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小商女 >

第66章

重生小商女-第66章

小说: 重生小商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子里烧着炭火很是暖和,他们坐着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用了午饭才各自休息,孙老爷知道常宁几斤几两,也不和他大眼瞪小眼了,凤染让他去他的园子歇息,她则被孙明珠叫去,再次问及香露的事情。
  凤染宽慰“已经在配制了,明珠妹妹别担心。”
  孙明珠松了口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就劳烦染姐姐!”
  “姐妹间的别客气。”凤染拉近距离,只要她在女眷中多说几句香露的好话,等香露一出售,还怕没人上门购买,她现在做的就是让人知道香露与香料相比,香露是多么的好。
  她嫁人了不代表不会再插手凤家的生意,她说过的,凤家要成为御用商号,不只是她说说而已。
  春节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这个春节可把凤染累惨了,白天不是跟着侯爷夫人出门拜访,就是她领着常宁去叔伯府上走动,毕竟他们新婚,需要认识亲近的人不少,这算是拉拢人情不是。
  常宁不是个会说话的人,对她倒是全心全意,凤染怕他不会说话,出门在外让他尽量少开口,那些应付的事情交给她就行了,有人说话舌灿莲花,也不是开玩笑,她确实有一张巧嘴,把伯母婶子们哄得开心,又和她们有共同话语,她见解独到,在胭脂水粉已经香料上更是行家。
  她身上的香味不少人询问,她每每都很大方的说是在凤家买的香露,有意无意间,凤家的香露还没出元宵节就流传出去了。
  这可是凤染的功劳啊,有几位女眷很喜欢她身上这个味道,凤染并未说这个是她独有的,不会调制出来给任何人的。
  白天来回奔波,她累得不想动,常宁确实精力旺盛,时不时的把她压在身下缠绵一把,把她最后那点精力都榨干了。
  而她在多次运动之后,尝到了甜头,也会半推半就的和他滚在一起,两人亲密无间。
  元宵节一早,凤染就起床了,昨晚又闹腾了一晚,她轻手轻脚的起床穿衣,常宁还在随着并未察觉她已经起床了。她梳洗好之后去了厨房,厨娘已经烧火了,粉面已经发酵好了,她撩起袖子开始和面做元宵。阿菜和月清在一旁准备馅料。
  这是侯爷夫人的意思,说是新媳妇元宵节这日早上要亲自做一家人吃的元宵,她都发话了,凤染也只能照做,舍弃了温暖的被窝,打着哈欠做元宵,好在有两位勤快的婢女,不然她可真是忙不过来啊!
  别的府上是不是这个规矩她不知道,想来侯爷夫人也不会趁机奴役她的。
  三人在厨房忙碌了一早上,等侯爷夫人说着可以用早饭了,她让婢女们端着元宵上桌,她理了理衣服这才跟着一起过去。
  常宁醒来没看见她询问了婢女才知道她去了厨房,这会儿看见她精神不错的进来,他也放心了,面前多了一碗元宵,食指大小,圆滚滚的,看着就觉得可口。
  侯爷夫人看她进来,笑着让她坐下,说“阿染今日辛苦了!”
  “娘客气了,能给大家尽力是阿染的福气。”她说“听说娘喜欢吃桂花香的元宵,娘尝尝媳妇的手艺如何?”
  侯爷夫人舀了一颗元宵吹了吹散热,等冷了些咬着吃起来,软糯甜香,她笑道“阿染心灵手巧,这元宵做的不错,大家快尝尝她阿染的厨艺吧!”
  侯爷夫人发话了,他们也端着碗吃起来,味道说不上特别好,元宵也变不出多大的花样,所以他们也就点点头,赞美说好吃。
  元宵佳节庙会上的人肯定不少,今日也没有宵禁,有心人都会出去走走,看灯会,看舞龙耍狮的。
  侯爷夫妇要经过赴宴,府上的事情让凤染打理,管家协助,真正上是管家打理,她坐着等吃就行了。
  这还是第一次在金陵城过元宵,凤染想出去走走,常宁有求必应,上午就带着她出去走动了,他们去了白马寺,出门前侯爷夫人示意她去送子观音庙拜拜,说着还盯着她刚吃饱的肚子看了看。
  凤染明白侯爷夫人的意思,这是希望她的肚子争气,能够尽早的怀喜身子,传宗接代了。
