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喜欢的男孩-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欣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从来不喜欢擦鞋。她不喜欢把鞋子擦得锃亮给别人看,也讨厌鞋油沾在裤脚上。程远经常笑她邋遢,却总是在她上班前替她把鞋子擦得干干净净放在门口。所以她从来不用担心鞋子脏了,也从来不为今天上班穿哪双鞋子的问题纠结。
不喜欢擦鞋的人自然也不喜欢洗鞋子。所以一年四季,苏欣都喜欢穿皮鞋。程远说,夏天的时候穿运动鞋透气,对脚有好处。她执拗地说,运动鞋洗起来很麻烦。程远说,不怕,你穿。我洗。于是,安踏的运动鞋,买了一双又一双,她从来没有自己动手洗过。
苏欣原本瘦弱。但是身体也不差。自从跟程远在一起以后,却落下了痛经的毛病。每个月那几天,总有一天痛得死去活来,头晕眼花,毫无食欲。因此,每个月她不得不请一天假在家里休息,常常辛勤工作一个月,总是拿不到全勤奖。每当这时,她就责怪程远:都怪你!程远也为此自责。除了那几天拿一只热水袋放在她肚子上,晚上睡觉帮她揉肚子,一杯接一杯的给她泡蜂蜜或是红糖水,他带着她看了西医又看了宁波有名的中医。
那中医是专门看妇科疑难杂症的。每天都有从宁波各地赶去的病人慕名而来,天不亮就到医院排队挂号,把门诊部门围得水泄不通。因为苏欣周六还要上半天班,所以程远每周一个人在这一天很早就去医院排队,等苏欣下班赶到医院,差不多也就轮到她了。每一次看到他鹤立鸡群般挤在一群妇女当中,她就忍不住笑。
看完病,拿着药单去医院的电脑煎药室煎药,然后第二天一早还要来医院取煎好、密封成一袋袋的中药,这个任务自然又落到程远身上。每周上一次医院,每煎一次药服用一星期,所以每星期都要去。这次马拉松式的看病,一看就是半年有余。
人说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苏欣服用了大半年的中药,病情却不见好转。药是一日三服,中间那次,她不得不带到公司去服用。这样一来,日复一日药不离口,她成了同事口中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坚持了半年之后,她闻到药味就想吐,也对那个所谓的名医失去了信心,打死也不上医院去了。没想到断药之后,症状却奇迹般地慢慢消失了。
有人说,男人在追到女人之前百般讨好,追到女人之后就不那么在乎了。但是程远,跟苏欣在一起后,似乎变得更体贴了。
他曾经说要让苏欣学着烧饭,但是每一次她要学的时候,他总是说,你别动!你烧饭,我怕!她问,怕什么?他答,怕你跟卖盐的有仇,怕你只知道吃素!她笑道,那我注意点不就行了!多烧几次不就会了!他坚持道,有你学的功夫,我老早饭菜烧好了!
他们从不吵架,即便是为某件事拌几句嘴,道歉的肯定是他。她偶尔耍耍小脾气,偶尔无理取闹,他都会让着她。
冬天的时候,苏欣常常睡到半夜三更小腿抽筋,痛的时候她把床踢得咚咚响,程远就在半夜起来给她按摩小腿,直到她不痛了才重新躺下。
他给她洗头,给她搓澡,动作轻柔,细心而有耐性,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每一份小小的感动,都让她坚信。程远就是她这一生想要找的人,无论如何她都要跟他在一起,就算将来父母反对。她也要坚持跟他在一起。她已经认定他就是自己的老公,她的眼里再也看不到别人,心里也再装不下其他人。
这一年。是她最顺心最快乐的一年。工作和感情上的双重收获,使她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因为公司的规模在逐年扩大。一年前,公司在江东某地买下了一块地皮,用于兴建新办公楼。
2008年6月底,五层楼的新办公楼建成并装修完毕。全体人员欢天喜地的搬迁到了新的工作地点。
新的办公楼从内到外透着一种气派,而且有了自己的员工餐厅,以后午餐再也不用出去吃或者叫外卖。跟以前相比这里较为偏僻,但是环境良好。交通依然便利。
看着全体员工都把好奇心收回来,正式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女总把苏欣叫到办公室说,五楼样品室,目前还没有想到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这个任务就交给你来完成。
她责无旁贷地接受下来。
五楼样品室,她已经去参观过了。
跟以前的样品室相比,现在的样品室占据了办公楼五楼的整个楼层,面积有五百平,足足大了两倍还不止。楼梯上去是一个玻璃围成的洽谈室。门口两旁摆放着大盆的绿色植物。洽谈室外面的空地上铺着大块的仿真绿色草坪地毯,洽谈室里边一张正方形钢化玻璃桌,四张椅子,一台双门冰箱靠墙摆放。角落里一台立式空调,旁边一台饮水机。
玻璃房两边各两间就是样品室了。房间里四面白墙,顶上装了中央空调和射灯,整个空间里空空如也,说句话都能听见回声。接下来怎样设计装潢,样品怎样陈列摆放,就是女总交给她的任务了。
接到女总的指示,她立即着手从阿里巴巴网站上寻找设计公司。
几经筛选,她就近选择了三家口碑不错的设计公司,通过网上交谈和电话联系,预约他们分别来公司洽谈。
女总在交给她任务的时候说,不管找哪家设计公司,价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效果。洽谈的时候,她也向设计公司的人传达了女总的意思。
第一家来洽谈的设计公司,听了她的要求,看了样品间,提出先付一半设计费,然后才绘制设计图。她想了想,觉得他们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是目前还要从三家中选出一家,在听取其他两家的意见之前,如果付设计费给他们,以后的设计方案如果不被采纳,那这部分开支不是白白浪费了吗?她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当即婉言打发他们走了。
