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窃阴盗阳 >

第139章

窃阴盗阳-第139章

小说: 窃阴盗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醒来后我感到又渴又饿,而冰箱里依然没有东西,前天刚刚储备的一周的食物,竟然在两天中让我吃光了,我怀疑是不是我半夜起来梦游把它们吃掉了,但为什么我醒来后总是感到非常的饥饿。饥饿感残忍地摧残着我的胃,我恨不得马上找一家饭馆大吃一顿,于是我匆匆地出了门,就在等电梯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舔一舔自己手的冲动,这时电梯来了,门自动滑开,里面挤得满满的。要是我的胃像这部电梯一样充实就好了。我用企求的目光看着门口的那个漂亮女人,希望她能挤一挤让我进去,否则就还要等上几分钟。显然那个女人读懂了我的眼神,往里靠了靠,让出一块地方,笑着冲我招手道:“来吧,来吧,还差一个!”我心里充满了感激,正想迈步上去的时候,耳朵里突然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狗叫声,应该是苏先生家的狗。蓦地,令我想起那天那条狗疯狂乱叫的情形,我向那女人摆摆手道:“先下吧,我等下一趟。”电梯门吱吱扭扭地合上了,紧接着我看到显示屏上的数字以奇快的速度跳动着,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电梯滑梯了,而且一路没有阻挡,直接滑到了地下室。后来听说,一电梯的人以奇异的姿态挤成一团,这时我猛然记起那个梦境,不寒而栗。
电梯坠落的那个瞬间,那种莫名的虚弱感又突然袭来,灵魂仿佛正一点点离我而去,身体变得僵硬,最后我陷落到一片黑暗之中,人事不省。
这一次是苏先生把我送到了医院,不知道住七楼的苏先生为什么会出现在十六楼,又那么凑巧发现我晕倒。这次检查结果和上次一样——一切正常,所以医院不肯留我,把我打发回家。苏先生则建议我去看看中医,先吃几副补气血的中药,他还教了我一个调和气血的办法。
我开始每天在家里熬中药,弄得一屋子的中药味道。尽管身体虚弱,但并没有转移我对“梅花簪”的兴趣,因为一想到这个名字,那种莫名的熟悉感就会袭上心头。我能了解“梅花簪”的全部途径便是她的博客,有时候也能在QQ上见到她上线,可是很少能说上几句话,每次跟她搭讪,也是好长时间不回一句。可能是因为老是在等待她的回复,所以会感到与她聊天很累,往往聊不了几句身体深处那种无法抵抗的虚弱感便会袭来,聊天便因此而中断。
这段时间苏先生来看过我一次,他成了我这个一人世界的第一个客人,我不喜欢交际,但是不知为什么,对于苏先生我并不反感。苏先生告诉我电梯事故15人遇难,我们共同慨叹生命的脆弱。我说有时候生死只是一念之间,如果那天我进了电梯,遇难人数会是16人,这还得感谢谢苏先生的狗。苏先生听我如此说很诧异,我告诉他那天若不是隐约听到狗叫声我也许就进电梯了。苏先生说其实他家的狗每天这个时间都叫,为了锻炼身体苏先生每天这个时候会带着狗爬到顶楼再爬下来,否则也不会发现我晕倒在电梯间里,你是吉人天相。我却执意感谢他,我把那个奇怪的梦告诉了苏先生。一贯笑容可掬的苏先生突然严肃地问我,这种虚弱的情形持续有多长时间了?我想了想告诉他,可能在辞职之前就有吧,这可能也是我辞职的原因之一,但是我记不清了,过去的许多事我都记不清楚了,而之前我的记忆力一直是很好的。苏先生说我是个特别敏感的人,可以感受到许多信息,或许正是因为特殊的虚弱体质造成的。我不明白他的话,苏先生开玩笑地吓唬我说体质虚弱的人会看见鬼的。我看着他笑,当然不相信他的话,我说他越来越像个江湖术士。就这样,我和苏先生成了朋友,他似乎也是个闲人,经常来找我聊天。
可能是因为喝了中药的原因,莫名的虚弱来得不是那么频繁了,于是我又开始恢复上网。有意无意间我会到梅花簪的博客里去看看。这个叫“香袂儿的冷香坞”的博客页面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古意,无论从图片还是文字,抑或是背景音乐都散发着浓浓的情愁。而令我感兴趣的不止是这些,还有她对古诗词的造诣,看上去她的年纪不应该很大,而身为现代的一个年轻女孩子能喜欢古诗词实属难能可贵,况且她的诗词造诣远远超出我的想象。遣词用字不说,单凭规规矩矩的格律就算放在几百年前也是不会逊色的。
