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389章

重生记事簿-第389章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数字着实吓了陈德胜一大跳,他没想到韩俊居然会做出这样大的手笔来,且完全是无偿地捐助。陈德胜在欣喜地同时,却也为韩俊大大地担心了一下。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人力所能轻易控制地,所以,陈老爷子在的不断接到报喜电话之后,立刻拨通了韩俊的电话……

“小俊,你搞什么鬼?这样的大手笔,怎么不先跟我商量一下呢?”虽然是嗔怪的话语,可口气中却没有丝毫怪罪的意思,更多的,似乎是无奈?

韩俊哈哈一笑,他知道陈老爷子早晚会知道的,索性说道:“有些人的损失比我多的太多了,捐助一点儿东西算不了什么的。”

“你呀你!”陈老爷子对于韩俊这种做法心里十分的赞赏,但是嘴上却不能过多的夸奖他,因为他有必要提醒一下韩俊:“别人都还没动,你就先动,不知道出头的橛子先烂吗?”

握着话筒,听着陈老头慢条斯理地话,韩俊的心头微微一暖,他知道,陈德胜是在关心他的。笑笑,韩俊说道:“陈爷爷,那早起的鸟儿还有虫吃呢,人嘴两张皮,怎么说怎么是呢,您瞧,有说舍己为人的,有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我问心无愧的就好。”

“霍!好一个问心无愧!”陈老爷子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了起来,片刻,说道:“跟陈爷爷说说,你一共捐了多少?”

韩俊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测算,过了一会儿,韩俊说道:“前期一共是8000多万的物资,主要药品的费用很大。”

“不少啊!”陈德胜点点头,可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前期?你是说前期?还有后期?”

韩俊应道:“是的,陈爷爷,您也看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不容乐观,我拟定捐助20亿,用于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啊……”

不等韩俊说完,陈老头直接吹胡子了:“你疯啦!胡闹!太胡闹了!”他一直很关注海鑫集团的情况,他知道20亿对于海鑫集团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真按照韩俊说的那样,那海鑫集团几乎可以肯定,随便一个手段就能让它崩溃。

“没有,陈爷爷,我没疯,这些钱是我在社会上赚的,我捐出去,又有什么关系?”韩俊说的不以为意,眼睛里却透着狡黠的光芒,幸好仅仅是电话而已,如果陈德胜就在韩俊的对面,恐怕绝对不会那样跟他说话。

“有什么关系?小俊,你怎么这样冲动呢?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有什么后果……”陈德胜的声音冷了下来,他考虑的问题十分的全面,韩俊是捐了20亿,这个头要是开了,那其他的企业岂不是人人自危?一个民营企业都捐了这么多,那他们捐的少了,社会舆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不是摆明了招人恨吗?

“这……”听完了陈德胜的一番解释,韩俊眼珠滴溜溜地乱转,却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别这呀,那呀的了,我告诉你,你的名字在首长那里都是挂了号的,通用公司技术的问题他已经知道了。我知道海鑫集团的情况,要是没了这20亿,海鑫如何咱就不说了,你的海龙汽车怎么办?”陈德胜说道:“跟着你吃饭的工人,依附你的那些小企业,又该怎么办?”

“陈爷爷……”韩俊忽然听到陈德胜说的“首长那边都挂了号的”心里忽然一动,似乎是想分辩地说道,眼中的笑意,却是越来越浓了。

“你听我说完啊,小俊,你这次真的太冲动了……”陈德胜真的很担心韩俊头脑一热真的把辛辛苦苦赚来的20亿给捐了出去。那不但容易招人记恨,引来麻烦也将多不胜数!他接着说道:“许多人对你的海龙汽车给予厚望,这一点,我知道你也一定知道。现在正是的需要投入的时候,突然少了20亿的资金怎么可以?现在已经招募了员工开始培训了吧?要是突然黄了,失望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你心系灾民是好的,可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啊!你这已经不是赈灾的范畴了,而是犯傻!”

终于等到陈老爷子似乎“发泄”完了不满,韩俊张口道:“陈爷爷……我……”

“还有啊,小俊……”还没等韩俊说,又被激动的老头打断了。似乎是为了一定要打消韩俊捐“命”的做法似的,说道:“小俊,有些东西,不是你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美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样心系灾民,贪婪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会有,你以为你捐了这些钱,这些钱就能真正地用在它该用在的地方吗?如果不是那样,你又该如何?”

这一点,却是韩俊没有考虑到的,的确是这样,如果他的捐款捐到了黑影里,那又该如何?他不敢想象!不过韩俊也不是对此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他既然敢说这个话,自然有他的把握,终于等到老头子全部说完了,韩俊叹了口气说道:“陈爷爷,实际上,整件事情……是这样的……”

第六十七章 会见

浓云如墨,大雨倾盆,长江流域各地防汛指挥部每天都处于一种忙的脚不点地的状态,因为驻军部队和武警的加入,堤坝的检修加固速度非常的快,可是,同样速度飞快的,还有水位上涨的速度!

临江市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小城,7月2日宜昌的第一次洪峰的时候,相距不远的临江也被波及,虽然沿江大坝在周围村民和驻军战士的共同努力下,没有发生决口。可是,整个儿城市的排水能力,根本无法赶上大雨的速度!

虽然是平原地区,可临江市几乎已经是泡在了水里,最浅的水位也是齐腰深!说成是一片泽国,也不为过。市区里到处都能看着在水中跋涉的解放军战士,如果他们身边有冲锋舟,那上面坐着的,一定是老弱的市民。

在洪峰之前,处于危险区域的市民就已经被疏散。而这些战士是奉命在周边巡视,如果发现有遇险者,便可以立刻施救。虽然战士们都不想有所“收获”,可是今天,他们还真就“收获”了三个!

