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正邪天下 >

第287章

正邪天下-第287章

小说: 正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这当儿,只听得外面传来一个洪亮的声盲:“里面可有一个白发的朋友?”

众人的目光顿时“嗖”地集中于幽求身上,然后又迅速闪开。

幽求的目光一寒!

外面那声音继续遭:“我洞庭十二坞只是要与这白发朋友亲近亲近,与其他人概不相干!望这位白发朋友能现身让我等一睹尊容,否则我们只好强请了!”

幽求轻轻一笑,道:“竟是冲我而来的,可笑可笑!”

说到这儿,他已经援地站起身来,一躬腰,钻出船篷。

四下环顾,只见周围果然有七八艘船将自己所在的船只团团围住。那些船只与这艘渡船有些不同,都显得长而狭,船首翘起,每艘船上都有七八个携带兵器的江湖中人。

幽求立于舱外,傲然道:“我便是你们要找的人,只是诸位找我,似乎有些不明智!”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已穿透了滔滔江水之声,清晰入耳!

远处船上一人高声叫道:“朋友可是幽求?”

幽求轻哼一声,并不作答,眉头却已微皱。

那人又道:“我们洞庭十二坞的人在此等候了二天,总算等到你了!”

幽求长笑一声道:“江湖中知道我幽求之名的人少之又少,你能说出我的名字,想必是有备而来!”

那人得意地道:“洞庭十二坞雄霸江南,长江以南还有什么事瞒得了十二坞?”

幽求正待开口,忽又往口。他忽然感觉到有些异常:洞庭十二坞既然是黑帮,在长江做无本买卖,那么如此大张旗鼓地将一艘渡船困于当中,必有缘故。自己与洞庭十二坞毫无瓜葛,对方却指明要见自己,见了自己却并没有一围而上,只是在远处胡乱吆喝。

这却为何?难道——

幽求心念一动,断然喝道:“尔等毛贼,莫非有意分我心神,暗算于我?”

话音甫落,四周船上数十人同时大笑,一个尖锐的声音道:“你猜得不错,可惜你察觉得太迟了!”

幽求心中一沉。

只听得四下众人齐声高呼:“断开!”

幽求闻声一怔,倏觉脚下剧震,然后便听得“轰”地一声巨响,整艘渡船突然断作两截!

因事先毫无征兆,饶是幽求艺高胆大,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仍是吃惊不小!一怔之下,他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小木有危 3ǔωω。cōm险!”

船身一侧,幽求重心己失,正要倾倒时,他凭着出神入化的轻身功夫,已飘向开始翘起的船尾!

船身入水的声音与船舱内众人的惊呼声交错一处,一时嘈杂之极!

眼看自己脚下的断船即将沉没水中,幽求惊怒之下,双足一点,人已如巨鸟般疾射而出,向上游的一艘船直扑过去!

此时两船相距远不止十丈,所以那只快船上的人见幽求悍然射至,都料定他无法直接接近他们的船,当下并不慌张。

果然,掠出十丈远时,幽求的身形开始下坠!

船上的人齐声欢呼!

却见幽求的双足在即将投入水中之前突然加速下踏!

“啪!”一个极为清脆的响声传了开来!

这是幽求双足与水面倏然相接时发出的声音。因为其速极快,水面竟如同一块坚实的台面般为幽求提供了借力之处!

水花如怒矢般在他的双脚下从四周标射而出!

同时幽求的身躯竟已借力再次飞起!

船上众人原本高兴的情绪登时全然凝固了,一时呆若木鸡!眼看着幽求那白色的身影如飞而至!

寒芒倏闪!

船上当即有三四人连哼都未哼出一声,已倒毙于水中!几团血色从水中冒出,然后再向四周蔓延开来。

同伴的死亡让其他人一下子清醒过来,他们想都未及细想,立即采取了完全一致的行动——跃入水中!

因为事先他们便已知道幽求的武功已高至可怕之境。远非他们可以相比的、而方才幽求所显露出来的武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逃脱的动作快,而幽求的动作也不慢,其中一人动作略略一缓,便觉胸前一麻,人已不由自主地倒在船上!

其他数人跃入水中后,久久不曾露面、他们是在水上摸爬滚打惯了的,水上功夫自然都颇为了得,想必入水之后已潜游出老远了。

如此一来,船上只剩下二人了!

这时,幽求发现其他的船只都已四散而去,船速远非他先前所坐之渡船可比。再看渡船那个方向,只见水面上只剩下几块木板,以及一些杂乱的物件和两只鸡笼,而船上的客人这时自然全落了水,正一浮一沉地向下游飘去!

水中的人只能露出一个脑袋,幽求略略一看,竟未发觉小木的身影!

他的脸色顿时变了!

难道小木这么③üww。сōm快便沉入水中了吗?

想到这一点,幽求不由很是懊恼,他心想如果先前选择下游的船只作为攻击目标,那么此时他便正好可以截住从上游漂下的人,而现在其他船只早已越去越远了。

眼见小木竟无踪影,幽求大急,逼视着未能逃脱的洞庭十二坞那名帮众,沉声道:“要想保全性命,就为我划船追上那些飘流而去的人!”

那人的脸色早已苍白如纸,望着幽求吃力地道:“这船非一人之力所能操纵,就算……啊……”

话未说完,忽然变作一声惨叫!幽求心中烦躁至极,听他说无能为力,哪有心思再听下去?当即一掌切出,那人的喉节顿时碎了。立时如一瘫烂泥般滑入水中。

这时,幽求脚下的船因无人把持,已顺流向下飘去,但照此下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由渡船上落水的那些人。

幽求一急,双脚立即有暗力涌出,本是横在江面上的船只竟生生转了方向,变成船首向着下游!

