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生之道 >

第17章

生之道-第17章

小说: 生之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坚持继续实验。

实验室的位置从原来的费城迁移到人口密度低得多的内华达州,不但把实验室的名称改成“费城实验室”同时它所得到的实验经费也从每年350万美圆(1952年)逐步提高到243亿美圆(1999年)。

“K博士,一切就绪。”

满头花白长发胡乱披散,不修边幅一把大胡子的K博士长得倒是和爱因斯坦有几分神似,估计这些专心一致探求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是不会在乎自己外型是否得体美观的。

“粒子加速器准备完毕!光子聚流器准备完毕!超时空信标设定完毕!”

指挥台上,神情严肃的K博士点点头表示他听到了。

“发射前例行系统检查完毕,屏蔽系统检查完毕,量子巨炮发射准备完毕,倒数180秒。”

现场的近百名工作人员都很紧张,这是经过完善的费城实验第一次接受实践考验。不幸成为上一次实验对象的人当中,有超过七成失踪或死亡。余下的幸存者则被美国政府进行了彻底洗脑,并且受到终身严密监控,不管从任何角度看他们的下场都不是一个会令人羡慕的结局。

“费城实验”的最初原理并不太复杂,本来是一次希望实现水面舰艇隐身能力的实验。第一次粗略的实验按照预想采用了大量发电机借助密布舰身的导线发生磁力遮断效应,干扰敌方雷达的探测。但是发生了意外,本来希望使舰艇达到对雷达隐身的实验,当时由于至今尚未查明的原因干扰而发生了时空转移效应。

类似“费城实验”之类歪打正着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可说是层出不穷,其中大部分事件的结果最终都是为大多数人带来益处,但是另外一些就不太令人愉快了。

K博士的父亲是十九世纪德国移民的后裔,曾经追随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学习广义相对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临终前最后的几个小时里他一直守在病床前。

“牛顿说他是一个在真理大海边玩耍的孩子,为了拾到几个闪闪发光的贝壳而喜悦,却没能发现真理的大海就在他的眼前。我又何尝不是另外一个顽童呢?”

爱因斯坦已经进入弥留状态,但神志依然十分清醒。在自己最后的生命时间里,他还是使用了那个他所成长并且曾经无限热爱,最后却不得不离开的祖国,德国的语言。或者他希望能够再次使用自己的母语表达生命最后时刻迸发出的智慧火花,而不是什么蹩脚的英语吧!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的确是这样没错,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是一位科学家驳斥指责他的人而说出名句,爱因斯坦尽管加入了美国国籍了他并不是完全自愿的,刚从纳粹德国虎口脱险的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当然谈不上对美国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二战结束后他也不愿意回到带给他伤心回忆的德国,整整600万犹太人被纳粹有组织地屠杀了,他不能原谅对犹太民族犯下如此暴行的德国。犹太人在中东建立的以色列本来有请爱因斯坦担任总统的计划,也被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他不想搅进政治的黑洞。

直到临终时,老人悲哀地发现自己连一个最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实现,他是个没有了祖国的人。

广义相对论的诞生标志着物理学的一座新的高峰,从此改写了牛顿经典力学描绘的有秩序的宇宙格局,虽说相对论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绝对无愧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发现。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伟大的进步首先带来的不是幸福和进步。而是令人类制造出迄今为止最能够有效杀戮,而且同时成为人类彻底毁灭自己种族便利工具的核子武器。

爱因斯坦以他的先知先觉的睿智目光察觉到地球这个小星体完全不足以承受人类在它上面肆无忌惮地使用核武器。同时他也认为,只要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完全展现它的恐怖威力就能彻底震慑人类去使用它的欲望,使这只怪兽老老实实地呆在仓库里。

可惜他错了,核武器存在的唯一价值就在于呆在发射架上,一旦核战争爆发将不会有胜利者也不会有失败者,有的只是灾难。这个简单的如同1+1=2的问题人类花了几十年才弄明白。正因如此他才会感叹人类的愚蠢是和宇宙奥秘是同样无限的存在,爱因斯坦无疑是伟大的,但这不表示他不会犯错误的圣人。

他力主建立一个公正的国际组织代表全人类监控核武器,爱因斯坦曾经对联合国寄予无限希望,但是到他去世为止联合国也只是作为大国手中的政治玩具。

弥留的爱因斯坦为此而懊悔不已,虽然首先被核武器杀戮的民族是地球上道德品质最为低劣的日本人,这个结果也不能减少他多少痛苦。E=MC的平方,质能公式不是拿来这么用的啊!