更奇怪的是,我对博客里面的每首词都很熟悉似的。这令我想起一个关于黄庭坚的逸事——黄庭坚二十六岁的时候中进士后到黄州做知州,有一天他睡午觉的时候梦到自己走出州衙到了一个乡村,见到一个老妇人在家门口嘴里喊着什么人的名字要吃面,他见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芹菜面,黄庭坚就忍不住把面吃了。等醒来时,梦境非常清晰,而且嘴里还有芹菜面的余香。他觉得很奇怪。更奇怪的是第二天午睡时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于是黄庭坚便顺着梦境里的路来到了那个乡村人家,一敲门,开门的正是梦里的那个老妇人。黄庭坚便问有没有喊人吃面。老妇人说昨天是女儿二十六年的忌日,每年她都会这样喊女儿吃面。并且说女儿生前喜欢读书,留了一箱子的书稿,只是没有钥匙,这时黄庭坚突然记起什么,进屋里找到钥匙打开书箱,发现他每次应试写的文章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黄庭坚明白自己是老妇人的女儿转世,便把老妇人接回家奉养终生。后来有人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意思是说像黄庭坚这样“诗、书、画”三绝的大学问家,读书并不是从今生开始的,前世便已经读了很多书了。也正是因为我对梅花簪的词有着一种恍若隔世的熟悉才令我想起这则故事。
梅花簪,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女子呢?我浏览着她的博客,不禁去想象主人会是一个什么样女子,每次眼前都会呈现出一个白衣飘飘,樱唇榴齿,眉黛如烟的女子来,当然这是一个几百年前的古代女子形象,丝毫与网络时代的MM没有瓜葛,如果说有,那也是一个被古代才女的香魂附身的现代MM。于是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梅花簪一定是一个如女鬼般的女子。当然这样说毫无贬意,在我印象中,女鬼通常都是很漂亮的,而且内心深处一定藏着很多美丽的故事,因无人倾诉,女鬼都会在雨夜守候在破败寺院,等候进京赶考的书生,她们脸上都写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哀怨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鬼聊(结局)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9…30 9:27:21 本章字数:3811

网络是个好东西,但沉溺于网络极伤身体。连着几天上网后,尤其是在和梅花簪用QQ聊天的时候,那种莫名其妙的虚弱之感又卷土重来,有时一天会出现好几次,甚至走几步路都会觉得疲惫不堪。尽管外表看上去我仍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内心中却总觉得自己已然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一次在楼下碰到苏先生,他吓了一跳,问我最近在忙些什么事?我说上网。苏先生使劲地盯着我的脸看了一会儿,然后非要我去他家坐会儿。
我俩等电梯的时候,苏先生的那条狗用眼睛斜视着我,我实在不想爬楼,尽管对电梯有种莫名的恐惧,可是每次爬楼时我都痛苦不堪,仿佛听到了自己灵魂气喘吁吁的声音。这时电梯来了,门轻轻地滑开,自从上次发生事故之后,物业将电梯检修过了,而且换了新的感应器。今天楼外的阳光明媚,就在电梯门无声滑开的瞬间,我的眼睛还不能马上适应电梯里昏暗的灯光,乃至眼前白茫茫一片,而也就是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我仿佛看到空荡荡的电梯里挤着满满的人,门口是一个漂亮的穿着裙子的女人,她在向我招手——来吧,来吧,还差一个!我吓得“啊”的一声,往后退了一步,踩到苏先生那条黑狗的爪子上,黑狗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等我定神再看时,电梯里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人。苏先生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幻觉!但是我却分明感到一股凉意从脊梁升了上来。
苏先生笑道:“你肯定那真的是幻觉?”
