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绝代佳佞 >

第19章

绝代佳佞-第19章

小说: 绝代佳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若现在反悔,那可就诚信不保喔!”
  少年定定凝视她片刻,展颜一笑。
  “现在,去替我弄点吃的来吧,我真的饿了。”她也笑。
  他们的野炊地点是在一条小溪的边上,楚歌很惬意地席地而坐,拿了条柳枝逗弄溪水里的小鱼。
  她的身边,则有流丹和谢聆春分列左右,一个正给她细心地撕着烤鱼,另一个在为她用玉盏斟着美酒。
  不远处,辛锋寒独自站在树边,目光不断往她们这边飘来。他在担任她的防卫工作。另一边,侍卫们兴高采烈地端着汤,蘸着泡馍,大口吃着。武青和他们混在一起,也说得很高兴的样子。
  楚歌忽然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如果时间停住,再不问从前以后,就这样天荒地老,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此时离她不远的武青,却与她的心境大不相同。他出身军旅,和侍卫们厮混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但他此时的神思,却远远地飞回了绩溪驿,担心着那里的村民上告之事,到底如何了?
  楚歌专门留了人手,在那里打探消息;说好了不管情况如何,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赶过来来一个禀报情况。可现在已经到了午时,回复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到?
  终于,溪边道路之上,一匹快马绝尘而来。
  武青倏地起立,几步赶到路边,不等马上骑士稳住停下,便匆匆忙忙地问:“怎么样?高大人可受理了么?”
  “格老子的,受理什么?!”马上骑士,正是邓隼。路上跑得太急,他略喘了喘粗气,方道:“那个什么官儿,连轿子都没下,听说有人告状,直接吩咐拉下去,上来就一顿巴掌!可怜那些老头儿,胡子都白成那样儿了,偏生要受这样的欺辱!”
  这时候,楚歌他们也都看见邓隼,围了过来,听他讲述绩溪驿所见所闻。
  邓隼是武青留在绩溪驿的,楚歌虽也派了几个侍卫,但这样的事情,他对楚歌的能力还是有些担心,故此留下邓隼,也算替自己留双眼睛的意思。
  不过邓隼看见那些老头子受辱,便忍不住,不肯再和那些侍卫一起躲在一旁观看,直要闯出去找高大人理论,幸好被那些侍卫拉住,又塞给他马,请他先回来报信。
  楚歌听邓隼说完,点点头,并不表态,自顾走回溪边坐下。
  武青从昨夜里,见着楚歌便有些尴尬,但事非得已,也只好跟过去,问她:“楚小侯爷,高大人不肯受理,又该如何?”
  楚歌抬眸一笑:“武将军且宽心,慢慢等等再看。”
  没一会儿,又是一匹快马如飞而至,这次却是一名楚府的侍卫,人还未到,声已经传来,只叫:“坏了!坏了!老里正年纪太大,吃了一顿耳光,怕是熬不过去了!”
  一时众人皆惊。
  武青心中不由大悔,当初怎么就听了楚歌的话,让老里正带着几个士绅耄耋,就这么闯上去拦了巡抚大驾?至少,他们也应该留在驿站,遇到什么危险,也好上去帮上一帮啊。
  可是现在……临行前楚歌还嘱咐留下的那几个侍卫,不管发生什么事,只管看着就好,万万不能惹祸上身……
  果然不枉奸佞之称,万事以己为先,亏他之前,还曾赞她胆量!
  楚歌笑着过来,安抚了那个侍卫几句,嘱他快去吃饭,对那个老里正的事,只字未提。
  “楚小侯爷……”
  “武将军只管耐心等待。”
  楚歌竟是不给武青说话的时间,转回头去,嬉笑着接过流丹手中美酒,大口喝干。
  武青叹口气,回身对邓隼嘱咐了几句。
  片刻之后,邓隼悄悄地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
  “武将军,可以启程了么?”
  “再等等吧!”
