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 >

第123章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第123章

小说: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自小买来的丫鬟自是不大记得原先家里的事儿,又是经过三媳妇洗脑轰炸,更是不记得名字的,何况丫鬟名字只有主子赐了才算有名字

“奴婢今年虚岁十三,六人里最大,管事见奴婢有几分资质,便让专攻珠算,茶艺,书法”

眉目端庄姑娘妥帖行了礼,林熙菡点点头,知道这是安家培养的内管事儿,多管着自己日后内院账目和书房

“那你就叫松烟吧,墨染松纸,将产业上的账目理清,交接好庄子和铺子上的账目,切莫被糊弄了去”

林熙菡吩咐,松烟磕头称是,林熙赐的名,可以看出来对她的重视,要知道古代女子的嫁妆才是女子安生立命最重要的东西,而她日后更多是接管林熙菡内外账目的对接

当然现阶段她年纪鞋最多跟着兰嬷嬷学习,但是日后她必是林熙菡身边的心腹,也是笼络外大管事的第一人

故松烟虽然稳重,还是眉宇间露出淡淡喜色

“奴婢与姐姐同岁,六人排二,学的多是珠算,品香,衣料,珠宝,赏玩,字画之类的主子用度琐事”

这是个细眉细眼的小姑娘,和松烟一般大鞋看起来却小了不止一岁,五官没开,但可以看出日后是个温柔多情的姑娘

林熙菡有些迟疑,这么个温柔的姑娘日后多管着林熙菡库房和身边日用,能行吗?

要知道主子家的珠宝首饰各类家当是非常多非常杂的,放在库房和屋内极易被人摸了去,往往管着这类的管事比管着小丫鬟调教的嬷嬷还要严格

调教嬷嬷管着上下奴婢的责罚,但她也管着赏赐和丫鬟挑选和升职

但库房管事嬷嬷却全是罚,没有赏赐的时候,多被骂做瘟杀

林熙菡犹豫片刻,再想好在这时间还长着,不说话再换,便道,“你通珠宝首饰,长得又文雅,那般子珠翠着实辱没了你我记得有一种彩石叫做紫云石,色彩艳丽质地温润,有‘滑而流墨涩而不磨笔’的说法,最适合做砚台,也是书房四君子,故你就唤作紫云吧”

紫云听林熙菡取的名字雅致又用心,脸上露出一喜,她知道自己长得文弱又雅致,一般做丫鬟也是多留用陪嫁丫鬟的,但陪嫁丫鬟哪里是人熬的,现在主子取了这名字想来还是日后留用她做管事嬷嬷的

“主子,我今年十一岁了,我没姐姐们懂得多卧底后妈的腹黑儿子珠算打得也一般”说话的小姑娘长得极为可爱,眼睛圆圆,嘴巴小鞋好似松鼠,她会的少算是里面学得最差的,含着泪道,“但是我会刺绣,也能相布料”

世家生活除了小姐要精通百艺,就连身边的管事丫鬟也是自小才艺培养的,林熙菡一听小丫鬟只说了两样便知道她学艺并不精,或者说不够聪明

林熙菡朝兰嬷嬷看去,兰嬷嬷点点头这小丫鬟想来也不是无用的,怕是这刺绣和相布是专精的,定是留在针线房的管事儿

“那你会几种绣法,日冲祥云要多久,是否会织布印染……”林熙菡问的细致,丫鬟们学的这些每个世家小姐女学均是要学的,只是不像身边伺候的专精一块,而是讲究多懂,免得被奴才糊弄了

小丫鬟见林熙菡问的细致,也知道不会直接撵走自家,遂道,“我原先在胶州跟着针线房的嬷嬷学了羽线粤绣,后来跟着小姐去了江南又学了双面苏绣,这个最擅长整整学了四年,期间又学了和苏绣相似的徽绣其他湘绣蜀绣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皆多是学习了点,但不及苏绣擅长”

小丫鬟想来极为喜欢女红,说起来眉飞色舞,华嬷嬷也道,“听那位说是天生是吃这碗饭的,难得的人才”

林熙菡自然知道是谁,听那位提了心里也是了解的,便道,“你擅长刺绣又喜爱刺绣,便换做红绣”

