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珠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料,在三年后酷冷的冬天,小秋的父亲染了伤寒,只撑了数月便离世。小秋的母亲悲愤欲绝,从此精神恍恍惚惚,对小秋也无从照顾,幸亏黎白羽时常接济些米粮给他家,才得以继日。
小秋的母亲经常披散着头发在城外独行,年方八岁的小秋象一夜之间突然长大,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每每发现母亲不在家,便四处寻找,多次将母亲从田野山头寻回,然后又担当起洗衣做饭的家事。他去黎府听学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疲惫憔悴。四邻见他小小年纪如此懂事孝顺,皆为感动,不时的给他些帮助。
终于有一天,小秋的母亲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又一次失踪。清晨,小秋发现母亲已不在房内,便与往常一样出城找寻。可是,这一次找遍了母亲曾经去过的地方,也没有找到。最后众邻居全都出动帮忙寻找,才发现原来她已经魂丧护城河,不知是失足掉落,还是有意投水。
小秋大悲,他已彻底成了孤儿。办完丧事以后,他不知如何再继续生活。
这时,黎白羽请求父亲将小秋收留。黎老爷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因为他也有些喜(…提供下载)欢这个孩子。就这样,小秋进了黎府,他执意要作黎白羽的书童,一为回报黎白羽的相助之恩,二为自己确实喜(…提供下载)欢和黎白羽朝夕都待在一处。黎白羽见小秋心意坚决,也只得答应了,两人虽为主仆之名,但黎白羽从未将小秋当寻常小厮看待,而是互相交心的朋友。
正是为此,小秋才大着胆子问起黎白羽的心思,而黎白羽也没有怪罪于他。
此时,黎白羽见了小秋欲言又止的样子,自是明白他的意思。他慢慢的靠上椅背,叹道:“这纪姑娘,我第一眼看见她,就觉得她生错了地方,那股清冷的神气,象月下抚琴的画中之人。她不该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也不应该住在方家的院子里。方家虽说都是善人,却是难以懂得她的风情。纪姑娘就象一颗珍珠,被放在粗木捏成的盘子里,让人不忍……”
小秋道:“公子,有句话,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这纪姑娘,我虽见过,却不曾多交,不知是怎么人才,但是你如今却是分心不得。老爷原本对你并不十分满意,现已经为你安排了进学之路,在这个节头上,你若将那不明来历的姑娘弄进府来,必引得老爷更加动怒,恐非善事!”
黎白羽摇头笑道:“我并无意现在就让她进府里来。我看她久居深谷小村,年纪虽小,却思虑郁结,一心要寻她生父生母,必不能象其他的姑娘那样心气平和。我如今也是事情繁多,无暇顾及她,如果她进得府来,可能难以融进府里姑娘群中,又得面对老爷和夫人的威压,恐要生出许多的事端。这须得从长计议。”
小秋看着黎白羽凝重的神色,却生出另一种担扰,心下暗想:“公子若将她当成一个寻常丫鬟,必不会生出如此多的顾虑,若是想帮她脱了困境,只需将她招进府来,随便派个房,作活便罢。如此看来,这位纪姑娘,倒是劳动公子费了许多的心神。如果日后公子果真将此姑娘带出,可保不得生出什么事来,老爷夫人岂可容得一个来历不清的姑娘待在公子的身边?”
这样想着,口中不由得试探道:“公子,那日方大叔回村时,你送了纪姑娘几样东西,不知道这纪姑娘收了以后,会不会生了别样想法呢?”
黎白羽笑道:“能有什么别样想法!”小秋一憋劲,豁出去说:“我是说,那姑娘久居林中,见公子怜惜自己,又收了礼物,会不会动了女孩儿家心思呢?”
