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205章

清山变-第205章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鲁特氏不敢再争,垂下头去答应了一声:“是。”

第二天叫起的时候,皇帝的脸色很有点不高兴,拿钦天监上报祥瑞之事大作文章,“现在的这些人,整天就想着怎么样在朕前邀功买好,正经事不去做,弄一些虚头吧脑的东西,上报御前。赛尚阿,你是管部的大臣,这件事你知道吗?”

“是。奴才知道。”赛尚阿感觉出皇帝属意不善,碰头答说:“奴才想,钦天监的各位职司部员,也是想借此五星连珠的大吉天象,驳皇上一粲,皇上念在他们一片孝心……”

“什么孝心?都是一群死没天良的东西。”皇帝的火气来得非常大,一句话把赛尚阿抢白得无言可对,他继续说道:“拟旨钦天监奉职无状,以天象物异之兆上邀朕躬,当年仁宗睿皇帝早有上谕昭昭,明发天下,该司部员全然不理,将祖宗圣谕抛诸脑后,只知为己身利禄奔走。着钦天监各司部员罚俸半年。还有,赛尚阿身为管部大臣,随声附和,全无主见,朕降你两级,仍在军机处行走。”

这番雷霆之怒发得没有半点征兆,吓得赛尚阿半句话也不敢说,只是以头碰地,亟亟有声。

赛尚阿是庸人,于朝政并无什么贡献,只是为了军机处从来都是旗人领班,他站到这样的便宜,具名而已。不过他这样的人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处处与人为善,军机处虽然南北对峙,壁垒分明,于他却是没有半分影响的,所以,他的人缘也是最好。

这一次骤逢君王之怒,别的人不敢多说什么,心中都为赛尚阿觉得委屈。只听皇帝继续说道:“还有,佳嫔尤佳氏,自入宫以来服侍朕躬,俭而宣敬,动符礼度,着晋为佳妃。另,佳妃祖居热河城中,为人父母这者亲亲之念长思,眷怀之意不绝,朕以孝治天下,不忍母女长受离散之苦,当此回銮在即,令其可于便宜之时,归府省亲。”

赛尚阿收拾心情,碰头答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皇上仁孝天生,佳主儿阖府定当感念圣德。”

“还有一件事,朕记得,去年八月间,英人的火炮就已经运抵天津大沽口炮台了吧?想来安装、调试之功均已完成,这一次回銮,朕想绕道去天津看一看,总不能银子花出去,最后收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君臣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

“是,皇上之言大是。臣等下去之后,酌命有司准备銮驾经由天津阅炮之事。”

“还有,上月老六递折子上来,说肃顺于皇太后梓宫返京一事,整理跸道,迎驾事宜做得很是妥当,朕想了想,既然他于正事上能够剀切报效,以赎当初罪衍,朕自然也有容人之量。着肃顺官职复原,仍在内务府任上奔走,这一次佳妃归省之事,也由他一力操持。”

“喳。”

君臣几个说的几件事都是要明发天下,咸使闻之的。诏旨交内阁明发之后,佳嫔整理仪容,换上朝服,到暖阁中碰头谢恩,皇帝走过去,拉着她的手,将她拉了起来:“今天还好吗?昨天朕听阿鲁特氏说,你的身子好一点了?”

尤佳氏的小腹已微见隆起,妊娠反应也不像以往那般严重,闻言笑了一下,“奴才多蒙皇上垂问,贱躯已经不打紧了。”

“在这件事上啊,你和你秀儿姐姐的身子倒是差不多。她当初怀着大公主的时候,也是吐得死去活来,那时候你还没有到宫中来,不过虽然事有先后,情致却是一般无二,朕有时候想到她那里去,总是给她婉拒。”皇帝说起旧事,也觉得好笑:“你今天这般做作,是不是也是和秀儿取过经啊?”

