。

    庭霜看他烦闷,拉他到开的稻田上溜达。

    当初种的稻子不负期望,长得杆高穗长,稻粒饱满,对于在这片土地洒下汗水的人来说,这个秋天是金色的。

    庭霜看着亲手种出来的庄稼,象看着自家茁壮成长的娃,满心欢喜,说:“稻子的收成要比其它庄稼要高,我估计每亩能打个四五百斤吧?”

    小叶却摇头:“别高兴太早,没收到仓里的粮食还不是自己的。”

    以前曾经有过这种事,农民磨好镰刀准备秋收,可是接连下了十天半月的秋雨,稻子直接在杆上发了芽,所以,庄稼人说:粮食不入仓,不是自己的粮。为了抢收抢种,这个时节,大家都是拼命的干。

    庄稼人最盼望的秋收到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金黄,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打仗一样的抢收抢种,忙得脚打后脑勺。

    挖红薯运红薯全是重活,埂子沟沟坎坎,举步维艰。大孩子帮着挑送,小孩子装筐,衣服被汗水打湿,晚上秋风袭来,寒冷刺骨。

    一部分红薯用地窖存放,大部分必须马上刨片晾晒,这是女孩子的活,一大堆红薯刨成一片片,再一片片摆好,一干就是半夜。

    除了挖红薯,还有掰苞谷,苞谷棒子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飞向苞谷堆,不一会儿就堆得象小山一样高,平日里慢吞吞的老牛也比平时欢实,翻着四蹄拉着一车粮食回家,驾车的老汉脸上褶子都带着笑意,妇女们把包谷挂到檐前,象挂着一串串金坠子,一部分马上搓出来。

    三春没有一秋忙,这是一个最忙碌的时光,有农谚说“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绣女也要出闺房。”

    这同时也是最快乐的时光,人们脸上都挂着笑,俗话说“囤里有粮,心里不慌。”能够吃饱肚子,是庄稼人的期盼。

    宝琪啥都不会干,也吃不来苦,只牵着母羊在草地上溜达。乡亲们看他的眼神很怪,宝琪也是有眼力的,很快就明白,在这个农忙季节,他实在是太过清闲了,跟这繁忙热闹的场景完全格格不入,别人忙的根本没功夫搭理他,他也觉得自己这样不行,可是又不会干别的,只好和那些小孩子们一样,拎着筐子跟在秋收的人屁股后头拣稻穗。

    庭霜看着他笑,伸伸腰,朝旁边的庭辉一挤眼,唱道:“是谁在祸害庄稼呀?”

    庭辉很默契地跟一句:“小宝。”

    “为什么不抓住他呀?”

    “嘣哒。”

    “因为他呀长了四条腿呀,一抓一嘣哒呀。”

    宝琪半天才反应过来,气咻咻拿着地上的土坷垃砸他,田野里传来阵阵欢笑声。

    为了秋收,孟家还雇了几个短工,李嫂管做饭送饭,小叶收稻又快又好,四兄弟学着他的样收稻,平安负责打捆,宝琪不会使镰刀,就负责专门运送,一手拾一捆,放在牛车上,大家看在眼里很惊讶,没想这家伙臂力蛮大的嘛。

    庭霜说:“小宝很了不起呢,他射香头用的是八力的弓,力气大着呢,有重活只管使他就对了。”

    前半句宝琪听了还受用,后半句让他很有想揍人的冲动。





41吃饭号角

    连收三天的稻子,家里的场院已经堆满了。其他人在地里收稻,庭霜在家里的场院里脱粒,这一季的稻子很争气,稻粒很饱满,脱起粒来也容易些。拿一大把,用力在地上拍打,就可以把稻粒脱下来。庭霜力气大,不一会儿打下来好几捆,剩下的稻草堆在院子角落当饲料,李嫂把稻粒装筐收起来,小鸡赶紧冲过来叨着漏在角落里的稻粒。

    可是家里没有碾米的工具。庭霜只好一趟趟赶着牛车把稻粒运到城里碓房,碾出米来直接卖到城里的大丰粮行,再把谷糠拉回来,这个可以喂鸡鸭什么的。碾房碾不及,家里有没有多余的仓房,只好把稻子卖到粮行,比直接卖大米便宜许多。算计了一下,还是自家有碾房比较划算。

    看着一捆捆的稻子运回家里,庭辉无比兴奋,说:“当初大哥开荒时,村里人还说怪话,说这不是正路,说不该借债,说什么手里有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事,说得头头是道,现在他们没说的吧?”

    正如他所说的,村里人看着眼馋,已经有人找上门来,想买些稻种,来年也打算种稻。庭霜仍然禀着有好处大家赚的宗旨,答应来年提供稻种。

    对他的做法,庭辉也习惯了,撇撇嘴没说什么。

    对于辛勤劳动的人,庭霜的宗旨是绝不亏待,交待周婶每天炖鱼吃。

    先前在秧苗长得差不多时,放了几百尾鱼苗,本来稻田养鱼就是有一打无一撞的事,所以没有在这上面多用心。经过几个月的自然生长,鱼已经长到一斤左右,被偷吃的水鸟祸害了一些,逃跑了一些,被孩子们捉了一些,还剩不老少。

    稻田放水后,鱼都集中在稻田中的十字形鱼沟里,庭霜买了条鱼网,一网撒下去,能捞个三四条,小豆子拿着个小网兜,一下子也能捞个一条两条,有时还能捞着青蛙,但是庭霜说青蛙是益虫,不能吃它,小豆子又把它放回水里。

    每顿饭都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丰盛,草鱼在锅上咕嘟的时间够了,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