  “可是如果我们再不走,只怕天黑之前赶不上下一个驿站了。”一个侯府的侍卫大着胆子,向武青建议。
  “怕什么?”武青难得黑了脸,“不行的话,再回到绩溪驿好了!”
  楚歌远远地看着这边,挑了挑眉,笑。
  “小东西,笑什么?难道不知道男人不喜欢女人比他强么?你这么蒙他在鼓里,涮着他玩儿,不怕他当你瘟神一样躲得远远地?”
  谢聆春把一盏茶水递在楚歌手中,唇角挂着笑,看她发坏。
  楚歌接过水,喝了一口,“谢聆春,你说,那个老里正不会真的有事吧?”
  “那可说不准——”谢聆春故意摇摇头,“老人家年纪大了,一顿耳光,可大可小,若是我血衣卫掌刑的话,就是个彪形大汉,也管叫他命归西天……”
  “嘘,”楚歌四周看了看,摆手道:“你不要命了么?擅自出京可是大罪……”
  谢聆春便不再开口,拿了些干粮残渣丢在溪水里,引了不少小鱼争掠抢夺。
  半晌,他方道:“你放心,老里正家里头,我都安排好了,他真要是打熬不住死了,也亏待不了他们。”
  楚歌愕住,神色顿时阴沉下来,号草之事,本来是她为讨好武青所为,真若为此死上了人,便不值得了。
  “楚小美人儿……”谢聆春忽然又笑起来,“对自己这么没信心么?昨夜里你不是教了老头子一晚上怎么受刑,怎么挨打,怎么装死?这会儿我一句话,你就担心起来,真不是成大事的人!”
  楚歌还是没有开口。谢聆春这人,哪句是真,哪句是玩笑,她说不好;她只知道,那个须发飘飘的老里正,为了这号草,为了村民族人,是真的,拼上了老命了……
  第三十二章 捷报
  更新时间2008…8…9 17:34:39  字数:2438
  从第二个骑士报讯之后,过了一个多时辰,他们才终于等来了第三拨“信使”。
  这次,马上的侍卫依然人不到,声先到,大声喊着:“小侯爷!武将军!这下好了!高大人接了案子了!”
  说着,侍卫飞身下马,顾不得调匀气息,便向他二人一一禀报。
  而在数十里之外,巡抚高洪飞也正在烦恼着。
  自从楚郡侯亡故、卢太傅上位之后,他们这系楚派官员便是寝食难安;前些日子陛下虽然轻易放过了楚歌,对他们一派也未曾大肆追查,但官员们还是在悄无声息间感觉出了政局的巨大变化。
  而他身为地方大员,原本离这些缠人的事情还远些,如今却又奉旨返京,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为了早一点到达京里安排打点,他得了圣旨之后,便连夜进京,甚至连吃饭的问题都是在车轿之上解决了。
  但谁料今儿过绩溪驿的时候,居然会遇上这样越级上告的恼人事儿!当时他满心不耐烦,连具体什么事情都没有问,随口喝令掌嘴了事。
  结果没打几下,就听见外面喊着不行了。待他出了轿子一看,才发现,这些挨打的,都是些耄耋的老者,走路都颤颤地,哪里禁得住这样如狼似虎的衙役卫士毒手?
  他不由心中一片纷乱。
  当此敏感时候,怎么可以惹出这等事来?
  高洪飞连忙令衙役停手,叫把人带过来仔细询问。
  众老头儿被揍得脸肿鼻青,说话自然也都是呜里呜噜,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反倒是被打得最重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儿,满脸上流着血,嘴里头倒着气儿,站都站不起来,却在那里断断续续地提什么上访,什么京控……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江南东路紧接京畿,常年都有对冤狱、对政务不甘不忿而跑到京中闹事的,高洪飞原也不怕这个,说到底,民斗不过官,上访一事花费巨大不说,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闹到最大,不过是朝廷派个钦差来查查看看。大体贡上个两三万两的银子的“钦差费”,也就了事。
  也正因为如此,老里正等人就算被逼到了烧草料房,也没有想过越级上告。
  不过,若是路府大员殴打上告民众,闹出人命来……村民们也断不会善罢甘休。
  今儿在驿站路边,高洪飞看着老里正的伤势,心中却有些打鼓……听见老头子说的话之后,第一反应居然是要不要灭口……不过他自然不是蠢人,这事情,这么多人看着,行差踏错一步,只怕就要万劫不复!
