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点头,小鼓说道:“是真的没错,呵呵,回去交给老大,或许他也会很高兴。”
“谁知道呢?老板不是说不准备生产可乐了吗?”麦克代森故意大声说着,让王东文知道,这玩意儿他是赚了便宜的。
“王先生,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告辞了,后会有期吧。”摆摆手,小鼓将那张泛黄老旧的信纸仔细地折起来,贴身放好,心里想着,等回国之后,无论如何也要从星整理一下,那纸简直“吹弹可破”呀!天知道这个王东文这么多年来,是怎么样保存的。
离开了中餐馆所在的街区,俩人立刻乘坐出租车前往通用公司技术团队的驻地。此时,有整整60个人在那里等着他俩呢。
他们不是军人,自然没有那么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之所以老老实实地等在了那里,是因为麦克代森在昨天就订好了今天下午机票,要是错过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我说活计,中国公司的那俩人最近到底在搞什么鬼?整天神出鬼没的,把咱们就凉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儿?”
“别那么多废话,有钱赚还不用干活,难道这还不好吗?你想干什么?快点到中国那个不毛之地吗?”
“这么说,中国真的是个很可怕的地方。听说他们均贫富的,不知道我们去了那里,会不会被共产掉啊?”
“上帝,难道你是生活在上个世纪的人吗?你从来不看新闻和报纸的吧?你知道中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吗?那里的人很多,钱也很容易赚,女人也很漂亮,听说那里的女人,很喜欢嫁给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
“该死的,你精虫上脑了吧?我感觉你说的那是日本人。”
“都是亚洲人,应该差不多的吧?”
“森克,你怎么一直都不说话?有什么心事?”
“我在想,那个什么集团会给我们来一个什么样的欢迎仪式?我听说,他们都很重视我们这样的技术人员。”
“嘿!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会发一个漂亮姑娘给你的。”
“哈哈……”
60人的团队,虽然都是成年人,又是技术人员,可在小鼓和麦克代森看来,他们远比旅行团还要难管理。这会儿这帮人正聚在下榻的宾馆大厅里聊天打屁,对于即将奔赴的中国,大多数人还不甚了解,或者说中国在他们的眼里,依然是神秘的。所以,也让他们对这趟路途充满了兴奋的各种想象。不过从他们脚下已经堆着的大包小包来看,他们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了。
说起来,他们这帮人还真的听不容易的,圣诞节这个西方人眼中跟中国人春节差不多节日,不能跟家人一起度过,反而要到万里之外的他乡,可真有些难为他们的,可谁让他们是“边缘人”呢?
大约四点钟不到的时候,麦克代森和小鼓俩人出现在了酒店的大厅里。
“伙计们,我们该起飞了!”麦克代森招呼一声,一大票人便分乘三辆包来的大巴奔赴机场,等到晚上8点的时候,他们便起飞,经过差不多10个小时的旅途,就会抵达上海,然后再转机到滨海,最终抵达滨海的时间,将会是12月22日,圣诞节的头两天。
一路劳顿……
得知小鼓和麦克代森将带着技术团队一起来的韩俊很是兴奋,因为设备已经在20号这天已经运抵,宿舍已经建好,随时可以入住,只等着技术人员一到位就可以铺设生产线了。
22号下午的时候,韩俊带着一大票,海鑫集团的主要领导亲自接机,与他们随行的,还有大批的滨海媒体……
第五十三章 轰动效应
跟美国技术人员想象的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欢迎仪式并没有鲜花和美酒,却有媒体的长枪短炮!
实际上,这帮技术人员,在美国也仅仅是普通人,他们所能想到的最隆重的欢迎仪式,就是海鑫集团的人为他们准备的鲜花。可哪里知道,刚下飞机,大量的闪光灯就闪成一片!
古德·坦博尼斯因为技术最为出色,所以被推举为此次技术团队的领导,可当他看到这个阵势之后,也着实吓了一大跳。左顾右盼间心中暗忖:“难道这次跟哪个电影明星同机了吗?”他始终不认为,媒体会来采访他们这些技工。
“嗨!老板,我们回来了,来,我为你介绍,这位就是通用公司派来的技术团队的领队,古德·坦博尼斯先生,这位是我们海鑫集团的老板,韩俊先生。”麦克代森见到韩俊和一众海鑫集团的老熟人,上来就给了韩俊一个大大的熊抱,转而为韩俊做起来介绍。
“麦克,这么长时间不见,你在美国忙活什么?”老朱见到麦克代森也很开心,随口的一问却让他很紧张,所幸通用公司的技术团队并不懂中文,所以有的是机会让麦克代森瞎编,而小鼓也为他打着圆场,说道:“麦克在那边是不断的考察美国市场,朱总您看,我们经常要到那边跟美国的公司谈判、沟通啥的,没有个人在那边接应着,也挺难办的,有了麦克就不一样了,他又是美国人,跟对方的交流上很轻松了。”
他的话让众人心里大为满意,都暗想韩俊想的极为周到,如果不是公司里有麦克代森这么个人,扩展海外生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嘛。
在众人寒暄的过程中,韩俊作为海鑫集团的老板接待了远道而来的技术团队。韩俊微笑着伸出右手,跟古德重重一握,说道:“欢迎来到中国!”
虽然古德并不懂中文,可他还是能听出眼前这个年轻人话语中的友好,在他一边的小鼓则临时客串起了翻译。
听到小鼓的解释,古德也很礼貌地回应道:“很高兴见到您!”
