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往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他冷峻的脸上却流露出一道极不协调地目光,像是在找什么人。目光从一个个少女的脸庞上滑过:不是,欣慰,焦急,下一个……
在他身旁,一辆大大地乌蓬马车与他擦身而过,缓缓地驶向怀中国吴水大户聂家在莫阳的别院:惜花小筑!
------题外话------
很喜(…提供下载)欢看书,每当看到喜(…提供下载)欢的文章的时候,就会无法自拨的陷入情节中去,设想自己也是书中人物,朋友说你把想的写出来吧,于是趁着自己还有幻想,就提笔写下了。
第一次写网络小说,也不太熟悉排版,只知道写完上传,重没想过自己点点看看是什么效果,直到好几个朋友向我报怨,说段落太大,看得他们眼花,所以今天我把上传的全部进行了修改,没改内容,只是把太大的段落拆小了,希望这样会好点。
22
☆、(二)怀中旧事
怀中国立国至今仅三十余年,建都燕都城,历经三帝,国姓朱。太祖皇帝本是前朝番王乐洲王旧部,后娶了乐洲王的女儿娴燕郡主,成为了当朝郡马爷,前朝第十一帝登基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打起了对各番王撤番的主意。
这本无可厚非,历朝历代为了加强王权都做过这样的事,只可惜当时的朝廷已国力虚弱,风雨飘摇;加之十一帝能力有限,撤番的手段过于残酷,一时之间各番王纷纷起兵,王朝摇摇欲坠。
那时乐洲王被以心怀不轨企图谋反的罪名幽禁至死,后来皇帝又企图加害乐洲王后人。
年轻的太祖高举义旗领兵造反,用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打下了怀中这花花的江山,后太祖诏告太下,改国号,建都城,登基为皇,在位一十六年薨;
高祖皇帝是太祖的长子,自幼随军征战,虽战功赫赫却落下一身病骨在位仅三年薨。高祖重民生,兴水利,在位期间怀中国经由太祖、高祖两帝的细心经营,已经由初时的百废待兴发展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兴国家。
高祖崩后,他的第四子登基,即现在永和帝。永和帝登基之时,接手的本是个锦秀河山,可是登基仅一年,当年随太祖起兵,鞍前马后一路跟随太祖打到燕都城的一等功臣安镶王黄林环功高盖主,欺新君刚刚执政,政权不稳,根基不深,便起兵谋反。
叛军一直打至吴水城,与奉命镇守白山城的大将军杨府尹隔江而战,历近两年一直无法攻破白山城,最后在离江背水一战,杨将军战死沙场,与安镶王二子黄怀玉同归于尽,尸身沉入离江。
经此一战安镶王大败,兵败之后,安镶王先是杀光了全家上下四十余口,然后自刎于王府,一家老小无一生还。
大将军杨府尹追封其为忠勇伯,赐千金、蟒袍、玉带,世袭罔替,立衣冠冢于离江边白山城白孤峰下,并改白孤峰为忠勇峰。
可怜忠勇伯死后两年,忠勇伯在家乡的老宅忽发大火,夫人身受重伤不治身亡,其子却不知所踪,也许是葬身火海尸骨无存。好端端的忠良之臣居然绝了后,让世人不禁嘘吁。
事后朝廷也曾派人彻查起火之事,查出火灾乃是有人故意纵火,可是却始终未能查出纵火之人,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现在已是永和十三年初冬,离上次战争又过去了十一年,现在的怀中农商发达,社会安定,人民纷纷称赞皇帝有为,国家一派繁荣景象。
