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下,李梲就更不可能把应奉局的兵符交给你。
若真交给你,他手里可就没半分力量。
方逆平靖,然两浙路依然动荡。手中若没些兵马,他李梲这知州,又怎做得安生?”
玉尹诧异看着陈东,突然觉得,陈东真个长进许多。
此前在东京,他给玉尹的感受,总是有些浮躁。可经历这许多事,又放弃学业,随同玉尹来到杭州后。整个人的气质,也在发生变化。该怎么说呢?似乎沉下来了。而不似当初在开封那样浮于表面。在一些时候,他也学会了揣摩别人心思。
说实话,沉下来的陈东,确是厉害。
至少,他能一眼看出玉尹在担心什么……
“少阳可有对策?”
陈东微微一笑,“这事情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
我也只能与小乙一个主意,可具体如何操作,还要小乙多费心思。李梲之所以不肯交出兵符。无非是他忌惮小乙到来。但从另一面而言。未尝不是这杭州太平静了……方逆授首已有多年,然其余党却散落东南各地。这些人,或隐身市井,想要洗心革面;或占山为王,扰乱太平……不说别的。但这杭州九县,便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山贼盗匪。小乙若要讨回兵符,倒不如从这方面考虑,寻求对策。”
陈东说的有些隐晦。
毕竟这主意,有违他读过的圣人典籍。
但玉尹却眼睛一亮,听出了陈东话语中的意思……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
一晃,一日。
距离宣和七年,还剩两天。
施全的确是个地头蛇。而且也确实是想要解救武松。在和玉尹见面的当天,他就找了那杭州名医张帆悄然入杭州大牢,为武松诊治病情。不过,诊治的结果并不乐观。
“武提辖受刑太重,加之邪气入体,已危在旦夕。
还是那句话。当务之急便是要让武提辖从牢狱中出来,择一安静之所慢慢调养,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不然的话,不出月余,武提辖必有性命之忧,恕老朽无能为力。”
张帆捻着山羊胡,与施全说道。
那言下之意,却又透出另一层意思:这厮是死人一个!我看在你的面子上,两次为他诊治,已是仁至义尽。以后,莫要再为他来烦我,而且我也不会再为他诊治。
施全虽说学问不大,也有玲珑剔透的心思。
他焉能不明白张帆话语中的意思,连忙向张帆道谢。
“神医当知,武提辖与我有大恩……虽救不得他,却也想他能平安无事。
这里有些银子,还请神医帮忙,为武提辖开个吊命的方子,以后也绝不会再麻烦神医。”
“吊命的方子?“张帆蹙眉,又走进牢房里,仔仔细细为武松诊治一番,复又走了出来。
“大郎,这方子倒是可以开,可……你要想清楚,武提辖而今身子虚的很,想要吊住性命,便要用许多名贵药材。这份开销可不会少,怎地也需几百贯。我也知道,武提辖对我杭州人有恩义,但这份开销实在太大,你虽有身家,未必能受得起。”
意思便是告诉施全,药费太高。
施全咬着牙,一跺脚道:“神医只管开方子来,钱两的事情,自家想办法就是。”
“大郎真仁义也!”
张帆翘起大拇指,赞了施全一声,便为武松开了一个方子离去。
拿了方子,施全便连夜凑钱,着人准备药材。第二天一早,他直奔六和寺而去……
“六和寺智贤长老要见我?”
玉尹诧异的瞪大眼睛。
张择端点头道:“施大郎中午时,着人给我送了一个口信。
说他那边已经准备得非常顺利,只是在六和寺试探口风的时候,那位智贤长老说,希望与小乙见一见。另外,大郎还托我转告小乙,他最近不好来拜见你……咱这宅子周围,有许多李梲的眼线,他让你多小心。至于智贤长老那边,还要麻烦小乙。”
张择端是玉尹身边的书记,论智谋和手段,不似陈东高明。
然则,他却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职责,便是充当玉尹和外界的联系枢纽。
在这方面,张择端有着先天的优势……便是李梲也听说过张择端,毕竟他之前所作《清明上河图》,可是连徽宗皇帝都赞不绝口,还在那画上题字,也算一位大家。
谁都知道。张择端是一个画家。
杭州美景众多,身为一个画家自然会沉迷于此。流连于湖光美景之中。
而张择端呢,每次出门都会带着工具,好像采风一样四处走动,全无半点目的。刚开始的时候,李梲还对他留意。可很快的,他便没了兴趣,放任张择端走动。
玉尹道:“大郎准备何时动手?”
“明天便是熬年守岁,大郎决意在明日动手。”
“那就是说,我今天便要和那位智贤长老接触吗?”
张择端苦笑一声,点了点头。那意思便是:你说的没错!
虽然不清楚。这智贤长老是什么意思,可玉尹却不得不去。既然是决意要解救武松,少不得便需走这一回。想来智贤长老也没甚恶意,否则大可以直接拒绝。
“这位智贤长老,有何爱好?”
“哦……我倒是和他接触过两次。此人一心向佛,不过听人说,他对音律也颇为痴迷。”
“对音律痴迷?”
玉尹一怔,沉吟片刻后,站起身来。
“既然如此,我便走一趟六和寺,与这位长老见一回便是。”
张择端点点头,便转身出了书房,让家中长随备车。高世光不在。张择端便充当起了大管家的角色,许多事情都是经他手来安排。
玉尹换了一身衣服,又让人带上枯木龙吟古琴。
既然这智贤长老爱好音律,想必从这方面下手应该不成问题。而这音律,恰恰是玉尹最擅长的领域,当然不可能轻易放弃。上了马车。玉尹突然取了一封银子与张择端。
“大兄,这些钱回头转交给施大郎。”
“嗯?”
