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天则 >

第115章

天则-第115章

小说: 天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外一看,那乞丐似的沧浪流民已经离大营不过六十丈远近。晁田心一紧,焦急的对着手下兵丁拳打脚踢,“放箭!快放箭!!”

那些商军被活尸臭气熏的骨软筋麻,脸上都浮上一层青紫之色,一个个被踢打起来,勉力拉弓放箭,那箭枝一根根歪歪斜斜、软弱无力的飞将出去,不到三、四十丈便落在地上。

晁田快要急疯了,闻太师传书给他,只说要严防沧浪散落流民,料那流民不过三、五十成群,又要不漏一人,不得已,将五万商军一分再分,堵住各大小山口,谁知道这流民竟然一来数万,影影绰绰,不知确切,这可如何抵挡?!

正当晁田束手无策的时候,流民突然停止前进,一员黑甲大将分开人群,跑到阵前,却不说话,就静静的站在那里。空气里的腐臭味道越来越浓了,晁田只觉胸中气闷,手脚渐渐有些麻木,不大听使唤,脑袋里乱哄哄的,心里奇怪,这等恶臭,沧浪流民怎生受得了?!

晁田却不知道,沧浪郡这五万幸存者,崇黑虎有寒气保护,毒气不侵,空气被寒气过滤之后,恶臭不闻,而其他人早已中此毒疾,感官衰竭,身子都不灵便,那恶臭他们根本闻不到!

晁田惊疑半晌,忽觉空气中的恶臭似乎消失了,只留下一股淡淡的味道,心中一喜,又觉得浑身上下的骨髓里、筋肉里传出阵阵麻痒,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偷偷溜走,让这些兵士先抵挡一阵,自己到后营去牵匹马……,找到二弟,集合商军,也好围剿,好过在此牺牲……他正自打着如意算盘,旁边一偏将大声在他耳边吼道:“将军,快看!”

晁田心头火气,狠狠瞪那偏将一眼,却见他面色青紫色已深,心里一乐,暗骂道:嘿,看这小子,脸都唬青了!怎没吓死?看来哦……老子还算有定力!晁田却不知道,此时,他的脸色比那偏将更是诡异!

转头向那偏将所指的方向看去,晁田双腿一软,“噗通”坐倒在地上。原来,那些流民身后,山林之中,涌出无数的人马走兽,层层叠叠,如海如潮,数不尽数,也不知多少万人!更恐怖的是,这些人口眼歪斜,晃晃荡荡,脚下无根,身上烂脓横流、腐烂不堪,甚至有些开膛破肚,肠子都拖在地上,发出一阵阵低沉的“荷……哈……”的声音,向山外涌来。

这时,站在沧浪流民阵前的黑甲将领手中举起一件物事,那东西中飘出一缕蓝色的浓雾,那浓雾好似有灵智,并不随风而散,眨眼间把那些流民全都拢住。这蓝雾好像温度极低,四周空气中又升起白雾,蓝白相间的雾气把数万流民密密实实的罩在其中。

那些跟在流民后面的活尸齐齐一怔,接着头脑乱摆,似乎丢失了什么东西在寻找,接着,活尸们纷纷锁定了目标,径向商军大营涌去!

浓雾之中,崇黑虎守在队伍最后,驱动葫芦将误打误撞走进雾中的活尸一一绞杀,数十万、上百万活尸如腐烂的血肉大潮,漫上商军营寨。

营寨中已经乱成一团,当即就有上百人唬破了胆,昏死过去,那晁田就是其一。其余人尚有勇气的疯狂开工放箭,机灵点的都跑向后营,争抢马匹。

一千多支利箭带着恐惧,呼啸着没入尸潮,就像在大海中撒下一把沙土,没有半点儿作用。这些利箭倒是无一空放,都结结实实的扎进活尸中,但那些活尸浑然不觉,挂着箭,双目呆滞,口角流脓,痴痴的向商军大营行去。

适才还有勇气放箭的商军士兵立刻崩溃,丢下弓箭就跑,就在这时,原先吓昏在地的人突然翻身而起,一个抱住一名士兵,也不管脖子面门,张口就咬!

