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348章

潇潇雨歇-第348章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恼郊ǎ切┯虏豢傻驳拇担际撬强释绦涤校涝睹堑摹N苏庑歉试肝矍罢飧瞿昵崛伺淄仿魅妊煌耷啊

    唐瑛感受着这些人的心情,望着一张张充满渴盼脸,看着那一双双憧憬未来的眼睛,她心中对李渊和李建成的那一点点愧疚也消散而去了。

    酒宴散后,李世民老规矩,让其他人都回去,单将长孙无忌和唐瑛留下,两人也是惯性使然,跟着李世民进了内院。

    “唐瑛,这几个月委屈你了。”借着轻微的酒劲,李世民轻轻的伸手想抚摸一下唐瑛的脸,却被唐瑛瞪了一眼,那手终究还是没能摸上去,讪笑了一下,收了回去。

    长孙无垢专心煮着茶水,仿佛根本就看不到李世民的那些小动作,顺着李世民的话笑道:“妹妹委屈了自己,却为殿下做了好多事。那些在三省六部里担任主要职务的官员,妹妹基本上帮殿下考察完了,还写了一份东西给殿下呢。”

    唐瑛叹口气:“秦王好好看看吧,能吏不多,尸禄素餐的却不少,而且大多数都是门阀子弟。这几年通过科考上来的人很少,有能耐的人多数都被安排在无足轻重的职位上,也有担任要职的,却都是些又苦又累、薪俸也少的职务。中枢上都是这样的人在做事,唉,秦王,日后可有你伤脑筋的时候。”

    李世民本是笑嘻嘻的看看唐瑛,又看看长孙无垢,听了唐瑛这番话,顿时没了笑容,重重地叹口气:“三省六部的设置原本很好,可就是安置进去了不少游手好闲、啥都不懂的人,庞大的俸禄开支都被这些人拿去了,实在是隐患无穷。可是,这些人多数都是太子安排,父皇许可的,我又能怎么办?”

    “我说的是日后。”唐瑛笑着冲李世民比划了一个杀人的手势:“等日后你能做主的时候,该罢黜的罢黜,该下手的下手,动作麻利点,就不怕那些所谓的门阀豪族们闹翻天。哼,到时候,我倒是怕他们不闹。”

    李世民也笑了,想起了唐瑛以前给他出的那些以毒攻毒的主意:“真到了那一天,本王一定做的让你满意。”

    “我满意不满意有什么关系。秦王以后的所作所为,只要能让天下人满意,唐瑛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好,好。”李世民今天很高兴,恢复了跟唐瑛斗嘴的习性:“郡主说的对,百姓最重要,当皇帝的别的不需要做,只要能让小民们高兴了,国家就能强盛了。”

    唐瑛白他一眼,哼了一声,不说话,嘴角却不自觉地上翘,泄露了她的高兴与满意。

    长孙无忌老规矩了,李世民高兴的时候就会跟唐瑛斗嘴,所以,他一般都会当一会儿木头人,等那两人玩笑够了,才是他上场的时候。看看长孙无垢的茶水煮好了,李世民和唐瑛也收了玩笑,他给李世民和唐瑛分别端上茶水,笑道:“根据臣暗中统计的数目,这三个月的精兵选拔,共出来八千多人,除了秦王的三千人和李药师的一千人外,其他的还得仔细考察过才能最终定的下来。”

    李世民看了看唐瑛,笑道:“李世勣那两千也不用再考察。神通叔的人原本也不需要考察,只是,经过了李媛的手,就得仔细一些了。”

    唐瑛不解了,李世勣的人马她也信的过,可是,李神通也是带兵的老手了,为什么要考察他的人:“为什么?依淮安王的能力,选拔出一千多精锐还不是手到擒来呀。”

