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剑传奇-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三人异口同声道,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小李广,我们现在的粮食还有多少?”穆剑问。
“回元帅,据初步估计,粮仓内的粮食大概只能维持五天。”小李广掰着手指说道。
“五天?”穆剑斜靠在椅子冥思苦索着,他并非因这个数据而吃惊,而是朝廷,心想自从他到南口驻守以来,李煜每次都是很准时的让人送来粮草,然而现在莫名其妙的变化让他一时琢磨不透。
“元帅,想必是朝廷把我们给忘了吧?”正当穆剑一筹莫展之时,王贵冒出的一句话让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他反反复复地告诫自己,不会,肯定不会,李煜虽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倒也不像是个出尔反尔之人,于是笑道:“放心吧,领导是不会忘记我们的,只不过我想近段时间,宫里面会不会发生了什么事?所以皇上一时给遗忘了。”
“穆大哥,您的意思是……?”大胡子似懂非懂地看着他,王贵、小李广恍惚地瞪大眼睛。
“我的意思是说,也许原先送粮的官被换掉了,不过我也是随便说说。呵呵。”穆剑爽朗笑道:“不管怎么说,无论如何都要让将士们过个好年。”
“元帅您决定怎么做,属下愿听从您的调遣。!”王贵、小李广抱拳挺身而出,大胡子也慷慨地屈膝请命。
穆剑微微一笑,说:“为了搞清楚原因,我决定回趟京城,你们都别争了,这回可没有你们的份,还是老老实实在家看门吧。”
“回京?穆大哥,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在下愿一同前往,再说,在下久居军营,也想出去转转,您就带上我吧。”大胡子说道,王贵、小李广争先恐后地的举荐自己,穆剑思前想后一番,觉得大胡子的话也有道理,于是便答应让他陪自己过去。
故而,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穆剑之所以选择了大胡子,主要是因为他是军外之人,行事比较方便,而且武功也好,办事稳重干练,这在王贵和小李广身上是体现不出来的,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钱列先,原来这小子一直躲在门外偷听,当他得知穆剑因粮草一事要回京城时,心中乐滋滋的。
……
那么朝廷的粮草为什么迟迟未到南口(以后皆改称南通)呢?是中途变故?还是李煜压根就把这支军队给忘了?还是……?带着疑问,让我们继续接着往下看。
话说袁顺举荐樊若水入朝为官,其目的亦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袁顺及莫空二人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故而私下里导演了这场戏。
一日早朝后,李煜没有直接回御书房,而是来到皇后的寝宫,此时的小周后正坐在梳妆镜前梳理头发,丫环们围绕着她周围矗立着。
“皇上驾到!”下人的一声高呼着实让小周后为之一震,二话没说起身往外走去,丫环们浑身哆嗦地跟在后面,伴随着脚步声的传来,只见一身紫袍的李煜在袁顺的陪伴下缓缓地走进大厅。
“臣妾(奴婢们)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小周后带着众丫环赶紧跪地相迎,李煜亲切地扶起她,笑道:“嘉敏免礼!”,而后便挥手让丫环们退下。
“老奴见过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袁顺毕恭毕敬地朝小周后施礼道。
“袁公公请起!”小周后微笑地说,袁顺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李煜笑道:“袁总管,这里没你什么事了,你也先退下吧!”
“是!奴才告退!”袁顺轻轻甩着拂子,随后退了出去,之后轻轻地关上房门,便暗自得意地扬长而去……
“皇上,您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对于李煜的突然到来,小周后显得有点吃惊,因为她心目中的丈夫向来好文尚佛,哪有时间‘光顾’后宫。
“嘉敏,莫非你不欢迎朕?”李煜微微一笑,表情很快阴沉下来,叹息道:“唉,自从静瑶出事后,朕的心就从来没有平静过,哪还有闲心去管那些?每当朕想到当日静瑶中毒的那一幕时,朕就觉得很痛心。”
“皇上!……”小周后本想出言安慰,此刻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于是说道:“皇上,您贵为天子,还有很多事等着您去做,请您以龙体为重!”
“天子?哼,朕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窝囊,连自己的妹妹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治理国家?”李煜叹息地摇摇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小周后看出他的忧虑,便劝说道:“皇上,您无需自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或许这就是命吧?”
“不会,朕相信穆爱卿一定有办法救活她!”李煜郑重地说。
“皇上,臣妾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穆附马那边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小周后还没说完。
“没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说明静瑶身上的毒已经被治好,朕对穆剑有信心,朕相信他。”李煜的语无伦次让小周后陷入了迷茫,在她看来,丈夫的反常无非是自我安慰。
“既是如此,依臣妾之见,皇上应当派人去南口走一趟,无论消息好坏,至少能让人心里踏实。”小周后只好顺水推舟一番。
“呵呵,嘉敏,朕正有此意!”李煜淡淡笑道:“不过你放心,此次朕准备派樊爱卿押送粮草去南口,借此次机会顺便让他打听打听静瑶的病情。”
听李煜这么一说,小周后惊奇地问:“皇上您说的莫不是骠骑大将军樊若水?”
“正是!”李煜见她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问:“嘉敏,你为何心神不定的?”
“没……没什么?”小周后吞吞吐吐地说:“臣妾只是觉得这个樊若水才刚到任没多久,况且押送军粮非同小事,若是中途出了纰漏。”
“嘉敏,你呀,你就别杞人忧天了。”李煜哈哈大笑,说道:“樊若水是袁顺举荐给朕,通过朕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虽说这个樊若水远远比不上穆剑,不过却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说他与佛有缘,还有,他擅于带兵,行军打仗更是不在话下,所以啊,咱们大唐有了他们两员大将,正是江山有望,社稷有福啊,还何必惧怕宋国?”