尤佳氏赶忙作势欲跪,“奴才万万不敢推拒皇上,只是奴才容颜憔悴,深恐有辱皇上龙目所观。”

皇帝连连点头,“朕知道,朕知道。”他说,“你们啊,有时候就是会多心乱想,你怀着天家骨血,又是朕的子嗣,又不是因为旁的原因造成的容颜憔悴?今后可不许再这样了,知道吗?”

“是,奴才记住了。”

皇帝继续说,“这一次回府省亲,多和家人说说话,今后怕是很难再回来了,你父、母亲那里,怕是也难以一尽人子之孝,所以啊,朕这一次让你回府一趟,和父母叙一叙离别情谊。”

一听这话,尤佳氏再一次跪倒谢恩,“奴才叩谢皇上恩典

第96节问计鬼神

更新时间:201183015:34:59本章字数:7908

第96节问计鬼神

尤杉自从女儿进宫之后,家中的生活越发的惬意起来——旗人中也大有愿意趋炎附势的,再加上肃顺一再照应,更如烈火烹油,锦上添花。

这一次皇帝下旨,着内务府伺候佳妃回府省亲,尤家又大肆折腾起来,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话,是皇帝和瑾妃说话时提起来的,说‘佳妃的母家很有钱,自家女儿归府省亲,他破费一点也是很应该的’,虽然不能不敢分辨这句话所谓何来,不过既然皇上开了金口,又是女儿仅有的一次回府,尤杉自然要和太太、儿子、媳妇一起商议,最后说,“若是照这样看来的话,女儿回府之前,虽是有内务府伺候差事,不过各项花费,不如请肃大人上一份折子,就说我等感念天恩,女儿归府之事,不敢虚糜国币内帑,一切都由我家孝敬就是。”

尤太太和儿媳妇自然以老爷的话是从,只有尤家大公子尤栋觉得有点不对头,小妹进宫陪伴皇上,归省一次,怎么还要娘家花钱操办的?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他说,“爹,娘,儿子以为,这样不妥。便不提银子花出去多少,只是此事传扬出去,人家都会以为皇上舍不得为后宫嫔妃花钱,于皇上的名声怕也不大好听吧?”

“这是什么话?为奴才的,伺候主子,本是一片孝心。你不要总是想着她还是你的小妹。别忘记,妞妞现在可是陪伴君王的人。再一说,皇上的妃嫔又有哪一个是有这番荣幸的?”尤杉瞪了儿子一眼,“你不要胡说。”

看老父发怒,尤栋不敢再说,“是,儿子说错了,爹不要生气,一切都听您老人家的就是。”

于是尤杉开始大肆操办起来,若是按照他的意思,房子最好都要推倒,重新找人搭建起来,不过时间上怕来不及,只好重新装裱、粉刷一番。其他的诸如亭台楼阁,相较而言,工程要小得多,在时间上是赶得及的——尤杉有的是钱,除了内务府的司员、郎中、主事之外,更大批的招募工匠,工钱银子不问,只要能够赶在三月初之前,把工程料理清楚。

肃顺把这些告诉皇帝,后者扬声大笑起来:“这个尤杉啊他误会朕的意思了。”

“主子的意思是说,这些钱不要尤家来出?”

“当然不能要尤家来出。朕的妃嫔,回府一次,怎么能够容她母家花钱?天下人会怎么看朕?嗯,倒是要好好的解释清楚哩”

肃顺吓了一跳,尤杉如此报效,适得其反,还要让皇帝发诏谕向天下人解释。虽然皇帝现在的情绪很好,未来发作起来就是极大的罪过,不能眼看着尤杉倒霉而不出一言相救想到这,他赶忙跪了下来,“皇上,奴才有下情回禀。”

“你说。”

“是。皇上,奴才以为,皇上仁孝感天,这一番降旨,允准佳主儿于回銮之前归府省亲,更是为天下人做表率之意。尤杉身为奴才,为朝廷报效,为皇上节劳,也是他一番赤诚之心,便是偶有失当,奴才以为,也是奴才孝敬主子的拳拳至意。皇上就不必为尤杉其人动怒了。”

“谁说朕要动怒了?”皇帝笑了一下,“这样吧,等一会儿你到他家里去,让他把这番布置所花的银两如数登记造册,由内务府呈报上来,朕如数还了给他。”

“皇上,奴才以为不妥。”

“又怎么了?”