营前顿时一片大乱,哭爹喊娘之声响作一片,尸潮涌上,一阵“嘎吱嘎吱”的咀嚼声过后,大地恢复了平静……尸潮继续滚滚而过,追逐逃散的商军而去,毒雾团团,臭气熏天,散入中原大地。

百万活尸,走了两个多时辰,才彻底走远。崇黑虎收摄蓝雾,众人都已经冻的奄奄一息,五万人,竟然冻死数千!

众人不再悲伤,悲伤已无意义,脱下衣衫,拖着瑟瑟发抖的身躯,想着朝歌,坚定前进。

18

第十八回(1)

盛夏八月,阴风席卷中原!

百万活尸涌入河南淮北之地,腥臭随风,天下粮仓顿成鬼蜮,各地急报汇入朝歌。

不但朝廷头疼,东伯侯姜楚也急调兵马,把东海郡和中原、沧浪郡接壤的一线烧出近百里宽的白地,严禁人员进入东海,东侯军骑兵小队四出,猎杀踏入白地的难民和活尸。东侯军大营分两层,内层营地背靠东海郡,外层营帐距内营十里,每小队“狩猎”回营后,先要在外营驻留,在外营中留歇三日,无事的话,再返回内营,下一波巡逻小队则从内营出发。

有样学样,东侯领地这样一来,几日内竟然没有半个活尸得以入境,中原各地纷纷效仿,内廷一面调集余下的十七、八万禁军配合地方烧出百里宽的隔离带,一面敦请鹿台,尽快拿出救治的办法。

但那隔离带哪是那么好烧的?东海是因为相距甚远,有了缓冲时间,而中原大地上,死人活人早己经搅成一团,犬牙交错。此时朝歌主政者实际为同天王比干,比干无法,只得大笔一挥,把大半个中原划了出去,只把绝对没有活尸出没的城镇连成一线,建成隔离带,而靠近尸潮前沿的城镇便不管死活了,甚至连闻仲晁雷的近十万兵马都划了出去。

这还不够,比干又召渑池镇张奎、潼关余化龙,连同京内留守的十万禁军,共计二十万人马,日夜在隔离带巡防,踏入者格杀勿论。

闻仲、晁雷等将领的家眷全在朝歌,他们也不敢叛乱,只好寻了几处还没有被那活尸怪疾侵染的城镇,绕城镇粮口建成一圈又一圈的隔离带,各自据守了。

跟随闻仲大军的鹿台国师们,早己先一步飞回鹿台了,哪里还有人管他们?

原来是尸潮跟着崇黑虎那五万人,而现在是崇黑虎帅队远远跟着尸潮,更像是一群放牧活尸的牧人,赶着群尸冲向朝歌。

孰不知,那鹿台之中,国师上人也是吵成一团!台内偏殿之中,余德等五人苦着脸,不言不语坐在角落,偏殿中央,王魔、秦完等十四人正和一个身披破烂麻袍的人大声争执。

“余元!你先前不是说只散瘟痘吗?只杀那一城人便罢了,怎么搞出这种东西?这鹿台还是我们在主持,怎么事先不讲明?”王魔大声喝问,这次出征的国师上人以他为首,现在出了天大的事,怎能不怒?

那麻袍余元装傻充愣,“我们没搞什么啊,就是撒的痘疫啊!难道是沧浪郡那地方有古怪,痘疫变种了?”

王魔怒不可滞,说不定下一刻碧游宫来收拾他的人就要到了,这罪魁祸首还推卸责任,咆哮道:“余元你说的什么屁话!那东西随随便便就能变种?就变种也是你们万灵司的责任,到时候别往我们天道司身上推!”

原来这鹿台之中还分有数个职司,那余姓众人属于万灵司,专门研究疫病、生灵相克之道,同时也研究对凡人的解疫、强身之道,要知道不论截教、阐教,都以凡人为基础,自从三清上得仙界之后,外望宇宙,见有无数的星球,便动了征伐的心思,这些凡人,都是宝贵的资源,故而阐截截教分别辅佐周商,一是在战场上试验新造的武器,二也是为了控制更多的人类。

出了万灵司外,还有以王魔四兄弟为首的天道司,只研究维度、能量武器,还有驭魂司,以落魂天君姚斌为首,秦完等十兄弟,分散于天道、驭魂二司中。

这三司各不统属,但只因秦完、王魔十四人私交深厚,故而若有利益争夺,常常是天道司、驭魂司联合起来对付万灵司。

这次活尸失控,千里大地糜烂,实在是责任重大,但秦完怎能让天道司担着责任?他眼色一转,立马驭魂司众人开始帮腔做势,秦完等人虽然没去沧浪,但他们的徒弟去了,于是,九个回来的上人言辞凿凿的指出:余家众人让闻仲提前作出的种种布置,就是为了释放这种“活尸疫”!痘疫根本不用撤军而走!