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那场祸乱,却有两个家族在这次祸乱之后一崛成为商贾翘楚:北有燕都谢家;南有吴水聂家。
说起这谢家,还有一段故事:本来这谢家世代经商,颇有根基,太祖起兵的时候,老太爷惠眼识英雄,倾家荡产资助义军,得天下后,太祖为报当年老板谢天地的大力资助,就把怀中国北地四分之一的铁矿、铜矿开采权交给了谢家,谢家从此富甲一方。
安镶祸乱的时候,老太爷再次全力支持新君,拿出真金白银,一方面稿赏三军,另一方面支持新君发行新币,帮助新君打赢了一场金融战,拖垮了安镶王的经济,一举平息安镶祸乱。而谢家也走向了衰落,老太爷谢天地也在这次较量中心力交瘁,撒手而去。
待永和帝坐稳了江山,回过头来论功行赏,谢家再次蒙获圣眷,从此谢家更是站稳脚跟,一时间无人能与之争锋。
现下谢家商行大当家乃是谢家三子谢江山,人称钱眼子谢百万。可惜现在的谢家男丁不旺,谢老爷已经五十开外了,女儿成群儿子却只有一个,小儿子今年才刚满六岁,为此南来北往的青年男子们,削尖了脑袋地想成为谢家的女婿
再说这吴水聂家,安镶祸乱之前聂家仅是吴水的一个小铺面,做点买进卖出的小生意而已。直至安镶祸乱,叛军一路打到吴水,因无法攻破对岸的白山城,只得在吴水建府与新君隔江而战。
吴水聂家就是在那时发展起来的,据说聂家是靠盐矿发家的,安镶祸乱平定之后,聂家主动提出放弃聂家在南边的盐矿,交给皇朝商院司打理,皇帝也倒毫不客气地将盐矿收归国有,但并没有交给商院司,而是划给了工部矿务司。
而且盐矿和开采权虽然都已收回,但经营权却还是给了聂家。也许是为了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聂家什么都做,什么都敢做,只要能赚钱的,都能看到聂家的身影。
尽管只是些小买卖,但是聂家的聂宝号已经把触角渐渐地伸向了北方。尽管如此,聂家却一直低调神秘,没有人知道聂家到底有多少钱,到底经营着哪些生意;也没有人知道聂家有几口人,是哪里人;甚至没有人相信聂宝号的东家,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青人。
有人说聂家的盐矿只是幌子,现在的当家只是个代理人,真正的当家是安镶王留下的钉子;也有人说聂家才是皇帝插到安镶王地面的钉子,目的就是掌握住南岸的经济,捏住安镶王的喉管;还有人说聂家发家是因为找到了安镶王兵败时藏匿的财宝,那些财宝就在聂家经营的某个盐矿中。
总之关于聂家的传闻五花八门、难辩真伪。古住今来,人们对于不了的事情,总是尽情地发挥想象,用于八卦娱乐的热情,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一)小筑八卦
紫藤随着一干人等进入怜香小筑已有十余日,并没有见到什么大人物,连二管家都不曾见过几面,刚开始的几日都是和十七、八个同龄少女随着一位叫乐姨的嬷嬷学习宫廷礼仪,无聊到死。
还好紫藤只是帮厨,随便学了几天就去和春姐学做精致小吃去了,看着那些走来走去,反复蹲下起立的丫头们,紫藤觉得自己的命实在太好了,长着一张平凡的脸真是一件高兴的事。
此刻的紫藤穿着标准的聂氏下人制服:藕色棉布裙装,外罩碧色彩绸外褂,腰系藕色丝带,丝带上挂一个小小的兰色荷包,正在厨房外的长凳上很没形象地躺着,一只脚搭在凳上,一脚踩着地,闭着眼睛摇啊摇啊,冬日的太阳可是胜过十全大补丸啊!
“我说紫藤啊,你这个样子还真是对我的胃口,我最讨厌那些装模做样的妮子,明明都是奴才,还要装出一幅淑女样,好样谁比谁高贵些似的,不就是长得好些,离公子近些吗!你好好孝顺我,我教你一手好厨艺,让公子吃了你做的东西就舍不得放你走,走哪儿都得带上你,气死那帮小娼妇!”