  忍一时之气,保百年平安罢。
  高洪飞索性让人把老里正抬到驿站里去,弄了个房间,又着人请了大夫来替老头子们看伤。折腾了半晌,才确定了老头子没有生命危险,放下心来。
  之后,高洪飞直接把绩溪县令叫了来申斥一顿,又面批徽州知州亲自处理这事,临走时,还切切叮嘱:务必安抚好民心……
  楚歌留下的最后一个侍卫,便是等在了一边,直到看见巡抚大人上了轿子走了,这才飞身上马,直奔自己的队伍而去。
  武青听那侍卫描述完一切经过,又惊又喜,又带些疑惑,过来对楚歌连连称谢,追问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楚歌却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结果不甚关切,懒懒地听罢,依旧嘱咐那个侍卫去休息用餐;对武青的追问,也只是淡淡应了两句,只说是自己累了,要回到马车上去补眠。
  武青不禁有些失落,不过也悄悄松了一口气,昨夜里发生那样的事情,他当时虽然十分自责,不明白怎会如此;可细细一想之后,也能发现是楚歌做了手脚,因为……当时楚歌的眼睛太奇怪了,眸光明亮,黑如深潭,散发着诱惑的光泽。
  他不是无知之辈,多年在军旅之中打转,也曾听说过西域有一种催眠之术,能够让人心神俱幻,若搭配某些药物使用,则可以修改人的记忆,探听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那天楚歌的眸子,诱导性的话语……虽然记不得她到底说了些什么,但知道从那以后,他就产生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对她亲近的感觉,所以……和其他人的结论一样,他认为……她是要诱惑他……
  楚小侯爷的花名在外,也怪不得旁人么。
  所以武青这半天来,除了担心驿站那边上告的情形之外,就是在和心里对楚歌的亲近感做斗争了。尤其是,知道楚歌的计策居然奏效以后……
  楚歌回到马车上不久,他们这个队伍也终于整装出发了,当然不是回绩溪驿,而是继续向前,奔祁门而去。
  期间武青派去再次打探消息的邓隼回报,说老里正现在情况良好,匆忙赶来的知州大人也已经将驿吏扣押,大张旗鼓是要一查究竟了;这个消息也让武青彻底放下心来,当即催促众人快马加鞭,如飞而去。
  楚歌坐在马车里,打开车窗向外观望着;看见路边葱茏的山林草野不断后退,不禁生出了一种很滑稽的感觉,一种天命有道,人力难及的感觉……
  看见楚歌的情绪低落,谢聆春又凑上来:“楚小美人儿,怎么了?今天这故事不是很精彩?没有为你在武将军心中的印象加分么?”
  “谢聆春,”楚歌转过头去,“你猜徽州知州会如何处理这个案子?”
  “这个,既然巡抚大人有令,地方官员是不敢马虎的。”
  “不敢马虎么?”楚歌却冷笑,“最多不过查实,打几个板子,责令改过而已吧?”
  “也许驿吏会被革职,号草的银钱会下发,百姓会欢欣鼓舞,绩溪县令的考绩会大受影响……”
  “那又如何?”楚歌打断他的话,“这个驿吏革职了,下一个不会来么?号草的事情解决了,没有赋税的事情么?老里正拼上了性命来上告,到底值不值?”
  谢聆春没有说话,盯着楚歌的目光中带了一些莫名的神采,半晌,才伏案吃吃笑了起来,一手指着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