  凤染也没什么觉得不妥的,她倒是看得开,成亲后可不是生子,然后抚养教育成人,然后看着儿女成家立业,嫁人生子,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人生历程,她也不例外的。
  元宵节的白马寺比起以前的人更多,人山人海,摩肩擦踵,艰难行走。常宁怕把人挤丢了,宽大的袖子笼罩下来,大手抓着小手,为她开天壁地的挤出一条还算畅通的路来,都是阿菜,月清她们一个没留神挤丢了。
  她也不担心,她们都是聪明的人,知道如何找到他们,艰难的上了白马寺,在大雄宝殿跪拜上香之后,他们又去了送子观音庙。
  送子观音庙的人可是人山人海啊,据说元宵节这日可是开春后的吉日,更有传言说这日不管是求子还是求姻缘都特别的灵验。
  正因为如此才会人山人海的挤都挤不进去,没办法他们只能站在队伍的尾巴上排队上前跪拜上香。
  一共有好几条队伍,凤染找了一条相对少一点的队伍站着,常宁站在她身旁陪着,排队是无聊的人。很多浮躁的人站不住会左右张望,瞧着常宁这个锦衣华袍的男子站在一群女眷中,她们都诧异了。
  凤染察觉她们的目光,看看常宁,他身量颀长,比文弱书生壮实,更重要的是他站在人花枝招颤的,装扮精致的女眷中,可真是鹤立鸡群啊!
  凤染怕他不自在,劝说让他去外面等着,她拜佛上香后就去找他。
  常宁不愿意,两位婢女不在身边,她一个人站着不安全,反正他是不在乎那些女人的目光,很坦然的摇摇头。
  凤染劝说几句,他还是坚定摇头,她也就不再浪费口舌了,跟着队伍移动,反正她脸皮也不薄,那些交头接耳的人说什么她也不在乎。
  他们大概排了快半个时辰的退伍,才一点一点从院子里挪到打探,然后跪在蒲团上跪拜祈求送子观音垂帘,恩赐她健康的儿女。
  等他们捐了香油钱出了送子观音庙,阿菜,月清衣着狼狈的挤上前,又是请罪又是行礼的。
  凤染并未说什么,让她们跟着去庙会逛逛,两位婢女听了对视一眼,想死的心都有了,那么多人,根本没什么可逛的。
  凤染没想到会在庙会上与李牧安正面相对,李牧安看见她愣了一下,瞧着她梳着妇人发髻,顿时明白过来,几个月不见她已经嫁人了。
  目光好奇的落在她身侧的常宁身上,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个男人是凤家的小厮,可他的穿着可不是小厮,难道。。。
  李牧安笑着说“凤夫人别来无恙!”
  “多谢李公子惦记,一切都好,倒是李公子,瞧着身体养好了,可得小心了,下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想着她要让他不能人道,李牧安气的咬牙切齿“多谢凤夫人提醒,李某会受伤还不是拜凤夫人所赐?”
  “李公子应该知道什么叫罪有应得。”她提醒说“还有,我不是凤夫人,是常少夫人,李公子可别心坏了,脑子也坏了!”
  “哦!常少夫人可真是好气量,委身下嫁。”
  “这就不劳李公子费心了,就算下嫁,也不会是李家,再说了,夫家可比李家尊贵多了!”凤染不想和他多说,拉了拉常宁的袖子离去。
  李牧安想着下身被狠狠的踢了的难受,面目狰狞“等着瞧,不会让你们凤家得意太久的。”
  李牧安的出现并未给他们游玩的心情带来太多不悦,他们逛了一会儿,找了一家酒楼用午饭,临街而坐,看着外面人山人海的走动,他们暗暗惊叹庙会的热闹。
  用了午饭凤染看着人多也没了逛街的兴致,和常宁一说就坐着马车回去了。
  他们回去时间还早,买了一些小东西回去,她求了几个平安符,一个给侯爷,一个侯爷夫人,他们夫妻两人各自留了一个。
  侯爷收到平安符还是很高兴的,觉得这个儿子成亲之后是越来越懂事了。
  侯爷夫人却想起了她那些儿子,心酸不已,这辈子她是再也看不到亲生儿子成亲娶媳妇的一幕了,她年纪大了,难以怀喜了。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新媳妇的肚子,希望他们早些怀喜生子,她也好有个盼头。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亲们就收藏了吧!




