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低调生活-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到丈夫说道:“阿玛生了这么多儿子,只得一个女儿,别说阿玛了,连额娘都偏心妹妹。所以兄弟几个,一旦闯祸,就先找妹妹,跟着一块说情,阿玛的责罚总会轻一点的!要说这兄弟姐妹里头,妹妹同我最要好了,但凡有好东西,都会给留一份,不过现在要让给小弟弟了!”
瓜尔佳氏一阵莞尔,说道:“爷都成家立业了,再过了年都当爹了,还跟四岁的小弟弟争宠,真不害臊!”
雅尔江阿捏着妻子因怀孕略显圆润的脸,调笑道:“爷害不害臊,福晋最知道了!太医说过了头三个月,就可……”
瓜尔佳氏红着脸,碎了丈夫一口,转过身不理他,越来越孩子气了。
雅尔江阿从后背轻轻伸手,搂过妻子,让她好好靠着,抚着妻子小肚子说道:“小宝贝,我是你阿玛,你要乖乖的!”
瓜尔佳氏多么希望,这个旅途永远不要结束,只有这一刻,她才真真实实感觉到爷是她一个人的。
可是一到王府门口,看着吴佳氏身边的大丫头莲香,在门口四处张望,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拉人都拉到府门口来了。
莲香见到雅尔江阿很是欢喜,但看到后头世子福晋铁青的脸,不由瑟缩了一下,硬着头皮上前恭喜道:“恭喜世子!贺喜福晋!吴庶福晋有喜了,已经两个月了!”
雅尔江阿听说吴佳氏怀孕了,很是欢喜,只是这丫头有点蠢,怎么跑到府门口说这事,现在不比以往,府里正为郭侧福晋守孝。她倒好跑到门口说这个,真是不成体统,难怪福晋生气。
唉!这个庶女出身的吴佳氏,见识就差那么一点,当个庶福晋也就顶天了。雅尔江阿摇摇头,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就让莲香退了下去,跟着妻子回到正院。
莲香见没办成主子交代的事,哭丧着脸,回到莲院,听到莲香的话,吴佳氏起得把手里绣着的荷包,狠狠地剪碎了。
吴佳氏哭道:“凭什么福晋的肚子就那么金贵!我怀孕了,世子都不过来看一眼!我也是好人家的女儿,若不是世子讨要,哥哥也不愿送我进来!莲香,你家小姐的命真苦啊!”
莲香低头安抚着自家小姐,虽然世子称赞小姐美貌,也没说要小姐进来当姨娘。都怪夫人不好,老爷都不愿意,她为了自家儿子的前程,生生毁了小姐。
与人做妾,是那么好做的?若是侧福晋还好一些,好歹上了皇家玉牒,这庶福晋一抓就是一大把,等小姐年老色衰了,日子更不好过。小姐还是趁年轻,早点生下儿子才是,老来才有个依靠!
雅尔江阿的侍妾依尔觉罗氏,知道吴佳氏怀孕的消息,暗暗欢喜,若福晋能容得下吴佳氏的孩子,等郭侧福晋孝期结束,她也得调养一下赶紧怀一个。若是福晋容不下,她就再等上个几年,那时福晋为了自家的名头,也会容她生个孩子。
☆、王府风云(二)
shukeju (。。)居终于赶在小年之前,郭侧福晋灵棺下葬了,郭氏没有葬在简王府的墓园里,葬在香山脚下,郭氏生前最爱去的地方。
雅布站在郭氏坟前低低唤着郭氏的名字:“阿玉,我给你选的地方,你可喜(。。…提供下载)欢?这里背靠香山,不远处还有温泉,他们都说这里风水很好,我已把这一带买下来了,等开春了,给你修个漂亮的园子。阿玉,以后不想呆里面,就可以出来透透气!”
“阿玉,她们不让你葬王府墓园,以为我会很生气。我一点都不生气,其实阿玉你也不喜(。。…提供下载)欢那个地方,从来不想呆在王府。这里有山有水,比那阴森森的墓园好多了。”
“阿玉,若齐云还活着,你在这里,齐云还能过来看看你!王府的墓园,齐云就进不去了!”
