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218章

潇潇雨歇-第218章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嫉妒是我们女人的特权,你堂堂秦王,男子汉大丈夫也嫉妒,真真好意思说。”

    “对别人我不在乎,可关乎到你,关乎到我们,关乎到秦王府和东宫的较量,我怎么能不嫉妒?嫉妒大哥也能得到那样精细的报告。”

    李世民满嘴的醋味让唐瑛好笑:“你怎么知道我给太子的报告很精细?哼,有我给你的精细吗?”

    “父皇把你给我们两个的信都要去了,我在父皇那里看到了一点。这事,我看,最高兴的却是父皇,一个劲地夸你不说。还说,唐瑛这孩子,越发让我喜欢了。”

    李渊的喜欢对唐瑛来说,并不值得高兴,她并不希望去得到这样的偏爱,但,轻轻叹口气:“陛下的抬爱,唐瑛是受之有愧呀,这回,我也让他操心了。”

    “父皇很赞赏你那句存人失地的说法,自然对你这种保命的想法很是支持,还说等你回了长安,要重重赏赐你呢。”

    唐瑛苦笑:“这事,我回去后会建议陛下收回赏赐一说。”

    “为什么?你当得起。”

    “不,我当不起。”唐瑛再次叹气:“我是逼不得已才选择这样做。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贪生怕死。只是,我事先说在了明处,显得似乎有理了。但,这种做法是小人之举,绝非君子之为。人要有品性,要威武不能屈,保家卫国更需要李玄道总管的那种牺牲精神。虽然我这样做也是因为无关民族大义,但绝不能开后世之先河。如果以后的人都存了保命第一的想法,再用存人失地一说来辩解,岂不是都学成卑躬屈膝,不忠不孝了。真那样,唐瑛可就罪不可赎了。”

    李世民笑了:“你说的太严重了。或许你的做法是特殊了一些,但不代表没有道理。其实,真因为怕死就变得卑躬屈膝,也不会煞费苦心去找什么借口。再说,也没几个人有你这样的本领。父皇这样评价你和李玄道的做法:李玄道,自杀殉国,悲壮;唐瑛,为国惜身,睿智。”

瓦岗三年 第二百七十八章 疲惫

    第二百七十八章 疲惫

    “唉,陛下比任何人都看的清楚。”唐瑛苦笑。当初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活的不丢面子,她煞费心思才写了那封信,为自己找到开脱的理由,可被李渊这么一解释,倒成了她的忠心之举了,老天爷才知道,她有个屁的忠心。

    “不说这些了,反正父皇一发话,谁也不敢再乱想乱说,连萧倔头,都非常理解你和李世勣了。”

    唐瑛苦笑:“观念不同,我也只能这样尽力而为。对了,太子那边的人有没有用我的这封信做借口来攻击你?”

    李世民摇头:“没有,不仅没有,裴寂带头,东宫那些人还好好地夸了你一番。拍父皇马屁,是他们的长项。”

    唐瑛笑了:“这倒是,我把这茬给忘了。”

    “你忘了,我可没忘。你给太子的信写的很长嘛,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太子了,哼,你还真成他的耳目神了。”李世民哼哼,满嘴的酸气。

    唐瑛大笑:“我给太子的不过是实地考察报告,而让小六带给你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些内容费了我好多心血,你不仅不谢我,还吃太子的醋,真是自私,霸道。”

    李世民低低地笑了:“我就是自私霸道,你只能对我好。”

    唐瑛不乐意了:“秦王殿下,唐瑛可不是谁的私有财产,哼哼,不许你独占。还有,这些国之大计,可不能拿来当玩笑,一笑了之。”

    李世民紧紧手臂,笑道:“我怎么会浪费你的心血。我已经和房玄龄、无忌他们一起看过,讨论过了。你说的对,民众逃亡是造成土地荒芜的一个原因,而那些豪门恶霸趁机圈地霸占良田,逼的百姓无地可种,无处容身,才是关键问题。”

    唐瑛点头:“战乱结束后,百姓还是要回到家乡的,只要他们的土地还在,生产的恢复就会很快。土地也不会存在荒芜现象了。因此,如何狠狠打击那些囤地圈地的地主恶霸,才是君王最先考虑解决的问题。我把沿途的所见所闻都汇报了太子,也是想看看,他和他手下那群有知之士,能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

    李世民叹气:“太子和我不同,他很喜欢拉拢门阀士族,而父皇也很支持他,恐怕,让他下手对付这些人,不太可能。”

    “他不是一直在制定法律,搞均田制吗?如果不从这些门阀地主手里收回土地,均田如何均的下去?贫富差异过大,自然会造成绝对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最终损害的是百姓利益,国家利益。百姓在新兴的统治者这里看不到新的希望,就不可能安居乐业,这国之平稳,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李世民叹气:“在文学馆里,我也时常向那些饱学之士请教。大家讨论的多了,发现有些问题解决起来很有难度,特别是你说的土地问题。”

    唐瑛也知道,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肯定不同。只是,既然李世民能创造出贞观盛世,自然在一些观念上与那些帝王有所不同才是。而这些年来,唐瑛也跑了不少地方,身临其境有,道听途说也有,让她感到大唐急需解决的就是土地兼并和官吏任用的问题。

    唐瑛这些天无所事事时,思考最多的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她思考的角度并不是怎么去解决它们,而是李世民当皇帝后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因为,在唐瑛看来,如果李世民没有解决这两大问题,贞观盛世不可能发生,除非,她个人对贞观盛世的理解和后世百姓对这一时期的传颂,都是误解。

    “秦王,你们讨论出结果了吗?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李世民摇摇头:“我们设想的方法恐怕行不通。”

    唐瑛好奇地回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没有放过李世民脸上的无奈神情:“哦?什么方法,能说给我听吗?行不通的地方是在太子那里,还是皇上那里?”