更多精采,更多好书,尽在。。



正文第三十二章



K博士的父亲本来只和处于半退休状态下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偶然见过几次面,虽然此时的爱因斯坦在世界科学界尤其是物理学方面的地位已然如同泰山北斗一般令人高山仰止,但是他一贯的温和性格并没改变多少。

要说到爱因斯坦最不擅于应对的领域就莫过于社交了,通常在公众场合被崇拜者团团围住要求合影或是签名的情况下,他都不懂得拒绝。以至于后来他嘲笑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当模特,每天找他的摄影师。画家多得难以数计,占用了爱因斯坦绝大多数的时间,晚年的他在物理学领域没有取得更大突破的原因里面除去精力衰减和观念老化以外,大量的社交活动占用过多时间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初出茅庐的物理学研究生K博士(K博士与其父同名,为了区别下文称其父为老K),老K博士的论文选题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为此他专门跑到爱因斯坦的家里求教。

五十年代初的时候,由于对二战的痛苦回忆爱因斯坦对德国很不感冒,所以当他看见长着一副标准普鲁士人面孔的老K博士心情很不愉快。

不过本着科学家对于科学的严谨态度,爱因斯坦还是与老K博士进行了学术方面交流。初次见面倒谈不上相见甚欢,不过很快爱因斯坦就喜欢上了这个思考严谨做事认真的毛头小子,在他生命最后时刻陪在身边的人也是他。

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一直都反对人为干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医生通知他病情需要动大手术的时候,顽固的爱因斯坦拒绝了。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

自然,迄今为止所有公开发行的文献都坚持声称爱因斯坦临终前只有“唯一”一个不懂德语的美国护士在身旁,对于老K博士只字未提。其根本原因是1955的3月末老K博士就应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加入“费城实验室”,而作为保密期为永久性的绝密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是不能被任何人怀疑追查的,所以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老K这个人了。

这个事件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我们不想他存在,这就是美国人保密的不二法门,简单且实用。

子承父业的K博士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父亲的实验室,K博士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不但专业对口而且物质待遇也非常优厚。唯一的缺憾是在这里工作即使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公开的赞誉,虽说科学家的求知精神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可是多少也会感觉有点遗憾的。

“K博士,马上要进入最终记数阶段了,请集中精力。”

走了一会神的K博士略有些略显尴尬地听取了年少他20岁的助手的建议,把魂游四方的心情收拢回这间比足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地下空间。

今天的实验室里除了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以及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些临时额外加入编制的人员设备,譬如说A3部队。

A3部队是美国国家最高机密之一,绝密等级为3S,即使总统需要了解该单位的情报也必须同时有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签字才可调档。

之所以大张旗鼓的使用这只超级神秘的部队到“费城实验室”参加本次实验,一方面是专家组对前面多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随着实验的深入进行,将不可避免有未知的事件发生或者有“异物”被意外带到这个世界来。

的确有必要派遣一只具有强大武力且绝对可以信赖的部队参加实验,提供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政府也对如此重要的实验不能被自己完全掌控怀有顾虑,惟恐有哪个隐藏在军队内部军事狂人得到实验室的资料后产生不安分的念头,正是基于以上双重考虑,A3才被批准第一次用于51区以外的单位。

单单从外观上看,A3的外表和巨大的货运集装箱差不多,同样是长方形金属结构的庞然大物。但这也完全可能是用于迷惑对手的伪装,谁能知道那里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K博士对本次实验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新近发明的超时空信标能够识别出不同时区的波动,将时间的搜索尺度从万年缩减到百年级别。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起码传送的精度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有鉴于前面实验的经验教训,实验的对象不再坚持使用人类,转而采用类似军事间谍卫星的侦察设备。这种被称为“大鸟”的装置可谓是集美国高科技情报搜集设备的大成。不但搭载有一体化包含声光电图形处理影音识别等等诸多功能的仪器,强大处理运算功能的电脑,它的制造单价也是高得离谱。每台的采购单价可达6亿美金(含回扣,个人所得税另计),而且由于技术原因很难保证实验后成功回收设备,这么昂贵的东西就等于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恐怕世界上也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样财大气粗的主才能用得起如此奢侈的“玩具”。

“实验开始!超时空信标设定时区,预定目标公元3000年,位置地球同步轨道北美大陆上空,高度860公里。最后30秒倒数,准备发射!”

30秒后,一道耀眼的蓝光闪起,实验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渴望着实验结果的产生。


更多精采,更多好书,尽在。。



正文第三十三章



“哦,上帝呀!这怎么可能!”

与画面传回实验室同一时间,一颗颗眼球忠于职守地将信号传送到每个人的视觉中枢。而在场的人第一反应则是双手用力揉眼睛,惨遭蹂躏的眼球花了片刻功夫恢复功能以后,继续自己的工作。确定了眼睛没有问题的之后,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凄凉场面惊呆了。

探测器“大鸟”传回了以人类熟悉的海蓝色地球为背景,高空地球同步轨道上散落无数宇宙飞船残骸的壮丽画面,看来死亡之神与战争之神曾经联手在此开设豪华盛宴款待勇士们进入另一个世界。

从探测器镜头捕捉到现场遗留的飞船残骸情况粗略来看,残骸大体属于两个阵营。仅占残骸总量很少比例,总体规模在百万艘等级的一方,使用了大小形制个异的飞船,不过基本都有统一的舰体表面银色涂装,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在舰首部位漆有太阳系标记的宇宙飞船,凭第一感觉可以肯定是地球制造出品。

其他大部分的残骸,也就是约占残骸总数90%的飞船形态各异或者说用千奇百怪形容比较正确,其中能符合人类审美标准的作品实在寥寥无几,似乎可以肯定是属于非地球文明的产物了。

实验室里全部人极力开动脑筋猜想起来,难道是。。。。。。外星人入侵地球?这情节也太老套了吧!好莱坞每年都要用这个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