红绣爽利磕了头,甜甜一笑,“谢谢主子”

林熙菡也会心一笑

“我只比红绣姐姐差一天,也是十一岁,跟着姐姐们什么都学了点,喜欢吃,故擅长做膳食和养生”

这位成日里厨房混的姑娘却是这六个里面长得最好的,便是气质温柔的紫云也不及她半分,特别是她发育的极好,胸前鼓鼓,比最年长的松烟看起来大些,五官艳丽深刻,皮肤白皙细腻,一头黑压压的长发又浓又密,根本不能绾成发髻,只能编成两条又长又粗的辫子

林熙菡喜欢美人,看到她这样的美人,眉毛都挑起来了,突然想起她的身份来,“你是和红绣一起从胶州来的吧”

林熙菡记得陈二奶奶挑的六个丫鬟好像最后就留了两位,一位是胶州本地的红绣,一位是独龙族山上被撵下来的寡妇的女儿

“嗯,奴婢阿爸没了,阿娘病弱,便从怒江到了胶州讨生活,没想到阿娘也没了,奴婢就无家可归了,好在主子买了奴婢”独龙族女孩说了,红绣也心有怯怯

林熙菡心中一叹,“你我亦如此我曾经吃过怒江一美食唤作‘依珠梨’,肉质洁白细嫩,想来怒江的姑娘美貌定是吃多了美食,你便唤做珠梨”

珠梨含泪退下,她其实已经不大记得家乡的事儿,只记得阿娘模糊的脸和吃不饱的饥饿感

最后两位上来的钱塘的姑娘,皆是十岁,比林熙菡大半岁,一个巧言善语,擅长棋艺谋划,精通制作胭脂盘发打扮,一个沉默寡言,但是极为擅长管理,精通律法族规,算是活的典籍,就连林熙菡这个没事背大胤律的也不及多之

林熙菡便分别给两位水乡姑娘取名,“绾容”和“瑾言”

因二位年纪鞋便没有补上大丫鬟的缺,而其余四位便补上大丫鬟的缺,免得被牛老太太抓到,明白塞人进来

至于玉琼,年满十五均是要考虑嫁人问题,林熙菡年纪鞋也不曾参与她的嫁娶,只是给她准备了田契嫁妆,而婚事是兰嬷嬷替她精心挑选的管事儿,日后主要管理林熙菡在京城新置的庄子以及监督巧儿的动态

第三十章   占城稻

(     牛老太太撵了梅香一家子没多久,林熙菡这般就偷偷买了来请使用访问本站

兰嬷嬷一直不是很理解林熙菡将这发卖的丫鬟买来的用意,在她看来这些丫鬟都是买主的贼子,没的打杀就是厚道了,如今进了下三滥的地方也是合该的报应

林熙菡看再不说,兰嬷嬷心里也会有些想法来着,故偷偷将屋里文书取了来,兰嬷嬷看了才笑道,“还是小小姐想得远这一般人家只想着哑了奴婢送到矿山上,逃出来,又不会说话,怎想到还能泄了主子的秘事只是那位怎的能听懂哑巴的话来着”

“呵呵,这还要谢谢华嬷嬷来着”

林熙菡一说,兰嬷嬷也朝华嬷嬷望去,华嬷嬷也不卖弄直接解释道,“这一般世家勋贵好名声,打杀奴才,怕留了暴虐的名声,撵了出去又怕泄露了身边的事儿故多是假仁假义的灌哑了奴才,切了他们右手大拇指,又哑又不能写,再往矿山盐井那等子脏地方一发卖,更是生不如死,没的几天就没了”

“只是活人哪里让尿憋死”华嬷嬷嗤笑一声,“我身边这位原也是高门主子心腹,只是一次替主子办事聋了耳,就被主子撵了出来我捡了他,回去做门房,没想到他倒是个聪明的,竟然能够不听声音,就看唇,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我见了就专门收他做那些毒哑的人的嘴巴”

兰嬷嬷点头称是

没一会儿,林祥那边传了信,梅香家里还真得了些消息

林熙菡瞄了几眼,知道大概内容,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嬷嬷,你看看过一会儿我去二房坐坐”

兰嬷嬷只看了小半就破口大骂,“老瘟神恁不要脸,老而不死是为贼”

