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窈窕薯女 >

第79章

重生之窈窕薯女-第79章

小说: 重生之窈窕薯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把所有时间感情理想美梦全投资在家庭的女人,就这样败在另一个作分散投资的女人身上了!普通家庭也常常有这种经典上演,对于大集团的负责人,分分钟作着高智商运作的杜护家,宁青敏想得很明白,要跟他白头谐老,就得与时俱进,与他一起进步。不单做他的妻子,而且做他的生意伙伴。

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配得上

“宁总,有个老客户要求减掉货款的尾数,闹了半天,说要亲自跟你说!”张玉打了电话上来给宁青敏,叹气说:“每次定的量都小,又死压价,还拖着货款不还,直到又重新定货时才还上次的货款,可是又要求减尾数,太烦了!”

宁青敏做生意是想着细水长流,对一些定过几次货的客户总是有些优惠的,可是这个客户每次定的数量那么少的情况下,还要求这要求那,总的算起来,在他身上花费了时间又没有赚到钱,这次一听这个问题,干脆跟张玉说:“我会叫财务想办法把他的欠款收回来,再提不合理的要求,以后不做他的生意了。”

一个人跟你买二十元东西,不单要求打折扣,还要求送货上门,你理他才怪。若是一个人跟你买两万元的东西,要求你帮他把货品抬上车,你还拒绝的话,人家也不会来光顾了。一些小客户老是以为自己被人家赚了钱,有权提出种种要求,也不想想,如果人家赚不到你的钱,哪里还会跟你做生意?

在商言商,赚到你的钱了,才会给你特权,赚不到你的钱,就没有特权可言。

宁青敏放下电话,跟范华锦说:“把我们五楼的写字楼设为样品展销部,调张玉上来公司当市场部经理,孙文当副经理,多发展一些客户。”

范华锦应了,自去打理。

“宁总,明成公司和丽友公司。各发了邀请信,邀请我们公司派人参加他们公司的周年庆,日期就是明天,宁总要不要亲自参加?”范华锦醒宁青敏,“明成公司跟我们有一些业务往来【全本小说下载】}。。,如果宁总能亲自参加,相信会让他们感到我们更有诚意。”

宁青敏点点头说:“看看明天有空。档没有,如果有空档,你跟我一起过去参加明成公司的周年庆。”

明成公司和丽友公司是同一。天年庆的,但是明成公司跟宁青敏公司的业务往来更密一些,当然是参加明成公司的年庆了。

第二天,宁青敏带了范华锦出席明成公司的周年。会。明成公司刚刚上市,有员工一千多人,单是管理层的经理级人物就将近一百人,只是女经理却不多,而高级经理却是清一色男性。这次请的贵宾也多数是男性,所以当宁青敏和范华锦一到,往贵宾席上一坐,就好像万绿花丛中一点红一样抢眼。

主家席上坐了一些高级经理的太太们,一边讨论。公司行政人员一边品评这次来的贵宾,都交头接耳互递最新消息说:“那位宁小姐,你们看到没有?听说短短时间就从个体户奋斗到开了一家公司,实在太神奇了!”

“看那个俏样子,你确定是她自己奋斗到开了一。家公司,不是别有内情?”

“唉,不能因为人。家长得漂亮就怀疑人家的能力是不是?”说这句话的人,语气明显带了讥讽。

“听说还是在读大学生呢,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总之很厉害就是!”

“你们也别这样说她,据我所知,宁小姐确实是靠自己奋斗,开了这家公司的。短短时间,她就掘起了,是业界内承认的一个白手起家的传奇。”其中一个本来也是别的公司职员,因为最近结婚才辞职的年轻些的太太为宁青敏说话:“她创立的品牌服装,最近开了专卖店,服装的质量和款式都很不错,值得一说的是,她品牌下服装的款式,总是领先了潮流,这也是别家没法比的优势。”

几位太太见宁青敏的奋斗过程没有什么桃色内幕,转而讨论起她的衣着和态度。

“啧啧,看她穿的那套品牌衣服,只怕也要上万元吧,派头和架势一点不比别家公司的老总差。”

“要我说,她年轻貌美,又是公司老总,派头又这么大,要找个条件配得上她的男朋友,只怕也不容易吧?现在条件好的男人,早早就名草有主了,条件不好的,也不敢上前去追求她。她这个样子,也让一些没资格的人退避三舍,不敢生妄想。”

“也不是的,我早前听说她的男朋友是杜氏集团的二少爷杜护家,后来又传说杜护家到美国会张氏集团的张月圆,这才把她抛弃了。”

“哇,是真的吗?快说说内情!”

“听说杜护家跟张月圆好事近了,我看不久就会订婚的。”

“不是哦,我听我家那位分析股市,说杜家跟张家没外界猜测的那么要好,非但不看好杜氏,还把手中的杜氏股份抛掉了,怕迟些有变呢!”

“有变?难道杜护家不会跟张月圆订婚,会跑回来追回这个宁小姐?”

一帮人悄悄的讨论着,一眼见又进来两位贵宾,转移了话题说:“这刚进来的男人是电子厂的总经理郑天盛,那个女的是他的女朋友范东月,两个人已经准备结婚了。宁小姐身边那个助理范华锦是范东月的族妹,范华锦其实是因为跟上司有矛盾,赌气辞了大公司里那份工,跑到宁小姐的小公司里去的。现在跟着宁小姐,很得到重用,也不比在原先那个公司差呀!”
本书由炫书网提供下载
宁青敏和范华锦坐在贵宾席上,见到郑天盛和范东月进来,范华锦站起来跟范东月打招呼,宁青敏也跟郑天盛点头示意。

“小宁,真是你!”郑天盛一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宁青敏了,有点感触的说:“我听护华说你自己开了公司,看来干得不错。”

宁青敏也有点感慨了,要不是当时范东阳砸伤了萧叶生,自己跟周凌去探望萧叶生时提起想找寒假工,范东阳也不会介绍自己到电子厂去兼职,也不会认识杜护华和郑天盛等人,自然也不会认识杜护家……,世事很难料!