一串尖酸刻薄的言语在紫藤的耳边炸起,吓得紫藤一缩,差点滚下凳来。
紫藤连忙抬头,眯起眼睛一看,一个和她同样穿着,瘦高脸尖的妇人出现在她的正上方,一张长脸正好遮住了阳光。
只见妇人尖尖的脸上长着一双细细的小眼睛,上面画着两弯又长又黑的细眉,狭长的鼻子下面是一张薄薄的嘴唇,嘴唇不断开合着,里面一颗颗大而洁白的牙齿随着嘴唇上下舞动,一串串的话语从这里尖细地飞出来。
很难想象分开看来这样难看的五官,凑在一起居然和谐了,顿时给人一种刀子嘴豆腐心的感觉。没错,春姐就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几日的相处,让紫藤如沐春风,想象中的排挤、冷漠或是猜嫉并没有发生在她的身上,春姐就好象这厨房一样温暧。
春姐不停地告诉她公子喜(…提供下载)欢吃什么,讨厌吃什么,哪个季度要吃什么,什么东西怎么吃……严然把紫藤当做了关门大弟子,全当她做出的东西能牢牢栓住公子的胃,并全心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每当这时候,紫藤都忍不住在心里翻个大白眼:“吃吃吃,是猪啊,只知道吃,我才没兴趣讨好那什么公子呢,我是来避祸的,危险一过就扔五十两银子走人。”
可是此时的紫藤却不敢如此嚣张,她纯洁的笑着,亮亮的眼睛狡捷地看着春姐,无知地问道:“春姐,天天听你们说公子,公子是什么样的人啊?”。
听到紫藤问起公子,春姐双眼迷蒙一片陶醉地说:“我们家公子啊气宇轩昂、玉朗神俊、才华横溢、少年多金,医卜星相无一不会、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是难得一见,万里挑一的美男子呢!”好家伙,只要是形容词都用上了。
听到这里,紫藤又接着问“听说公子很喜(…提供下载)欢美女,你见过公子吗?”
春姐此时眼中露出又妒又恨的表情,嘴上却说:“公子也很喜(…提供下载)欢美食,上次来这里,直夸我的点心合他的胃口,直接点了我跟去大宅呢!”
春姐避开了是否见过公子的话题,想来一个厨娘,怕也只能远远地看上几眼吧,紫藤不禁为春姐的一片芳心报以无限同情。
“春姐,这园里的下人怎么无论男女老幼都得挂个香飘万里的荷包啊,好俗气喔,是不是又是公子规定的,他是不是有鼻炎啊!”
“嘿,小丫头,这你就不懂了,公子最喜(…提供下载)欢女儿家身上幽幽的香气了,最恨一身臭汗的人了,但是人和人味不一样嘛,为了把自己熏成公子喜(…提供下载)欢的味道,久而久之就人人挂个荷包了。”
春姐说完这些,左右看看,神秘兮兮地说:“告诉你吧,我们俩个挂的荷包,里面都是上好的兰香,清而不淡,高雅芳洁,你闻闻,啊,整个人都高洁起来了吧,这都全赖我的点心做得好,公子爱吃,哼,还不都那些丫环们想靠我的点心上位巴接我的。”
说起这些,春姐得意极了,双眼放着光,鼻子深深一吸,自豪地大声叫道:“别看我年纪大了抓不住公子的心了,可我抓得住公子的胃,将来我还要把这个胃传给你,气死瑞雪、气死含香,哼,跟我斗,说到底我好歹抓住了个器官,总比她们只抓住了个枕头强!”
“哈哈哈,春姐,你真是太可爱了,不过你要再不进厨房,只怕锅里的那个胃是要不成了!”
“啊 ̄ ̄ ̄ ̄ ̄,我的白果炖牛肚”
冬日的这点太阳早早地就要点点西下,“怜香小筑”在夕阳的照映下宁静古远,这座园林名为小筑实则很大,园里所亭台楼阁、湖池流水,所有的建筑统一都是红顶黄墙,若是在春夏,隐映在成荫绿树中,色彩更是夺目,此园既名“怜香”,奇花异草更是少不了的,为了迎接公子大驾,这些天更是一反常态,违反自然规律地移来不少鲜活的花卉,一旦冻死,又立马换上新的,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