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倦客红尘 >

第215章

倦客红尘-第215章

小说: 倦客红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如玉无语,手指握紧车帘,握得指节发白:“如果从头来过,你还想侵吞我朝么?”

子襄瞪着他,脸上仍然带着泪,却已笑出声来:“当然,这是我王兄一生的心愿。他想做天下霸主。”

温如玉窒住,呼吸有些不畅:“我是说……现在你是大王,你可以决定你的未来。”

“我王兄在九泉之下看着我,我不能让他失望。”

“可你不是为他活的!”温如玉听见自己的声音几乎在怒吼,一瞬间双眸中光芒炙人。难得见到温如玉发火,其余众人纷纷好奇地回过头来。

“我……我爱他!”子襄闭上眼睛,似乎已无力说话,呼吸也变轻了。

温如玉呆了半晌,默默放下车帘,策马往前驰去,一路狂奔。

秋风掠过耳畔,声声呜咽。

河洛郡守将元翊早就得知了左思翼兵败如山倒的消息,不敢恋战,弃城而逃。

接下去的十个郡,难得遇到阻力。绝大多数守将不是慑于康军威力,便是感慨当前国势,毫无斗志。

康军一路闯关夺郡、安抚民心、收编紫熵军队、向长安呈递战报。温如玉代表景剀接受各路降书,了解各郡民情,宣传康朝国策。将士农工商层层剖析,撮其精,取其要,写成奏折,上报景剀。

侍卫们看着他们的王爷忙得没有喘息的机会,面容越来越清瘦,心疼得恨不得强拉他去休息。

沐天麒的伤势一天天好起来,终于行动自如了,经常与欧阳雁一起帮着温如玉做事,只有景琰最是漫不经心。温如玉心急如焚,恨不得将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填鸭般填进他脑子里,可他偏偏拒绝接受。死死认定温如玉最终会留在朝廷,而他自己会回他的属地当逍遥王爷。

应莫言陆续派了几路人马来抵抗康军,增援郡守。可每一路都被康军击退。

慢慢地,紫熵的百姓与军队中流传起“惊鸿将军”的称号,人们纷纷传言,“惊鸿将军”是康朝的鲲鹏王爷,治国安邦、平定天下、文韬武略、仁义无双,甚至描绘他在每一个郡县安抚百姓的种种举措。

有时候他们似乎忘了他是敌国将军,忘了他带军入侵的事实。

也有人说“惊鸿将军”是师徒二人,师父是世间奇男子,徒弟也是人中龙凤、年轻有为。小小年纪统率三军,自有过人之处。

这种言论传到应莫言耳朵里,对他是一种无情的打击。而子襄,越来越有种认命的感觉。他觉得,温如玉便是他命里的克星。

应莫言的几路大军,加起来足有五十万人,到最后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只剩下十八万人,全部退居京城落霞。

十月十八,康军攻到落霞城下,搭起连绵的营帐。

此刻,景剀正在乾清宫中,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笑得意气风发。

这些都是温如玉差人送回的,关于每个郡县的受降情况、现状描述、未来发展策略、各路降将的安置、军队的收编等。

“父皇,你说得对,姑父是个可以创造奇迹的人。”景渊看着这些奏折,心在隐隐作痛。姑父也是血肉之躯,他一个人怎能做那么多?

“如玉,他好象要在归隐之前将所有的事都做完。他真是……何苦啊!”景剀叹息。

“归来时,又不知清瘦几许。”紫衣女子充满怜惜的声音在乾清宫中幽幽响起。

“浣儿,自从跟了如玉,你完全变了个人呢。”景剀看着小妹,依稀记起他年少继位,任性的她在他面前巧笑嫣然的样子,眼里不觉有了兄长的宠溺。

“皇兄,你当小妹永远十八岁么?如今我的孩子都十一了呢。”景浣烟调皮地一笑,宛然便是儿时模样。

连景渊都不*笑出来:“姑姑,清寒弟弟可不是你的儿子哦。灏儿才是。”

景浣烟掩饰不住骄傲之色:“寒儿乖巧懂事,哪点不象我亲生的?”

