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战神-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薷模笕每涤形云渌说拿宓萆献嗾隆�
呃,好吧,终究目前来说,他们身上有官职的人太少了,也就是一个康有为现在有着六品的身份而已,然后谭嗣同身上挂着一个江苏候补知府的名头。
晚晴年间,这些所谓的候补知府,可是没有一点点实权,连一份奏折都得以别人的名义上奏。
整个大清的朝堂,以他们这种不算太完善,但却也还算可以的变法制度下,开始推动着历史齿轮的运转!
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诸多眼睛死死的盯着这眼前的风暴中心!
变法真正开始后,光绪的变革令涉及经济、文教、军事和政治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体制变革令有70多件,鼓励民间对农工商业的投资,大力发展铁路和矿业,发展银行,减免税收,变革财政制度等等。
文教变革令80多件,明令变革过去按照书本选拔人才的方法,废除八股文,以后的考试要考三场:一为历史政治,二为时务策略,三才是四书五经。政治变革令最多,达90多件,包括精简机构,裁减官员,立即撤销通政司、光禄司、太仆寺、大理寺等。在变革令中,还大力倡导鼓励“官民论政”。
可以说对整个大清的冲击都是翻天覆地的,一时间,诸多没心理准备,或者说没有这么大心理准备的官吏们,都不由感到有些目瞪口呆。
这变化……
太快了!
不过紧随其后,在变法的第四天!保守派们的第一次猛烈反击开始到来!
光绪的老师,他身边最能干的人,第一参谋,户部尚书,翁同因为户部的集体贪污案事件,被慈禧太后下旨免去职务,驱逐回籍!
显然,目前来说,慈禧虽然大体上是支持变法的,但她还是希望不能超出自己的掌控,前几天光绪的突然爆发,实在是太过猛烈了些,猛烈到她都感到一丝淡淡的危机感!
小皇帝,还是太年轻了点……
死死的按着桌角,光绪的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的确,以他如今的年龄和阅历来说,不可能一个人独自承担整个变法的过程。
在此之前,自己的老师是毫无疑问最可靠的依仗,能够在旁边拾缺补漏,给予足够的建议。
原本在得到了老佛爷的同意,自己开始变法后,他当真是意气风发,热血沸腾,认为整个国家都掌握在了手中。
但这次被老佛爷捕捉痕迹的敲打一番后,他才是发现,自己相比来说,却还是太嫩了点。
一下子敲掉了他的主心骨后对于西方诸国实施改革和变法的具体步骤和思想根本无从谈起。
缓缓的叹了口气后,他才是冷冷的说道
“明日,召康有为觐见。”
排除上次私服见面外,这是变法以来,真正第一次的召见这位挑起了自己热情的保国会会长……
……
正式得到了皇上召见的消息,康有为也是相当的激动,他本身也是个官迷,还是铁杆保皇派,认为必须君主立宪,一切共和体制都不合实际。
之前虽然见过一次,但那时私下的会面,亲切是更加亲切,但除了知道圣上的意思和支持外,并没有实际的好处。
可这次正式召见却是不同了,这是满朝文武都见得到的!
而且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实质性的意思下,他必须要把握好……
早早走进等候传旨的朝房,康有为也难掩心中激动,不过好在他本身的英灵是一位更加大牌的大爷,这段时间算是锻炼出了他的临场气势。
心中虽然澎湃,但表面上却是极为沉稳,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于色的样子。
就在他静静等候的时候,朝房中便是又步入了一人,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康有为见到来者相貌后却是心中微微一动。
这正是当今老佛爷的宠臣,昨天才刚刚获得任命了疆臣之首直隶总督任命的荣禄!
按照程序,今天应该是过来谢恩的。
要知道,前任的直隶总督可是李鸿章这位大佬!因为甲午海战的失利,他开始周游各国后,回来就被这家伙顶了缺,完全就是虎口拔牙!
这足以看出荣禄身上的圣眷了。
或许因为他能力有限,用不着过分讨好,但却也绝不能轻易得罪,否则坏事能力肯定是一等一的。
而能够靠着钻营而获得眼前地位的荣禄,自然也是圆滑之辈,知道现在康有为圣眷正浓,堂堂封疆大臣之首的荣禄却也没摆出什么高姿态。
反倒是笑着主动向康有为打起招呼:
“你是经天纬地的大才啊,不知对于时局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种夸奖,出自这位疆臣之首的嘴里,当真也是让康有为一时间有些飘飘然了起来,这句话的分量可当真不轻!
随后康有为一边保持着自身的矜持,一边硬邦邦的回答道“非变法不能救中国!”
荣禄自然知道眼前的变法已是大势所趋,但依然还是因为前几天那种大开大合的变化说道
“我也知道法应该变,但问题是,数百年所形成的法,岂能是说变就变得了的?”
康有为闻言后,却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杀几个一二品的大员,则新法行矣。”
不是他不知道,这种话不太好对荣禄说,而是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他必须要再次坚定自己的信仰!
有着英灵作为后盾,他有着说这种话的底气!