“阿玉,我现在喝酒,都没喝醉过!若当年我雅布没喝醉,阿玉就能和齐云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了!”
“阿玉,你表姐走了,你也走了!雅布现在连个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了,每天孤孤单单的!”
“早年听你表姐说,你和齐云三个都喜(。。…提供下载)欢香山,每年秋天都会结伴到这里看红叶。只是现在没红叶了,要等明年秋天才能看了。阿玉,其实雅布也想陪你看红叶,只是再也没机会了!”
雅布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一边给郭氏烧纸钱、纸元宝、纸马车等。
“阿玉,你的养的孩子都很好,跟阿玉一样多才多艺,跟阿玉一样善良!扬丹聪明能干,皇上和费扬古将军都很看重他,他的前途,阿玉就不用担心了!阿扎兰和娴雅身子都好了,娴雅还学得一身本事,若是男儿,连扬丹也及不上他!理盛阿很听话,才四岁就上学了,三字经、唐诗三百都会背了,娴雅把他教得很好。阿玉若想听,让理盛阿背来给你听听!”
雅布招招手,让扬丹几个过来,拿出自家的看家本领,抚慰地下的母亲。
扬丹打了一套咏春拳,虎虎生风;阿扎兰读了自己写的一篇祭文,慷慨激昂;若寒舞了一套玉女素心剑,漫天剑影;若阳则背了一首新学的游子吟,祭奠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清脆的童音在山林间响起,扬丹、阿扎兰悲从心起,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若寒也红着眼睛低下来头,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若阳见哥哥姐姐都哭了,也跟着哇地一声苦起来。
雅布哽咽着,把孩子们紧紧搂在怀里。
办完郭氏的后事,若寒就想带着弟弟回张家口,京城她是一天都不想呆了。但从宗法礼仪上来说,若寒姐弟还需进府拜见太福晋和继福晋,以示孝道。
或许太福晋和继福晋心虚,生怕兄妹四人会把不洁的东西带进府,给冲撞了,让他们不用过府,呆在外头院子守孝便可,她们会派人送年节礼过来的。
扬丹几个本不想呆在京城,既然她们这样说,兄妹四人也不顾雅布和雅尔江阿夫妻的挽留,赶在小年头一天,从京城出发了。
雅布和雅尔江阿夫妻无法,只好临时备了重礼,塞满了几辆马车,挥泪送别了兄妹四个。
瓜尔佳氏抹着眼泪,对雅尔江阿说:“弟弟妹妹实在太可怜了!连年都不让他们过,实在没天理!”
雅布憋着一肚子气,看着虽然穿着素色,却打扮的妖妖娆娆的一群妻妾,让她们赶紧给他滚!想着那四个去了张家口的孩子,雅布的心都碎了,熟可忍,孰不可忍,套上朝服,找皇帝和皇太后告状去了。
看着老好人雅布发青的脸,康熙帝和皇太后都无语了,这太福晋是越来越糊涂了,端敏还跟着凑热闹。
既然都跑来告状了,雅布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把当年博尔济吉特氏谋害郭氏母子的罪证都呈了上来,还说明几个认证都是太福晋和端敏大公主的人,是扬丹几个在蒙古找到的。,他们一直躲在端敏大公主府里。
雅布道:“父母都有爱子之心,微臣也不例外。看着四个可怜的孩子,都小年了,还要在路上奔波,微臣的心就跟刀子戳了一样痛心!她们就容不下这几个没娘的孩子吗?”
