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夫人也来了?”
“嗯,自从皇上饶过在下后,我们夫妻就一向同进同退。这些都是过往之事,不谈也罢。唐将军,我想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将军请问。”
“郡主还回长安吗?温彦博认出你了吗?”
唐瑛一听李靖用了郡主的称呼,就知道他问话的意思了,回他一个微笑:“多谢将军为我考虑周全。此处事情了结,我即刻返回长安。温大人知道我是谁,就请他带消息回去就好。”
李靖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本按他为人处事的原则,唐瑛何去何从不在他关心范围之内,可是,仅仅和唐瑛有过一次交谈,他就已经在心中为这个女子而不平了,更为唐瑛夹杂在皇室争斗之间的尴尬处境而担心,故此,他才会有这番言语上的询问和试探。但是,李靖虽然在征询唐瑛的意见,却也在考虑如何向皇帝汇报唐瑛的踪迹,既然唐瑛并没打算离开长安,他也就可以少管一件闲事了。
“也好,等此处战事一了,我马上请张、温两位大人回长安向陛下禀明一切。就是不知道郡主打算何时返回?”
唐瑛并不清楚李靖心里所想,却为他的关心而感动,听了李靖的话,她略微想了想,回答道:“我可能无法跟两位大人一起返回,我需要在将军这里静心去做一件事,时间嘛,大概需要一两个月之久。”
李靖点点头:“好,等将军安排好了,我让夫人陪同你回去。对了,你是否知道颉利这次带了多少人马?”
唐瑛微微行了一个礼,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如若明日温大人等前来,烦请将军替唐瑛挡驾。至于城外的突厥军队,总数在十二万左右,颉利自己属下的精兵在三万人左右。”
“这么说,太谷城还是好守。”
唐瑛还真没想过太谷城能不能守住的问题,听了李靖的自语,她笑了:“大将军,我记得,当年始必可汗率四十万兵马围攻雁门关都无功而返,今日颉利的人马不到当时的三成,而将军的能力比来护儿大将军只高不低吧?”
李靖哈哈一笑:“唐将军夸奖了。来护儿大将军可是前隋的军中之胆,在下也不敢说能超越他。”
“大将军谦虚,唐瑛也就不好拍您马屁了。”唐瑛一边说笑,一边认真回道:“突厥大军的主力来到了晋中平原,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朝廷是否有大军向这边集结而来?”
李靖点头:“这是自然。这几年都是这样,突厥人的机动性太强,朝廷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先这样应付,日后慢慢寻找好的解决之道。说起来,你这几个月都在突厥人那里吗?可是大有收获?”
唐瑛连连点头:“可以这么说吧,等我忙完了,再来与将军细细讨论这一年的收获。”
李靖眼睛一亮,唐瑛的这句话给了他希望,他顿时有些兴奋起来:“好,好,在下一定全力配合将军。”
不出所料,第二天,休息的差不多后,温彦博和张瑾一起到了李靖的府上,虽然对外不敢说出唐瑛的身份,但温彦博还是要告诉张瑾,于是,作为臣子,这两个人怎么都得来拜见一下唐瑛,还别说唐瑛救了温彦博。李靖热情接待了二人,按照唐瑛的吩咐,婉言挡驾,温彦博和张瑾一头雾水地回去了。
瓦岗三年 第四百三十二章 兴奋
第四百三十二章 兴奋
唐瑛把自己关在李靖为她准备的静室里,真正地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画地域图。在突厥部落生活的这段日子里,唐瑛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目的,不敢明目张胆地绘制走过的地方,只能用一些小片的纸张画些潦草的草图藏在身上,现在回来了,她得抓紧脑子里的记忆还是很清晰的时候,把真正的图纸绘制出来。只是,她这一年里,走了不到一千也有八百里路了,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所以,她才必须要一间静室,不受打扰地工作。
突厥人对太谷城发起的攻击果然毫无进展,想必颉利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太谷城,竟然比马邑都难打,他这是第一次挫败在李靖手下,在以后的几年里,颉利将会一次又一次地败在李靖手中,直到他命运终结的那一天。
突厥主力大军挺进晋中平原的消息伴随着张瑾的并州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同时到达长安,李渊赶紧调兵遣将,急速令各地兵马向太原集结。开玩笑,太原可是他的龙兴之所,老窝如果被突厥人踹了,别说大唐震动了,他这张老脸也丢大了。
武德八年的九月中旬,随着越来越多的唐军向太原方向集结的消息到来,颉利望着坚挺的太谷城墙,深深地叹口气。他不怕和唐军决战,可是,唐军单兵作战能力是不如他们,可是,那种顽强拼命的作风,却让他大伤脑筋。想起为了消灭两万唐军而付出六千精兵的代价,再想想从四面八方即将赶来的几十万唐军,他无奈地下达了撤军命令。
城外的喧哗和城内的兴奋,都没对唐瑛产生任何影响,她呆在静室里,挥汗如雨地将厚厚一叠白纸变成一幅幅精准的地图,这是她的任务,也是她的希望。唐瑛这一呆,就长达一个多月,等她第一次迈出房门,颉利已经带着他的突厥大军撤兵回草原了。
李靖的博学多才并没影响到他面对那些图纸时的激动,他此生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准的地域图画,这些图纸连在一起,铺在地上的时候,就将大部分突厥生活的地域展现在他的面前,他似乎看到了那些湖泊、山路、草甸,看到了突厥人的王庭牙帐,同时,他更是看到了那条直刺突厥人心脏的路线。只不过,在看到路线的尽头时,他还是小小地吃了一惊。
“定襄?你是说,颉利将突厥可汗的牙帐安置在了浑义河附近的定襄,而不是于都斤山?”指着图纸上大大的红圈,李靖吃惊地看向她。
唐瑛肯定地点头:“是,我原以为也是在于都斤山,也跑过去看了,那里确实已经没了突厥牙帐。后来,我也是误打误撞到了浑义河后,先发现了突利的部族,这才知道颉利将突厥牙帐迁移到了定襄。我还听突利说过,颉利想学咱们大唐,要把定襄设置成他突厥汗国的国都呢。”
李靖想笑:“学我们?还突厥汗国,哈哈,这个颉利很有野心嘛!”