说得大家都面露笑容。

就在这时,张夕照进来禀道:“未央从赤燕送来密报。”

“哦。”景剀神情一凛,“呈上来。”

纸条上简单的几个字:公主婚宴后,赤燕王御驾亲征,攻我南疆。

第三百十三章 威震敌军

潇潇暮雨,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处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帐外,凝眸,西风回首,惆怅依旧。

十月十八,不寻常的日子。温如玉在心里一遍遍念着这个数字,想起苍夜俊美绝伦的脸以及那双时而温柔如水、时而冷洌如冰的眼睛。

不祥的感觉时时萦绕着他,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赤燕那边毫无消息?师父去救苍夜,无论成败,总该给自己一个回音。苍夜与独孤涵月的婚期就在今日,师父在那儿吗?是作为座上宾还是阶下囚?苍夜是自愿还是被迫参加这个婚礼?独孤煌到底打算如何收场?他是否已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未央(湛卢)是否有信送往长安?若有,为何信差回来时只字未提皇上让他传什么话?是皇上故意隐瞒了坏消息?

师父,如玉不孝,任由师弟陷于独孤煌之手,任由你孤身犯险,未能稍尽绵力。如玉心中自是以国事为重,可若你与师弟有个三长两短,如玉便是万死也难赎其罪。

忧心如焚,紧皱的双眉深深诠释着内心的焦虑。

雨收,风静。有鸽子飞过,羽翼犹带湿气。

温如玉扬手,一粒石子破空而出,将那只飞翔的鸽子击落在地。鸽子扑楞着翅膀,挣扎两下,终于无法再飞起来。腹部俨然一滩血迹。

李霖飞跑过去,捡起鸽子,发现它的足上系着一张用塑料纸包好的纸条。

“将它交给追风逐电,养好伤,也许还能用上它。”温如玉吩咐。

李霖点头答应。

“王攻南疆,令及时传递落霞情报,不得有误。”字很小,但很清晰。

温如玉猛然将纸条握在掌心,双眸中锋芒乍现,寒意逼人。原来,独孤煌已然决定犯我南疆,局势紧迫,必须要迅速拿下落霞,不能再耽搁了!

立刻返回中军帐,见到欧阳雁。

明日黎明,进攻落霞,军令如山,激起漫天杀气。

次日清晨,康军引五万兵马汇集落霞城下,而应莫言仅剩的十八万兵马全部调齐,十万人出城迎敌,八万人留守城内。

再见温如玉,应莫言的眼里射出刀锋般的光芒。他想起王宫宴会那晚,温如玉身中剧毒,却依然从容镇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分明是那样温和沉静的面孔,却有着无坚不摧的气势。

而此刻,温如玉看起来越发潇洒出尘,清亮的眸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修长、矫健、灵敏的身躯如同一只美丽的羚羊,每寸肌_肤都显示出动态的力量。

他握剑的手很稳,那把剑在他手里犹如蛟龙,脱手便可叱咤风云、盘旋九天。

看到应莫言时,温如玉的手稍稍动了一下,剑抬起,一道凛冽的寒光直逼应莫言眉睫。应莫言仿佛被闪电击过,身躯陡然一震。

双方兵力悬殊,紫熵兵是康军的两倍,可康朝士兵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怯意。

有温如玉在,他们便有了主心骨,吃了定心丸。王爷用兵如神,他既敢以寡敌众,自是有必胜把握。

应莫言暗暗咬牙,温如玉,你够狂妄!真以为可以以一敌二么?心中想着,嘴里便脱口说了出来。

温如玉淡淡笑道:“若运用得当,以一敌十又何妨?”

