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398章

潇潇雨歇-第398章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众臣听到这里,都竖起了耳朵,知道后面才是重点,今日的重头戏该来了。

    李世民此时也有些紧张,毕竟是渴盼已久的事情就要实现了。不过,紧张归紧张,兴奋归兴奋,好话还得说两句:“父皇,儿臣觉得,父皇依旧康健……”

    “算了。”李渊不等李世民说完,叹气一声,打断了他的马屁话:“朕昨晚梦到秀宁了,她也在劝朕,劝朕放下一切,好好保养。”

    李世民的话被李渊打断,正不自在,突听得李渊提到李秀宁,这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把头低下了。

    “秀宁还对朕说,她相信她的二弟能把大唐管好,让朕不要再操心了。”李渊看了看李世民,继续淡淡地言道:“朕醒来后,想了许久,觉得秀宁说的对,二郎与国有功,与朕有功,处理国事也强过朕,有子如此,朕确实没必要再操心了。”

    李渊淡淡的两句话,顿时让全大殿都沉寂了下去。皇帝憋了快两个月了,这种时候不露骨地骂骂自己的儿子,别人也不敢说什么,不仅不敢接话,连大气也不敢出,心里都在想,等出了太极殿的门,这一段,就忘了。不过,也有大臣好奇地看了看坐在一旁奋笔疾书的侍中陈叔达,心里为他叹声气,不知道这位大人,怎么记载皇帝的此番话。

    李世民比任何人都听得懂李渊的这段话,他是握紧了拳头后又慢慢松开。二姐,父亲拿二姐在骂我呀算了,毕竟是自己逼的父亲太过,他想骂就骂吧,这个面子,做儿子的得给。想到此处,李世民又苦笑了一下,原来,昨晚唐瑛让我给父皇留面子,是为了这个。

    李渊发泄了一番后,心里多多少少痛快了一点,借着话题继续道:“朕老了,就听了秀宁的话,好好歇歇了。这天下,朕就放心地交给太子了。朕希望各位能一如既往地辅佐太子,管理好这个江山社稷。”

    “臣等一定竭心尽力。”一片附和声淹溺了李世民那句儿臣多谢父皇教导的感谢语。

    “好了。裴寂,你宣读朕的诏书吧。”李渊随意地摆摆手,看了李世民一眼。

    明明是多年的梦年即将实现,明明是应该兴奋的时候,可感受到父亲的目光时,李世民的感觉却不怎么好,他觉得,父亲的目光中包含了太多他看不明白的含义。只是,没等他细细去想,裴寂已经拿起御案上的一幅绸缎,展开念了起来。

    “朕近日身体不适,屡屡思念爱女平阳。思平阳以弱柳之躯,起义兵与旷野,解百姓与倒悬,战功颇著,威名远扬。朕时时怀念,恨不能其重生侍奉朕身边。郡主李瑛,一介女流,击寇戎边,劳心国事,明德有功,益显臣节,且恭顺孝义,堪称女子楷模。朕甚喜此女,等同平阳,故特收为义女,晋封公主,赐号河阳,赏食邑三百户。即日起,赐住淑景殿,留宫伴驾,以慰朕怀。“

    众臣进入太极殿看到唐瑛之时,虽然人人都觉得唐瑛出现在这种场合有些不符合规矩,但都知道唐瑛在皇帝和太子心目中的地位,想到今日的特殊,想到唐瑛在调和皇帝和太子关系上的作用,也没人去想过唐瑛的存在会有别的可能。

    此时,当满殿群臣眼巴巴地等那份让位诏书时,突听得这么一份诏书,半点心理准备也没有的情况下,顿时人人都傻眼了。整个大殿之中,寂静的几不闻呼吸之声。就连一贯镇定自若的陈叔达,手中的笔都在不自觉时掉在了案上,乌黑的墨迹将记录纸玷黑了一大团,他都不知道,而是与众人一样,做梦一般地直直地看向那个侍立在皇帝身边,一身盛妆的传奇女子。

