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187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187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钢铁产量却是正在不断的上涨,由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原因,使得中国在海外市场已经可以购买到大量铁矿石,加上中国在海外投资了不少矿山,那些矿山也陆续开始投产,使得中国钢铁冶炼的铁矿供应量开始迅速增长,国内的铁矿基本上能够实现2000万吨钢铁的产量。而海外进口的铁矿石,实现个500万吨的钢铁产量也已不是问题。



此时的中国正在疯狂进口铁矿石。因为中国的铁矿石搞得很极限,基本上各钢铁厂没有多少储备。



2500万吨的钢铁,能够修许多铁路了。



每米铁路一般消耗的钢材在50~75公斤之间,中国的一些运煤的铁路的钢轨甚至达到了77公斤。



也就是说修一万公里铁路,需要消耗50万吨钢铁到77万吨钢铁之间。



按照77万吨钢铁来计算,一年修个10万公里铁路,也只需要770万吨钢铁,1917年的计划是修建5万公里铁路,大约需要消耗350万吨钢铁。



对于一个年产钢铁已经达到了2500万吨的国家来说,挤出350万吨钢铁还是很轻松的。



而钢铁这一年是大量向造船业倾斜。



计划全年制造商船的排水量达到200万吨,此时中国除了自己培养的造船工人,还得到了rì本的造船工人,德国的造船工人也大量来到中国,使得中国的造船业突破了技工缺乏的制约。



这一年中国成功制造出了一艘排水量为2万5千吨级的商船,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船了。



而且这是集装箱商船,中国的铁路、货车、货船都采用集装箱模式,装卸速度有了极大的增长。



货车、货车、轮船之间的装卸速度非常快,运输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运输成本也就随之降低了。



油轮则达到了三万吨级,油轮制造技术简单,吨位也容易堆上去,17年财团决定建造60万吨油轮,以保障石油运输和出口。



农机制造业也获得了很多钢铁份额,像普通的小农机、拖拉机,这是优势出口商品,没有什么国家在这方面能够竞争得过中国。



大型农机则普遍不出口,自己用来不够呢!



汽车制造业则倾向于货车制造和家庭汽车出口制造,本土的家庭汽车价格卖得比较高,这主要是为了减少这方面的消费。



但是抢占国际家庭汽车出口份额却是不能丢下的,因此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家庭汽车售价反而比国内低。



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材料运输、商品运输是十分频繁的,古代生产力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运输效率比较低。



很多资源消耗在了运输途中。



大量的货车制造出来之后,运输效率就提高了。



此时中国形成了大批货车的生产线,用的全是专业机床和流水线分工生产模式,生产成本全球最低。



国际上的小型货车普遍的一辆需要三千美元。而中国的货车只需要两千五百美元,中型的10吨级货车也只要五千美元。



实际上的制造成本,小型货车的制造成本还不到五百美元。货车出口的利润非常高。



而中国的炎黄币和美国的美元此时的汇率都是差不多的,不过双方汇率会随着双方的货币政策而产生不同变化。



中国国内,最大的密斗货车已经能够运载24吨的货物了,30吨级的密斗货车的生产线也正在制造当中。



货柜车(集装箱货车)的运载吨位则大得多,最大的已经达到了38吨,对应各种尺寸的集装箱。



中国是最先使用集装箱的国家,因此集装箱标准是由中国制定的。而中国现在正在海外到处投资港口,也都是用中国自己的标准尺寸。



这是dúlì于西方人之外的标准,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体系。



……



1917年6月。科威特!



五十万rì本雇佣军从中国xīnjiāng坐铁路直接到了伊朗,然后到达了科威特,接着进入土耳其境内,从陆路前往欧洲西线战场。



一起前往德国的。还有近八十万rì本劳工。



之前中国在战前已经向德国派遣了五十万劳工和十多万技工学徒。这下又给同盟国搞了一百三十万人力过去,相当于中国向同盟国支援了近两百万劳动力。



同时中国的飞机首次飞临德国机场。



这些中国运输机给德国送去了大量军火、生活物资,同时中国通过轮船将大量生活物资运往同盟国。



一时间同盟国的物价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粮食价格开始迅速下降,蔬菜、水果也有许多供应,这些蔬菜和水果是直接通过飞机运往德国的。



这个动静可不小,很快就惊动了协约国。



协约国立即向中国发出照会,强烈抗议中国的偏袒行为。



中国外交部则宣传,这是双方在进行正常贸易。这些货物都是远华集团向德国zhèngfǔ提供的援助。



“这是一场欧洲人之间的战争,我中华民国认为。其他地区的国家不应该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美国的参战对于同盟国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此rì本决定成立雇佣军,接受同盟国的雇佣,同时rì本也可以接受协约国的雇佣,只要能出得起雇佣金就行了。”伊维峻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她的意思就是美国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导致中国不能继续坐视不管。



同时在rì本雇佣军问题上,双方公平雇佣嘛!