小周后见皇帝开怀大笑,纵然心中有百般疑惑,此时也已抛到一旁,席间,李煜一时兴起,便要提笔作词,小周后则在一旁铺纸磨墨,堪称词圣的李煜很快创作出一首美妙的文章,题名《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小周后在一旁赞不绝口,夫妻二人欢天喜地搂在一起,也就在这个时候,太监袁顺已然偷偷溜出宫,来到樊若水的府上,樊若水闻讯出门相迎,“不知袁公公驾到,若水有失远迎,还请见谅!里面请!”话后,袁顺笑呵呵地走了进去。
“公公请喝茶!”话间,樊若水邀袁顺内屋就坐,并亲自替他倒茶,以示恭维。
“嗯!”袁顺眯着眼睛笑了起来,而后环视着眼前这座豪华宽敞的宅子,只见偌大的院子周围布满了繁枝枯草,几十个下人井然有序地站在两侧,屋内摆着一张张崭新的桌椅……
“好,好,好,不错!”袁顺看到眼前这一切,偶尔发现屋子的墙边上陈放着一个架子,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兵器,不禁赞叹道:“将军府就是将军府,果然与众不同!”
“公公,若水之所以有今天,完全都是您老的栽赔!请受若水一拜。”樊若水抱拳扑倒在地,袁顺得意地唤起他,说:“若水啊,你现在是朝廷的大将军,论官级,你与咱家不分上下,以后在人多的时候,切不可行此礼数了,否则会成了他人的笑柄。”
“卑职不敢,若水生生世世都是袁公公的人,又岂能妄自居大?”樊若水俯身叩道,说着便让下人端来一大盆银子,但见盆中闪闪发光、银光夺目,袁顺顿时目瞪口呆。
“公公,这是若水的一点小小心意,还请您务必笑纳!”樊若水让下人将银子放在袁顺跟前。
“不,不,不,”袁顺连忙推辞道:“咱家何德何能?樊将军的心意咱家心领了,这银子咱家是万万不能收。”
“公公若是不收,若水就长跪不起!”言毕,樊若水再次双膝屈地,袁顺见钱眼开,哪有不收之礼,殊不知这只老狐狸是故意给自己脸上抹光,于是在对方的百般央求下,他假装勉为其难地收了下来,樊若水高兴地笑了起来。
“若水啊,今日在早朝上,皇上让你押送粮草去南口,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袁顺笑着问。
“回公公,卑职已经命人打点好一切,打算明日起程!”樊若水恭敬地回禀道:“公公,请放心,若水一定不辱使命,决不会有负皇恩!”
“呵呵呵,你知道南口的守将是谁吗?”袁顺补充道:“南口守将穆剑,昔日的护国大元帅,如今是当朝附马爷。”
“若水之前在民间听说过,此人似乎深受百姓景仰,好像圣上对他也特别器重。”
“嗯,不错,不过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袁顺悄然走到床边,静静地看着窗外,说:“咱家就跟你直说了吧,此人是我们的劲敌,当初他杀了叛贼张谨,从此便仗着自己是皇上的救命恩人,到处为非作歹,甚至是把瞄头指向咱家,咱家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太监,无力与他为敌,也只能忍气吞声,躲一天算一天。”
“岂有此理?”樊若水听后气得咬牙切齿,道:“哼,我看他是活腻了,我才不管他是什么附马爷呢,总之他与公公您为敌,便是若水的仇家,公公,待我此次前去除掉他,以报你心头之恨。”
“樊将军,当今在朝中也只有你看得起咱家了,咱家谢谢你!”袁顺回过头说:“不过要想除掉他,并非是件易事,他现在是皇亲国戚,手上有十万兵马,身边还有高手保护,况且丞相徐旋以及兵部尚书王新皆是他的党羽。”
“那该怎么办?”樊若水焦急地问,袁顺笑着说:“你也不用着急,这也是咱家今日过来的目的。”
“愿闻公公赐教!”樊若水问道,袁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冷冷一笑,于是让下人拿来笔纸,随即在上面写下一个字,樊若水凑过脑袋一看,只见白纸上印着一个大大的‘粮‘字。
“粮?”樊若水直愣愣地看着他,道:“公公的意思是,在粮草做些文章。”
“樊将军不愧是骠骑大将军,想不到一猜即中!”袁顺再次呵呵大笑。
“若水明白了!”樊若水很快猜出其中的用意,大笑:“公公英明,您放心,若水知道该怎么做了。”……
次日清晨,樊若水带领一百多人拉着十几车粮草、还有布匹、白银等向南口进发,一路上,他得意洋洋地骑在马背上,心里盘算着怎样对付穆剑,并让士兵们加快行军速度,一日后不知不觉来到连峰山,由于连续赶路,士兵们早已累得体力不支,樊若水便让大队人马原地休息,于是大家卸下肩膀上的担子和马背上的货物坐在山脚下歇息着。
就在这时,只听山顶上传来无数的呐喊声,紧接着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土匪,士兵们赶紧拿起兵器站了起来,樊若水也吓了一跳,急忙拔出手上的大刀仰望着上面,大吼道:“什么人?竟敢惊扰官府大驾?”
“哈哈哈……”片刻,却见大批土匪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