我诧异地看他,问他到底什么意思?苏先生笑笑道:“我看你是太虚弱了,有时候身体虚弱的人容易看到一些东西。”
我瞪了他一眼道:“你可别吓唬我啊!”
苏先生也笑,道:“你看我像是吓唬你吗?”
我说:“像。”然后我俩都笑了。
在苏先生的家里聊了聊,他问我最近遇到什么古怪的事没有?我想了半天告诉他没有。他最后把一条项链送给我,坠子是一只木刻的小葫芦,手工还算精致,他说这是他亲手雕刻的。苏先生不但是个数术专家,还非常懂得养生,而且对电脑也非常精通,今天知道他还会雕刻,我半天玩笑地问他:“你还会什么本事?”苏先生想了想笑道:“我还会捉鬼。”我打趣他道:“我还会屠龙呢,可是世上无龙可屠。”
从苏先生家出来,回到家里睡了一觉,晚上九点多的时候醒来,感觉精力恢复了许多。由于已经习惯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所以现在正是我一天中最精神的时候,通常我都会在网上聊聊天,看看梅花簪的博客,打打游戏,泡到后半夜三四点钟才会睡去。
我打开电脑,在电脑启动的时候,我走到窗前想把窗帘拉上,然而就在我扯动窗帘的瞬间,突然感觉到窗外有个黑影一闪,这次我看得清晰,那分明是一个人从楼上坠落下去。有了上次的经验,我知道一定是又有人跳楼了,我马上给物业值班室打电话告诉他们有人跳楼了。过了一会儿物业打电话告诉我不要开这种玩笑,根本没人跳楼。我说你们肯定吗?保安没好气地说,你可以自己下去看看,然后就挂断了电话。难道又是我的幻觉?
正这时,自动登录的QQ发出嘀嘀嘀的声音,提示好友里有人上线了。我坐到电脑前一看,梅花簪的头像亮了起来。实际上,我与梅花簪聊得并不多,大多时候都是我发过去一句,对方要过半天才回上一句,有时候我的话还会石沉大海,得不到回答。
我说:“你好,难得一见?最近可有新词?”
过了良久,突然梅花簪发过一首词来:
金缕曲
——悼网友
临屏空浇酒。
感网友诗悼香魂,
情伤堪透。
秋风廖唳今古同,
皆催思泪染袖。
对残月轻吁一愁。
莫非天妒多情女,
最可恨无常与争寿。
一绺韭,
能祭否?
人间总数情最谬。
争叫人锥心蚀髓,
也难放手。
花间月下古驿道,
谁人掩面折柳。
从来是衣宽人瘦。
纵然阴阳不解语,
忽梦里话旧情更厚。
约来世,
还为友!
“临屏”估计是对着电脑的意思,而其中的“折柳”是古人送别时的习惯,“柳”与“留”谐音,是惜别之意。而这首词分明是在说与一个阴阳隔世的朋友的约定。
读着这首词越发地觉得熟悉,字字都如银簪一样刺在我心里。蓦地,记忆的闸门霍地开启,我记起这词之所以这么熟悉,是因为这正是我自己曾写过的一首词——为了悼念那个网络上如女鬼一般的女子。突然身体仿佛被抽空了一般,一阵晕眩,我使劲撑住桌子,努力在电脑里敲出三个字——你是谁?
据说人在临死前思维会很清晰,发生的事都会像过电影一样重现一遍,此刻关于梅花簪的点点滴滴清晰地被我忆起,梅花簪——那个网络上如女鬼一样的女子,我最知心的网友,早在三个月前就已香消玉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