“张帆开得那方子,我也看了……其中不泛名贵药材,以大郎家的状况,怕是担负不得太久。这些银子便与他使用,若不够的时候,再与我拿便是。告诉他,不必担心使钱,怎地也要支撑到三月才好。”
张择端闻听,也不客套,便把银子收好。
玉尹敲了敲马车的门框,随着车夫一声吆喝,马车缓缓行驶起来。
+++++++++++++++++++++++++++++++++++++++++++++++++++++++++++
杭州的道路,大体上好过开封。
毕竟,这开封城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次扩建和改造,接到宽窄不一,崎岖不平。
而杭州呢,虽经历过战火,但却保持完好。
毕竟是当初吴越国国都所在,其城市的规模和设计,比之开封城,有很大的优势。
阳光明媚,却无法驱赶走空气中那阴冷潮湿的气息。
坐在马车里,玉尹忍不住紧了紧衣襟,靠在厢壁上,闭目沉思。
张择端在马车出了车马门后,便下车走了。
他还要去见施全,把银子送到施全手里,自然不会和玉尹同行。出城之后,空气忽而变得格外清新,玉尹让人把车帘挑起来,便坐在车中,欣赏沿途的美景。
六和寺的所在地月轮峰,原本是吴越国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广袤。
山门建在月轮峰下,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便隐藏在这一片山水之间,透出浓浓禅韵。
玉尹抵达六和寺的时候,山门外冷冷清清。
马上就是年关,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等到正月初一,守岁结束之后,这佛寺的香火,就会变得格外兴旺。玉尹从马车上下来,有长随背起了琴囊,紧随在他身后。
沿着长长的门阶一路走到山门外,却见山门紧闭。
玉尹上前叩响山门,片刻后便听上门内传来脚步声……
紧跟着,一个小沙弥探出头来,用一种极其稚嫩,又带着丝丝吴侬软语的口音道:“施主,有何贵干?”
“啊,小长老,敢问智贤长老可在?”
“你找主持长老啊……他在的。”
“还请小长老代为通禀,就说杭州应奉局都监玉尹,特来拜会。”
小沙弥答应一声,复又关上了山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山门内传来脚步声阵阵。山门打开,当先走出一名老僧。
看年纪,这老僧约六旬上下,胡须灰白。
不过,气色极好,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透出一抹不同凡俗的气概来。
“那位是玉都监?”
“啊,长老,在下便是玉尹。”
老僧迎上来,稽首和玉尹行礼,玉尹也连忙还礼。
“久闻玉都监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贫僧昨日也只是随口一言,却不想玉都监这般快便来了,实在是罪过,罪过。请,请随老衲入寺,都监故人已等候多时。”
故人?
玉尹闻听,顿时愣住了!
他在这杭州城里,能有什么故人?
心中顿时升起强烈的好奇心,玉尹迈步,随着那老僧一同走进山门。
小沙弥便在山门旁,极为好奇的打量着玉尹。不过那老僧看了他一眼,小沙弥忙一吐舌头,便止住了脚步。
玉尹从他身边走过时,顺手往他手中塞了一块约一两重的散碎银子。
小沙弥一怔,旋即吃惊的长大嘴巴。却见玉尹笑嘻嘻朝他使了个眼色,做出噤声的手势。
小沙弥,也笑了。
++++++++++++++++++++++++++++++++++++++++++++++++++++++++++++++
穿过大雄宝殿,玉尹随着老僧人,走到一座禅院之中。
这禅院,坐落在一片松林里,别有一番清幽。阳光,透过松林缝隙,洒落松林,光斑点点,更具禅韵。
老僧在前面带路,一路上也不开口。
玉尹则跟在他身后,满心疑惑,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走了大约三四百米左右,便看到那禅院。
从禅院中,传来一阵阵木鱼声,那个节奏听上去,显得有些熟悉。
玉尹蓦地停下脚步,侧耳听了半晌之后,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但不等他开口,便听那老僧大声道:“花和尚,休要再装模作样,你看老衲为你带谁来了?还不出来见客。”
这僧人的言语,全无半点高僧之气。
玉尹听了一怔,险些笑出声来。
他紧走几步,却听禅院里木鱼声戛然而止。随着老僧推开院门,就看那禅院中有一间佛堂,佛堂的门阶上,站立着一个雄壮的僧人,朝着玉尹稽首道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小乙别来无恙!”
+++++++++++++++++++++++++++++++++++++++++++
老狼兄弟的新书《三国好孩子》
书号:2489459
曹操,郭嘉,荀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乐进、李典、于禁、典韦!
他们是来要我命的。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好象还有陈到,那个没在《三国演义》里留名,实际武力却丝毫不在赵云之下的猛男!
他们是来抢我地盘的。
老天爷啊,我不是董老大,没有吕布对付这些猛人,我只是一个好孩子,老实孩子,三国乱世的典型酱油男、老实人陶谦的次子陶应,我拿什么招架这些牛人?
没办法了,我只好和他们拼了!不管他们怎么的勇猛无敌,再怎么的阴险狡诈,又怎么的歹毒残忍。也不管我是怎么的忠厚老实,再怎么的温厚纯笃,又怎么的仁慈善良,我都要高举着我的正义旗帜,和他们血拼到底!
我的旗帜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未完待续)
卷一 宣和六年 第236章 布局
“智深长老?”
玉尹看清楚那门阶上男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