谁知那余元也不发怒,也不松口,只是装聋作哑,呆呆瞪瞪,硬说放的是“痘疫”!

一群人正吵着,守门的小童跑了进来,报道:“各位师祖,掌教老爷的旨意到了!”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秦完、王魔等人的脸阴沉下来,那余元眼珠也骨碌直转。

旨意很简单,也很难。简单到只有两句话:剿灭活尸,上缴疫种解药!

王魔幸灾乐祸的瞪了余元一眼,带起天道司、驭魂司的人众,即刻飞离鹿台,又分成几十个小队,分别飞往隔离带外尚且坚守的几十座城池,协助防守。而那余元也悄悄离了鹿台,趁着夜色,翻墙潜入同天王府后院。

这“活尸疫”流毒深广,但在各地坚壁清野,修士劲卒加紧扑杀之下,却也逐渐平息。这种怪疾,可在空气中短程传播,活尸所在,周围百丈内毒气翻滚。然而那活尸并非就长存于世,毕竟是死人死兽,会逐渐腐烂,而且这种活尸腐烂更快,大概二十余日便烂成一堆脓骨,而且活尸虽然能闻到生人气味,也只能闻到两里左右的气味,在大力隔离扑杀下,数百万活尸渐渐被圈禁在数个方圆百里的区域内。

这些区域外都烧出隔离带,生人不许接近活尸区域十里,这些活尸闻不到生人气息,便整日漫无目的的在一个个隔离区中游荡,日益腐烂。

当涌动的尸潮安静下来,成为沙滩上一泊泊的水洼,在尸潮掩护下的崇黑虎队伍便也显现出来,暴露在朝歌的视野中,内廷顿时震怒!一面严令闻仲、晁雷离镇追击,一面调渑池镇张奎北上迎击。而崇黑虎的队伍己经只剩下三万余人,不停的有人倒在地上再起不来,活着的人就象一群青面鬼怪,歪歪斜斜的涌向距离朝歌最近的一个活尸群。

大将军鲁雄及副将方弼方相带着的五万禁军,隔离着这个最危 3ǔωω。cōm险的活尸群,八十多万活尸正在里面游荡。

中卷 荆棘满途

18尸魔舞中原罹乱 岐山劫哪吒初现(2)

正当商国的半壁江山被尸潮淹没的时候,周国也被姜尚弄得鸡飞狗跳。

就在闻仲出兵第十五天,黄家出逃第十二天,同时也是余德在沧浪投毒的当天,西周二王子姬发“病愈”,在丞相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的支持下,顺理成章的登基成为新的周王。登基大典的第二天,周王姬发整顿车马,南出岐山城,访得高人隐士、磻溪钓叟一名,此叟姓姜名尚,乃是大贤!

贤明的周王当即拜请大贤回城,与大贤同车而还。访贤的车队离了溪竹之间,浩浩荡荡自南门进了岐山城。姜尚坐在王辇之上,那真是眉飞色舞、顾盼生姿!两边喧天的鼓乐、纷扬的旗帜让他耳聋目眩,只不知身在何处,飘飘欲仙。

孰不知有道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他姜尚好说歹说也是岐山南城有“名望”的人物,虽说今日身着蓑衣,头戴斗笠,一副渔翁打扮,与往日的道袍随身大是不同,但那些同住了几十年的街坊邻居怎认不得?入城没多远,只听夹道观瞻的人群中传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嘶吼:“大牙!大牙~~~!我是马氏啊!我是你媳妇儿啊!……”

吼声入耳,姜尚从头到脚一阵乱抖,那姬发一笑,低声说道:“老师,城南飞熊巷里的一干老相识,用不用本王厚赏?可用将那马氏接去尚父府?”

姜尚一听,知道这姬发已经摸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