冲锋舟上,有三个孩子,两个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虽然战士们把伞放在了船上,他们也不知道拿起来撑开,似乎根本感觉不到雨滴一样,表情漠然地看着如线般的雨帘和一片的汪洋,似乎是吓坏了。而其中还有一个稍小一些的孩子,大约只有五六岁,不仅没有丝毫害怕的表情,却趴在冲锋舟的一侧探出身子,用手在浑浊地水里一舀一舀地在玩水,天真的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多的水,而这些水又意味着什么,对于小小的他来讲,第一次坐这种充气船,又能在船上玩水,还是蛮有意思的,虽然下着雨,可6月的天并不太凉……

四名战士拉着冲锋舟在齐腰深的水里艰难地向前走去,他们有固定的地点,来把失散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就是市医院。看着船上的这3个孩子,四名战士都很无奈,刚才就已经问过他们了。最小的那个,说的颠三倒四,估计是个淘气包,趁着家里大人不注意自己跑出来了,却没心没肺地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现在有多危险,而那两个大的,则是一腔热血想上堤坝,结果到了堤坝却被滔天的江水吓了一跳,没等他俩干嘛就被赶了回来。可在一片汪洋下,不知水深水浅的他俩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一栋二层楼的楼房顶上,等待救援。

冲锋舟前,为首一名战士用肩膀拉着一根粗粗的麻绳,牵引着冲锋舟,当他抹了一把脸上泥水,才堪堪能看清他的相貌,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冲锋舟本来是配有马达的,但是这里水位虽然已经齐腰,可水下的情况十分的复杂,万一有什么折断的树枝啥的,报废掉螺旋桨就太轻松了。所以,不是十分紧急的情况,或者十分深的地方,他们都不会轻易地开启马达。

小战士抬头看了看阴云密布的天空,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这雨什么时候能停啊?”

他的右手边的战友一手扶着冲锋舟,一边说道:“谁他娘的知道。”转而回头对船上两个年级大一些的男孩儿说道:“再坚持一会儿,咱们先去医院!到了地方,医生怎么说就怎么做。”上下打量了俩人一番,小战士知道他们此时不仅疲劳,且被大水围困时也着实受了惊吓,再被雨一淋,少不得要去打打点滴的。

路上,几个战士轮流跟三个孩子说话,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觉得这会儿有多么的难熬。可几个战士没有在船上,浑浊的水齐腰深,在水里,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淌,还要倒出空去跟三个孩子说话,体力消耗的很大。

为首的那名小战士,往前走了两步,就要脱下身上的救生衣,里头虽然只有几块厚厚的泡沫,此时对他来说,似乎一片羽毛都很重。

见他如此,身后的战友立刻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说道:“三儿,你干嘛呢?”

“这救生衣穿着怪碍事儿的,我脱了。”小战士回过头来说道。

“团长下的命令,不准任何人脱救生衣,你忘拉?万一下面有个洞你怎么办?别傻,快穿上。”战友提醒道。

“哦!呵呵!行!”

这救生衣和冲锋舟,是不久前直接从军区运过来的,这让不少参加抢险的战士们很意外,本来救生衣可没有那多的,此时看来,几乎是人手一件还能有富裕。而且,他们的团长直接下令,为了保证战士们的安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脱下救生衣。实际上在平常,救生衣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保护。但是对于经常泡在水里玩儿命干活的他们来说,却能省却不少的力气。而且一旦不小心落入滔滔洪水,才能显示出救生衣的作用,有了它,生还的几率起码增加50%以上,有了救生衣的浮力,他们“多余”的体力才可以用来求生。

一路无话,四位战士拖着冲锋舟渐渐向地势高的地方走去,而市医院,就在那里……

到了市医院,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医生护士几乎都是一路小跑。如果不是全国不少地市都有志愿医务工作者加入帮忙,单凭着市医院的这点儿人力,恐怕很难应付的来。

大雨不停,泄洪能力又差,不少民宅承受不住大雨的侵蚀而倒塌,因此受伤的人不在少数,且接连不断的大雨,湿寒之下伤风的人也不少,更不用说那些在转移的途中,被水下看不到的东西划伤腿脚的外商伤员,还有在堤坝上受伤的解放军战士了。

而且,因为医院地势较高,且所有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都在这里,转移起来颇为麻烦,所以,医院不仅要接治伤员病号,有战士发现落单的市民也都会送到这里暂时收容,毕竟这里有吃有喝又有医务人员,总的来说要比别处安全许多。

在离市医院还有500米不到的时候,雨水已经没有那么深了。停下了冲锋舟,四个战士留下一人看着冲锋舟,剩下三个战士则带着三个孩子直接去到医院,让医生来和工作人员来照顾他们。

一路上,跟他们有同样任务的战友,见到了不少,即便有认识的,停下来打招呼的一个也没有,没个人都是行色匆匆的,生怕晚投入一秒钟,就会有一个生命逝去。

“陈医生,一会儿那边你忙完了,来给这三个孩子看看。”医院的一个老医生一边儿给眼前儿的一位患者打针,一边扭头跟陈梦涵说道,对于这个北京来的志愿医生,老大夫还是很看好的。她不仅做事认真,还极有爱心,对小孩子很有一套,一般医院里要是来了年龄小的患者,基本都是交给她来处理。

“哦!好的!”陈梦涵扭头答应了一声。

“嘶……”肉体的痛苦经过刻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