郑东月看宁青敏有点脸熟,问了郑天盛之后,恍然大悟说:“宁小姐就是那个以前曾经在你们电子厂做过兼职的小女工?这才多长时间,就自己开了公司了,确实不简单。”

当范东月亲热的过来交谈时,宁青敏也笑着应酬她。

要成***,人际关系也是很要的一环,纵使宁青敏不喜欢范东月的势利,但是可以容忍的人与事,她是会若无其事的接应下来的。

第一百三十章 自身的风采

明成公司年庆上,有些人有意无意的讨论杜护家与张月圆的事,不过很奇怪的是,多数人并不看好他们两个人,都认为以杜护家的手段,必不会这么束手就擒。

原来早前传出张氏将会撤资的消息,后来被张氏和杜氏可能有喜事这个消息掩盖了,可是过了这段时间,并没有真正传来张氏和杜氏要联姻的消息,一些人免不了猜测纷纷,也有一些人对局势作出了正确看待。

当一些话有意无意的飘进宁青敏的耳朵时,宁青敏也不由有点疑惑,既然观众也认为杜护家不会乖乖就范,难道张月圆就不会另有奇谋?

生意场上瞬息万变,这分钟胜券在握,并不代表下一分钟还能继续得胜。

范华锦也很乖觉,很是巧妙的打听到一些有用的商场消息,悄悄报告给宁青敏知道,两个人正说着话,范华锦忽然停住了,宁青敏一抬头,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跟宁青敏微一点头示意,就轻声喊:“华锦!”

范华锦略愣一愣,脸上马上。浮上笑容,跟宁青敏说:“宁总,这是我以前的上司。”又跟男人介绍宁青敏说:“这是我现在的老板。”

宁青敏现在接触的人多,眼力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评估了眼前的男人一眼,还算一表人材,气质也过得去。有些男人纵使五官端正,但是到了大场合中,就畏畏缩缩,不能见人似的,一看就是小脚色,这个看着应该也是大权在握的样子。

虽然说不能以貌取人,但是有。貌总是比没貌要强,穿起龙袍不像太子的,也注定他最终不可能是太子。有一点本事的人,在言行举止上总有一点自身的风采,有眼力的人也是能看出对方潜藏的那点自得的。

自信与自得这个东西,是很奇怪的,比如电视台选。美大赛上,一群女人站在那儿,你觉得看起来都差不多,镜头定格在一个女人身上时,你也不会觉得她就比其它人漂亮多少了,可是真的把这个镜头定格过的女人选出来当冠军时,你马上又会觉得这个冠军比之前看着要有味道些,原因不过是被选出来的人忽然多了自信,平添了神采而已。

范华锦跟男人短短的交谈了几句,宁青敏忽然明。白了,这个男人或者是范华锦离职大公司的原因。

果然,明成公司年庆后,有一天晚上范华锦跟宁。青敏吃饭,说起自己以前的事,当时确实是因为跟这个上司恋爱不成才离职的。

“宁总,当时到你。的公司时,不说明这点,是因为觉得这跟公事并没有冲突,而且怕你以为我失恋了会影响做事的心态,所以……”

“我明白!”

见宁青敏谅解自己,范华锦突然有了倾诉的欲望。原来男人周旋于另一个职员更高的女人与范华锦身上,范华锦得知真相时,只得辞职。

“女人一旦下了决心,是比男人更要决绝的,不像男人,总是拖拖拉拉,总想兼得。”范华锦感叹,“我们所期盼的良人,在哪里?”

“或者现代社会已经没有良人了!”宁青敏想起杜护家,心口有些发堵,或者,利益总是比爱情更重要的。

“现代社会的男女关系和朋友交往,总是职位相当的人更容易走在一起,身份地位财产等等都差不多,没有谁占谁的便宜时,关系才更加的亲密,现实,总是残酷得让人心惊的。”范华锦跟在宁青敏身边一段日子,对这个女老板渐渐的由好奇转为佩服,也知道宁青敏和杜护家的事,所以有此一说。

宁青敏苦笑,现下业界内,似乎都很关注杜护家将会作出何种选择。杜护家会顺利解决事情,回来找自己吗?

“对了,宁总,你买的那只股票升了一些呢,要不要嘱人再买进?”范华锦收看手机发来的股票信息,对宁青敏说:“宁总有眼力,才买下没几天这只股票就升了。”

“不用再买了!”宁青敏笑着说:“小心贪字变成贫!”

宁青敏重生之前只买过基金,没买过股票,这次买进一点股票是因为知道这个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很有操守,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这个负责人也是知名人物之一。

长线持有股票的话,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谁是这个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负责人是否值得信任!

股民买股票,其实相当于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托别人做生意,是一种很主动的把钱放到对方手里,让对方全权拿主意的事,如果所托非人,拿出去的钱变成废纸,血本无归,那时就欲哭无泪了。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每运用一元,至少有三毛钱是股民投资的,用别人的钱来做生意,总是比只用自己的钱做生意要大方些,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会不会把小股民的利益放在前面来考虑呢?还是只顾大股东本身的利益?答案不言而喻,所以,一些小股民,如果不是特别看好的公司,不是特别看好的公司负责人,小小的积蓄还是放银行里稳当些。

报纸电视财经专业人士等等的所谓股市分折,只听一半就好了。有一些股民买股并不研究什么资料,只是跟风买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