“一来,尤杉这一番所花用之数,只有笼统的总数,并无各方明细账目可寻;二来,尤杉深感皇上天恩如海,阖府感戴之下,也是本心祈愿,能够借这一次的机会,上报皇恩。奴才以为,不如就准了其人所请,这一次,就由他报效吧?”

皇帝考虑良久,他心中也很不愿意为了妞妞回府的事情多劳费国帑,便点了点头,“那好吧。朕就领受了尤杉的这份孝心。”

“是。”

“不过,肃顺,朕知道,每当有例如这样的大工之时,都是内务府那些人横征暴敛的好机会,你给朕盯严了,有那敢于伸手的,你就具折实参,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手长,还是朕的刀快”

“是。奴才明白了。自当认真梳理,不允许内务府属下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行贪墨之事。”

“就是这话了,不能让尤杉替朕出了银子,背后还要说朕派去的奴才都是一群贪酷之辈”嘱咐了他几句,皇帝一摆手,“你下去吧,有什么事情,随时递牌子进来。”

肃顺跪安而出,皇帝命人传石达开和常大淳到书房来。不过这一次倒不是为了听常大淳说招降石达开的经过,而是另有安排。

石达开总是年轻人,这一次下山归降,本意是借助入朝之机,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也算不负平生所学。在广西的时候,担任城守营千总期间,以新法练兵,卓有成效,他于兵士之间甚有威望,将佐也愿意与之交往。

这一次奉召北上,石达开早有所料,知道皇帝可能会讲自己留在京中,派人监视居住,所以在和同僚、将士分别之前,他就说,“此番北去,只恐今生再难有相会之期,万望诸君毋忘石某所教练兵之法,长此以往,未来必有建立大功勋之时。切记切记”

果然,到了热河,皇帝属意将其带往北京,名义上说是和家人团聚,实际上,却是永远为朝廷软禁在京中了。

常大淳也觉得很不是味道,皇上的这番作为,他也是心知肚明,不过成议已定,他只好从旁开解,说皇上很赏识你的练兵之法,想来日后到了京中,自然更有你大展宏图之机——这番话说完,连他自己也不能信服,但是现在,又让他说点什么呢?

在热河住了几天,常大淳远路而来,又是正得皇上宠信的大臣,各方邀请,酬庸之事无日无之,每一次常大淳都想拉上石达开同往,奈何他一来心如死灰;二来自己出身卑贱,走到哪里都为人视作拜上帝会余孽,光是客座之间瞄过来的白眼就让他有羞愤欲狂之感,心中大悔当初不该一步走错,早知道如此,就是在九嶷山一辈子做个樵夫,总也好过这样受人排挤

在热河的日子,石达开只觉得心中空空荡荡,全无一个落到实处的时候,整天患得患失,没有一天能够开颜。

这一天常大淳来访,知道他心里憋闷得紧,怕在总呆在驿馆中闷出病来,拉着他从居所出来,信步闲游,石达开眼尖,远远的看见身后有几个半熟悉的面孔遥遥相缀。

石达开真是难过之极,自己处处遭人白眼还不算,居然派人监视?做人做到自己这个份上,真可谓是生趣全无

常大淳却没有注意,管自拉着他向前闲逛,在前面不远处是一家命相馆,当门坐着一个中年人,形相清奇,没有一般相士的江湖气息,门口悬挂着一副布招,上面写着‘范阳新安后人谈易’八个字。

石达开觉得这几个字有点耳熟,在口中默默念叨了几声,轻‘啊’了一声:“怎么了?”

“大人请看。”石达开用手一指那副随风舞动的布招,“这是个肚子里有些货色的。”

常大淳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仔细辨认了一下,也点点头,“若是真正如此的话,倒是不妨向他问一问此行休咎了。”他又说,“只是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