    一个平民女子,一步登天,以未出阁之身,被皇帝收为义女,还封为公主,这样的恩赏,别说前无循例,就是传说中,怕也找不到两个。要知道,眼下宫里未出嫁的帝女,还没一个被封公主的。李渊的这道旨意,简直是空前绝后了。

    而众臣子的惊愕,却不仅仅是这道旨意的出奇之处,而在于被封赏的人是唐瑛。如果唐瑛只是一个具有传奇经历的女子,被皇帝喜爱,收为义女,众人也不会过于惊愕,毕竟,唐瑛对大唐江山的付出,也当得起这样的恩宠。只是,唐瑛的特殊之处,却是全长安,不,或许是整个大唐朝野都知道的,皇帝在这种时候,竟收唐瑛为义女,还封为公主,这就不是一般的恩宠,而是带有报复儿子的意味在其中了。

    所以,片刻的惊愕之后,群臣的目光就转移到了李世民身上,尽管他们看不到李世民的面容,但,几乎每一个看向那背影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怜惜。长安城内,谁不知道眼下这位太子对唐瑛那是用情至深呀

    片刻之后,就听得一声轻笑,唐瑛一个侧身,到了李渊的面前,扑通跪倒在地,行了一个大礼:“女儿叩谢陛下天恩,谢父皇恩赏。”

    “呵呵,瑛儿起来吧。这些日子,有你陪伴在朕身边,朕心情舒畅了不少。”

    “谢父皇恩宠。”唐瑛又磕了一个头,才笑盈盈地起身。

    李渊和唐瑛的对话声回响在大殿中,殿中人却还是集体无声,过于震惊的事情出现在眼前,满大殿的臣子们,竟没有一个反应过来,也没有一个人想到应该遵从礼仪去向李渊和唐瑛道喜。也许有人反应过来了,却不敢上前去恭贺,得罪了没了权势的皇帝,不过是被暗中骂几句,得罪了掌控大权的太子,可就惨了。

瓦岗三年 第五百一十章 新帝初始

    第五百一十章 新帝初始

    李世民一点都感受不到别人的目光,他木然而立,目光死死地盯着侍立在李渊身边,低首垂目、嘴角含笑的唐瑛身上。迷茫、不解、疑惑、不信等等,脑子了似乎闪过了无数疑问,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周围的一切,别人的目光,唐瑛和李渊的对话,李世民完全没有反应,整个大脑算是空白一片,即便他是如此的自信与聪明,此时却也不知他该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李渊在和唐瑛笑嘻嘻地说了几句话后,目光稍稍撇向了李世民一会儿后,马上移开了。尽管心里有些报复后的快感,但李世民木然的神情落入他眼中后,李渊还是忍不住心紧了一下。只是,想到将来,想到他与唐瑛数番的商讨,李渊生生地把这股怜悯之情压制下去。

    唐瑛则至始至终没有看李世民一眼。她的计划在一步步地实施,结果到底如何,她心中也没多少胜算。然而,几年的相知,无数风雨中的携手,那些相伴的岁月在内心深处留下的印痕,并不是一个放字就能撒开的。她不敢去看李世民,她怕自己的目光会暴露出内心的软弱,她必须强迫自己去放弃,去忘记过往的一切,否则,那种对两人都存在的伤害还会继续,并陷入无休止中。

    李渊等了一会儿,没等到群臣的恭贺声,他苦笑了一下,果然,没权的日子会很凄凉呀在心底为自己悲哀了一会儿,李渊打起精神,示意裴寂继续:“裴寂,继续宣读诏书吧。”

    裴寂躬身拿起御案上的另一道旨意,缓缓展开,宣读起来:“朕年迈多疾,已不能统领国事。太子世民,英武神勇,功盖宇宙,率土归心。即日起,以太子继帝位,克承大统。钦此。”

    盼望已久的诏书终于宣读了,一场闹剧般的让位也到了尾声。只是,李世民被刚刚那一棒打蒙了,此时还没反应。站在李世民身侧的重臣中,萧瑀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轻叹一声,又忍了回去。宇文士及苦笑了一下,一撩朝服,跪在了李世民身后。

