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274章

重生记事簿-第274章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胁的。

就算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韩世鹏在土地局担任副局长,也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

不过,田仲坤跟他想的可不一样,自从他着人把田柏坤的情报秘密泄露给了韩俊之后,韩俊不仅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反而要进军房地产,这可难坏了田仲坤,他实在不想让韩俊也掺和进来。

他不希望看到大哥的这个强有力的对手,居然会选择一个大哥最为擅长的行业来跟他角逐,不智啊!实在不智!

最为让他担心的是,跟大哥聊起此时,大哥的反应也甚是轻松“我实在没想到韩俊居然会选择做房地产,不过这样也好,咱们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其他的手段,就能让他铩羽而归。”

“可他老子不是刚当上土地局副局长?”田柏坤“好意”提醒。

“我昨天刚跟他们局长吃过饭,韩世鹏一个新丁,他能翻起什么浪花来?要知道,他上头,还有局长呢!”对于韩世鹏,田柏坤是一点都不担心。

只是,田柏坤却忘了,虽然韩世鹏在土地局是新丁,但同样拥有批地的权利,而照顾他的关系,韩俊怎么会被别人刻意的刁难和忽略呢?

第一百八十六章 搜罗人才!

企业下岗人员的不断增多,也向社会说明了一个“事实”——人员过剩。而首当其冲的,出了企业的下岗工人,还有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简单来说,此时的企业里,已经对那些所有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不再那么感冒了,当然,特别突出的人才,或者特别有关系的“人才”,企业自然也会照单全收。可在数量上,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相应的,教育部也发文,逐步削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配,让企业与从业者“双向选择”走上了前台。

在以往,毕业之后,不论什么专业,学校基本都会安排相应的企业,就业不会成为毕业生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你有这远大的理想,可以拒绝学校的分配,但那样一来,再找别的工作会变的有些困难。

可现在却完全掉了一个个儿,大学生出了少数需求量极大的专业才会有分配名额之外,大部分的专业却取消了毕业分配的制度。

如此一来,滨海市各大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一片愁云惨淡。

特别是95年面临毕业的这些人,虽然在这之前,削减分配名额的工作就已经在进行了,可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而一旦那丝侥幸被无情的击碎了,对于他们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实际上,作为校长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有些为难,寒窗苦读十六载,图的是个什么?不就是有个好工作?有份好收入?生活本就如此。但政策这种东西,一般不会变,可要变了,你又能耐它何?只是乍变之下,总有许多许多的人不能适应,毕业就失业,换了谁也不容易接受。从6月份开始,一股不良的情绪在毕业生中蔓延。

但学生们情绪上的变化,汤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暑假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学生甚至家长托关系找到他,希望他能用以往跟企业的联系来找条门路。汤校长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说人是逼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无奈之下的汤校长,忽然想到,本校还有一个超级牛逼的学生——韩俊!

他可是一个有着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的!如果他能松松口,帮帮忙,不管是对应届毕业生来讲,还是对学校来说,都将减缓一部分的压力。当然,汤校长也知道,韩俊经营的企业自然会选择对口的学生,聊胜于无嘛!

虽然韩俊不经常出现在学校,但对于滨大的校长想找一个家在本地的学生,也不是一件难事。

正在忙着筹备地产公司的韩俊突然接到汤校长的电话,让他很意外,自己跟这个老头说实话还真没什么交集。只不过当他拐弯抹角地提出,希望韩俊能接收一部分毕业生的时候,韩俊才恍然大悟。

实际上对于学校不再安排毕业分配的事情,早在一年前韩俊就知道了,此时他再开学也将步入大四,所学的课程基本结束,按照以往的惯例,学校会安排实习,当然,韩俊用不着。但是他宿舍的那帮兄弟却是十分需要的。

早先就跟宿舍的兄弟们商议好了,等到一毕业,就来海鑫集团“帮忙”,在他们看来是韩俊给了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并且还是个好工作,毕竟海鑫集团的高薪是出了名的。

可是韩俊却是实实在在的想搜罗一部分的人才的。虽然应届毕业生在为人处世以及工作能力方面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欠缺,那也是年龄所限经验不足导致的,韩俊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缺点,反而他们身上的那种活力,那种冲劲儿,却是一般职场老油条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为什么海信集团里有那么多的年轻人的原因。

经验可以积累,但被一个沉暮的工作环境消磨掉冲劲儿的人,韩俊却不是太喜欢。

而汤校长忽然找到他,提出希望韩俊能提供一些个就业岗位给滨海的应届毕业生的时候,韩俊心动了。

虽然滨大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生也不见得都是那么的优秀,可毕竟是正规的高校,他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合不合适先不说,起码给了韩俊很大的选择空间。集团的业务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手也将越来越多,特别是一旦国内计算机普及,网络大开的时候,到时候需要的人必然更多。

只是每年滨大的毕业生本科、专科、研究生加起来就有三四千人,海鑫集团规模的确不小,可也没有大到能全盘接收的地步。

而且其中的精英究竟有多少,韩俊心里也没有个底,虽然不太去学校,但也不是从不露面,学生们平常都在干些什么,他心里也大致有数,在当时“娱乐”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质量或许要好一些吧?韩俊在心里自我安慰着。