一声沉喝,幽求双掌倏圈再吐,两股浑厚无比的掌力暴卷而出,轰然击于船尾的水面上!

浪花四溅!

由此形成的反冲力顿时将船只推行数丈距离!

幽求暗喜,当下如法炮制,少顷,他已赶上仍在江中浮浮沉沉的几个人。

那书生文文弱弱,不料他的水性却是颇为不错,此时竟仍能一面踩水,一面向船上的幽求大呼:“兄台救我!兄台……啊呀……”

想必是一不留神被灌了一口水,也不知他是被吓糊涂了还是咋的,竟称呼已满头白发的幽求为“兄台!”

幽求大声道:“你们可曾见到与我同来的小孩?”

顿了一顿及道:“谁能说出他的去向,我便救他!”

那个矮胖商人双手死死抱着一根圆木,含糊不清地叫道:“那小孩大……大概是沉入水中了……快……快救我!”

幽求怒斥道:“为什么你们全部活着,偏偏他遭了不测?”

忽听得那带着鸡笼子上船的老婆子怪笑道:“你放心,就算我们这些人全葬身鱼腹了,那小子也不会死!”

在这汹涌湍急的水中,一个老婆子竟能如此从容说话,按理幽求应该能察觉出这其中的异常之处,但他此时心浮气躁,一时竟未往这方面想,而是高声道:“这却为何?”

“因为那小子的命比我们的命值钱百倍!”这一次应话的是文弱书生。

幽求一怔,终于感觉到有些不妥了。

这时,只听得那老婆子又道:“想必他们已得手了,我们也不必再演戏,再这么折腾个没完,可辱没了我们长江七鬼的名声!”

立即有人应遵:“不错!”说话的却是那老头子,只见他的上半身突然浮出水面,仿佛身下有可借力之处一般,显然他的水上功夫极好!

他向幽求从容一辑,道:“恕我等先走一步,不再奉陪了!”语音动作再也不像一乡下老汉。

第九章 江中风浪

幽求终于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些与自己同船的人全是洞庭十二坞的同伙,他们自称长江七鬼,自然是不惧水的,渡船的倾翻想必也是他们的杰作!自己一时大意,竟让他们的计谋从容得逞!

没等幽求有所举措,水中七人齐声怪笑后一个猛扎入水,很快全都消失不见!

转瞬之间,江面上已只有几段飘浮着的圆木及杂乱的物什,在这些物什下都不可能隐藏一个大活人!

幽求武功已臻化境,生性又极为自负,不料今日却接连上当,空有一身武功却只能任对手从容离去,这如何不让他狂怒至极?

幽求长吸了一口气,方让心绪稍定。他心C忖道:“那小子会在何处?听长江七鬼的口气,是冲他而来的,而且必不会伤了他,可过江面一览无遗,他们又如何能将他带走,却不为我所察觉?难道他们会将他也从水底带走不成?”

这显然不太可能!

但如果连这一种可能也被否定了,那么就再也没有别的可能了。

一时间,足智多谋的幽求也怔住了,默默地立于船上,任凭船只随波逐流。

不经意间他忽然想到了一点:“为什么自始至终连小木的呼叫声也没有听到?小木曾说他一定会跟随自己以图报仇,那么当他落水时,应该为无法跟随自己而惊慌呀!”

即使小木不会如此想,但无论如何,一个十岁的孩子突然遇到这样的意外时,必定会不由自主地失声惊叫!

但小木却未曾如此!

推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在变故发生之前,小木就已知情了、也许就在幽求钻出船舱时,“长江七鬼”便已把他们的真正身份及计划告诉了小木!

由此也可以推断小木其实始终都在寻找逃离自己的机会,而洞庭十二坞的人及长江七鬼的出现,等于为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想到这儿,幽求心中的愤怒反倒一下于消退了不少,他的脸上甚至有了满意的淡淡笑意!

他是满意于自己的眼光,看来小木的心智还在他的估计之上!小木知道审时度势,在没有觅得极有把握的机会时,他决不会轻举妄动!

这更坚定了幽求要寻找小木的决心!

这时,他的心中浮起了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发现整件事情的前前后后,自己仍有些地方没有考虑清楚,但一时又不能想出这究竟是什么地方。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那几艘洞庭十二坞的船只已成了隐隐约约的黑点。

修地,灵光一闪。幽求几乎失声叫了出来,他终于明白自己忽略了什么!

他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船老大!

除了他与小木之外,船上共有七名船客,这七人恰好便是“长江七鬼”,在船身倾覆之后,他们七人都在幽求面前出现过!

惟一没有出现的便是船老大!

一个摆渡的人自然不可能这么③üww。сōm快便沉入水中遇害。那么,船老大又去了什么地方?他的消失与小木的消失,其中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幽求终究是幽求,他的眉头先是紧紧地皱着,渐渐地,眉头慢慢展开了,脸上甚至有了笑意。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侧,人称“八百里洞庭”,由于湖泊有四处与长江相通。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在湖泊的西北部淤积,使得湖面日益变小,淤积而成的陆地把洞庭湖分割成东洞庭、西洞庭、南洞庭三大部分一—但这是后话。

此时观洞庭,仍是烟波浩渺。

洞庭湖畔有一座山名为君山,此山在洞庭四周诸山中,算不得最高,却是极为险峻,到了半山腰,便出现了一片平坦的地势。

洞庭十二坞的总舵就设在这一片平坦开阔的山间。洞庭十二坞管辖有上千弟子;他们长年累月生活在八百里洞庭内,或是滔滔长江上,总舵虽在君山,但势力却影响至江南地区,与接天楼、伏龙堡呈三足鼎立之势。

这一切都离不开其总舵主阮十三多年的苦心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