    房玄龄站在李世民身后,见此情景,忙趋步上前,轻轻一推李世民,示意他赶紧把昨天准备好的推辞之词说了,将让位过场走完。

    李世民神智还没清醒过来,完全忘记了这些,哦了一声,抬头看看拿着诏书走到他身前的裴寂,机械地接过诏书,跪倒在地:“儿臣领旨。”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东宫的,他手里拿着皇帝的退位诏书,浑浑噩噩地在群臣簇拥下,退出了太极殿,回到了东宫,回到了显德殿。明天,他将在这里举行继位典礼,明天,他将正式成为大唐的皇帝,明天,不,就是现在,他为之奋斗多年的理想,实现了。

    可李世民没有一丝兴奋的感觉,没有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他的脑子里,一遍遍回放的是另一份诏书的内容。义女,公主,河阳,伴驾……唐瑛,你狠,你在我毫无防备的时候,给我狠狠的一击,你配合我的父皇,报了一箭之仇。义女,妹妹,这就是你逃避我的方法,这就是你要的自尊和自由,这,才是你要我给父皇的面子。

    乱哄哄的群臣已经散去,显德殿里安静了下来,坐在宽大的胡床上,李世民突然觉得周围空荡荡的,九五至尊,高高在上,却是寂寞如此。唐瑛,你终于为了你所谓的道义,抛弃了我。

    “无忌,你说,这都是为什么?孤真的做错了吗?”

    今日的事情太过突然,在太极殿上反应不过来的众人,回到东宫后,除了李世民,基本上都反应过来了。眼看着新帝神不附体,房玄龄等人心中焦虑,却不好上前劝慰,而敲醒皇帝的胆子,就落到了长孙无忌身上。长孙无忌比任何人都明白李世民对唐瑛的感情,因而也比任何人都明白李世民此时的心情,即使别人不将这副担子给他,他也会主动担下来。所以,别人都离开了,他是静静地呆在大殿上,等李世民回神。

    “陛下,您没错,谁都没错。”

    “没错吗?”李世民喃喃自语着,抬眼环视了一下大殿:“人都走了。”

    “是。大家都回去准备了。明日,是陛下正式登基的日子。”

    “大家都很高兴吧?可孤,却高兴不起来。”

    “陛下多年夙愿得偿,一时间有些患得患失,这很正常。”

    “陛下……无忌,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从来没想到,为了这个称呼,我会失去她。”

    望着郁闷的李世民,长孙无忌的回答异常干脆:“河阳公主只是太上皇的义女,与陛下您无关。”

    “义女也是女儿,是孤的妹妹。”李世民苦笑。

    “只要陛下不承认,谁能成为您的妹妹?公主可以分封,也可以褫夺。”

    “褫夺?多少目光看着孤呢。”

    “这是陛下的家事。”

    “家事?”李世民冷笑了:“父皇和唐瑛,怕不是这么想的。”

    长孙无忌淡淡回道:“陛下是关心则乱。太上皇需要人陪,也需要发泄的途径。唐瑛需要时间养伤,有此一举,并非太过意料。其实,陛下不必想这么多,满朝文武都知道陛下对唐瑛之心,长安城内也都知道唐瑛是陛下的人。”

    “真会这样吗?孤真的不会……”

    “自然不会。陛下是当局者迷,我们,可都看的清楚。”

    “嗯。”李世民心里好过了一些,又叹口气:“孤还是想不通呀,她就这么恨孤吗?”

    “从洛阳城外,到前些日子,臣看到的,都是唐瑛对陛下您的忠诚。臣等都不认为唐瑛恨您。臣刚才和房玄龄等谈了谈,还是觉得太上皇和唐瑛此举,有别的含义在其中。臣建议您,过些时日,将唐瑛叫来问上一问。”

    “问什么?”

    “如果是太上皇的意思,陛下何妨让上半步,过个半年一载,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