虽然他的脾气有些暴躁,且不太乐意这次行程,礼貌却是有的。
不过当古德听说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海鑫集团的老板的时候,却有些惊讶了,如此年轻就能担当一个如此规模集团公司的老板?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他在美国,那一定会成为年轻人的楷模,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不过,他这也就是想想,这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铺设、组装生产线,也没有旁的事情。海鑫负责他们的薪资,拿钱干活儿而已罢了。
可接下来,古德突然发现,随行来的这些记者根本不是准备来采访什么明星,而是将镜头真真切切地对准了他们……
面对记者连珠炮似的提问,古德有些愕然,他没想到记者真的回来采访他们这些技工。虽然没有经验,可还是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心思,古德告诉记者们,他们很高兴来到中国,中国很漂亮很让他们吃惊,他们是来做技术性工作的云云。
而跟他一起来的其他技术人员,也对这种记者的采访非常的意外,可是仔细想想,似乎这样远比普通的欢迎仪式更让他们感到有趣。不知道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或许此次中国之行不会是想象中那么的难熬……
原本仅仅是迎接自己公司的人,没有必要弄那么大的阵仗,就算韩俊再喜欢炒作,他也会选择一个其他的时间,而不是他们刚刚下飞机就被记者的长枪短炮包围,他自己也是坐过飞机的,当初去日本转机就很辛苦,更遑论他们这些人都是从美国飞了十几个小时过来的,其间的辛苦他很能体会。
之所以有这样多的记者,实在是让韩俊都有些出乎意料。
因为通用公司不仅出售了一整条生产线给海鑫集团,同时还派遣多达60人的技术团队到滨海的消息,在当初韩俊刻意的传播下,几乎闻名全国!22号技术团队就要到达的消息,不用说滨海的媒体,山东乃至全国的媒体又有几个想要放弃这个新闻的?
加上韩俊这段时间忙着拓展汽水厂的销售渠道,并没有提前跟媒体打招呼说:“我的人要休息,过段时间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是以,记者们在第一时间就抵达了现场。
而当韩俊到了之后看到这种情况,也默认了,心道如果记者们就差不休的话,他就找个时间搞个新闻发布会,让这些人尽快的休息好,尽快地将汽车厂的生产线铺设好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他们还要倒时差的。
不过,记者们的热情显然让韩俊都有些吃惊。大有一种不问上一两个小时不罢休的架势,看到这种情况,韩俊果断地站了出来,对记者们说道:“各位媒体记者,今天技术团队远道而来,希望你们能高抬贵手,放他们先去休息一下,三天之后,我会举行一新闻发布会,届时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到海鑫大厦来!”
韩俊的承诺得到了记者们的谅解,却立刻把“矛头”对准了韩俊……
“韩总,据说此次贵公司购买通用公司的生产线是通用公司目前最优秀的生产线,同时他们还提供了最新的一类技术给海鑫集团是吗?”
这个问题虽然是外界盛传的,但一直没有得到韩俊正面的肯定,所以记者们才有这样的一问。
韩俊给白猛使了一个眼色,悄声说道:“带他们去酒店,我应付一下记者,随后就到,让他们先吃,不用等我。”
会意的白猛招了招手,立刻引着大队人马先行去出去,而韩俊则留下来回答记者们的问题,韩俊也知道,先不说什么新闻发布会,这会儿不给记者门点儿“交代”,他们走也不会走的痛快。
遂答道:“是这样的!我们此次跟通用公司有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合作,作为海鑫集团的负责人,我很感谢通用公司的慷慨。”
对于生产线的价格,韩俊当初为了给日后汽车基地造势,早就通过王爽透露了出去,6700万美元的价格对一条目前最好的生产线来说,绝对不贵!加上生产技术,他的意义不仅仅是对海鑫集团有利,甚至对于整个儿中国的汽车工业,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韩总,那这次海鑫集团引进了通用的技术,是准备跟SAIC一样生产通用公司的汽车吗?对于跟SAIC竞争,您有没有信心呢?”这个时候,又有一名记者问道。
海鑫是个什么单位?他仅仅是个民营企业呀!尽管同样是引进国外轿车的生产技术,而人家SAIC却是一个国营企业,享有的政策绝对比海鑫集团要多的多,可是在“待遇”上,表现的却相差不大,特别是在听说通用公司不仅出售给海鑫集团最新的生产线,还有一类生产技术。这下可让SAIC的负责人大为光火!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当然,SAIC可不会生海鑫集团的气,却是气通用公司“厚此薄彼”。当他们从海鑫那里得来的消息,生产线加上技术总工才花了6700万美元的时候,SAIC的老板直接打电话质问通用公司的人!问这个价格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通用公司也没有考虑到SAIC的反应会这么强烈。只好解释道,之所以卖给他们的价格非常低,是因为他们并不会使用通用的品牌,不管是雪佛兰、别克还是凯迪拉克,据说他们要生产的,是“自主品牌”不会与SAIC产生同类竞争。这才让SAIC放下心来,他们原以为还会出现一个“滨海通用”呢!
只要不是跟他们生产同类的汽车,那不仅不是竞争对手,而海鑫集团的这种做法也十分值得称道。国内的汽车工业在世界上一直不强,特别是轿车,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份额。其中当然有起步较晚的原因,所以,才有那么多合资公司,借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充实自己,SAIC就是如此。当他们能看到一家打着“自主品牌”旗号的企业,即便是同行,也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在这个时候,民族情感占据了上风。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