面对这样的事,皇太后也彻底无语了,她这个胞姐和养女,性子都一样的。
当年她阿爸可是极力反对她嫁给简亲王济度的,说济度性子刚□躁,不是良配,连太皇太后姑姑都不赞成。是胞姐自己看上济度的,人才武艺出众,求太皇太后赐婚的,人家简亲王济度本有意中人,只能委屈人家做了侧福晋。
胞姐抢了人家的位置不说,还嫉妒吴侧福晋的宠,趁她生孩子时做了手脚,让吴氏一尸两命。彻底惹恼了济度,若不是太皇太后压着,两人都要和离了,后来才有杭庶福晋一支独大。
早知结果是这样,当年胞姐还是和离的好,回到草原,有阿爸阿妈哥哥看着,还能找户好人家,过几天舒心日子。
这个端敏也越来越古怪,脾气越来越像胞姐,得赶紧把她发回蒙古去,留在京城还要闯祸。前几天裕亲王福晋也来告状了,说端敏搅合到她家后院去了。
这孩子越来越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跟皇帝几兄弟合不来不算,连皇孙都合不来,太子和保泰几个,见了她都远远避开了,只有胤禛还会问候她几句。
现在她还活着,皇帝看她面子,还会放端敏一马,若她不在了,只怕端敏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皇太后打定主意,过了年就把端敏给大方回去,无旨不得进京。至于继福晋过了年让她替太皇太后守庙去,谋害上了玉牒的侧福晋和皇家子嗣,能留她一条小命就不错了。这样处置,也能保全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颜面。
皇太后在皇帝开口之前,说了这个决定,她心里明白,皇帝的处置肯定会更重一些,只怕给博尔济吉特氏不是一杯毒酒,就是一根白绫,外加玉牒除名。
康熙帝听了皇太后的提议,半响不语,明白老太偏心娘家人,她能提出这个决议也不错了,只是太便宜那个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了。
雅布以为这次继福晋死定了,没想还能活着,这样也好,有了这个名头,敬顺和扬桑阿长大了,也没什么好怨恨他这个阿玛了,兄弟也不用反目成仇了,只是委屈了郭氏和扬丹他们了。
不过对那个恶毒虚荣的恶女人来说,呆在太庙青灯古佛守灵,说不定还不如死了痛快。
雅布从宫里回来,家也没回,就去香山了,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郭氏去。
过了正月十五,皇太后下了懿旨,说梦见太皇太后了。听闻太福晋称赞继福晋为人谦恭,孝敬长辈,怜惜弱小,堪为女子楷模,特地下旨送继福晋去太庙,侍奉太皇太后等云云。
继福晋接到懿旨,昏倒在地,想到旨意提到太福晋称赞的话,恨得咬牙切齿,你们母女那我当枪使了这么多年,现在没了利用价值,居然把我一脚踢开了。
哼!狗急了会跳墙,猴急了会上树,她也豁出去了!
博尔济吉特氏知道自己这一去可能回不来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当着雅尔江阿夫妻的面,把太福晋母女当年怎样下毒害西林觉罗氏的事情说了出去,她们母女还以为别人不知道。
就她们会抓别人的把柄,她也会,太福晋身边也有他的人,上次端敏在太福晋房里说的得意忘形,露出了口风,被她的人听到了。
反正到那个地方,她也活不了,不管自己有没有证据,就乱说了一气,把水搅浑了再说,让雅尔江阿夫妻和太福晋、王侧福晋斗得你死我活,过个几年,她的孩子也长大了,就有机会了。
她了解雅布这个人,对女人一点心都没,但却把孩子看得很重,他会想办法护住孩子的。估计雅布会把敬顺和扬桑阿交给高氏带,这高氏生不了孩子,给她带也好,总比那几个心怀拨测女人好。
雅尔江阿夫妻惊呆了,雅尔江阿气急败坏的跑去找雅布,却被告知王爷去了香山,看来这继福晋的事,是父亲动了手脚。
雅尔江阿握紧拳头,恨恨道:“我雅尔江阿,与你们母女势不两立!”
一时间府内府外,关于西林觉罗氏的死因,传的沸沸扬扬的。
太福晋母女听到这个消息又急又气,这个蠢女人发的是哪门子的昏!居然当众说出这种话!只怕宫里已经的到消息了,康熙帝本来就端敏不满,出了这种事,以后在草原的日子就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