校长的请求,韩俊自然是无论如何也要给个回复的,只是韩俊的回复,让汤校长惊掉了下巴……

“汤校长,承蒙您这么看得起我,是这样的,现在海鑫集团业务开展的不少,需要的员工也越来越多,正好过几天准备一次大型的招聘会,这样吧……”说着,韩俊抬头看看日历,接着说道:“今天是8月9号,我回头开个会给他们交代一声,准备一下,五天后我让人事部的人专门去滨大一趟吧。”

“呀!这可太好了!我手里有一部分学生的资料,你……抽空过来看一下?”汤校长提议道。

韩俊暗道,他的这些“资料”究竟是怎么来的,还真值得好好的商榷一下,会不会是有人送了礼,让他特意挑选出来的?里头到底有几个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一切都不得而知,他可不想随便就接受什么阿猫阿狗,进来的,都是要能干活的!

却听汤校长接着说道:“这些学生都是企管专业的好学生,我想你会需要的。”显然他还在极力的推荐着。

想到这里,韩俊打了个哈哈,说道:“汤校长,我想您是误会了,我这次可不是想只要一个两个,这个招聘会的规模会很大。我之所以要五天后才招聘,是想在报纸上做个广告,需要的人数可能会很多,主要集中在,广告、法律、财会、农业、计算机、营销、企管、国际贸易、设计等几个专业,连续一个星期的面试,当然,咱们滨大的学生优先考虑!”

很显然,韩俊这么一说,立刻就将汤校长推荐的那几个人给拒绝掉了,哦,也不能说拒绝,只是将他们跟其他的应征者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猫腻”这种东西,在海鑫集团里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要凭实力说话,这一点,颇像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韩俊一点儿都不担心,会不会有人来,凭着海鑫集团的高薪和活力四射的企业的环境,凭着现下突然变更的毕业分配政策,韩俊十分有信心。

“真的!?”当韩俊随口报出着如此多的专业,也把汤校长给吓了一跳,他没有想到海鑫集团居然需要这么多人。

“自然是真的!还要麻烦汤校长代为传达一下啊。”韩俊笑着说道。

汤校长满口答应,虽然应届毕业生,已经离校了,但通知到他们却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还没有工作的,档案都还压在学校,通知不到本人,自然会通知到家长,或许有外地的学生毕业后返回原籍,本地的学生就成了他优先考虑的对象。加上韩俊还要打广告,他相信有心的学生自然会看到这个信息的。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只是韩俊,这么多专业,你准备要多少人啊?”汤校长好奇地问道。

“唔……”韩俊考虑了一下,目前集团的产业有些多,而他所报出的这些专业,也不是韩俊无的放矢,他想要广告设计的人才还是从刘亮哪里得来的灵感,自己以后的产品总不能老是花钱打广告,给海鑫集团名下设立一个广告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说起法律,海鑫集团的法律顾问还是专门雇佣的律师事物所的律师,收费高不说,干的活韩俊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难的,海子完全可以胜任法务部的角色;财会这个问题是妈妈一直不断催促韩俊要继续招募的,集团的改变同样也将各行业的财务分开了,人手自然要增加一些;农业专业的学生,是韩俊为茶园考虑的;计算机就不用说了,他必须现在开始囤积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大鼓小鼓兄弟俩在韩俊的“鞭策”下,玩儿命的学,据说成绩相当牛叉;业务的增多,营销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完全可以胜任销售的工作;日后对国外的业务,国际贸易的学生也是不可或缺;至于设计,则是最为重要的,韩俊现在可是有产品的大老板,产品的外观,总要有个不错的设计师吧?

“大约……百十人吧!”韩俊算了算,自己需要的人,还真不少。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进军地产第一步

8月的滨海即便是有着避暑胜地的名头也是同样的酷热难当。好在已经到了傍晚,多多少少可以驱散白天的些许暑气。

可韩俊家的气氛,似乎比这个火热的夏天,还要火热……

顺便说一句,韩俊此时的“家”,可不是原来的公安局宿舍。因为韩世鹏从滨海党校毕业,在韩俊的一番“努力”下,调到了土地局工作。

按理来说,他继续住在市局家属楼已经不太合适了,因为土地局会给他们的副局长安排一处房产,只是万清明念在韩世鹏是有功之臣,并且他本人以及他儿子跟韩俊的私交都是不错,以韩世鹏再找房屋不甚方便为由没有让他搬走。

而且,正巧这段时间滨海市的“公房出售”进行的轰轰烈烈,韩世鹏也有意买下这出住了十多年的老房子。

他们这一代人,总是特别的念旧,经历过六十年代初的苦难,让他们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而这个老房子,韩世鹏也住的特别的习惯。

只是韩俊却不这样想。

随着老爹进入了土地局工作,他家的地址很快就被别人摸了个清楚,总是不断的有人前来“拜访”,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韩俊对此十分的反感,他认为有什么不能在单位说?非要跑到家里来?家是干什么的?就是供一家人尽享天伦的,白天的俗事晚上还要带到家里来,实际上不管是韩俊还是他老爹,都有些不太感冒。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原因,另外,韩俊也实在感觉住在这里有失身份,不管是老爹的,还是自己的。

海鑫集团偶尔有上门拜访的中层领导,见大老板家里居然是这个样子,嘴上表示敬佩老板的节俭,心里同样也是这样认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