☆、第四十五章  一成

    侯爷他们不在府上过元宵节,他们也嫌弃麻烦,用了晚饭就各自回园子,随便找点事情做打发时间,常淑在她大姐哪儿,两人凑在一起看话本,这是她们的娘在府上时不敢看的,生怕被她们的娘发现了。
  毕竟话本那些低俗,有伤风化的故事是害人不浅的,这是在侯爷夫人心中的想法。
  而她们觉得里面的人,他们的故事哀婉情长,缠绵悱恻,引人回味,又让人心酸同情,更让人遐想。
  难得有机会,两姐妹是求之不得的,恨不得不睡觉都要看完。
  其他两位小姐就在吕姨娘的园子里,和吕姨娘闲聊。
  常柔说“娘,听说凤记胭脂铺的香露很是出名,不如改天我们去买一些吧!”
  “香露再好也比不上香料,还那么贵,都赶上一年的月钱了,你们可别随便花钱,你们还小,等及笄了再用香露不迟。”想着一小瓶五十,一大瓶一百两,她便肉疼了。
  “姨娘就知道哄我们,闻着姨娘身上用着的就是凤记的香露。”常娴吸了吸鼻子,闻着一股香味儿,哼哼说。
  “胡说,姨娘用的是花香胭脂,哪有用香露?”吕姨娘强自镇定的说。
  “胭脂?”两姐妹不行,看了看她,吕姨娘被她们看得有些心虚,却还是硬着头皮不松。
  两位小姐终究是女子,阅历不够,没看出来吕姨娘心虚了,半信半疑的点点头不再追问香露的事情。
  送走她们,吕姨娘闻了闻身上,问金嬷嬷“我身上很香?”
  “很香!”
  “不是胭脂的香味?”
  “这个。。。”金嬷嬷为难“闻着不像是胭脂的香味。”
  “算了,反正她们也相信了,老爷说了他喜欢我身上的这个香味,用完了就去买这个香露,听说不少贵夫人都在用呢!”
  “可凤家的东西确实很贵,夫人为了买瓶香露,都等了好些天了。”
  “贵又怎么了,用着好就行。”为了得到侯爷的宠爱,吕姨娘觉得贵也值得。
  “二姐,你说我们还要不要去买那个香露啊!”常娴再回去的路上问她二姐。
  “怎么不去买,吕姨娘不愿意出银子,我们自己买,就知道她不是大方的人,对我们着两个亲生女儿也是这样,别想她对别人大方了。”常柔哼哼,说“再说了。凭什么她们有我们没有,又不是买不起,改天我们一起去凤记看看,那些表姐妹都有的东西,我们怎么能落下。”
  “嗯嗯!”常娴点点头,想到了什么,说“听说一个月只卖一小瓶,我们去了还有吗?”
  香露可是毁了不少花和香料得来的精华,就那么一滴不知道需要多少原料,所以高价也是因为价有所值。
  再加上物以稀为贵,千金难求的才是好东西,满大街都是的哪还值什么?
  香露只有凤记胭脂铺有卖,就连陶记都没有。
  很简单,当初凤染和陶记说定的是胭脂,不是香露,所以凤家没义务把香露放在陶记出售,给陶记拉拢顾客。
  别看她嫁进了侯爷府,在她出嫁前就已经做好了部署,该怎么她都想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