    “都有吧。”李世民苦笑一下:“你说的对,由于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大量的土地被荒置下来。而自从隋末义军兴起,各路人马纷纷抢占地盘。圈占土地的同时,也抢夺人口,大量的丁壮被抓去打仗,有权的豪族和门阀趁机将平民纳入家丁中,自然也纳入了他们的土地。而各方势力又在自己占领的地盘里大肆分封土地给所谓的有功人员,从而……”

    唐瑛微微一笑:“不光是分封,还有邴大哥这样利用私权为我牟利的行为。说起来,我那个庄子也来的不正道。然,由我推及别人,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少数,而是多数。”

    李世民轻笑了一声:“你的土地已经被我认可了。我知道,你又要埋怨我以权谋私了,可我知道,你不是为你自己,所以,就别去想了。再说,虎牢和洛阳之战中,你的功劳有目共睹,而拿下洛阳后的那些安慰、重建工作,你也功劳不小,于情于理,我让你的土地合法,也是应该的。”

    唐瑛却没有埋怨李世民的意思。她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这回你想错了。我不埋怨你,也不谢你,你给我的奖赏是我应得的。”

    望着唐瑛略有些得意的样子,李世民不由地笑了:“你呀,嘴还是这么硬。”

    唐瑛笑道:“我提出我的例子,是在提醒你,不要只把目光放在那些豪族和门阀身上,土地的兼并问题很复杂,你们考虑的越周全,想的越多,以后解决起来也会稳妥的多。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兼济天下百姓。”

    “我也想。可阻力太大。我们在虎牢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你也针对这个问题和父皇提起过。眼下,要想均田,首要的就是收回土地,可是,偏偏占据土地最多的三类,功勋子弟、关陇门阀、豪族乡绅,也是最难对付的人。”

    唐瑛边听边点头:“三类?你们李家算一类吧?“

    “嗯。”李世民点头:“李家打下的天下,自然要封赏李家的人,还不要说,大家都出力甚多,所以,李家的亲王就有数十位,封王就要有封地;关陇门阀,晋阳起兵,出钱出人出力,为我大唐建立可谓出力不少,不可能不赏,也不能无端加罪;豪族乡绅,献财献粮献人,朝中官吏多出于他们之中,不管是按功行赏,还是安慰人心,这封赏总是免不了的。”

    “哼,真正需要安抚的是百姓,而不是那行横行乡野的土皇帝。”

    唐瑛的愤愤不平让李世民为之莞尔:“可是,我大唐还没有一统,用兵、征粮,还得靠你嘴里的这些土皇帝。人家献了粮,献了人马,不封赏说不过去。更何况,眼下朝廷之中,这些人占据了大部分位置,不要说太子身边的人多数是这样的出身,就连父皇,也不肯下手对付他们。所以,眼下。朝廷还是以安抚任用为主。”

    “真正打仗流血的不是这些人。”唐瑛最不赞同的就是这种观点:“这些人其实就是投机分子,他们给你们提供粮草人马的同时,也会见风使舵地给别人提供。不然,宋金刚一口气打到柏壁,那些粮草和兵源是哪儿来的?按我说,这些人,根本不要去理睬。”

    “噗。”李世民笑出声了:“你呀,就这么憎恨这些人?”

    唐瑛叹气,政治观念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呀,反正在阶级立场上,她和这些古人怎么也走不到一块去:“算了,说起这些吸血鬼就怄气。说说你们设想的方法。”

    “吸血鬼是什么?”听到一个新鲜名词,李世民自然要问个明白。

    “俺们乡下人骂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就说他们是吸血鬼。”唐瑛在这方面的搪塞本领早就练的炉火纯青了:“还有一个骂法,就是周扒皮。”

    李世民听明白了:“扒皮吸血,细想想,还真有道理。”

    “百姓苦就苦在这里了。吸他们的血,扒他们皮的不光是这些乡绅地主豪族们,还有贪婪的官吏,腐败的朝廷,一层又一层的剥削,他们喘不过气来,活不下去了。”

    “嗯,你说的对。”李世民倒是很赞同唐瑛的这一说法:“吏治的问题反而是其中最好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廉洁的朝廷,目前的困难不大,父皇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我们商讨的办法,最重要的就是土地的重新丈量和分配。但,亲王的头衔和封地怎么收回?门阀的土地如何重新计算丈量?乡绅豪门的土地和人口,又怎么样来认定?这些才是最大的难题,不可能把人都杀了。”

    唐瑛点点头:“的确很难。所以,我在虎牢,在陛下面前,出的都是同一个主意,那就是设法先让他们不义,朝廷再依法办理,嘿,用心黑来对付黑心,以毒攻毒。”

    “呵呵,如果我们身后的那些大臣将军们听到你这番话,吃了你的心都有。”

    李世民的打趣让唐瑛笑了起来:“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了嘛。不过,说实话,除了这三种人,还有一种人需要想办法对付,你想过吗?”

    李世民点头:“想过了,你指的是李艺这种占据一方的藩王势力。”

    唐瑛点头:“他们仗着手中有兵有权,有地有粮,愿意的时候,俯首称臣,不乐意了或野心膨胀了,就可能直接造反,把据一方,与朝廷作对。或者,他们也不跟朝廷作对,而是处处叫苦,让朝廷给他们大量的粮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