康有为的话让荣禄打了一个冷战,荣禄只觉得脖子上倏地一下,掠过一阵寒风……
……
这一次光绪接见康有为长达两个小时。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反正一口广东话的康有为,愣是成功的将光绪忽悠住了。
而随后,康有为便得到了总理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的任命,虽然依然还是一个六品官员,但毫无疑问,这是已经接近了中枢的职务,上奏什么的已经无需以前那么麻烦了。
对于自己没有直接获得品级上的提升,虽然康有为有些不满,但也知道现在皇上的苦衷。
在皇上的老师被罢免后,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
这敏感时候能够扣出一个这样的位置给康有为,也都好在是康有为本身就有官身,只是平级的调动。
在目前慈禧对变法保持默许的状态下,整个变法的历程,在保国会的这群学子影响之下,不断以奏章的形式趁现在了光绪面前,而后由他亲自发布各项政令。
彷徨磕碰,但却稳步的向前迈步着,不过,也正因为这变法的稳步前进,诸多老旧利益集团的利益链条,却是被触碰到动荡了起来。
矛盾正在不断的积蓄着……
第一千零一十章
在史书当中(架空),光绪是一位英明神武的明君,顶着重重压力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变法。
不过在风逸幽来到了这个时代后,却也依然察觉到了,这位被描写的光伟正的小皇帝,似乎和史书描述上有那么些不符。
胆子和担当的确还是有一些,但大概是出于年龄和阅历的问题,本身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却完全不像是史书上描述的那样。
不单单是他,就算是康有为这位被书写出神话的能臣,在这段观察和接触的时间里,哪怕不通政治的风逸幽也发现他本身能力其实也就一般般。
浮夸大于他的能力,如果不是抽到了一张好牌,然后顶着保国会的牌子,真的也就那样了。
从他本身都还在势之阶段的边沿磕磕碰碰就能看出了,能力的确有,但不足以担当这次重任。
其实不单单是他,就算是保国会当中的其他学子,大多也都止步于纸上谈兵这个范畴当中,没有基层经验,不知民间疾苦,从上到下的改革难度,的确超乎了想象!
在帝制传统的国度中,帝王本身的素质对于国家的前途太重要。甚至可以说,国家命脉,系于一人之身。在这样的体制中,最高权力才是撬动社会前行的唯一杠杆。被寄予厚望的光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人品、才干、意志力等,都谈不上能担当大任,更谈不上扭转乾坤。
相比来说,那些读书人当中,风逸幽也就是看那个年轻的梁启超比较顺眼了,作为康有为的学生,本身算是这群人当中最年轻的一批次家伙,可塑性比起其他人要大不少。
而且眼光相对来说,的确很有见地。
第一个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人,还有那少年中国说,就足够留下相当的分量了,最起码比起没留下什么的康有为是要有资质的多。
而且本身也比较识时务,成功后立刻就功成身退做起了学校的校长,也正因为这货的一些决定,保证了他们梁家在自己过来之前都保持着的超然地位。
相比来说,康家就弱多了,也就和谭家持平而已。
“呐呐~,最近这边气氛好紧张呀,我们回去吧。”
神秘兮兮的跑来找风逸幽的艾莉娜,扯了扯他的衣领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如今的京城,当真是处于一种政治风暴的核心当中,光绪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这影响牵扯的面之广阔,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大约是光绪自感压力很大,维新政策推不动,整日在宫中大发雷霆,弄得手下大臣和太监惶惶不可终日。
朝廷老臣们不敢怪罪于光绪皇帝,于是,便迁怒于那些变法的维新党人。
保国会的那个小院子,如果不是有着赵子龙在那里照着,估计早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其实现在也死了不少人,只是死的人都是死士和刺客罢了。
连这种手段都开始频繁的用出,足以看出已经有不少人沉不住气了。
但面对这种情景,仗着有英灵作为底牌的康有为,依然还是一意孤行的不断的上奏,配合光绪推动着整个变法的进程。
“最近这里的确比较乱,但就是因为如此,我得观察度过关键时刻才行,现在恐怕除了天津的袁世凯外,其他的英灵和御主都已经抵挡了京城,Assassin应该也在,需要多加注意一些。”
为了安抚自己不太听话的御主,风逸幽不得不多说了几句话,嘛,没办法,虽然拥有着单独行动的能力,可有御主和没御主依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最起码她那三个愿望的解封得要快点才好。
变法最光辉的时期,也就是前面一百天,之后便会遭受无情的镇压!
连光绪都被迫在日英公使的帮助下随同康有为、梁启超逃离京城,这期间,肯定有极为激烈的英灵战斗,否则凭借保国会的三大英灵,不可能出现如此事态的场面!
毕竟就政变规模的那种小型军队调集与巷战中,三位英灵发挥出的恐怖战斗力足以扭转乾坤了。
颐和园有个狠角色,保国会有三个,加上自己和日本方面,也就看看持平而已,看袁世凯那个猥琐的家伙,似乎是不准备进京趟这趟浑水了。
也就是其他势力全部加起来,也就堪堪和保国会方面持平而已,误判的那一家一减的差别,实在是太夸张了。
难道真的要自己出手对付保国会?这妈蛋的前面跑上跑下让英国支持维新的努力难不成白费了么。
揉了揉额头的风逸幽,此时也感到了一阵头大。
他可并不擅长这种维稳的工作啊,简单暴力才是他的喜好……
……
“老佛爷,小皇帝最近的动作似乎是有些过了,听说……”
李莲英小心翼翼的伺候着身前的老女人,细声细气的说道,只是不知为何,他脸上似乎隐约有着一种狰狞的青筋。
“哎,是哀家想的太简单了,小皇帝还是年轻了些,容易冲动行事。”
强势如慈禧,都不敢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