中国实际上是免费给同盟国提供rì本雇佣军,名义上则是由远华集团出资雇佣,但实际上不过是把钱左手换右手。



协约国如果要雇佣rì本雇佣军,那是得出真金白银,嗯!白银滴不要,同时雇佣价格还比较贵。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会参与这场战争?”顿时有欧洲记者关切的问道。



“中国始终坚持光荣中立政策,同时我们也表明了态度,这是一场欧洲人之间的战争,其他各洲国家不应该过多参与其中。同时我们希望,战争双方能够以和平为重,坐下来好好商谈,以和谈的方式解决双方的矛盾与分歧,使世界尽快恢复和平,使人民尽快远离战争。”伊维峻回答道。



“中国之前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边界友好协议》,其中的附带条款就是中国保持中立,贵国的行为显然已经有了违反这一协议的嫌疑。”一名英国记者发出了诘难。



“中国确实依旧在保持中立,但中国的中立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美国中立的情况下的。但就算是美国参与了战争,中国也不会违反与英国的协议,协议中并未规定rì本不能向欧洲派遣雇佣军。”



此时中国正在搞‘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政策,呼吁双方不要一味的追求战争的胜利。



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无法接受这一呼吁。



《中英边界友好协议》又被中国给钻了空子,中国玩这一手把协约国气半死,罗斯柴尔德财团和美国财团也是气急败坏,但却拿此时的中国没有办法。



一旦中国参战,那么后果将很严重。



中国能够轻松动员上千万劳动力投入战场,美国虽然也勉强能够动员上千万劳动力,但这之后美国的生产将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而中国动员个上千万兵力完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此时中国的势力范围内的人口已经突破了6亿。



世界人口才17亿而已。



中国一旦参战,那么同盟国的人口将对协约国形成压倒xìng优势。而且事实证明中国的陆军并非是那些二三流陆军可比的。



中国陆军绝对也能挤进世界一流陆军的行列,起码不会比美国差。



到时候整个亚欧大陆都可能被同盟国瓜分掉,非洲大陆在之后也将无可避免。(未完待续。)



第201章:更大的中国利益



PS:第一更到!



本书读者群:284379558



……



想到中国参战的后果就让协约国和欧美财团恐惧,昔rì那个落后的国家此时已经发展成工业大国了。



现在罗斯柴尔德财团连肠子都霉青了,悔不当初借给了华东集团十亿英镑的贷款。



当初愿意借钱给华东集团,是因为看到了华东集团已经具备了一定先进工业技术,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搞不下去了。



同时当时的欧洲国家都不认为中国的工业能够发展起来,因为他们不觉得中国人有发展工业的头脑。



昔rì满清搞了那么多年的洋务运动,砸了大把银子下去,结果建成了一些仿制能力很强的工厂,西方人刚出来的东西满清时期的工厂很多都能仿制。。。



但那又能成就什么气候?



结果还不是迅速衰败!



原本贷款给华东集团就是以为华东集团会和满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一样,结果江渝根本不玩那套路线了。



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资金、人才。



技术方面因为这个时代的工业还比较低级,总体上比较简单,因此江渝当初只是投入不是很多的财力,加上有他提供的研究路线,就攻克了很多先进技术。



在技术上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是完全不缺乏的,此时的各种研究所里储备的先进技术是越来越多,在技术上中国是在逐步的西方人拉开距离。那是中国领先的距离。



特别是大量研究所成立后,已经造就了《孙子兵法》当中所说的‘势’,一旦成势便难以遏制了。



而在资金方面。中国工业正是靠这些先进技术赚到了大把的钱,而且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赚到了钱,因为中国能生产的东西,别的国家不能生产。加上发展初期的人口红利很高,中国工业凭借着先进技术,完成了初期的资金积累。



加上疯狂的从欧美国家借贷了十几亿英镑的资金,在资金上解决了问题。



人才方面则在战前聘请了很多外国技工。同时通过自己努力培养,以及早些年就开始向德国派遣技工学徒,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资金更加不是问题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进技术越来越多,也不是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人才方面。



但随着和同盟国打通贸易通道。中国从德国那里得到了大量工业人才。在吞并了rì本之后。rì本工业人才也为中国所用。



加上中国四亿多人口的庞大劳动力,铸就了这个国家的快速发展。



15年的中国工业还受钢铁产量的制约,先进技术没办法快速推广,那时的中国还不叫成势。



而到了17年,很多问题都开始迎刃而解,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初步成势。



成势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惯xìng力量,就难以遏制了。



在1915年,中国拿参战威胁协约国。虽然有不小的威力,但却不是太大。但到了1917年。已经让协约国有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了。



罗斯柴尔德财团甚至都感觉他们玩过火了。



但是谁又能预料掉中国会有如此强悍的技术研发能力呢!不仅在军事技术上屡屡领先,而且在高端商品方面也领先了,生产技术更是普遍比西方国家要先进。



同时也因为是在拥有了先进技术后建设起来的工业,不用考虑什么工业设备升级的问题。



庞大的动员能力,加上中国那越来越庞大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