黎白羽愕然的看着小秋,象被点了穴一样,一时答不上话来。
采薇,这个女孩有进到他的心里吗?他又有可能进入采薇的心里吗?黎白羽一时混乱了,这两个问题象两个凶悍的壮汉,逼得他有些呼吸困难。这段时间以来,采薇的音容虽不时浮现于心,但他已在脑中拉起了一道屏,将其他的东西都挡在屏外,固执的让自己相信,他只是被她悲苦的倾诉感动,想帮助她归了原位。
黎白羽重新展开那幅画,将水湿的题诗扯了下来,面无表情道:“小秋,你想多了!”
卷一 第二十五章 同去白鹿洞
吃过午饭,黎白羽回寝房里小寐。小秋在外屋收拾了几个包袱,将要带的书仔细的放入一个箱里。正忙碌间,突听门房小厮前来通报:“顾家二公子前来求见四公子。”
小秋皱眉道:“四公子刚刚休息。请顾公子到厅外候一会儿吧!”门房小厮应了,退身而出。小秋嘀咕道:“早上方才见过,怎么这一会功夫又回来了。明知公子明日就要去庐山进学,今日当好好歇息才是。送行也不急在这一刻呀!”
忽听寝房门开了,黎白羽已穿戴齐整,走了出来,问道:“方才我听见门房报顾兄来了?”
小秋答道:“是!我已让门房将顾公子迎到厅外候着了。公子,你怎么没有歇息?”
黎白羽道:“我一时睡不着,只想着些杂事。”一面说着,一面向大厅走去。
顾卓成正在厅里仔细的打量案几上的大青花梅瓶,见黎白羽进来,忙起身迎道:“哈,老弟,刚听府上门房说,你正在歇息,不想这么'TXT小说下载:。。'快就来了!”黎白羽叹道:“前日府里婚宴时,整日忙个不停,就想着能多躺一会就好,如今让我躺了,倒睡不着了!”
顾卓成笑着拉黎白羽在身边坐下,指着刚才赏看的梅瓶道:“梅瓶在民间数量虽多,却少见精品,早听说景德镇出的青花梅瓶精湛了得,却一直无缘细品,不料,就在你府中就有啊,我早先来的时候怎么没发现呢!”
黎白羽手撑着椅把,嗤道:“你特意转了回来,不是为了讨扰我这瓶子吧?你家有那么些玉马玉佛,这一个插花用的瓶子值得你这么稀罕的?”
顾卓成听罢此言,眼神却暗淡了下去,望着门外哗哗作响的榕树,半晌才悠悠道:“玉马、玉佛、祖产……,都要尽失了啊!”
黎白羽大惊,瞪着他道:“顾兄,此话怎讲?”
顾卓成慢慢的坐下,道:“你是知道的,家父原为军中都尉,前几年在进京途中被刺辞世,朝廷念他一生屡立军功,将此职位世袭给了家兄。”
说到这里,顾卓成神色变得悲愤:“按理,家兄既承袭了官职,小弟本应尽力相助,一起将家业振兴,方不负上下重托。不料,唉!我那长兄,实是无心料理军务,每日往那花间馆里跑,赌上一天,就输几百两银子。担了要职,又不为军中谋事,反而派着那兵士欺压百姓,百姓求告无门,只得一再退让。小弟虽看着不忍,也无法与家兄对峙。如今,京中也有了耳闻,家兄恐怕不多时就会被革职。虽于百姓来说,他被革职是件快事,可是于顾家来说,这可是灭顶之灾啊!”
黎白羽道:“真想不到,顾兄你也有如此烦恼。上午,我见你兴兴头头的要去三清山,还以为你无事挂心呢!”
顾卓成苦笑道:“我哪里是什么高兴!只因无计可施,想和你们一起出去散散心罢了!本来,这些家丑,我也不便与人说的。”
黎白羽低头沉默了一会儿,蓦的惊醒过来,问道:“那你此来是为何事?令兄不谋军务,小弟也无可奈何啊!”
