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千善 >

第29章

千善-第29章

小说: 千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昊天镜常年高悬,反射着日光,就好象是永昼,根本没有时间流逝的概念。

  念经之余,千善便想起了第三件要务:做善事!

  从昊天镜里,他已经仔细研究了这空明山的所在,空明山的下方就是人间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山顶最高峰上的瀑布则是来自于天界的弱水河。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空明山把那弱水河底捅了个大洞,弱水河的淡水便不绝的自那破洞中流了下来。

  千善的想法是这里既然是一个天不管、地也不管的地方,他想把这里做为一个天界和人间界的避难所,让那些在天界和人间界混不下去的人们,给他们提供一条生路。

  当然,首要的一条是他们要有佛心。

  于是,千善念动口诀,在昊天镜中,画了一个小小的佛堂,让昊天镜的光芒向四面八方投射过去,那银色的镜光穿过了天界的弱水河,洒过了人间界的珠穆朗玛峰,投射到了人间界和天界的各个角落。

  黑夜中,一个偏僻的工地上,一个精瘦的黑衣少年靠在一个废旧的轮胎上,右手用力的往左手臂上缠着绷带,一圈又一圈,他的眼光就如受伤的狼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他用牙咬紧了绷带,狠狠的打了个死结,然后抄起地上一柄明晃晃的片刀插入了后腰,左右两手又执起了两把片刀,转身走入黑暗,沿着一条废旧的道路一步一步脚印的向外走去。

  他的眼光向前四扫,如鹰如电,突然一点昏黄的灯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的脚步不由的偏了道路,走到近前,那是一座小小的佛堂,佛堂很小,破旧的门面,泥塑的佛像,方头大耳,他认识那应该是最高佛——释迦牟尼佛。

  最奇的是,这佛前地面小的好象只能容下一个人,蒲团顶到了门栏上。

  一盏小小的蜡烛放在佛前一寸宽的供桌上,忽明忽暗,好象一阵风就能吹灭,蜡烛旁散落着几根褐色细香。

  在昏淡的灯光下,佛祖的面像依然平和,那慈祥的目光居高临下的望了过来,仿佛充满着鼓励。

  少年并不知道这里为何会有这样一座佛堂,在他的记忆里好象没有,但他不在乎,现在他还能在乎什么?

  这一晚他约了斧头帮死战,一个人最少要敌十人,可说是必死无疑,那又怕什么?

  江湖上混总是要死人的,他杀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早够本了。

  但现在他的心还是微微动了一下,闯江湖的人都供奉关公,虽然这佛祖不是关公,也当拜一拜。

  他跨进了佛堂,伸手去拿香,想了想,把两把刀放在了外面,香一凑到蜡烛上,突然“嗤”的一声,光芒大作,整个佛堂中光芒一闪,等恢复下来后,佛堂里的少年已经不见了,只留了两把刀在佛堂外的地上。

  黑夜中,漆黑的江边。

  一个裸露着香肩、身穿薄纱的年轻女子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她披头散发,失魂落魄,看上去就像那从墓地里爬出来的僵尸。

  她边走边唱:“郎君啊,你是不是想爹娘?你要是爹娘,对我十娘讲,十娘我跟你回家乡。。。”

  她唱几句,便举起右手向嘴里灌几口酒,那歌声便被打断了,虽然这歌喝的是断断续续,但那曲调却悲怆动人,感人泪下。

  她就那样摇摇晃晃的走向了江水,水没了她的小腿,她突然停了下来,在她旁边的水面上竟然出现了一座小屋。

  她使劲揉揉眼,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座小屋,那小屋就建在水面上,四周并没有什么支撑。

  她狠打了自己一把掌:“哪个恶鬼敢吓你老娘?我的亲娘哎,这不是做梦吧!”

  她走近一看,才认出了是个佛堂,她看到佛祖突然高兴了,指着那佛祖又笑又骂:“妈了个,你这不长眼的佛祖,老娘哪一点比不上那黄脸老太婆啦?老娘不就是落过几天风尘嘛?想当年老娘也是那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老娘是要学识有学识,要模样有模样,想当年那可是全校的校花!追我的蛤蟆最少也有一个团。哼哼,为什么那死老杜不选我?为什么?你说,为什么?是不是你栓错觉了钱,是不是你的事?”

  她举起手中的酒瓶,猛的向那佛像砸去,身子一个失衡,一跤跌了进去,就此消失不见。

  “杀啊,杀啊,别让贼首阿朴鲁跑了,抓活的,抓活的!”风卷残云,无数的人马自四面八方拥来。

  中间一小队骑兵,马踏祥云,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如丧家之犬。

  为首一人身材高大,满脸胡须,神情凶悍,看看四周已无去路,他突然大喝一声:“兄弟们,随我杀出去!”

  他拨转马头,竟然向人群最厚的地方冲去,掌中一柄板门刀,舞动如轮,碰着即死,沾着即亡,身后一十八骑,如风似火,护持两侧。

  见他如此威势,那些追兵不敢敌抵,纷纷避让,竟让他杀出一条血路。

  等他冲过,又重新跟了上去。

  一十九骑冲过已剩七骑,且已是人困马乏,速度渐慢,再也无力摆脱追兵。

  七骑一阵奔逃,竟然逃入了一条死路,眼前竟是一片悬崖,崖下是一条大河。

  阿朴鲁缓缓拨转马头,面对着数万大军站定,他眼光四扫,看了看跟在身边的最为亲近的六名兄弟,只见人人满身血迹,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他正要想个法,如何保住几人的性命,突然看到旁边竟有一座小小的佛堂。

  阿朴鲁一生信佛,信的是密宗,崇拜的是观音菩萨。此时见到释迦牟尼佛也是倍感亲切,当即不顾数万大军在前,甩蹬离鞍下马,走到佛堂前深深一拜:“今日我阿朴鲁穷途末路,愿佛祖保佑我的兄弟能够活下来,若达我愿,来生我阿朴鲁必将给佛祖重塑金身!”