    李世民对唐瑛笑笑:“不是本王信不过神通叔,而是信不过李媛。你不知道,李媛和东宫那边一直在暗中来往,当初太子推荐他去接替李艺统管幽州,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啊,我明白了。”唐瑛也是一点就透的人,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想通了,却是叹口气:“秦王,淮安王可是个好人,我建议你在重点考察那些军士之前,先跟他打个招呼。”

    李世民点点头:“回来后还没见神通叔呢,你说的我也想到了,会的。”

    唐瑛听了这话才放了心。不是她想的太多,就她这段时间跟着李建成东跑西跑得出的结论,在皇室宗亲中,掌握兵权和一方行政大权的王爷中,只有李神通和李道宗对李世民有好感,李道宗还是明面上的对李世民比较好,而李神通却是暗中早就表示了要支持李世民的人,李世民若是在小事上不经意得罪了李神通,可就把这个最大的外援给推出去了。

    长孙无忌笑道:“淮安王此番也很辛苦,殿下早晚得去他府上亲自拜谢,唐瑛,你不用担心淮安王。倒是你的义兄,眼下态度不明呀。”

    “我义兄?他说什么做什么了?”唐瑛心头一紧,眉头也皱了起来。

    虽然唐瑛和李世勣早就说好了,双方都不涉入到皇储之争中去,但唐瑛实际上早就违背了这个诺言,从一开始就踏了进来。而李世勣这些年却谨守了当初对唐瑛说的话,一直在回避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拉拢。只是,眼下不同以往,李渊对唐瑛宠爱非常的态度,几乎是公开表示出的对唐瑛未来的安排,已经人人尽知,难保李世勣会不会改变以往的做法,转而支持一方,而他所支持的,一定是自认为对唐瑛最好的,所以,别说李世民等人了,就是唐瑛此时也不太看得准李世勣的选择呀!

    长孙无忌苦笑:“正因为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臣在担心呀。前两年,他还能暗中提醒你有人在监视洛阳,可这两年,他跟我们的书信是越来越少,特别是这一年来,除了必须联系的公事,他是一封书函也未曾来过。好在,据说他对太子那边也是一样。”

    唐瑛听到这里,倒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嘿嘿,有些事,没有表示反而是一种表示。我倒是觉得,义兄还是很明智的,就跟他以前对我说的那样,他忠于的是大唐皇室,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势力。”

    “可是,唐瑛你应该清楚他的重要性。”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世民,得到对方同意的暗示后,继续劝唐瑛:“他现在是山东行台加并州总管,河东、山东,河北的这一大片可以说尽在他的掌控中,加上陛下对他的信任,他若是肯对我们殿下有一点点的暗示,我们也可以放宽心了。”

    “陛下将义兄放在这个位置上,为的不是挟制我们和东宫,而是为了守土,抗制住突厥人。”唐瑛和李世民、长孙无忌想的完全不一样,在她看来,李世勣已经是表明态度了:“他若有暗示,就有了私心,有了私心,陛下还怎么信任他?秦王、长孙大人,你们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我有万分的把握,义兄不会倒向东宫,更不会对我们不利。”

    长孙无忌还想劝,李世民摆摆手:“无忌,唐瑛说的对,她最了解李世勣,她说李世勣不会威胁到我们,本王就相信李世勣不会对我们不利。唐瑛,你给李世勣写封信,也不要说多了,就说,此番精兵的选拔,事关我大唐能否马踏贺兰山,让他务必再用心一些。山东、河北多壮士,三个月仅出来不到两千精锐,少了点呀。”

    唐瑛不疑有他,连连点头:“我也在奇怪呢,这两处的豪杰不少,不仅精兵,就是强将也该找出几个来才对。我回去就给义兄写信。”

瓦岗三年 第四百四十六章 憧憬

    第四百四十六章 憧憬

    李世民很满意唐瑛在某些事情上的迟钝,他也不需要唐瑛在这些方面敏感起来,只要能达到他所需要的效果,最好还是保持现在的状态。至于以后唐瑛会不会明白过来,李世民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以后,唐瑛会成为他最宠爱的女人,就算为此跟他闹上一闹,何尝不是一种情趣。