唐瑛也笑道:“若是以前,我也不信,在他们牙帐里生活了几个月后,我才了解到颉利此人颇有野心,他对咱们的侵扰不止在于掠夺,还想彻底控制河西走廊,将西域掌握在手。而且,此人每年都会发动对我们的大规模进攻,不止一次地幻想能与我绝对主力来一次大决战。这梦,做的不无道理呢。”
李渊也点头:“这么说,此人一定要除去。否则,真成我大唐的祸害了。”
唐瑛叹口气:“从四月份第一次到达颉利的牙帐开始,我就有数次萌发了去刺杀颉利的念头,特别是并州大军被围困的时候,我两次走近他的汗帐,最终还是没有选择下手。”
李靖完全能够体会唐瑛当时的心情,那种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戮,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很难形容,就因为这样,他更加赞赏唐瑛了,如此能克制自己而不失睿智的人,别说女子了,就是男人,又有几个能做到。
眼见唐瑛目光中还有无奈和悲伤,李靖安慰道:“幸好你没采取行动。杀颉利一人不管用,顶多阻止了他们的这次侵扰。可,若为此而赔上你的性命,可就不划算了。你想呀,你活着回来,绘制了这些地图,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远比杀一个颉利管用多了。”
唐瑛笑了:“多谢将军提点。嘿,我倒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起了将军曾经说过的话,杀颉利一人无用尔,所以,隐忍了多次,还是没有采取行动。”
李靖笑道:“你这样想也对。有了你的这份详尽地图,我军日后进攻突厥各部,方便了许多呀。”边说,李靖边把目光再次放在图纸上,半晌后,狠狠地一拳砸在定襄位置上:“这里,比于都斤山更好打,只要掌握住机会……”
“地点是好一些,但,军队是个问题。”唐瑛望着兴奋中的李靖,给对方泼冷水:“长途袭击,要快,要准,还要狠。颉利自己就掌握有五万匹以上的战马,骑兵也在三万以上,加上防守牙帐的士兵,还有义成公主的卫戍,前隋小朝廷的卫队等等,人数至少也有五万。”
“五万……”默默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李靖目光中的兴奋渐渐冷却下去,他手里没有能奇袭千里的作战部队。
唐瑛望着李靖,却是微微一笑:“颉利的人是多,但,他们的凝聚力很小,变故发生的瞬间,几乎是毫无组织可言,抓住机会,将他们彻底打烂,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突袭的军队也不需要太多人。”
李靖苦笑一下:“虽然如此,也得几千精锐骑兵呀。长途奔袭,一般的骑兵怕是不行。”
“几千?”唐瑛吐了一下舌头,她原本想说的是两万,却不料李靖给她来了个几千,啧啧,军神就是不一样。只是几千也难呀:“问题在于,眼下大唐的精锐骑兵实在太少,而能训练出将军所期望的精锐骑兵,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几个人能胜任。将军倒是胜任,可陛下……能把这样的重任交给您吗?”
李靖再次苦笑了一下。是呀,一支精锐骑兵,他梦里都想创建这样一支队伍,可是,尽管他战功卓越,尽管他也姓李,总归是没有办法可想,除非皇帝真能信任他。可是,眼下大唐的精锐部队,无一不掌握在真正的李姓皇族手中,皇帝……目前还不会真正的放心让他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外人来掌控一支强大的部队。
唐瑛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否则,她也不会另辟蹊径来为李世民做打算了。当然,如果她真能把事情办成功了,李靖的统帅地位或许就没了,但……比起血腥的兄弟残杀,让一代军神失去一点点权利,也没什么吧?
同情地看看李靖,唐瑛还是轻声劝道:“将军不必如此,虽不能真正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只要你是一支强军的实际指挥者,应该能实现你的抱负,留名青史。”
李靖笑笑。这些年的风风雨雨都走过来了,他并不太计较这种事情,就如唐瑛所言,即便他不是军队名誉上的统帅,还不是一样施展所能,将整个江南拿下了吗?只要他还有这种机会,打下突厥,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甩了一下头,李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地图上,再次细细地将路线看了一遍后,他沉思了一阵,方道:“突厥牙帐周围有多少部族?他们支援牙帐的最快时间要几天?”
唐瑛不用明说,李靖也很清楚这点,笑道:“只要颉利的汗令发不出去,那些部族的兵马集结也没那么快,对于突袭部队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威胁,一支偏军足可以牵制。”
唐瑛也点头:“就算没有牵制的偏军,等这些部族组织起人马来,再相互通通气,我们已经解决了颉利,打过去了。至于距离牙帐最近的,应该是突利的部族,快马援助的话,最快一天可达。不过,突利和颉利的矛盾如将军之前所言,很深,牙帐真被袭击,突利是否会出兵,很难说。在我分析,如果在突袭牙帐前,先与突利达成协议,他恐怕会按兵不动,甚至……咱们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