第二家设计公司,听说老板愿意花大价钱设计样品室,立即向她建议,选定他们公司,然后双方联手拿到这个项目,将来得到的酬劳给她提成。
听到这话,她付之一笑。这不是怂恿她接受回扣,吃里爬外损害公司利益吗?入职以来,女总对她一直不错,这里的工作氛围很好,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她深知老板把这个项目交给她负责,是对她的信任,也是对她的考验,作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员工,怎么能做这种事呢?她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他们把话说到这份上,她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也产生了怀疑,这家设计公司也被她排除在外。
第三家公司做的比前两家都要好。他们没有要求先付设计费,也丝毫没有谈及回扣的事,只是参观了样品室,丈量了房间的总面积,然后做了多套设计方案,绘制了设计图,并且还制作了色彩鲜明的效果图亲自送到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工作效率、公司实力都可窥见一斑。经过比对,征求过总经理的意见,最后很自然地选定了第三家设计公司来完成样品室的设计。
经过几次接触,苏欣跟这家设计公司的人也成了朋友。签设计合同那天,公司的项目经理竟然试探着提出让苏欣从公司里跳槽到他们单位去,还向她承诺,在他们公司,她将得到更好的薪资待遇。她含笑拒绝了。
在职场的道路上走到今天,她也经历了不少坎坷,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已经很欣慰了,她并不奢望做女强人。其实她只是一个简单的女子,不追求升官发财,只要能自食其力,衣食无忧,守着自己的小小幸福就知足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报纸上的寻人启事
七月的甬城,台风来势凶猛。
周五晚上,气象台发布了台风黄色预警。
程远说,要不明天请个假,不要去上班了,反正只有半天。
苏欣不以为然地说,不行,以前请假太多了,现在身体好好的,干吗要请假?不就是刮台风吗?这在宁波很正常!
周六一早,外面狂风大作,暴雨一阵接一阵地随风肆虐而下。
街上行人稀少,公交车缓缓地逆风而行,街边的树木被狂风摧残得东倒西歪,折断的树枝连着树皮奄奄一息地挂在树杆上,有些彻底断掉的枝丫躺在马路上,地上沾着雨水的树叶,随风东一下西一下地翻滚着。
程远说,你非要去,今天必须让我送你。看着街上的破败景象,她妥协了。
因为地上一片狼藉,加上风雨的阻力,这一天交通严重堵塞了。
车载收音机里,宁波交通广播电台的记者正在现场报道路况,旁边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也不时对着话筒提醒出行的人们注意安全。
程远听着广播,尽量把车子开到交通比较畅通的道路上。一来二去,绕了不少弯路,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晚了。
办公室的门,采用的是密码刷卡门禁。进了办公室,奇怪的是,一个人都没有。看了刷卡的时间,已经过了上班时间,她有些纳闷。
她一面拉开办公室的遮光卷帘一面思忖,同事们一定是被这台风阻隔住了,要晚一点来。这样的话,大家集体迟到,也情有可原,月底做考勤报表的时候她就可以给他们记全勤。相信总经理那边也不会有异议的。
这时候办公室的电话接二连三地响起来,难道是同事们打电话来请假的?随便拿起一部电话接听,是女总打来的。听到她的声音。女总惊讶地说,你一个人在公司啊?昨晚我打你电话让你通知员工今天半天班取消了,结果你手机一直关机。后来我亲自给他们一一通知了,还让他们转告你一下。你不知道啊?
“啊?我手机可能没电自动关机了。我不知道。”她抱歉地说。
“是吗?那你今天如果有工作要做,给你算加班,没什么事就早点回去,礼拜一到财务处领五十块打的费。”女总说。
没想到阴差阳错的来上班,却意外得到了公司的五十块补偿,虽然只是一点小小的恩惠,但是看得出老板对员工真的很体恤。
挂掉女总的电话。她立即翻开自己的背包去找手机。可是翻了好几遍,包里哪儿有手机的影子?办公桌抽屉里也没有。细想起来,她已经至少两天没有摸过手机了。
跟程远在一起后,两个人朝夕相处,很少打电话,也基本用不着打电话,除非有什么事。她的朋友不多,给家里打电话也是十天半个月才打一次,所以手机多数情况下是安安静静的躺在包里,很多时候是被她当做表来看时间的。这会儿手机不见了。她也想不起来落在哪里了。
抱着一线希望,她用办公室里的电话打给程远,程远在家里找了半天答复她说,只看到充电器。没找到手机。
种种迹象表明,她又丢手机了!这是她在这家公司上班以来第四次丢手机!
苏欣是个牛脾气,她不愿意做的事,谁劝也没用。
就拿上下班来说,程远每天以车代步,是有条件接送她上下班的。但是她坚持不干。她说同事们都是自己乘车的,如果每天让男朋友接来送往,未免太矫情,被同事看见不好。另外她自己有公交卡,乘车很方便,下了班还可以跟同事逛街,如果让他接送,就失去了自由。另外,程远上班时间比她早,下班时间也比她早,早上要做早餐,晚上要烧晚饭,她不忍心让他为了自己再辛苦地跑来跑去。程远拗不过她,只得由着她高兴。
宁波公交车上的小偷不是一般的猖獗。
苏欣又是不温不火,与世无争的性格。车上经常人满为患,很多人蜂拥而上,看到座位就去抢,她从来不和别人争,宁愿一路站着也不去抢座位。
她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