一个是洪亮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声音,开口时震得前排的将士两耳嗡嗡作响。另一个是温和的、带着磁性的声音,虽然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朵里。

马车驶到温如玉身侧,百里飘蓬飞身跃下,掀起前面的车帘。

“是大王!”离得近的紫熵兵中忽然有人低低喊了一声,然后语声便如潮水般一波_波往后涌去。城上城下顿时掀起一阵骚动。

“子襄早就不是大王了!他是祸国殃民的败类,亲手把紫熵卖给了康乐帝!”应莫言扬声压下士兵的喧哗,眼里杀机狂涌。

一下子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睁大眼睛,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呆滞、惶恐、犹豫、不安、期待,种种表情落在那些将士的脸上,电影画面般逼真。

“应莫言!”子襄站到车架上,离得很近,可以清晰地看到应莫言浓黑的眉毛、犀利的眼神和脸上若隐若现的狂傲。所有屈辱一下子涌到他眼里,双目赤红,眼前一片血雾,用尽全身力气,嘶声吼道,“祸国殃民的根本是你!是你弃孤于不顾,落井下石,谋朝篡位。是你将孤逼到这种境地!”

说到这儿,他把目光移向黑压压的紫熵军队:“将士们,你们甘心助纣为虐,受这种不忠不义的*摆布么?你们身受先王恩德,先王尸骨未寒,你们便投靠应莫言,图谋叛乱,你们于心何忍!”

窃窃私语声响成一片,军心已有动摇。

应莫言脸上阴云密布,掉转马头,向城上挥手。

只见城上士兵押出七位身戴刑具的紫熵大臣,那七人正是不愿臣服应莫言而被押入天牢的大臣。

看到城下的子襄,七位大臣痛心疾首,纷纷高喊:

“大王!臣等宁死守节,绝不背叛大王!”

“应莫言,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但凡有血性的男儿,怎堪为虎作伥!”

应莫言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他忽然怀疑自己将这些人带到城上是否明智。没想到几个酸腐文人,死到临头竟然还有这等骨气。

自始至终,他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这些所谓忠臣!难道他们没有看到子襄已经投降康朝?难道他们宁愿亡国,也不愿接受改朝换代?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应莫言,你想干什么?”子襄骇然地瞪着应莫言,声音不觉颤抖起来。

“我要拿他们祭旗。”应莫言淡淡地道,眉宇间却露出狰狞之色,抬手向城上做出一个斩首的动作。

“不!”子襄下意识地觉得,城上那七人已经是自己唯一的依靠了。只有他们还念着自己是旧主,他们不能死,“你已害死付璃,还要再*这些曾经的同僚么?应莫言,你有没有人性!”

“哪朝哪代的皇帝不是踏着别人的鲜血登上龙椅的?”应莫言冷笑,“子襄,别告诉孤你是什么善类!”

一个“孤”字将子襄气得几乎当场吐血。

这只噬主的疯狗,就算我失去一切,也不能让你得逞!子襄在心里咬牙切齿地想。

七把雪亮的钢刀举起来,举到头顶,堪堪就要挥下。

忽然呛啷一声,其中一把刀脱手掉在地上。

眼尖的人看到一道流星般的光芒破云而上,击落了其中一名士兵的刀。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又一道流星划过,一支羽箭准确地射入这名士兵的头盔顶部,却未伤及毫发。这士兵以为自己已被射中,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僵立不动,半晌才回过神来,背上已被冷汗湿透。

旁边的六名士兵已经吓得双腿发软,几乎瘫倒在地。

这一变故惊呆了所有人,不仅紫熵的十万将士骇得面如土色,便是康朝人也被惊得目瞪口呆。谁能想到,只有一条左臂,右臂装着假肢的王爷,竟有如此神力,隔着五十米距离,将箭射上足有二十米高的城墙,不偏不倚射中士兵的头盔,而且还能不伤及毫发。

康军欢声雷动,群情沸腾。而子襄脸色煞白,身子晃了两下,扶住车门才没有倒下。

应莫言的脸色已难看到极点,鹰隼般的双眸中飘过暗沉的阴云。

七名大臣中有一人正是太子太傅雍溶,见此情景,知道紫熵大势已去。仰天长叹一声,泪落如雨,想对子襄说些什么,声音却堵在喉咙里发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