顾卓成叹了口气,道:“是这样的。今日听得你说,你要去白鹿洞书院进学,这倒让我动了一桩心思。家父过世后的一两年间,我曾决心要尽力帮助长兄处理杂事,但是,如今长兄既如此行事,我久劝无果,也早已心灰意冷。”
顾卓成有些激动起来,深呼了几口气,继续说道:“为此,我早已起了另立门户之意。兄既已任了武官,我也不愿再往同一条道上挤。我想去考举人,考进士,将来如果能得高中,上可效力国家,下可惠泽百姓,蔽护家人。黎弟,我想和你一起去白鹿洞!”
黎白羽一下站起身来:“顾兄,你也想去白鹿洞进学吗?”
顾卓成坚定的点点头:“是的!黎弟,想去进学考举,这个念头在我心里已久矣,何况,那个家,我是一天也不想呆了,只要看见家兄出去寻花问柳,欺压穷人,我就难受得恨不得一头撞在墙上。黎弟,让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一定要离开顾家,考中进士,这是我唯一的出路。如果不能实现,怕不到几年,我就会在家苦闷而死了!”
黎白羽愣了半天,似乎终于反应过来了,上前扶住顾卓成的肩头:“既如此,那顾兄你就与我一起去吧!我倒是高兴了!方才,我想着要独自一人去那学院,都心焦得不能入睡,如果顾兄能与我结伴同去,闲时天马行空,遇事叙叙心情,岂不快哉!”
顾卓成见他如此爽快,自是欣喜,忙随了黎白羽去见了黎老爷,求黎老爷写一帖子给元普老先生,也一并收他入了学院。
黎老爷原是认识顾卓成的,也一直对他颇有好感,近年虽对他长兄的处事有些不齿,倒也没影响了对他的印象。如今见顾卓成求学心切,愈发喜(…提供下载)欢起来,当下写了帖子,让他带去了。
顾卓成领了帖子,随即回府去收拾行李,与黎白羽约定明日一早在黎府门外相合出发。黎白羽送走了顾卓成,回到自己的房内,倚在床头上,瞪眼望着房顶,发了半天呆。
日头向西移去,空中明晃晃的光线渐渐的暗淡下来。黎府与平日与不同,安静得令人诧异。院中的方砖孤单的映着长长的树影,也不见一个人从此经过。府中的人似乎都成了归巢的倦鸟,各自蜗居于自己的房内,不发出一声啼鸣。
黎白羽起身站到窗前,空空落落的大府让他感到了几分陌生的萧然。他知道,为了眼前这座府楼,明日自己将被推入到另一个地方。一时间,他觉得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与自己离得那样的遥远。
晚饭后,黎府中的灯一盏盏的亮了起来。小秋已将黎白羽的行李都准备好了,催他早些休息。黎白羽却一直坐在案前,翻看着《世说新语》。
小秋上前道:“公子,你此去白鹿洞,不如小的也跟随前往,照顾些杂事,公子也好潜心攻读,不必分念。”
黎白羽笑道:“不用了,学院里自有管事的小厮,我此去了,恐几年都不能回家常住,我这里的文房之物,还需你仔细照管着。”
小秋只得应了,想想心中不舍,甚为难过。窗外淅淅呖呖的下起小雨,更让人心思缠结。黎白羽听着也恼将起来,将书抛下,准备就寝。
此时,门外传来一声拉长声调的呼喊:“夫人驾到!”
两人吃了一惊,黎白羽自语道:“娘亲怎么来了?”忙迎了出去,见雨蕉打着伞,扶着姚夫人一步一步走上灵修阁的台阶。
卷一 第二十六章 旧约
黎白羽上前几步将姚夫人接进房内,惶然道:“娘,天色这样晚了,又下着雨,如有什么话要跟白羽说的,只管遣人叫了我去,何必亲自上这里来呢!”
姚夫人笑道:“我儿如今要出外进学了,我岂能不来看看,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小秋上前答道:“回夫人,都准备好了。”
姚夫人看了看放在屋角的几个包袱,点点头道:“羽儿,我有些话想和你说说。本想等到明早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