甄夫人打林熙菡产业的主意,又怕被人指着鼻子骂,故让牛老太太遣了二媳妇和三媳妇来和林熙菡讨要庄子和店铺的收益,只是没想到李氏奸猾,装病了事,文氏糊涂,但有个狠厉的继女,被压得不敢出来作现

一计不成再出一计,甄夫人忽悠了大儿媳妇小畔给衙门的下帖子,将林熙菡的产业收益一分为三,一份给衙门,剩下婆媳平分

小畔丈夫林大少爷官位不高,自己在牛家也不是什么得意的,手上银钱陪嫁不多早就对七房产业垂涎不已,甄夫人出了主意,她是又害怕又兴奋,最后又出了个损人主意,夏收的衙门收去就收取了

她们管着林熙菡的产业,直接将这些产业租赁五十年价格压得低低的,只要一次性给银子就成

她们这主意真真打得极好又无耻,让林熙菡简直没法子找纠她们麻烦

盖因今上如今的确将产业托管交给了国公府国公府的确有权利租赁林熙菡手上的所有产业,而且按照大胤法律,她们没有发卖林熙菡产业,只是租赁并不算侵吞孤女产业,林熙菡也没法子告她们

最主要的是租赁产业的银子只要林熙菡不曾出嫁,那是完全不能追究这笔银钱何况大胤世俗人情,一般族人替孤女托管产业,那孤女成年出阁前的产业收益一般也不会与族人计较,均是不追究算偿还养育恩情这种做法不符合法,却符合情俗

可,人又有多少五十年来着,林熙菡产业一租赁五十年,就意味着林熙菡这一辈子都用不到父母留不下来的产业

兰嬷嬷简直气得肺都炸了,这种做法太无耻了,京都勋贵世家会鄙夷国公府,但是对于大笔利益来说,又有几个能保持平衡心的,林熙菡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林熙菡不想吃这个哑巴亏,唯有出嫁后,直接将国公府告上衙门,但是这样林熙菡的名声也全无,这是两败俱伤的办法

好在现在因为梅香一家在林熙菡手上,梅香的父母兄弟均是在老太身边伺候的,林熙菡能够早早知道确切的消息,早做打算,让大房租不出去

只是世人逐利,大房狠心贱价租赁林熙菡产业,林熙菡又能阻挡几人

“去给薛二爷和崔大舅母传个信儿”林熙菡朝松烟吩咐道,如今房里还是嬷嬷掌事,几个丫鬟年纪鞋多做跑腿的杂事儿

林熙菡复又想起什么,“不,给林祥几个传些消息,让人查探一下老太太和大伯母想要租赁的产业”

松烟点头称是,兰嬷嬷又问,“这事儿,为了不给舅奶奶消息来着”

“事情总不能一直麻烦崔薛两家,何况这事儿就是找揪上崔家,也是没法子解决的,那是打着上面的脸面”

林熙菡一叹,兰嬷嬷脸色一白

的确,林熙菡的陪嫁产业是今上最后下令契书什么的交到银号,这管理产业还是林家做主的,崔薛两家只有监督权,简单来说只要国公府没买卖了这些产业,薛崔两家是拿国公府半点法子没

何况崔家已经讨要了林熙菡的教养权,要是再插手,情理上也是说不过去的,毕竟林熙菡还是姓林,不姓崔

林熙菡看兰嬷嬷脸色不好,一把年纪了,还成日为她操心,心中一暖,道,“嬷嬷放心,我自有打算,恁是让国公府讨不到好”

兰嬷嬷心中担忧见林熙菡沉着,也只能放心来,倒是华嬷嬷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一切,问道,“小姐,打算如何做来”

“呵呵,我记得桑园新出好些子织品,正打算到京城置办些产业,趁着国公府贱价租赁这些产业,正好用来买卖”

华嬷嬷也明白林熙菡的意思,是打算找几个国公府不认识的奴才,假冒各家管事儿,租赁这些产业来

“只是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世人逐利,国公府真的狠了心,价格贱卖怕是多的买卖人,到时候小姐不一定租赁到这些产业”

林熙菡也知道这情况,“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主意,再来世人逐利,前面还要加个追名咱们把这儿闹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