  礼毕,看到有香,自然便伸手取过向蜡烛上伸去。

  突然一道银光闪过,耀眼生花,数万大军一眨眼,再睁开来时,这手到擒来的贼首竟已消失不见。

  有领军之将在大叫:“必是妖法,快取照妖镜!”

  那六名兄弟看到头领消失,更是急扑上来,有性急的拿刀向那佛祖砍去,一道银光闪过,刀上星星点点,那佛堂竟然凭空消失了。

  。。。

  七年眨眼即过,人间界和天界各处传的沸沸扬扬:“佛祖显灵啦,佛祖显灵啦!”

  尤其是像这数万人注目的大事,哪里能封的住人口,于是便越传越神。

  渐渐的有了这样几种说法:“外星人到地球掳人啦!”

  “佛祖出世渡人啦!”

  “有一神秘国度正在抓人,那里有山有水,就像世外桃源一样!”

  于是,有人害怕,有人兴奋,有人想躲,有人想去。

  不管外界如何传论,如何评说,空明山上的人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了。

  尤其是原空明寺佛门弟子被打发到人间界做善事,从而逃过一劫的千顺和千诚被千善找到以后。

  千善、千愁、千顺、千诚四人隐隐组成了空明山的领导层,在某一天千诚的提议下,新的空明寺正式成立了,千善当之无愧的成了新空明寺的首任主持。

  而千愁、千顺和千诚则分别成了授业首座、执法首座和执事首座。

  空明山总居民近二十万人,全部成为了僧众,一色的光头。

  忽一日,千善召集三人商讨事情,奇怪的是等三人急急赶到时,千善并不是在往常的宏伟的“色空大殿”内,而是在那间没有门,长期废置的正厅内摆了四个蒲团。

  看到三人面露讶异之色,千善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姿式:“呵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与色空大殿有什么不同么?”

  “呵呵,”三人会心一笑,千愁当先跳入了进去,“主持师兄,这次又想考较我们什么禅机?”

  “呵呵,”千善无声的一笑,细心的千顺突然发现今天的主持师兄脸上好象有些什么异样,具体是什么却说不上来,只感觉他的脸好象有些“模糊”。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最重要的一课,有关生死的玄机!”“

  “生死?”千诚诚心诚意的问道。

  “不错,有生就有死,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我最后的日子到了!”千善说的很平淡,好象谈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三人听了却是大惊,千愁当即急道:“师兄,你可别吓我,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另两人也是急发悲声,的确三人都知道,这二十万僧众全部是千善一人所点化,在空明山的这些新居民心中,千善威望可以比肩至高佛。

  三人从未想过有一天千善会不在,这一天却如此突然如此快速的到来了。

  千善脸上略微露出一丝悲伤,旋即化作了微笑:“自闯天界之门以来,建空明山,渡化有缘人,使这些来自天界、人间界的不安定分子能够和睦相处,其实我的心力早已经被耗尽了。你们也知道,我并没有肉体,没有肉体则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精力,天地间的精力来的快去的也快,虽能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却总不能持久。因此,我要去人间界投胎转世了。”

  “转世?”

  “投胎?”

  “肉体?”

  三人各有疑问,却知道这时候并不是发问的时候。

  千善伸出右掌来,中间三指之上凝聚着白、金、蓝三团不同颜色的萤光。

  他手指一弹,三团萤光向三人飘了过来,三人不敢躲避,就那样看着一团萤光飘入了自己额头。

  “这是操纵昊天镜的回梦心法、光之心法和传移心法,分别传于你三人,昊天镜是这空明山存在的根本,你们要好好维护,且莫有失。”三团萤光离开千善之后,千善的身体顿时淡了许多,透过身体隐隐能看到身后的白色,“我走之后,千愁你用回梦心法能够查到我出生时出现的异相,千诚你的传移心法可以让你们跨越界限,去到人间界。记住,去的时候带着这串佛珠,能够认出这串佛珠的人才是我!”

  说着,一串佛珠自千善脖颈上褪了下来,交到了千愁手上。

  千愁暗暗的捏了一下佛珠,按之不动,确是实体,这才长嘘一口气。

  千善知道她想什么,却只微微一笑:“我最后给你们念一遍心经吧!”

  “观自在菩萨。。。”

  他字正腔圆,声音洪大,渐渐的声音冲出了空明寺,整个空明山不断回响,每念一字,空中便浮现斗大的金字,念完之后,心经一百二十八个金字浮在半空之中久久不散。

  他刚开始念时,千愁三人已经开始跟着念了起来,双手合什,神情庄严。

  随着空明山的回响,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念了起来,到最后所有空明山上的人皆跟着念了起来,所有的人皆匍匐在地向着空明寺顶上那斗大的金字,顶礼膜拜:“神迹啊!”

  千善念完,又作一偈,其词曰:

  昨日种种,譬如做茧死;

  今日种种,仿若破茧生。

  行善事,结善缘,大开方便之门;

  种善因,得结果,何惧生死轮回?

  念罢,大笑三声,余音袅袅。

  三人抬起头时,千善的身子却如一阵轻烟自头至脚渐渐的飞散了,就如那阳光下的飞尘,眨眼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主持圆寂啦!”一声大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