    放下一段心事,李世民开始展望未来了:“呵呵,其实就按这三个月的成效,到今年年底,这支即将组建成功的骑兵队伍,也有十余万人,精骑更是不会少于两万。明年,最迟在明年,我们就可以选准机会,给突厥人致命的打击。”

    面对李世民的憧憬,唐瑛也是笑脸如花:“是呀,两年,甚至不到两年,困扰中原的突厥问题就能解决了,想想都是大快人心呀。”

    李世民双眼发光:“等灭了突厥,本王带着他们挥师南下,直接端了梁师都的老巢,将这个老家伙抓到长安来。哼,这些年,他引领着突厥人,可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伤害。”

    “对,这种汉奸,早该收拾了。”唐瑛也狠狠地附和着。

    “汉奸?这个提法不错,汉人中的奸佞之徒,梁师都倒是配得上这个骂名。”

    唐瑛嘿嘿一笑,不予解释,反正李世民的解释也距离汉奸的本意差不太多了。

    “灭了梁师都后,殿下是带着我们继续西进,还是……”长孙无忌看了看唐瑛,提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

    唐瑛看他一眼,断然道:“吐谷浑算什么东西,派一员上将带上一万精兵就能灭了他们,根本不需要浪费兵力。”

    “那……直接回朝交还兵权?”长孙无忌毕竟没唐瑛那么大胆,啥话都敢直接说。

    唐瑛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拿眼睛看李世民了:“秦王,陛下有意在过年的时候安排唐瑛的未来,被我推迟到突厥灭亡,你率大军回归祭祖的时候了。秦王,如何,到时候真想喝唐瑛的这杯喜酒吗?”

    “本王……”李世民已经不是一年半以前的他了,现在他,在唐瑛和长孙无忌面前也不在忌讳某些事了,冲唐瑛一笑:“本王自然要喝这杯酒。本王已经听说了,父皇要在太极殿给你摆设喜宴呢,到时候,换本王在太极殿为你设喜宴,如何?”

    “时间呢?”唐瑛努力让自己忽视喜宴这个刺耳的词。

    “你不是说了吗?祭祖之后。”

    圈圈绕绕,不吃亏不知道什么选择最好。看来,又吃了一年多的暗亏,某人终于明白自己给的那个上策才是最好的选择了。为此,唐瑛在心里小小地腹诽了一把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李世民。不过,虽然李世民一年半以前拒绝了她的建议,放弃了好机会,但现在看来,也未必将来的机会不会更好。

    李世民答应的虽然隐讳了一点,但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唐瑛便长出了一口气:“好,很合适的时间。”

    “虽然晚了一些,但,本王相信,结果会更好一些。”

    李世民说的不错,在把外面的不稳定因素全部消除干净后,再来个内部改革,也许效果真的要好上很多。不过,这已经不是唐瑛所要考虑的事情了,她另有别的打算。

    放缓了自己的语调,唐瑛低沉了声音,轻声问道:“结果一定会非常好,只是,秦王,你不觉得太极殿里不适合摆设喜宴吗?一个安抚加庆功的宴席就够热闹了。”

    “为什么不适合?本王想要的是三喜临门。”每当唐瑛有什么出乎他意料的想法要说出来之前,李世民总是很感受到他与唐瑛之间有一种压抑感,此时,他就感到了这种不和谐的气氛,因而。他一面问话,一面死死盯着唐瑛的双眼,努力想从那里看出唐瑛的真实想法。

    “因为,新人在笑,旧人会哭。唐瑛对陛下和太子都有愧疚,那杯喜酒,我喝不下去,秦王,难道你能喝下去吗?”

    “我……”

    果不其然,唐瑛说出的总是他们想不到的。被唐瑛这话一堵,别说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